英雄人物事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雄人物事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雄人物事跡 篇1
幾百年來,《三國英雄》廣泛流傳,膾炙人口,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具深遠影響的巨著之一。《三國英雄》出自歷史長篇小說,以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有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在這么多形象,性格鮮明的任務中,我最喜歡的是關羽,因為他是一個忠心耿耿,勇猛無敵的英雄。
自從劉備,關羽,張飛他們桃園三結義以后,劉備是大哥,關于就一直對劉備忠心耿耿,三國演義中有許多關于他們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是過五關斬六將。重要講的是:關羽為了保護劉備的家眷,在好友張遼的勸說下投降了曹操,盡管曹操非常欣賞關羽還封他做了偏將軍,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始終念念不忘劉備,后來得知劉備的消息后,立刻前去河北尋找劉備,過五關斬六將講了是關羽在尋找劉備的途中過了五座城關,斬殺了六個曹將,最終回到劉備身邊的故事。他集中體現了關羽武藝高強,勇猛無敵的特點,更難能可貴的是,面對高官厚祿的誘惑,他始終不為所動,始終忠心于劉備。
他勇敢無懼,為了保持清醒的大腦,他沒有使用任何麻醉,進行刮骨療毒;關羽工大了樊城時,中了毒箭,華佗為他治療傷口,要把關羽的手綁在木樁上,而關羽卻伸出右臂讓華佗治療,一邊還和馬良下棋,旁邊的人看了治療的經過,都大驚失色,可關羽依然談笑風生,華佗做完手術,稱贊關羽是一個“天神”,從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到了鋼鐵般的意志,他是多么的勇敢頑強啊!
我想每個人讀了他的故事都會被這樣一位大英雄折服的,每個人都能從他的身上學到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為了達到目的,堅持不懈的品質,我們的生活中也總是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只有我們客服了這些困難,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關于成了我心中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他勇敢無懼,為了保持清醒的大腦,他沒有使用任何麻醉,進行刮骨療毒;關羽工大了樊城時,中了毒箭,華佗為他治療傷口,要把關羽的手綁在木樁上,而關羽卻伸出右臂讓華佗治療,一邊還和馬良下棋,旁邊的人看了治療的經過,都大驚失色,可關羽依然談笑風生,華佗做完手術,稱贊關羽是一個“天神”,從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到了鋼鐵般的意志,他是多么的`勇敢頑強啊! 我想每個人讀了他的故事都會被這樣一位大英雄折服的,每個人都能從他的身上學到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為了達到目的,堅持不懈的品質,我們的生活中也總是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只有我們客服了這些困難,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關于成了我心中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英雄人物事跡 篇2
今天我看了《英雄人物故事》這本書。這本書中的英雄全部都是共產黨黨員。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懷來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參軍兩年多來,他繳獲了兩挺機槍,立了四次小功,三次大功,榮獲了三枚勇敢獎章和一枚毛澤東獎章。
有一次,我軍要攻打隆化的消息傳到了董存瑞所在的.部隊中。這時董存瑞在心中暗暗地發誓:至死也要幫死去的同志們報仇!在戰爭中,董存瑞帶著爆破組的成員在東北部炸毀了五座碉堡,就在此時,董存瑞在一座橋下,突然聽到了橋上的機槍在掃射的聲響,他就一邊用手頂著炸藥包,一邊高喊為共產主義而奮斗,把小鬼子趕出中國!
我們一定要記住為我們美好家園而犧牲的英雄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努力學習,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英雄人物事跡 篇3
鄭德榮同志對信仰的堅定令人敬佩,早已是桃李滿天下的他依然堅持不斷進行學術研究,他一輩子潛心研究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他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一名默默耕耘的園丁。他堅守在教學一線,為人師表,甘當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學、所想、所研、所得傳授給每一個學生。1986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之后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33年來,他培養了49名博士生,他去世前18天,依然聽學生念了兩個小時的論文,堅持拔掉氧氣管,給學生提出出修改意見。工作67年,與時俱進,研究領域不斷拓寬,始終圍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這條主線,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話竟是“不忘初心,堅持馬克思主義”。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總是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榜樣。
學習他堅定執著的信仰信念,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對事業無限忠誠,不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進道路上坎坷;把對信念的追求,落實在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的`具體工作中,通過不懈的勤奮努力,綻放出信念的力量。
學習他不忘初心、對事業無限忠誠的情懷,他甘當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本職工作的無比熱愛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對工作滿腔熱忱和不懈追求更高水平。
要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的崇高精神,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以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創一流的作風,改革創新,奮斗姿態,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英雄人物事跡 篇4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聽著《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的片尾曲,我不禁熱淚盈眶。雖說王二小的故事我已聽過無數遍,但真正看到二小英勇就義,我還是不由得從心底里生出一股濃濃的敬佩之情。
6月27日,老師帶領我們到上海影城觀看了《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影片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1941年,日寇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大掃蕩。南滾龍溝村的兒童團團長王二小是個倔強調皮的孩子王。一天,敵人掃蕩了南滾龍溝村,二小的家被毀了。失去親人的痛苦讓王二小一蹶不振,他的好朋友核桃、棗花,還有其他西柏坡村的`孩子想方設法安慰二小,給他鼓勁。二小重新振作起來,和大家一起勞動、練兵、重建家園。進山的日本鬼子在山里迷了路,被二小和棗花發現。為了給鄉親們和八路軍傷員爭取時間轉移,二小和棗花兵分兩路,由棗花回西柏坡村報信,二小則故意暴露自己,被敵人抓住。在給敵人帶路時,二小故意走陡峭山路、兜圈子,最后把敵人引進了八路軍的伏擊圈。日本鬼子被消滅了,二小也壯烈犧牲了……
這就是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它讓我深深的震撼了。現在,有誰能像二小那樣舍己救人,不惜犧牲呢?在21世紀,我們往往動不動就抱怨生活不幸福,可是,你可知,要是沒有那些英雄,現在,不要說幸福了,恐怕中國早就成日本的殖民地了!來,讓我們大家好好學習、奮發向上,使中國更加富強!來,讓我們大家一起手拉著手,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英雄人物事跡 篇5
趙一曼,四川宜賓人。參加革命后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不久,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趙一曼舍子從戎、奔赴東北。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而后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于白山黑水之間,“紅衣白馬”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于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20xx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劉胡蘭(1932—1947)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8歲上村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曾任文水縣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視死如歸,從容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趙一曼,四川宜賓人。參加革命后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不久,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趙一曼舍子從戎、奔赴東北。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而后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于白山黑水之間,“紅衣白馬”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于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20xx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劉胡蘭(1932—1947)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8歲上村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曾任文水縣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視死如歸,從容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英雄人物事跡 篇6
在抗日時期,有許多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壯烈犧牲的英雄好漢。我最喜歡那位巾幗英雄是劉胡蘭。
劉胡蘭是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4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于叛徒的出賣,劉胡蘭于1947年1月12日被捕。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威脅劉胡蘭,逼迫她說出共產黨員的名字。可劉胡蘭并沒有被敵人的收買所誘惑,更沒有被敵人的威脅所嚇倒。敵人見劉胡蘭什么也不怕,便使出了更殘忍的手段。他們當著劉胡蘭和鄉親們的面,當場鍘死了6個民兵,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可劉胡蘭硬是咬著牙關,挺起胸膛說了句:“要殺要剮由你們,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最終,這位英雄少女迎著呼呼的北風,踏著烈士的鮮血,光榮地犧牲了,那年她才15歲。毛澤東主席親筆寫了挽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在過去的革命歲月里,有多少人為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啊!那些普通的名字都含著不普通含義。像董存瑞、邱少云,他們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果沒有那些為祖國,為人們勇于獻身的戰士,哪里會有今天這美好的幸福和生活呢?劉胡蘭熱愛自己的祖國,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不說出黨的秘密。這種堅強的意志深深地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我一定要像劉胡蘭姐姐學習,在任何困難面前不低頭,好好讀書,掌握各項本領,不辜負爸爸媽媽的哺育之恩,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英雄人物事跡 篇7
從航天員公寓到家屬樓,直線距離不到500米,卻成了“最遠的距離”。10多年來,除雙休日外,航天員都按規定集中管理、訓練,經常過家門而不入。
“他們心里不是沒有家,只不過自己的家是小家,筑夢九天的家才是大家;他們心里不是沒有愛,只不過家庭親情是小愛,獻身航天事業的愛才是大愛。”一位航天員家屬這樣說。
在神舟六號航天員選拔訓練的關鍵時刻,航天員聶海勝的母親突發腦溢血。這個村里公認的孝子曾經發誓要讓母親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可為了載人航天事業,他卻只能在病榻前守候3天。為了不讓哥哥分心,弟弟聶新勝說:“哥,咱倆分個工吧,你盡忠,我盡孝。”
“一人航天員,全家航天員。”在學習訓練最艱苦的時候,家就成了航天員的`“第二課堂”。成為航天員后,轉椅是劉洋的第一道“攔路虎”。為提高成績,劉洋的愛人就陪她一起“打地轉”,幫她計數,還要做好保護……
王亞平報名參選航天員之初,愛人決定放棄自己鐘愛的飛行事業,專心陪伴妻子踏上飛天征程。那段時間,細心的王亞平體會到了他的不舍,她說:“你就自由自在地飛吧,我能照顧好自己。”如今,夫妻二人雖然見少離多,但卻正如他們約定的那樣,在天空和太空比翼雙飛,在各自的領域書寫著人生的精彩。
“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不要我了?”在備戰“神十一”任務期間,航天員陳冬的愛人為了讓他專心訓練,不得已,將雙胞胎兒子中的一個送回了老家,經常“失蹤”的爸爸讓孩子心里“犯了嘀咕”。聽到電話那頭稚氣的疑問,陳冬在愧疚之余,只能極力克制自己,心無旁騖地投入到訓練任務中,用完美的33天太空表現回饋家人。
“太空真的很神奇,人在太空身體會失重,心靈卻不會。”20xx年來,這句話深深銘刻在每一位航天員的心里,激勵著他們接續奮斗,一次次地在“重與輕”間做出人生無悔的選擇。
英雄人物事跡 篇8
今年暑假,我觀看了一部愛國影片《英雄王二小》。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八路軍又要去他們的根據地打仗了。王二小也想一起去,幫助八路軍打敗敵人日本鬼子。于是,他趕著牛來到根據地。一天,他在放牛的路上遇見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讓王二小告訴他們八路軍在哪兒。王二小本來不想答應日本鬼子的.要求。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把日本鬼子來到了八路軍的包圍圈。到達包圍圈之后,八路軍看到日本鬼子,立即圍攻起來。可惜,王二小在爬山涯時被氣憤的日本鬼子打中了,英勇得犧牲了。八路軍眼睜睜得看到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殺害,打得更猛了。最終,八路軍終于將日本鬼子打敗了,為王二小報了仇。
我覺得王二小智勇雙全。他在危急時刻想出辦法,讓八路軍更容易打敗日本鬼子;他也十分勇敢,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我真佩服他。我們應該學習王二小,為了實現自己將來的夢想,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為了國家的未來,不怕苦和累,堅決為了祖國而奮斗。
讓我們多觀摩一些愛國影片吧,讓我們也更愛自己的祖國!
英雄人物事跡 篇9
小英雄雨來是一位優秀的抗日小戰士。他雖然年紀很小,卻為抗日戰爭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他沉著冷靜,堅貞不屈,冒死掩護交通員。他機智勇敢,故布疑陣,巧妙地把敵人帶進了地雷陣。他聰明令俐,膽大心細,想出妙計讓八路軍傷員反穿羊皮襖混在羊群中巧妙地轉移出敵人的包圍圈。他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冒著生命危險,迅速地把十萬火急的雞毛信親手交到了隊長的手上。他愛憎分明,不怕犧牲。被敵人抓住后,能想方設法逃跑,還敢搶敵人的槍。連敵人都說他:歲數雖小,可是厲害哪!天不怕地不怕的。最后,在敵人的心臟里又和敵人英勇地展開了斗爭,身負重傷還時刻不忘戰斗。他和他的小伙伴們不怕困難,勇敢頑強,處處以八路軍為學習的榜樣。在生活中越是遇到困難,越團結、友愛,越不埋怨別人。他們在那么艱苦的年代,那么惡劣的生活環境下,連正規的學校都沒得上,只能利用很少的時間在夜校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字,并且還要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騷擾,可是他們始終堅持刻苦學習。
讀到這里,我對我的`懦弱感到羞恥。有一年,我們學校又要舉行一年一次的校園藝術節了。全校的同學都在積極的準備,我們班在老師的帶動下獨創了一個小品《吃面》。開始我只知道各班的節目是在校園藝術節上表演的。我想我們幾個一起表演不怕,可后來聽老師說我們的節目有創意,被選中參加張渚區藝術節的參賽節目,時間比校園藝術節還早。我聽后又急有怕,真想退出。這時同學們鼓勵我:“你們要努力為我們的學校增光!”聽了這話,我頓時來氣兒了,反駁道:“你能干你去吧!”現在想著雨來的英雄舉動,我早已無地自容。
雖然雨來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卻能認真、刻苦學習;我呢,在這種和平的社會里,本應發奮讀書,與實際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讀了這篇課文以后,我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膽量是培養出來,自從參加了節目表演,我膽子大了,隨后還做了校園藝術節的主持人,現在學校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也由我主持了,老師和同學們都夸我能干了。二是要奮發向上,勇往直前。不能嬌氣,應該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英雄人物事跡 篇10
又是一個令我們痛惜的日子——清明節。在今天,我們要去牛家莊緬懷長眠在這里的無名英雄。
今天一大早,同學們就出發了。你看,同學們都穿著校服,身上別著親手做的小白花,懷著悲痛的心情,排著長長的隊伍。……雖說路途很遙遠,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也沒有一個人喊累。
來到烈士們的紀念碑前,我思緒萬千:烈士們為了這個偉大的祖國,我盡用生命去和敵人展開激烈的搏斗。他們一個個在危險的時候都挺身而出,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我們的祖國不顧一切,甚至失去生命也都再所不辭。
我們不但向先烈們默哀,而且獻上了花圈。老師在碑前慷慨陳詞為我們講述烈士們的英勇事跡。當時我就被感動了。我被烈士們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而深深的感動了!此時此刻,我眼前好想浮現出了這樣的場面:兩位戰士,一個被壓在山頭,一個被壓在山后。山頭的戰士全身都是敵人用鐮刀劃破的傷痕,滿臉的悲痛,但是,他一直沒有說出半句背叛革命的話。最后,被殘忍的'剖腹,壯烈犧牲了;而在山后的那位戰士僅僅只有十八歲啊!敵人殘忍的把刺刀扎進他的大腿,把它當作靶……最后,我們把胸前的小白花恭恭敬敬的掛在松樹上。讓這一朵朵
無名的小白花來陪伴這真正的英雄。
是這些英雄勇士們為我們奮斗下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是會頭留戀,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不知有多少英雄獻出里自己寶貴的生命、倒在敵人的槍下。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啊!我們一定要珍惜啊!
安息吧!先烈們,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
英雄人物事跡 篇11
令人感動的烈士——邱少云
前幾天,媽媽為我買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我可愛看了。今天上午,我打開書,津津有味地閱讀《集體主義精神開模邱少云》,很快被這個故事吸引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在奪取391高地的戰斗中,邱少云他們連潛伏在離敵人只有60米的草叢中。當敵人的燃燒彈把邱少云燒著時,他要撲滅身上的火并不難,但這樣就會暴露目標。邱少云為了戰友們的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強忍著疼痛,將手深深插入泥土里。烈火在邱少云身上少了整整30分鐘,他始終沒有動一下、喊一聲,直到犧牲。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戰斗很快取得了勝利。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動的熱淚盈眶,性情久久不能平靜。邱少云真是個為整體,為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英雄。雖然邱少云犧牲了,但他永遠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邱少云的集體主義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我想,在我們班級中,每個人都要有集體主義精神。比如上課時,每個人都用該自覺遵守紀律,專心聽講。如果誰違反了記錄,就會影響大家上課。這學期,我就犯過這樣的錯誤。有一次數學課上,我一直在做小動作,張老師便停下課來批評我。現在想起來真慚愧。從今以后,我一定以邱少云為榜樣,在集體中嚴格要求自己,絕不違反紀律,做一個人愛集體的好學生。
英雄人物事跡 篇12
坐中國船去上海
1916年6月,陳毅同志和其他幾個留法勤工儉學的青年,決定乘船從重慶去上海。聯系船票的人告訴大家,有三家輪船公司的船可供選擇:一家是日本人辦的,這家輪船公司給每個乘客贈送洋傘;一家是英國人辦的',他們給每個乘客贈送床單;還有一家是中國人辦的,大概是賠了本,沒有什么送給乘客。
大家在乘坐哪家船的問題上爭論起來。有的同學主張坐日本人或英國人的船,因為可以得點洋貨,開開眼界。陳毅對大家說:“北京青年學生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列強欺侮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重慶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貨,罷課罷市,聲援北京愛國青年。在這種時候,我們怎么能為了貪圖一點洋貨去坐外國船呢?這還有一點民族氣節嗎?”大家都覺得陳毅說得句句在理,一致決定坐中國船去上海。
英雄人物事跡 篇13
楊根思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受到地主的剝削和壓迫,心中對舊社會充滿仇恨,得知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人民的隊伍,就下定決心跟黨走。入伍后,他把這種信念轉化為苦練軍事本領的動力,堅信只要時刻遵守黨的決議、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隨部隊轉戰南北,不畏艱難困苦,先后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禮,初次參加即手持長矛繳到了槍,顯出智勇雙全的才干;楊根思曾創造了用炸藥包俘虜國民黨軍一個排的驚人戰績,被授予華東一級人民英雄。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楊根思這位新四軍老戰士、參加過淮海戰役等大小數十次戰役戰斗、多次榮獲戰功的著名的戰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愿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長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
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準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敵人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兩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鐵鍬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涌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后,再次將美軍擊退。
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亂炸,隨后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在堅守小高嶺戰斗中,楊根思率領三排打退美軍8次進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時,他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后一顆子彈,一把拉著了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煙,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年僅28歲。朝鮮政府在長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楊根思英雄紀念碑。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題詞贊譽他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愿軍的模范指揮員”。
【英雄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愛國英雄人物的事跡02-27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11-13
英雄人物事跡作文02-28
偉大英雄人物的事跡11-01
英雄人物事跡材料03-23
英雄人物事跡作文(精選12篇)04-02
英雄人物事跡作文(精選9篇)02-28
殘疾英雄人物成功事跡(精選8篇)12-27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11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