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司創新事跡材料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什么樣的事跡材料才是規范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司創新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公司創新事跡材料1
張xx,男,現年xx歲,現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工程師。張同志,19xx年xx月出生在xx縣鎮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山區艱苦的生活環境,磨礪出他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勤奮努力的品格。他以挑戰自我、勇于創新的敬業精神,創業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20xx年張同志懷著對外界的好奇和充滿希望心情毅然走出山區,到湖北打工中學習植酸提取技術。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高中畢業的他,又克服重重困難,刻苦研究。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僅用一年多時間即掌握了植酸提取的全部關鍵技術及檢測技術。
20xx年回到家鄉xx鎮創辦植酸廠,并自主研究改進創新工藝,采用全離子法生產工藝技術,使植酸萃取率由原來的4%提高到6%,提升了產品品質,該項技術在國內植酸萃取得到了推廣應用。生產的產品通過外貿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一九九三年他自主研發的新產品“pa-2抗氧化保鮮劑”通過省級鑒定,該產品于九四年在國家科委和cc省共同舉辦的新產品博覽會上榮獲后稷金像獎,該產品可取代致癌物亞硝酸鈉廣泛用于肉制品發色抗氧化保鮮,投放市場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xx年他自主研發的pvac專用抗氧化劑新產品與上海圣西爾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并任該公司技術負責人。該產品用于取代甲醛、亞硫酸氫鈉等毒性產品,廣泛用于啤酒、葡萄酒抗氧化保鮮。
20xx年自主研發的環保型生物防銹液取代傳統的亞硝酸鈉、鉻酸等有毒防銹液,廣泛應用于金屬表面處理和工序間的防銹等領域。
20xx年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環保型防銹顏料完全取代使用近百年的紅丹、鉻酸鹽等毒性防銹顏料,防銹性能十分優異,價格低于傳統毒性產品,其市場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該項技術成果于20xx年獲xx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高效環保型防銹顏料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他又悉心鉆研,通過對天然生漆改性,提取漆酚,配以阿拉伯膠等高分子物質,制備出防腐蝕性能優異的天然長效防腐蝕涂料,并于20xx年十一月十六日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同時,他自主研發的高效環保多功能塑料穩定劑新產品,取代毒性極大的`鉛鹽穩定劑,廣泛應用于所有塑料制品的抗氧化、熱穩定、光穩定、抗靜電及金屬離子鈍化等,并已申請了發明專利。
目前,公司已發展成注冊資金萬元,占地面積畝,建筑面積平方米,年產值達余萬元的集生產、科研、經營于一體的科技型民營企業。其生產的高純度植酸被美國寶潔公司和佛羅里達州食品廠采購,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系。高效環保型防銹顏料和環保型生物防銹液已遠銷上海、天津、廣東、湖北等地,深到客戶廣泛關注和信賴,企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張同志不忘民營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5月“汶川地震”發生時,他出差在外地,當得知a組織向災區獻愛心捐款活動后,在企業技術改造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他當即安排公司人員從企業技術改造資金中抽取50萬元用于捐款。在xx市近幾年的多次洪水自然災害中,他都積極主動參與捐款活動。他經常對員工說:“相比受災的民眾,我們這些人能平安無事,是我們的幸運,而能幫助他們是我們的榮幸。”
張同志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長期堅持以科技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白天,他深入實驗室,悉心實驗,驗證結果,找對策;晚上,他伏案翻閱、分析各種資料和數據,常?嗨稼は氲缴钜,每天的工作都在1小時以上。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孜孜不倦的努力,堅持不懈,自主創新,取得了一定成績。近幾年來,先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專利號:100.0、100.0、1002.5、1002.),并多次榮獲“xx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和“xx市先進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公司創新事跡材料2
一個創新隊伍,首先要有一個思維活躍、勇于探索、勇于挑戰的領導集體。一個創新的領導集體要有一個創新的帶頭人,而搶修中心就恰恰有這樣一個創新的帶頭人——xxxx是20xx成為搶修中心主任的,作為一個擁有高級工程師等專業職稱的技術干部,他深知技術創新對企業設備發展的作用,因此他將引進先進技術、先進設備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與此同時,他更注重挖掘隊伍自身潛力,打造創新團隊提到工作日程上來。他常說:“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而具有創新觀念、具有創新精神的員工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打造一支創新的隊伍,就要為這支隊伍賦予創新的靈魂,只有將創新的思想置于靈魂深處,才能勇于創新,才能樂于創新,才能將創新作為一種思維的本能,時時想著創新。而創新的源泉應在生產的過程中挖掘。
閥門啟閉,停氣降壓是中壓管網搶修中的重要一環,由于閥門一般設在地下,因而開關也都是在地下進行的。但為了保障安全,在開關前都要對井室內的氣體進行放散,這在無形中就影響到搶修的效率,也易誘發爆炸等惡性事故。因而解決閥門開關的問題成為提高搶修效率的一大問題。在搶修中心主任xx的主持下,帶井室閥門井室外開關的研究課題研發小組成立了。理論上設計是簡單的,但這一課題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不僅要考慮安全、技術等因素,孔徑的大小,支撐槽鋼的規格,而且要考慮機動車道上車輛碾壓等問題。經過和設計院土建專家的共同研究,帶井室閥門井室外開關終于實現,并在當年被評為總公司科技創新二等獎。目前這一課題在分公司得到廣泛推廣,有效提高閥門的啟閉效率和搶修效率,有效保障了員工的安全。
創新來源于什么?創新來于生活,創新來源于生產,創新來源于對工作的思考,創新來源于工作中問題的火花,創新來源于愛崗敬業的精神。
在全市3000余公里的`燃氣管網中,鋼管是重要組成部分。在鋼管施工和搶修中,對口焊接始終是一大難題,因為敷設過程中極易造成了兩條管線上下的高低不平,而正是這種狀況對施工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影響施工的質量,造成安全隱患。國內外也有專業對口的裝置,但一套動輒數萬元,而且在實用性能上也達不到預期的要求。因而,鋼管焊接對口器的研究就成為搶修中心的一大課題。焊工班的老師傅范新卡經過數月的潛心研究,在參考了成品對口器的基礎上,結合分公司工作的實際,終于制作出適合分公司需要的鋼管焊接對口器。新對口器不僅操作簡單,攜帶方便,便于安裝,而且造價低廉,每套僅200余元,為公司節省資金6萬余元。
吹球止氣在低壓燃氣管網搶修過程中是最普通的一道工序,但由于管道內油奈等雜質的沉積,造成了管道內部凹凸不平,給吹球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麻煩。搶修班長吳健發結合二十余年的搶修經驗,制作出止氣清掃刷,工具簡單,設計實用,有效的提高了搶修過程中吹球止氣的效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搶修中心閥門隊,原搶修中心閥門班,一個字的改變,但在管理上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閥門隊成立后的第一個舉措就是閥門微機化管理平臺的建立,他們根據多年閥門管理的經驗,自行開發研究閥門管理軟件,將管轄的閥門錄入到計算機中,并制定出合理的保檢計劃,并根據季節及閥門的狀況調整計劃,有效地保證了閥門保檢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僅今年上半年閥門保檢479處,閥門維修54處,目前閥門完好率87.2%,閥門改造11個,較從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東北大馬路∮630蝶閥成功改造成直埋球閥,標志著xx高壓管網上最大的閥門改造成功,確保了該閥門在管網運行中充分發揮“樞紐作用”為公司合理供氣、調氣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xx年閥門班更是被評為全國燃氣行業安全先進班組。工具還是那些工具,設備還是那些設備,人員還是那些人員,但可見效果是顯著的。原因呢?閥門工的思維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是搶修中心的一個輔助工種,而搶修中心的兩大主力工種之一。
公司創新事跡材料3
不久前,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原西安變壓器廠)率先打破了國際跨國公司的壟斷,成為國內第一家能夠生產±500kv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廠家。如果說,三峽工程是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偉大創舉,那么在西變職工眼里,所生產的超高壓直流輸電關鍵設備,就是他們為三峽工程澆注起的一座豐碑。
嘔心瀝血帶頭人
在西變公司,說起±500kv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生產,不能不提到這個項目的總負責人、總工程師宓傳龍。
1999年4月12日,西變公司與abb公司在北京簽訂技術轉讓協議和合作生產直流輸電設備合同。
宓傳龍深信能與世界著名電器公司abb合作生產直流輸電關鍵產品,對西變公司來說將意味著向直流輸電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目標的邁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決心抓住這次生產超高壓直流產品的機遇,逐步掌握直流輸電關鍵設備的核心技術,向±500kv直流產品國產化邁進。為此,他親自帶領調研小組,對西安至宜昌三峽工地鐵路和公路運輸狀況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調查,拿出了運輸巨型變壓器令人信服的可行性報告。
他還自學國貿規則,起草和修改合同文本,從技術資料引進、人員培訓到合作生產,每一個細節都要斟酌再三,盡量使企業避免風險。就連abb公司的專家也覺得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宓傳龍對工作的認真、心細在廠里是出了名的。一次,當他發現技術答辯資料有一處錯誤時,深夜3點多還找來翻譯進行修改,一直忙到天亮。產品開始生產了,宓傳龍更忙了。他幾乎整天都在生產現場,無論何時,只要出現問題,很快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還帶領副總工程師冷晨、技術管理部部長李強等人經常深入生產一線巡視,隨時掌握生產進度、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等第一手資料。一天凌晨2時,正在進行熱運行試驗的換流變壓器由abb方提供的有載開關法蘭爆掉,變壓器油噴了出來。他得知后,立即趕到現場爬到變壓器上查看情況,并迅速組織人恢復。
為了三峽直流產品的生產,宓傳龍不知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
欲與“老外”比高低
多年的`技術改造投入使西變這個有著四十多年歷史的老企業煥發了生機,但與abb電器公司這樣的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為了能與abb公司很好合作,西變人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了自身的飛越。生產現場實現超凈和整潔,迅速滿足了生產±500kv直流產品的環境條件。操作工人完全適應了abb公司的生產工藝和操作要求。
20xx年12月中旬,平波電抗器進入線圈套裝工序,離abb駐廠代表回國過圣誕節只有十天時間。沒有駐廠代表的簽字,產品就無法進入下道工序,而線圈在大氣下曝露過久就要重新干燥,影響生產進度。為此,西變公司領導決定,要趕在駐廠代表回國前完成套裝。裝配車間李炎、賀峰等6名工人接受了此項任務。參戰的6名工人頑強拼搏,精益求精,嚴格按abb公司工藝要求施工,每天連續工作十五、六個小時,終于完成了a、b兩柱四個線圈的套裝、19道紙筒和撐條的裝配。西變人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了“老外”24天的工作量。
為出色完成任務,在施工中,西變人始終從難從嚴要求自己,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平波電抗器用的導線,規格大而硬,每臺線圈要焊接20xx多個點,又是采用引進的高頻焊接工藝,這在國外亦被列為重點操作工序。為此,線圈車間工人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強化培訓,在廢線繞制的線圈上反復演練。換流變壓器的油箱重約40噸,西變人干這么大的油箱還是第一次。冷作車間工人迎難而上,高質量的完成了任務,這個換流變壓器油箱被abb公司評為優等品。
20xx年4月,西變公司高大的試驗廳內,數十雙關注的目光聚焦在這里,伴隨著熒屏上各項試驗數據的閃爍,各項試驗均一次性順利通過,由中國生產制造的第一臺±500kv平波電抗器在這里誕生了!
abb公司駐廠代表贊揚說:“我們與西變的合作非常成功,abb公司的技術在這里得到了充分應用,這是abb公司與其他單位歷次合作生產中最有成效的一次!
美好愿望變現實
20xx年10月12日,西變公司與abb公司又一次簽訂了三峽一廣州±500kv直流輸電工程換流站設備分包合同,包括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2臺平波電抗器和8臺換流變壓器。直流生產由合作到分包,是我國企業生產制造直流設備的一大飛躍。這次由西變人參與聯合設計、自行采購和生產制造并承擔全部責任和風險的直流設備生產,也標志著西變人朝著自己設定的建成我國直流設備生產工地的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久前,西變公司為三峽一廣州±500kv直流輸電工程提供的10臺直流設備已圓滿完成。
在一輛由牽引車、前后拖車、橋式運輸承載框架和推車組成,有著240個車輪近百米長的巨型運輸車的承載下,駛向三峽工地交付使用。
【公司創新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創新標兵事跡材料11-20
創新小能手事跡材料12-22
創新少年事跡材料02-02
創新之星事跡材料(精選14篇)10-26
科技創新的事跡材料(精選14篇)10-26
科技創新的事跡材料(精選13篇)03-28
值班站長創新之星事跡材料02-09
創新能手主要事跡材料12-22
創新好少年事跡材料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