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只有心靜才能體會到
人世間的真諦,只有心靜的人才能體會到,天地間的玄妙,只有心靜的人才能看明白.
靜"是人成熟的標志。成熟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風流、游樂與縱情歡笑的輕佻,更不在于頌揚、阿附與意氣的廉價言談,而在于那種由內而外的"靜氣"所至的堅忍和剛毅。這種"靜"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風度,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從容,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淡定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任何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也就會平靜。抵制感情的沖動,而不是屈從于它,才有可能得到心靈上的安寧。君子的行為,用平和的心態修身養xing用勤儉的生活以修養道德
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樣,到處都是生機,只因物欲掩蓋了生機但生機始終存在。人心像明鏡一樣充滿著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變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過少了擦拭而已。人的心胸欲念多則窄,欲念少則心胸寬廣。人的心境多欲則忙亂,少欲則悠閑。人的心術多欲則險惡。少欲則和平人的心事多欲則憂愁,少欲則快樂。人心之氣象,多欲則軟弱,少欲則剛強。謹慎堅守善良的本性,則心靈安定,收斂抑制浮躁之氣則心氣平和。
-謙虛退讓是保身的第一法;安靜祥和是處事第一法;
包涵容忍是待人的第一法;瀟灑脫俗是養心的第一法.
天地間的真諦,只有心靜的人才能體會。天地間的玄妙,只有心靜的人才能看明白。處于世俗煩惱,要能忍耐;處于世事紛擾,要能清閑;胸中牽掛處,要能拋得開;處于濃艷境地,要能淡然處之;處于失意憤怒時,要能穩定情緒面臨大事與難事,可看出一個人的責任;處順境逆境,可看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遇喜事怒事,看一個人的涵養;與同輩相處,可看一個人的見識。心境以光明誠實為最重要,儀容外貌以老成持重為最重要,說話以簡潔誠懇為最重要。
人生有三件事最為可惜
第一是不學習,第二是虛擲光陰,第三是敗壞身心。
除自我反省之處,再沒有勝過別人的方法。除了自我發奮之外,再沒有超過別人的方法。謙虛是美德,但過于謙虛的人心懷詭詐;緘默是好的行為,但過于沉默的人則胸藏奸偽
屬于人家的隱私,要想著維護,不能有一點說壞話的念頭.對于貧寒卑微的人,要想著禮遇他,不能有一絲傲慢輕視的態度。對待別人應從過錯中看到他的長處,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對方的怨恨。
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
路窄的地方,要留一點地方讓別人通過。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讓別人品嘗,負責處理困難的事要有力而沒有怨言。與難以相處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數而口中不說。
以前的人教導別人,多出于愛意,所以人樂于改過,關系也親近,所以教導容易推行。現在的人教導別人,多出于厭惡,所以被教的人寧可自暴自棄,關系也不融洽,所說的話對方也難以接受。喜歡聽別人的過錯,不如喜歡聽自己的過失。喜歡說自己的優點,不如說別人的善行涵養虛心便是做人學問。去除煩惱心性自然祥和。
爭功諉過是小人的本事,掩飾過錯、夸耀功勞是凡人的本色功勞美好謙讓于別人是君子的行為,替他人擔當罪過是成就德行的事。事物忌諱到達極點,事情避免極其完美,人則忌諱飛黃騰達。有見識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開用真誠待人,事情雖不一定是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誠意。以欺騙的心腸處事,別人一時或許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見我心腸狡詐。
只看別人的一切壞處,是惡的根源。能明察自己一切的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欲念旺盛時,能想到招致疾病,興趣即能冷卻如寒冰。利欲熏心時,想到死后全無,即索然無味。難以消化的食物不吃,難得的財物不存,難以報答的恩惠不受,難以長處的朋友不交,難以重逢的時光不失,難以守的財富不聚,難以澄清的誹謗不辯,難以釋懷的忿怒不計較.
留下您的尊重
帶走您的享樂
接受我永恒的祝福
【只有心靜才能體會到】相關文章:
只有歲月才能讀懂作文08-01
只有做到才能得到作文(通用23篇)06-27
練功體會--只有練過氣功才能體會傳統武術04-25
心靜的作文11-08
讓人心靜的句子10-22
保持心靜的句子10-21
表示心靜的句子10-01
體會到父親的愛的作文優選11-21
心靜自然涼作文02-07
心靜如水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