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培訓心得及思考
從12月份開始,公司組織星期四、五、六、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內容是:靠結果生存,團隊執行力。通過幾天的學習確實收獲甚多,同時也結合實際發現了自已的不足之處。使我在人生態度、工作效率上有了新的認識。一、靠結果生存,百分百責任,不找任何借口
商業交換的本質是結果交換,公司用結果在商業社會上獲得利潤;員工用結果體現自己在公司的價值;公司不做結果會滅亡;員工不做結果會被社會淘汰。這就要求我們做工作時必須達到預期結果,只有達到了預期結果才創造了價值。我們要明白態度不是結果,職責不是結果,任務也不是結果,任務、職責、態度只是完成預期結果的三個條件,因此工作時必須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建立明確的職責分工,勇于承擔責任,并且在很好完成自己的職責的同時,全體員工團結協作,成為一個人,發揮團體的力量,形成合力,做好邊緣性、交叉性工作,不留死角,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承擔百分百責任,不找任何借口,破釜沉舟,斬斷后路,才能創造結果。沒有結果就沒有價值,企業就沒有生存的余地,個人也就沒有發展的空間。
上班不是拿工資的理由,為企業提供結果才是得到報酬的原因。企業靠結果生存,員工用結果交換報酬。企業的結果是靠每個人提供的,無數個員工的結果構成了企業的結果。員工不提供結果,企業就會死亡。這句話告訴我們:你必須為公司做出結果,創造價值,公司才能為你發放薪酬,你創造的價值越多,公司發展的越好,你的薪酬就會越多,崗位提升的才越快。一個人不為公司創造價值,只是把上班作為拿工資的理由,認為我上班了就應該拿到工資或者要求拿到高工資的人是可恥的,是對公司其他員工的剝削,遲早被社會淘汰。
認真第一,聰明第二;決心第一,成敗第二;
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結果提前,自我退后;鎖定目標,專注重復。
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講述了《阿甘正傳》、《送給加西亞的信》,這些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人是有無限的潛能的,只要用心,堅持去做,必定能達成!
在學習中,通過一些互動的游戲,使得本來不熟悉的同事漸漸友好,通過比賽,各個團隊變得團結,由此可見,良好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拉近關系的有效途徑。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個人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團隊先贏的基礎上,因此,團隊里的每個人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報數”游戲中,我們雖然受到了懲罰,可我深深體會到兩個字“責任”,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不把敵人打倒,敵人就會把你打倒。
二、關于“執行力”的系統企業員工培訓及思考
我認為公司舉辦類似的員工管理培訓,最主要的意義在于能改造人的思想,使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學習得到提升,并且提高整個公司的管理水平。舉個比較遠的例子吧:摩洛哥和加利福尼亞是地球上緯度極其相似的兩個地方,都在各大陸的西海岸,氣候相似,自然資源也可能相似,但是這兩個地方目前的發展程度完全不一樣。這倒不是因為人民不同,而是由于居民頭腦中思想不同,這就是我要強調的觀點。
同樣對于管理的重要性,早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就曾說過:“我們只知道有形的浪費,而不知道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費更為巨大!”
這次培訓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的新理念,例如“結果先行,自我退后”、“任務不等于結果,企業是靠結果生存的”等,這一切實質是強調執行力建設。企業發展短期靠執行力,但長期則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上根據波特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描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差異化、成本領先、聚焦。聚焦其實是在一個細分市場上進行的差異化。所以在大的戰略目標制定了以后,最主要的任務是加強執行力建設,強調“結果導向”、“贏在執行”,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管理培訓,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海爾的張瑞敏針對管理書籍太多、太濫的情況時說:“管理書籍看得太多了,就會像吃減肥藥一樣,沒有效果了。我只相信一點:顧客永遠是對的。”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管理的某些內涵也隨之改變。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工業時代的特點是控制,而信息時代是釋放。釋放意味著幫助別人找到自己,以便他們做自己想做和擅長做的事。二十一世紀的管理將更加人性化、柔性化。
“企”無“人”則“止”。管理最終是圍繞著人展開的,首先應該要知人善任;其次是當企業發展壯大了,一定要讓員工有歸屬感。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一個企業真正的財富其實就是它的員工。
【企業培訓心得及思考】相關文章:
企業安全培訓思考論文05-02
關于企業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論文04-29
企業培訓心得01-06
地勘企業改制的思考04-28
企業安全培訓心得11-14
企業培訓心得感悟11-14
企業安全培訓的心得11-12
企業培訓優秀心得精選01-20
企業學習培訓心得11-11
企業職員培訓心得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