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奧運心得體會:“后奧運時代”應強化三種意識
殘奧會的閉幕標志著北京奧運會全面結束,“后奧運時代”正式到來。“后奧運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將如何變化。筆者的觀點是,北京奧運是國際體系變動的標志性事件,奧運之后國際體系更將加速調整,而這恰恰將決定中國與外部世界關系的發展方向。“后奧運時代”的中國應及時調整心態,爭取把握機遇并有效抵御風險。
北京奧運的巨大成功,為人們直觀地感受新興國家風采、全面地展望國際體系變動提供了極好的契機。十幾年來,國際體系一直在發生著微妙且重大的變化;尤其是近幾年,傳統國際機制活力下降、主權財富基金快速崛起、新的地區合作組織蓬勃發展等一系列事實,都在從不同層面昭示著全球格局的結構性調整。不少戰略學家已經敏銳地意識到,新興國家實力和地位的迅速上升,正在給現行的國際體系帶來根本性變化。北京奧運進一步印證了人們對國際格局變化的判斷。它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實力與自信、原則與誠意,而且也標志著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正以一種新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臺。從這一點看,將北京奧運視為國際體系變化過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似乎并不為過。
同時,奧運不僅是國際體系變化的鮮明信號,更是激發國際體系進一步調整的催化劑。“后奧運時代”,各國因應國際體系調整的“變革意識”勢必進一步強化。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歐洲諸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均相繼推出新的戰略文件或理念,分析當前國際格局的變化特點,評估未來國際形勢的發展趨勢。相信在“后奧運時代”,這些戰略設想將逐步體現在各國的實際政策中;也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只有與時俱進,因應國際大勢變化,才能在新形勢下搶占先機,爭取主動。而各國因應措施的出臺,恰恰又加大了國際體系變化的速度和復雜性。
我們必須看到,中國既是國際體系深刻變化的觸動者之一,又是這一變化結果的主要承載者之一。現行國際體系中“利益既得方”和“利益攸關方”間的復雜互動,將對中國的內外環境產生多重壓力。奧運之后,將有更多的目光投向我們,也將有更多的壓力和責任等待我們;中國模式的影響面更大了,但出現模式之爭的風險也增大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上升了,但少數國家對我們的疑慮可能更深;奧運使國內民眾的凝聚力加強,但部分社會問題仍舊存在且有繼續發酵之勢。總之,奧運讓中國上了一個新臺階,眼前的景更美了,但風也更大了。
鑒于此,“后奧運時代”的中國似應強化三種意識,在新形勢下做好自我定位。
第一是強化“機遇意識”。要認識到“后奧運時代”乃是中國進一步拓展外部關系的黃金時期,要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全力打造中國公正、負責、寬容的國家形象,夯實各種利益關系基礎。第二是強化“風險意識”。要注意到“后奧運時代”也是各種矛盾爆發的高危期,國際體系加速變化中的未知因素增多,中國與世界深度互動中的潛在風險加大,由奧運引發、被奧運掩蓋的各類問題逐步浮出水面,需要我們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第三是強化“統籌意識”。既要理順各類矛盾的因果關系,擺好它們之間的輕重緩急;又要協調好各方面政策,用更加統一、長遠、完備的發展戰略,統籌兼顧國內、國際大局。
【奧運心得體會:“后奧運時代”應強化三種意識】相關文章:
后奧運經濟04-30
后奧運時代中國奧林匹克教育04-29
論后奧運效應04-29
奧運奧運_750字11-06
奧運精神之奧運聯想 奧運優秀作文05-01
關于奧運的作文:奧運的拼搏01-15
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作文12-07
追尋奧運,暢想奧運_800字05-02
奧運精神之奧運聯想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