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的小電驢工作感悟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經歷的人和事不同而產生新的感悟,這個時候,寫篇關于自己感悟的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為了幫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寫作方法,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的小電驢工作感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社區工作已半月有余,雖然還在摸索學習階段,卻發現了社區工作必不可少的交通神器——電瓶車,俗稱“小電驢”。
“小電驢”帶來了高效便捷。在社區工作,往往需要走街串巷,在各個小區、商鋪之間來回穿梭,隨叫隨到。處理工作的地點之間距離不長,但是路況卻較為復雜,七彎八拐,又少有停車位,“小電驢”的性價比可以說是所有交通工具中當之無愧的第一。為此,“小電驢”成為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標配,人手一輛,只要有任務,告知地點,片刻便能到達,不僅節約了服務對象的時間,也大大提高了社區的工作效率。
“小電驢”象征著不知疲倦。社區書記的辦公室在我隔壁,他的“小電驢”放在我的辦公室充電,但似乎永遠都是正在充電的狀態。不是電瓶的蓄電量不行,是社區真的有太多的繁雜事務需要去處理。早上還未到上班時間,書記已經提著剛充好電的電瓶飛奔下樓;即使到了下班的時間,書記依然將還未充滿電的電瓶塞進車里飛馳而去處理突發事件。八小時工作不息、充電不止的“小電驢”就是社區工作人員不知疲倦四處奔破處理事務的最好說明,“5+2”“白+黑”成為常態的他們,任勞任怨,如同“小電驢”一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受了再大的委屈,只要稍作調整、休息片刻,就像重新充滿電量一般,再次以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小電驢”體現出盡心服務。社區的小電驢有一個共同點,經過了風雨的洗禮,都較為老舊,甚至“缺胳膊少腿”,我喜歡稱其為“殘缺的美”。經常需要修補的車胎見證著社區工作者走過的坎坷之路,被陽光炙烤曬裂亦或是被雨水浸透起皮的座椅映射出社區工作者不管風吹日曬雨淋為民服務的身影,車身周邊剮蹭掉的油漆和凹陷進去的金屬邊緣反映出社區工作者為了能夠快速到達事發地不顧刮碰、為民服務的迫切之心。“小電驢”的傷痕累累換來了群眾的笑口常開,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贊,是社區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動體現。
“小電驢”的存在,讓每一位社區工作者都如虎添翼,讓每一次的任務處理都使命必達。“電驢”雖小,但服務無限。當然,不僅是社區工作,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我們都需要有“小電驢”的精神:隨叫隨到,提高辦事效率;任勞任怨,永遠精力充沛;頂風冒雨,切實為民服務。
【社區的小電驢工作感悟】相關文章:
喜提小電驢的幽默朋友圈11-01
小社區里有大新聞04-28
社區文明小義工活動方案(精選8篇)12-06
小西溝社區婦聯母親節活動計劃04-30
人生感悟的小故事02-06
工作小總結04-27
社區創建健康促進社區工作總結04-26
社區綜治工作述職報告03-01
社區工作的述職報告11-04
社區工作個人總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