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聽課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聽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課心得體會 篇1
通過這次的聽課活動,讓我接觸了小學英語界幾位名師的教學風采。讓我受益匪淺。聽完這幾節(jié)課,心中除了贊嘆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獲的那份欣喜。下面是自己的一點收獲,或者說是感想,寫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一、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功
各位名師的基本功扎實,語音的標準及語言的流利、親切,規(guī)范的板書。口語的流暢,使整堂課都特別的流暢,規(guī)范的板書除了能利于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內容,利于課文的理解外,也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特別是盧英苗老師的板書,使一篇很長的閱讀理解,重難點表現的那么一目了然。學生抓住了本篇閱讀課文的重點。
二、情境的設置
英語的學習要求在語境中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這就是說我們在教給學生一句話、一個詞時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個情境:李廣艷老師的這節(jié)課,通過自身的Video更近一步的使學生熟知重點句型,通過視覺、聽覺的刺激,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假期的豐富多彩。
三、恰當的導入,自然的過渡
這幾節(jié)課,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導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點陸曉雪老師運用的特別好,通過“How are you?”自熱導入,生問師答“Just fine”。從而導入新課的學習中。
四、注重基礎,適當拓展延伸
這次的優(yōu)質課觀摩沒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課文,注重基礎知識。在精講精練課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提高了整節(jié)課的課堂效率。
通過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yōu)美?怎樣讓孩子更喜歡上英語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相信通過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聽課心得體會 篇2
11月1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張老師執(zhí)教的《語文園地三》的拼音示范課,從中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在教學中,張老師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看到了張老師對孩子們的尊重,真正的讓學生居于課堂的主導地位。下面談談我的感受。
一、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自制力較差,活潑好動,喜歡玩。張老師根據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課堂中鞏固形式多樣,如張老師在設計檢測平舌音和翹舌音時,分別畫了一個蘑菇形狀和房子形狀,特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卡片制作色彩鮮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利用編兒歌等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組織教學。整堂課以“拍照、當小攝影師”為主線進行,在教學韻母表時,為了讓學生記憶“ye、yue、yuan”編成了口訣“夜晚月亮圓圓的”,學生很形象的就記會了,張老師輕松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二、尊重孩子已有的認知,靈活運用教材
從張老師整節(jié)課的把握和時間安排上來看,張老師課前是認真分析、研究過學生的,以至于整節(jié)課重難點突出,感覺到老師的指導無處不在,張老師在課上親自給學生做示范,如如何在書上做標記等。當孩子們說不出怎樣區(qū)分f和t時,張老師利用生活中的雨傘來啟發(fā)孩子們回想兒歌。
三、課堂上多鼓勵、少批評學生
陶行知先生的一塊糖果的故事反貶為褒,令人印象深刻,我不得不為陶先生的表揚藝術所折服。是的,每個孩子都希望被表揚。張老師的整堂課都在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用表揚來提醒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式。多次提到老師只允許坐端正的同學回答問題,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說過:“拿活的教育去教活的學生。”陶先生還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教學中,只有老師拿出熱忱,不斷創(chuàng)新去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他們快樂學習!最后非常感謝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的這次活動,讓我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課心得體會06-11
聽課的心得體會03-13
聽課心得體會(精選)08-15
聽課心得體會06-16
聽課的心得體會11-20
聽課心得體會12-13
聽課心得體會12-20
聽課心得體會11-08
聽課心得體會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