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雷雨天戶外行走安全防護小常識
雷擊主要發生在傍晚時分至次日凌晨,山的南坡多于山的北坡;傍湖一面的山坡落雷多于背湖的另一面的山坡;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突出物易遭受雷擊;曠野中持有金屬物品的人容易遭受雷擊……那么當我們行至戶外,偶遇雷雨天氣,又當如何應對呢?謹記下面這幾條常識或許會讓你轉危為安,
雷雨天戶外行走安全防護小常識
。● 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因為雷擊落地時,會沿著地表逐漸向四周逐漸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之中的人的前腳和后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
● 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雨后,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仿佛用手去扶避雷針一樣。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遠。
● 不要在水體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巖下或者山洞中避雨,
資料共享平臺
《雷雨天戶外行走安全防護小常識》(http://www.ipr-jzsc.com)。● 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在雷雨天氣中有時能夠起到引雷的作用。隨身所帶的金屬物品,應該暫時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電活動停止后再拾回。
● 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線,自來水管、用電器的接地線、大樹樹干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的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或者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 雷暴天氣時,在戶外最好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磁波也會引雷。
● 雷暴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 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 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地方躲避。
● 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桿。
● 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雷雨天戶外行走安全防護小常識】相關文章:
秋冬季安全防護小常識09-17
雨天安全行車小常識09-21
雨天出行小常識07-10
夏季雨天行車小常識09-29
冬季戶外騎行的小常識11-06
雷雨天幼兒園安全教育小常識08-17
幼兒園雨天安全教育小常識06-13
戶外求救信號小常識09-21
安全小常識09-28
秋冬季戶外騎行的小常識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