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對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異己,誅殺功臣,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不久,呂后也死了,她在遺詔中指定內侄呂產為相國,呂祿統領京都禁衛軍。呂氏家族掌權,激起一批功臣不滿,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密議對策。他們巧使妙計,把呂黨要人酈寄爭取過來,由他去說服呂祿,把兵權還給周勃。這時,大將軍灌嬰聯合齊王劉襄等劉家軍,回京師欲誅呂氏家族。酈寄與呂祿本是知交,呂祿聽了酈寄的話,終于把北軍歸周勃指揮。前相國曹參的兒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虛侯劉章控制了南軍,在未央宮殺死了呂產。其余呂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獲,一一斬首。呂氏勢力全被消滅后,周勃、陳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劉恒為帝,就是漢文帝,
資料共享平臺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http://www.ipr-jzsc.com)。在誅呂這場斗爭中,酈寄也出了力,所以襲父爵為曲周侯,但輿論說他出賣朋友。《漢書》記載說:“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作者班固認為酈寄不屬于“見利忘義”。
成語“見利忘義”,指看到有利可圖就忘掉了道義。
【成語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形容人貪財自私。
【成語例子】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
【近 義 詞】 捉襟見肘 重見天日 踵決肘見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坐收漁利 自私自利 爭權奪利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反 義 詞】 見利思義、舍生取義、見義勇為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邯鄲成語故事02-20
白虹貫日的成語故事10-29
經典的中國成語故事10-04
成語故事:探驪得珠06-26
小學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9-22
圍魏救趙成語故事07-07
若隱若現的成語故事08-28
拔幟易幟成語故事10-05
關于名落孫山的成語故事10-25
歷史成語故事:圖窮匕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