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禮儀
教師的禮儀修養水平高低,是決定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教師禮儀修養十分必要,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時刻注意加強自身的禮儀修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教師的禮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的禮儀 1
儀容儀表——自然和諧、秀外慧中
1、頭發——前不擋眼后不披肩,過肩長發應束起或盤起,發型不夸張,不理過短的頭發,不染夸張彩發(如:紅、藍、金黃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不涂色彩鮮艷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齒潔白,口腔無異味;保持眼部整潔,不戴墨鏡和有色眼鏡。
4、妝容——日常生活化妝自然大方淡雅,與膚色相配,杜絕濃妝,不使用氣味過濃的'化妝品。
5、著裝——柔和大方、便于活動。不穿吊帶背心、超短裙等過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飾。
6、鞋子——帶班時不穿拖鞋、赤腳,當班時間穿平底鞋。
7、佩飾——帶班時不佩帶戒指、耳環和耳釘及太夸張復雜的胸飾,所戴佩飾應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
文明語言——主動熱情、文明禮貌
1、接待來賓:
主動詢問——您好,請問您找誰?請問您有什么事嗎?需要幫忙嗎?
被動受問——哦,抱歉,這個我還不太清楚,我可以幫您問一下。
2、打電話:
打電話——先問好,然后做自我介紹,接下來再說事。如:“喂,您好!我是X班的XX老師,您是xx的媽媽嗎,是這樣的……”
接電話——先問好,然后做自我介紹,接下來再詢問。如:“喂,您好!北京市藍天幼兒園X班XX老師,請問您找誰?有什么事么?”
放電話——等對方放下電話,然后再掛機。
3、對待幼兒:
無意過失——耐心安慰,不指責埋怨幼兒。如:傷著沒有?下次小心。
組織活動——語速適中,指令簡潔明了,語言生動、有趣、兒童化。如:請吃好點心的小朋友輕輕地把小椅子搬到旁邊。
師幼互動——熱情溫和、積極應答、仔細觀察、不斷提示、給于評價、鼓勵欣賞。如:您真愛動腦筋,真棒!
遇到困難——鼓勵幼兒增強自信,不諷刺挖苦。如:您肯定能行,試試看吧!別著急,我來幫助您。
有意過失——堅持正面教育,及時解決。如:有事好好說,不能動手。相信您是好孩子,以后不會再做這種事。
日常生活——親切關愛,體貼入微,力求體現母愛。不講粗話、臟話,不訓斥幼兒,忌大呼小叫。如:有點不舒服是嗎?讓我看看褲子有沒有濕了。
4、對待家長:
家長反映問題——態度冷靜,讓家長把話說完,認真委婉。如:謝謝!讓我們再了解一下。請您放心,我們再商量商量,盡量幫您解決。
家長之間發生沖突——穩定家長情緒,分別與家長談話。如:別著急,孩子在園發生事情,責任在我,您有什么意見和我們說。
孩子發生事故——如實說清,表示歉意。如:真是對不起,今天……麻煩您多觀察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時,需要我們做什么盡管與我們聯系。
家長晚接孩子——主動熱情,耐心接待。如:沒關系,請您今后商量好誰接,免得孩子著急。
家長饋贈物品——禮貌回絕。如:您的心意我們領了,照顧孩子是我們應該做的,您別這么客氣。
找個別家長談話——態度平和,講究藝術。如:對不起,耽誤您一會兒時間。
與家長聯系——體貼關心、禮貌客氣。如:您好!我是幼兒園園長.聯盟的老師,今天**不舒服,您看是不是帶他去醫院?謝謝!給您添麻煩了。
行為舉止——自然規范、親切優雅
1、臉部——真誠微笑,神態自然,給人親切、和藹、可信之感,不故意掩蓋笑容,忌面色陰沉、橫眉立目。
2、眼神——親切有神,轉動幅度適宜,合理分配目光,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不可長時間凝視一名幼兒。
3、守時——按時上下班,參加各類會議及活動不遲到、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動作輕緩,面對幼兒坐姿端正,雙腿并攏,上身正直,雙手自然擺放。
5、站姿——身體挺直,挺胸收腹,抬頭沉肩,雙腿靠攏,雙目平視,雙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6、走姿——上身正直不動,雙肩平穩,重心前傾,速度適中,步幅恰當,輕手輕腳,忌連蹦帶跳或步履過緩,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7、蹲——身體直立,雙膝靠近,臀部向下,腳掌支撐,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8、手勢——準確適度、自然大方,忌拘謹僵硬、當眾搔頭、抓癢,帶班時不雙手交叉抱臂或雙手后背。
教師的禮儀 2
1.教師與學生交往的禮儀:微笑交談,平等溝通,
2.教師與家長交往的禮儀:接待家長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3.教師家訪禮儀:家訪前應寫便條或打電話預約,把家訪內容告訴家長。切忌“登門告狀”。
4.教師升旗禮儀:脫帽、摘墨鏡,規范立正。
5.教師會場禮儀:手機置靜音或關閉,不接聽手機、不發送和閱讀短信。
6.教師的著裝的禮儀:教師無論是在教育教學活動,還是公共場合,著裝都要體現職業特點:美觀大方,有時代感,受學生歡迎,符合教師身份;
7.教師儀容禮儀:教師儀容要端正、莊重、斯文、雅氣。不濃妝艷抹;不佩戴款式夸張的耳環、項鏈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將頭發染成怪異顏色;
8.教師舉止禮儀:坐姿須端莊、站姿應挺拔、行姿宜穩健;
9.教師社交禮儀:尊重他人,禮貌待人;約束自己,自律自重;
10.教師參加聚會的禮儀:教師出席正式晚會,男教師以深色中山裝套裝、西服套裝,女教師以旗袍、連衣裙或西服套裙為宜;參加沙龍交流時不要離題萬里,浪費眾人寶貴時間;
11.教師網絡禮儀:教師在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與他人交往時,應牢記教師身份;在使用網絡語言時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12.教師進出校門的'禮儀:進入校門主動向人問好;自行車(電瓶車)推行,摩托車、汽車慢行至指定存放處,整齊排放,離開校園主動道“再見”;
13.教師課堂禮儀:進教室前準備好上課教材、教具,不攜帶通訊工具進課堂;講課不坐著、不靠著,也不過多來回走動;多用敬語“請”字和尊敬手勢;目光關注每一個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
14.教師辦公室禮儀:舉止規范,談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辦公。不上網聊天,不玩游戲,不下載娛樂影視片。
15.教師打電話禮儀:上班時間不煲電話,接電話宜內容簡潔,聲音適度。
教師的禮儀 3
一、舉止文雅:
1、舉止溫文得體,不失教師風度,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堪為學生表率。
2、遵守社會公德,遵紀守法,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3、在學生、家長和客人面前不嬉戲,不開過頭玩笑,不講牢騷話。
4、在校內外遇到各種沖突時,以禮相待,不做失禮之事。
5、注意個人衛生,辦公室物品按要求擺放整齊,室內清潔,不亂扔廢棄物。
6、不在教室內、樓道及開大會(含學生集會)時吸煙,不在校園內吸煙,不亂丟煙頭。
7、按時到崗,上課時,教師應站立授課,自習課應進行巡視。
8、教職工不請學生為自己服務(購物、洗碗等)。
二、儀表端莊:
1、儀表端莊典雅,瀟灑大方。
2、衣著整潔、美觀大方,不追求奇裝異服,不穿露透和過短服裝。
3、頭發整齊光潔,男同志不留長發,不蓄胡須;女同志不留披肩發。
4、不濃妝艷抹,在校內不佩帶金銀珠寶飾物和其它奇特、大飾物。
5、皮革光潔,其它鞋類干凈。
6、不敞胸露懷,不穿無袖、無領文化衫上班。
教師的禮儀 4
教師的社交禮儀
1.初次見面,起立握手,相互介紹。
不管是新同事還是新客戶,別人介紹時一定要起來握手,介紹自己,以免給人留下不尊重的印象。
2.記住名字。
臉盲不是借口,別人介紹過以后,一定要想辦法記住對方的名字,這會幫你獲得好感。
3.保持辦公桌干凈。
每天下班后稍微整理一下桌面的物品,養成這個好習慣一點困難度都沒有。
4.不要太過主動的去“幫忙”。
總擺出一副要隨時幫忙的“救世主”姿態,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作為新人,你的“幫忙”很可能變成“添亂”。
5.不要在背后議論別人。
在別人背后,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如果沒有好話可說,可以選擇沉默,少說多做絕對沒錯。
6.承諾的事情要做好。
答應辦到的事,截止日期前一定要做到,一諾千金在職場尤甚。
教師社交的基本禮儀
一、積極向上
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我們不時會有不滿、不快、傷心、憂愁或悔恨。
懂重和善于生活的人不會因此而沉淪,是從中振作起來,成為生活的強者。
因此,我們在說話時,使用的聲和氣要力爭積極向上、催人進取和充滿活力。
這樣,我們才能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并豐富自己的生活。
二、掌握說話時機
現實中有的人在社交上該說時不說,他們見面時不及時問候;分手時不既是告別;失禮時不及時道歉……
反之,有的人不該說時,嘮嘮叨叨,言語不止。比如在別人悲傷憂郁時玩笑嘻嘻;在主人心緒不安時仍滔滔不絕發表宏論。
試想,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見了上面這種人,你會對他產生什么樣的印象呢?
三、區別對待
使用聲和氣時,我們不能忽視說話對象的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文化修養等因素和不分使用的時間及場合。
要根據說話對象的上述因素和不同的時間及場合而選用不同的聲和氣。
例如:對長輩、女性、社會地位高或文化修養深的人應使用和聲和氣、柔聲細氣和平聲靜氣,不應大聲吼氣、高聲大氣或粗聲粗氣。
妻子在丈夫面前嗲聲嗲氣往往會產生良好的效應。但是,若妻子在大庭廣眾這下也對丈夫嗲氣嗲氣的,非但不會激發丈夫的情趣,反例會自討沒趣。
四、避免歧義
相同詞語配上不同的聲和氣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思。這是語言一種歧義現象。
僅以“你這死鬼”舉例。用粗聲粗氣說,它表示反感、抱怨、指責;用惡聲惡氣說,它表示怒斥、憎恨、警告;用陰聲陰氣說,它表示詛咒;用柔聲細氣說,它表示親昵;用嗲聲嗲氣說,它表示打情罵俏或假罵真愛;用高聲大氣說,它表示向聽者示意去采取某種行為;能唉聲嘆氣說,它則表示被迫接受對方的建議或行為,等等。
因此,使用好聲和氣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盡力避免可能會出現的歧義現象。
五、不要喋喋不休
如果喋喋不休,勢必給人以厭煩之感。因此說話適量也是社交口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適量既指說話的多少適當,也包括說話的音量適宜。應該指出的是,適量并不是都是少說為佳,更不是指那種語量沒有變化的老和尚念經,適量的標準就是以說話達到目的為宜。
適量的社交口才還包括聲音大小適量。大廳廣眾之中說話音量宜大一點,私人拜訪交談音量宜適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間交談,小聲則可以表現親密無間、情意綿綿的特殊關系,給人一種親切感。
這些都是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應該掌握好的。
六、貼切語義
某一種聲和氣所表示的特定意思是在人們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這種意思具有其特定的穩定性,是不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這是說話聲和氣的語義特點。我們只能遵循這一特點,而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地違背它或者改變它。
例如:欠不用大聲吼氣來抒發自己的柔情蜜意,不能用粗聲粗氣來稱贊別人,更不能用惡聲惡氣來表現我們激動的心情。
否則,我們將不能正確地表達我們的本意,甚至還會招致麻煩和痛苦。由此可見,只有遵循聲和氣的'語義特點和選用恰當的聲和氣,我們才能很好地表達我們的意思。
七、把握分寸感
1988年美國總統競選,民主黨在選民眾造成了布什是毫無獨立主張的印象,他們甚至稱“布什是里根的影子”。在交談時,民主黨人總愛用挖苦的口氣問:“布什在哪里?”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才恰到好處呢?
布什的競選顧問、老資格政治專家艾爾斯,為布什設計了一個回答:“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這又錯嗎?”這一回答,體現了強烈的針對性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的結合,有很高的藝術性。
試想,如果你在社交場上遭到別人挖苦時,就馬上沉不住氣,火藥味十足地加以反擊,那將產生什么效果呢?
也許你自認為是勝利者,可在別人眼里,你無疑是一個沒有氣度、心胸狹窄不善言辭的人。
教師禮儀規范
1.著裝的禮儀:教師無論是在教育教學活動,還是公共場合,著裝都要體現職業特點:美觀大方,有時代感,受學生歡迎,符合教師身份。
2.儀容的禮儀:教師儀容要端正、莊重、斯文、雅氣。不濃妝艷抹;不佩戴款式夸張的耳環、項鏈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將頭發染成怪異顏色。
3.舉止的禮儀:坐姿須端莊、站姿應挺拔、行姿宜穩健。
4.社交的禮儀:尊重他人,禮貌待人;約束自己,自律自重.
5.參加聚會的禮儀:教師出席正式晚會,男教師以深色中山裝套裝、西服套裝,女教師以旗袍、連衣裙或西服套裙為宜;參加沙龍交流時不要離題萬里,浪費眾人寶貴時間。
6.網絡的禮儀:教師在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與他人交往時,應牢記教師身份;在使用網絡語言時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7.進出校門的禮儀:進入校門主動向人問好;自行車(電瓶車)推行,摩托車、汽車慢行至指定存放處,整齊排放,離開校園主動道“再見”。
8.課堂的禮儀:進教室前準備好上課教材、教具,不攜帶通訊工具進課堂;講課不坐著、不靠著,也不過多來回走動;多用敬語“請”字和尊敬手勢;目光關注每一個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
9.辦公室的禮儀:舉止規范,談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辦公。不上網聊天,不玩游戲,不下載娛樂影視片。
10.打電話的禮儀:上班時間不煲電話,接電話宜內容簡潔,聲音適度。
【解讀】
(1)打電話禮儀:當電話接通后,應首先說:“您好!我是×××”。無論是給家長或同事打電話,說話時要保持一種高興的語氣和聲調,切忌冷漠無情,但也切忌聲音過大。交談結束后,應客氣地道上一聲:“再見!”并輕輕掛斷電話。切忌魯莽地將電話“喀啦”一聲掛斷。
(2)接電話禮儀:當聽到電話鈴一響(一般不應超過三聲),便要拿起話筒,用普通話說:“您好!我是(自報姓名),請講。”接話完畢,應謙恭地問一下對方:“請問您還有什么事情嗎?”然后再道一聲“再見!”。在一般情況下,接電話者讓對方先掛機。
11.與學生交往的禮儀:微笑交談,平等溝通。
12.與家長交往的禮儀:接待家長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13.家訪的禮儀:家訪前應寫便條或打電話預約,把家訪內容告訴家長。讓家長有思想準備。預約的口氣,應該是友好、請求、商量式的。舉止穩重,溫文爾雅。用語合理,避免單純的“登門告狀”。
14.升旗的禮儀:脫帽、摘墨鏡,規范立正。
升旗禮儀:
(1)不遲到、不早退,精神飽滿,態度嚴肅,脫帽、摘墨鏡,規范立正,不交頭接耳。
(2)向國旗行注目禮,與學生一起高聲唱國歌,歌詞準確,精神飽滿。
(3)切忌:自由走動、東張西望、心不在焉、馬虎應付、竊竊私語。
(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5)天氣暖和時要自覺穿統一校服,校服要及時清洗、熨燙,要將校服穿得端莊、高雅。
15.會場的禮儀:手機置靜音或關閉,不接聽手機、不發送和閱讀短信。
集會禮儀:
(1)遵守會議紀律,按指定地點入座,準時有序,不無故中途離開。
(2)關閉通訊工具,認真聆聽,認真記錄,不看報刊雜志,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情。
(3)尊重報告人。掌聲熱烈,靜聽專心。
(4)在室外集會時,不打傘。坐姿端正,用自己規范的禮儀感染和教育學生。
切忌:竊竊私語、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舉動。
【教師的禮儀】相關文章:
教師面試禮儀10-09
教師儀表禮儀10-23
教師禮儀知識11-06
教師的儀表禮儀10-31
職場禮儀之幼兒園教師禮儀09-14
儀表禮儀:教師應有注意哪些禮儀09-12
男教師的著裝禮儀10-02
教師著裝禮儀知識06-23
女教師著裝禮儀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