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季求職指導 認清“攔路虎”打開“就業門”
6月8日訊一年一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牽動著成千上萬個有畢業生家庭的敏感神經,
畢業季求職指導 認清“攔路虎”打開“就業門”
。我市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就業情況怎樣?哪些現實問題成了阻礙大學生成功就業的壁壘?日前,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針對此類問題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市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式及途徑增加了新元素,但“主觀認知不成熟,偏向性較強,能動性較差,缺乏適應能力”在調查中凸顯出來,也成為影響高校畢業生成功就業的“攔路虎”。調查中發現,我市多數應屆高校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常常表現出“就高棄低”現象。他們把自己的就業地區限制在了大中城市,并且對就業地區的整體要求較高。調查中,有22.1%選擇在省會城市就業;有20.7%選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就業;有36.1%選擇在本省或其它省的省會以外城市就業。在被調查的學生中,37.5%畢業生最看重就業地區的“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觀”,而僅有12.5%的學生看重“提供再學習的機會,有較大的發展機會”。
對企業的要求“偏硬輕軟”。應屆高校畢業生對求職企業的要求一直以來都是求職路上的“攔路虎”,其主要原因是,應屆高校畢業生對自身與求職企業間關系的認識不足。企業在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時,往往考慮到人才培訓、企業文化灌輸和人才在企業工作時間長短等高成本付出的“軟性”問題。而多數情況下,應屆高校畢業生卻戴著“偏硬輕軟”的眼鏡看企業。調查顯示,28.8%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求職時看重“企業的發展前景”;26.9%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看重“薪水高低”;35.6%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求職時看重“個人發展空間”,而只有7.7%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求職時看重“公司對人才的重視程度”,
資料共享平臺
《畢業季求職指導 認清“攔路虎”打開“就業門”》(http://www.ipr-jzsc.com)。過度依賴網絡信息。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不斷增加的求職壓力,應屆高校畢業生對網絡普遍產生依賴心理且總體依賴程度偏高。調查顯示,超過87%的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就業信息,只有13.0%的應屆高校畢業生不依靠網絡。在問及“公務員招考信息的來源”時,有68.8%的被調查者表示網絡是其重要來源之一。不少大學畢業生希望,通過網上投簡歷換取就業機會。在被調查者中,有34.6%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有“網絡投簡歷,然后去面試”的想法。再次,“完全依靠網絡就業”大有人在。調查顯示,有23.1%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存在“完全依賴網絡獲得工作”的心理。
主動適應能力差。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壓力,應屆高校畢業生多數的反應是“望職興嘆”,很少有積極積累經驗的行動。在問及“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時,有38.5%的學生認為“就業人數太多”,有27.9%的學生意識到自身“就業期望太高”,有26.9%的學生表示“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有9.1%的學生認為“企業的要求太高”,有4.3%的學生將原因歸結為金融危機,只有33.7%的學生意識到社會經驗不足。由于應屆生剛剛步入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對就業形勢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就業率降低。
如何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打開就業之門?有專家建議,高校內就業專職機構應協調對應的專業教學部門,建立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就業求職培訓機制,設置針對應屆畢業生的短期培訓課程,開展多媒體、多信息源的速訓教育和指導,尤其是要加強擴招以來大眾教育體制下的學生群體的就業工作引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多渠道完善信息服務。要保持網絡監測,科學管理,既要保證信息高速度、大范圍交流,同時還要確保安全、可控。同時,各高校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就業形勢完善自身的教育機制,積極培養復合型人才。
【畢業季求職指導 認清“攔路虎”打開“就業門”】相關文章:
就業指導課自我評價07-09
求職就業禮儀03-13
求職禮儀為你打開事業之門03-13
畢業實習指導意見03-31
小學畢業季語錄150句09-20
畢業生就業應做的準備工作05-15
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評語100字05-25
廣東09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88% 管理類就業率最高12-15
學校給畢業生就業推薦信模板(精選13篇)07-19
應屆畢業學生求職禮儀與面試技巧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