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防災減災手抄報內容
“防災減災日”期間,各地、各部門將緊密結合當地防災減災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向公眾普及災害常識、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互救技能,全面提高全社會風險防范意識、知識水平和避險自救能力,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防災減災手抄報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全國首個“防災減災日”
2009年5月12日是國家首個“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對組織開展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進行了研究,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提出了要求,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1、是開展中小學防災減災專題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專題活動。通過組織防災減災演練、主題班會、板報宣傳、觀看防災減災影視作品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主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2、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活動。針對本地本部門主要災害風險,立足群眾廣泛參與,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干部和群眾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3、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針對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自救互救、轉移安置等內容,針對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防災減災演練。針對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醫療救護等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練兵活動。
4、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各類媒體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通過開設專欄、專題,播出有關專題和影視節目,報道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防災減災措施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宣傳防災減災政策法規,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
防災減災日演變過程
2005年初,中國國際減災委員會更名為國家減災委員會,負責制定國家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協調開展重大減災活動,綜合協調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及抗災救災等工作。
2007年8月,《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等文件明確提出了中國“十一五”期間及中長期國家綜合減災戰略目標。
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水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法規,形成了全方位、多層級、寬領域的防災減災法律體系。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等,對災害應對、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事項做了規范;《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為汶川災區災后恢復重建提供法制保障。
2009年5月11日, 發布首個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的白皮書《中國的減災行動》。
1990年,中國第一次宣布災區可以對外開放,中國在減災領域與聯合國有關機構建立緊密型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減災合作。
2005年9月, 主辦第一屆亞洲部長級減災大會;2008年12月,舉辦加強亞洲國家應對巨災能力建設研討會。
2009年3月2日起,國家減災委、民政部2日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
1、防震減災,造福人民
2、尊重規律講科學防災減災重行動
3、傳播減災文化共創人類文明
4、全面推進防災減災知識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
5、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
6、積極加強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
7、牢記汶川、唐山地震教訓,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8、減少災害利國利民
9、重大建設工程必須依法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
10、加強抗震設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11、防災減災靠大家和諧平安你我他
12、落實減災責任,加強減災教育
13、有備無患平安相伴
14、全民攜手防災減災
15、安全屬于你我他防災減災靠大家
16、防災減災從娃娃抓起
17、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與觀測環境
18、減輕災害共創和諧
19、群策群力防災減災同心同德共建和諧
20、學習減災知識營造安全家園
21、普及防災減災知識,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22、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23、加強防震減災法制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法制保障能力
24、災害之前早預防災害來了少傷亡
25、5月12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防災減災日”
26、減災知識進課堂安全意識傳萬家
27、警鐘長鳴抓防范積極防災保平安
28、增強青少年的減災意識
29、防災事關你我他減災利國又利家
30、積極防御,努力保障經濟建設地震安全
31、防災減災重在行動貴在堅持
32、讓校園遠離災害讓學生安全成長
33、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 提高公民防災減災意識
34、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5、增強防災減災觀念 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提高綜合減災能力
【防災減災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漢字的手抄報內容12-25
冬至手抄報內容10-25
讀書手抄報內容01-30
防災減災主題班會(精選5篇)02-04
安全手抄報內容資料06-01
感恩父母手抄報內容05-13
繽紛寒假手抄報內容02-01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內容03-19
關于漢字的來歷手抄報內容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