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充分用好模考排名 填志愿四類高考生有捷徑
高考,考生成績固然很重要,志愿填報得好不好也很重要。高三階段,全市各區縣一般會針對性地舉行兩次模擬考。大量的歷史資料證明,高質量的模擬考試與高考,兩者之間緊密相關。通過模擬考試的成績和位置,能夠比較正確地反映考生情況。本期志愿寶典,特別采訪了業內專家,就歷年累計的模擬考數據與高考成績關系,給四大類型考生填報志愿提建議。
關鍵詞 模擬考
優異型:一本還要保底
對于兩次模擬考都能進文科前20%、理科前40%的學生,是屬于比較優秀、一般都能順利考入一本院校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在選擇志愿時,要注意的意向:一,由于他們模擬考試位于群體高端,對志愿的期望也較高,一般希望同時兼得理想院校和理想專業;其二,部分考生,雖然兩次模擬考試在前5%至20%(文科為例)變化,由于不能正視現實,盲目樂觀,從而定位太高;其三,沒有正確理解模擬考試與高考的關系,甚至簡單認為,模擬考成績加一分數段就是高考成績,以此來選擇志愿。
這些意向告訴我們,對于位于“高端”的學生,雖然平行志愿保護了高分考生,但“高分低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對正好處于文科前20%、理科前40%的學生,要特別注意第一批D志愿的守底和第二批A志愿之間的坡度設計。
不穩定型:不樂觀不沮喪
文科考生一次模擬考在45%到70%,一次模擬考考進了前20%;理科考生一次模擬考70%到90%,另一次模擬考到了前40%。這類型的考生他們的成績很不穩定。
兩次模擬考的位置,如果是“退步型”,選擇志愿時就要特別注意第一批D志愿和第二批A志愿以及第二批志愿的坡度設計。如果是“進步型”,說明考生學業水平提高較快,但即使如此,也要重視分析第一次模擬考試失利的原因,認真選好第一批志愿,不能盲目樂觀。
穩定型:勇敢沖一沖
兩次模擬考試都能進文科20%至45%或理科40%至70%的學生,是學業水平中偏上的群體。不要簡單地把這類的考生歸納為“只能進二本”。必須把考生學習狀況的變化、二次模擬考試位置的變化、平行志愿錄取辦法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才能正確填好志愿。
這部分考生選擇志愿時,要注意的意向:其一,不要盲目認為“只能進二本”,從而不重視對第一批志愿的選擇,失去第一批錄取的機會;其二要用好本市報考外省市院校的優惠政策,擴大志愿選擇范圍,提高入學層次;其三,2010年開始,本市第二批可以填報6個志愿,考生要注意選好一二批的守底志愿。
沖本型:用好報外地政策
對于兩次模擬考試成績文科在45%至70%的學生,理科70%至90%的學生,是屬于樣本中學業水平中偏下的群體。他們努力爭取進本科,是這類考生的目標。因此,不要簡單地把這類考生歸納為只能進第三批,屬于接近45%(文科)和70%(理科)位置的考生被錄取在本科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必須把考生學習狀況的變化、二次模擬考試位置的變化、平行志愿錄取辦法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才能正確填好志愿。
這部分考生選擇志愿時,要注意的意向:其一,不要悲觀認為“只能進專科”,從而不重視對第二批志愿的選擇,失去第二批錄取的機會;其二,要用好本市報考外省市院校的優惠政策,擴大志愿的選擇范圍,提高入學層次;其三,注意選擇好第二批的守底志愿。
兩大提醒
報新增專業要謹慎
每年不少高校都會開設一些新增專業。由于沒有歷年的參考資料,這些專業的師資力量、市場需求、發展前景等究竟如何,考生一定要在了解清楚后作出選擇。
特別要提醒的是,新增專業雖然年輕但并非就是冷門專業,像物流、會展等專業本身就是熱門,因此報考者不要把這些新專業當成冷門專業來報考。
專業選擇考生做主
高考志愿如果完全由父母包辦是不正確的:一是不利于考生個性的發展,父母的選擇未必和考生的意愿一致;二是不利于正確選擇專業和學校,很多父母帶有個人主觀因素,甚至會比較盲從;三是不利于調動考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比較好的方法是:父母的建議作為參考,考生自己最后定主意。
還要提醒考生的是,興趣是填志愿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尤其是一些考生的興趣不成熟時,如果以一時興趣作為填報標準也會不妥當。因此,首先要好好審視自己的興趣,看看這種興趣有無發展潛力、能否幫助自己深造或就業,要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上再做決定。
(【充分用好模考排名 填志愿四類高考生有捷徑】相關文章:
一模考洗禮后的我作文12-16
山東高考一年“兩考”對考生有何利好?04-28
2023年中考如何填志愿選學校06-15
考研英語沖刺主抓詞匯適度模考04-28
教考時評:考生要珍惜上高職機會04-27
捷徑的作文09-17
商品砼入模價的調整要點有哪些?03-25
充分就業05-04
含磷高的食物有哪些03-20
成功的捷徑作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