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1高考文綜北京卷呈現溫和形態
2011北京高考政治點評:主題與角度2011年高考政治的主題是培育優質產業。繼續非常好的繼承了北京卷核心大題對主題的選擇。
北京卷從2005年起,高考政治滿分100分,38題每年都是學科內綜合題,我把它稱之為政治的核心大題。因其包含了政治課程的幾大板塊比如經濟、哲學、政治等,而且其分值又是政治試題中最高的,2005年是31分,2006年是33分,2007年是32分,2008年是33分,2009年是32分,2010年是36分。2011年是35分。它的地位類似于語文中的作文。高考政治的命題人在選擇這樣一個主題時是非常慎重的,這個主題奠定了整份高考政治試題的底色和重心,代表這一年高考政治的命題方向。
2005年的主題是從科技和市場兩個角度探討我國企業的發展;2006年是以十一五規劃為背景探討公平問題;2007年是從企業發展周期角度探討企業的創新問題;2008年是以改革開放三十年為大的時代背景,探討經濟體制,權力監督,真理問題;2009年是從財政支出的角度,探討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這樣一對大的范疇;2010年是以物聯網這樣一個經濟科技的制高點為主題探討它的影響和發展。
北京卷大題主題的選擇呈現出這樣一個特點要不是以重大時事為主題,探討一些高中政治知識點的基本問題,比如06年的公平;08年的經濟體制;09年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這體現的是大氣與基本。要不是以企業或經濟發展的最新方向為主題,往往融入的是科技與創新,比如05年與07年共同探討企業的創新與發展的問題,10年談經濟的前沿問題。這體現的是微觀與創新。
2011年的主題"培育優質產業,產業的發展"體現了微觀與創新,同時這是以十二五規劃為背景,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今年高考沖刺復習的階段,我帶著《十二五規劃》的書,給同學們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調整是我們的熱點重點。培育優質產業恰恰就是經濟結構調整,屬于轉變經濟房展方式的大背景。2011年北京卷的主題實現了北京卷命題風格大氣與微觀,基本與創新的融合。
當高考政治考了34年,今年是第35年,角度的設置與控制越來越成為高考政治試題難度和區分度控制重要的手段。高考政治最大的角度是板塊角度,比如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在每一個板塊中往往又凸顯出了很多小的角度。
經濟的小角度:比如2011年的生產要素和市場需求。10年的物聯網對個人消費、企業經營、國民經濟的影響,市場的局限、政府稅收政策的彌補;09年的社會建設中的教育、就業、醫療、社保對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08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07年的企業創新、經營者、兼并強強聯合、股份制;06年的社會保障、市場經濟的平等性、地區差距、勞動者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05年的企業創新、產品結構、服務市場、信譽形象等。
政治的小角度:比如2011年的政府、科學民主決策;10年的政府、物聯網,政府職能;09年的政府、國家機構組織活動原則;08年的權力的制約和監督;07年的中央約束地方;06年的政府、公平;05年的法律、政策;文化的角度:比如10年的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
哲學的小角度:比如10年的聯系的客觀性、人為事物的聯系,創新的社會作用;09年的對立統一,規律;08年的認識論:實踐檢驗真理,主觀能動性、客觀規律;07年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正確的價值觀;06年的矛盾分析法,主觀能動性;05年的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認識論。
2011年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要求。這個角度比之前六年的角度要擴大了一些。讓人高興的是我之前在五一沖刺班和藝考班最后的課程中專題突破哲學大題的解法,講了"二重對應法",舉得例子也是唯物辯證法,最后給同學們總結:原理范圍大時,抓材料、搜原理。如何抓材料,要找句號,理層次,作結合。
2011年高考政治直面熱點,之前給同學們強調的通貨膨脹,就業問題;生產、消費等問題在試卷中都有體現。
11點36分接到同學們的電話,聽著大家激動的聲音。感到開心、高興、欣慰。相信大家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作者: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 鄭關飛
[1] [2] [3] [下一頁](責任編輯:唐悅芝)
【高考文綜北京卷呈現溫和形態】相關文章:
北京卷高考滿分作文 老舍與北京09-30
2022北京卷高考作文范文03-29
202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01-04
202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范文06-07
2022北京卷高考作文匯總07-13
2022年北京卷優秀高考作文01-04
202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續航06-07
2006年高考(北京卷)英語試題05-04
文綜工作計劃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