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觀后感通用[1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綠皮書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綠皮書觀后感1
僅僅擁有天賦是遠遠不夠的,改變人們的觀念還需要很大的勇氣。——題記
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一位出色的鋼琴演奏家唐·雪利,聘用了一位白人保鏢托尼當司機。一路從紐約開始,一路南下舉辦巡回演奏的故事。他們從一開始的矛盾抵觸,后來慢慢的調和,最后甚至惺惺相惜,跨越了種族、階級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一本書,一輛車,一條路,兩個人,一個粗魯暴躁,一個溫文爾雅,一路上有歡樂,有淚水,甚為精彩。
人的偏見是一座大山,在這部電影里體現的淋漓盡致。盡管唐·雪利是一名非常優秀、出色的鋼琴演奏家,但他在表演后,他仍是白人眼里的老黑,任何對于黑人的'規則,他仍要遵守,瞬間的掌聲似幻影,縹緲至極。而司機托尼·利普一開始也厭惡黑人,但在旅途中,他漸漸放下了偏見,敞開心扉,理解唐·雪利。這令人動容的友情,跨越了種族。盡管世界充滿了歧視,但總也有溫暖善良的人來陪伴你。
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托尼他們因汽車拋錨停在路邊,唐·雪利下車看到了馬路對面的土地里正在耕種的黑人。他望著他們,他們望著他,溫暖的陽光也瞬間變得甚是刺眼。他會想什么,他們又會想什么?為什么白人會給黑人工作呢?這一切只因他們的出身不同。而唐·雪利也因為鋼琴家的身份,在黑人中被人認為高人一等,在白人中不被尊重,這令他孤獨,迷茫。但我還是十分佩服唐·雪利,在面對同胞的不解與來自白人的種族歧視,他不僅沒有失掉尊嚴,還影響了托尼·利普,用他的尊嚴一次次阻擋著惡意。所以你永遠不會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戰勝一切。所有的人向來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個世界也因我們的獨特色彩,變得盛大燦爛。
愿世界再無歧視。
綠皮書觀后感2
因為大家都說好,因為這部電影可能會作為一個支點產生杠桿的力量,于是我走進電影院觀看了《綠皮書》。
一線語文老師的朋友,期待我看完即評。哈哈,我回答,要看我評得出評不出了。
一位編輯朋友鼓勵我看,說這部片拿了奧斯卡大獎。
看完后,吃了點東西,然后在手機上指指點點,弄出以下內容。
這部電影,兩條線并行,一條是鋼琴家演出,一條是司機的工作和生活。
白人和黑人,在我看來,是個象征。雖然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
不同膚色的人,兩個不同世界觀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產生的碰撞、影響,起碼給到我這樣幾個啟發:1、影響無處不在,你不是被人影響就是影響他人;2、真實的東西一定會產生力量,要么感動,要么傷害;3、一切美好都在關系里,快樂是第一生產力,關系是第二生產力;4、家庭溫暖是幸福的港灣;5、愛需要及時表達,手寫信是個好辦法;6、只要是應該被改變的,最后都會被改變,視線看到現實,眼光看到趨勢;7、正流行的,都曾被嘲諷,正被嘲的以后可能會成潮;8、多樣性是上帝造世界的本意,尊重、包容、欣賞一切是一切文明人應有的`風范;9、用心懂心才能動心。
意外收獲:里面有音樂和舞臺的元素,因為熟悉,所以感動。人前顯貴的人,人后誰不遭罪?
由本片說開去:我主張多看電影,少看電視劇。特別主張觀看大家熱議的電影。看電影,應該成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如同跑步、喝茶、讀書、旅游一樣。
重要補充:兩個人,一個是白人,來自溫暖的家庭,感情充沛,愿意表達但不善于表達,江湖高人;一個是黑人,孤傲冷漠,長于表達,一域高手;因為重疊,滲透,片尾時,他們彼此擁有了對方也成為了對方。
綠皮書觀后感3
《綠皮書》的確是部很不錯的治愈系電影,去的時候幾乎包場,今日正好剛上映,我正好有時間。
雖然三座奧斯卡獎項里有一個最正確男配,但在我心中托尼和唐都是主演。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在人物塑造方面很勝利:一個白人,世俗粗魯摯友多;一個黑人,優雅理性卻孤獨。最終兩個人的轉變也是如此相像,托尼,一個大忽悠托尼,一個不折不扣的種族蔑視者,最終消退了偏見。唐,舉止優雅,談吐非凡,一起先高高在上,后來手抓雞排,放開心扉,直到劇末拿酒去托尼家慶祝,這一切都是如此顯明的比照,也不禁讓我想到那部經典的法國電影《觸不行及》。
說到有色人種,的.確是種族大問題,黑人求生指南綠皮書的元素貫穿始終,托尼和唐的比照,唐和底層黑人的比照,有色人種在白人世界里竟是如此低下,名貴的唐也只是在臺上被人敬重而已。我也表表圣母心,愿世界和平!!!拜托全球同胞!!!不過最終一場演奏放鴿子的確解氣。
托尼和唐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顯明的比照,一個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個看重尊嚴,不惜舍棄榮華,為消退國家種族蔑視英勇地邁出了第一步。唐就像托尼說的高高在上,但又無比孤獨,擁有著一切又猶如一無全部一般。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的一句話:人生是分層次的,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曲不終人散,天不遂人愿,圣誕節卻下起大雪,還好結局團聚圓滿。受到啟發的點太多,不一一說了,腦殼疼,可以去看看,肯定不會悲觀,五星強推。認謹慎真觀賞了一部電影,很滿意,小小拙見。
綠皮書觀后感4
《綠皮書》使用了詼諧的敘事手法,以溫情喜劇包裹苦澀的種族歧視內核,具有積極的社會推動作用。聯系16年的最正確影片《月光男孩》,我們可以看到奧斯卡正具有越來越強的政治傾向。假期里我觀看了美國的一部電影,就是著名的《綠皮書》。這部電影講的是白人托尼工作的酒吧因為裝修所以要停頓營業3個月,當時托尼很窮,停業3個月會使他失去經濟。正好有一個朋友認識一個叫做唐的黑人,他有一場巡回演出,需要找一名2個月臨時司機,便要托尼去面試。托尼順利被錄取了,還有了每星期125美元的薪水。
剛開始的時候,托尼對唐的態度并不是很好。只不過把他當成一個有錢的黑人而已。但后來跟著托尼被唐生活中的行為一點一滴的感化。進了堂的一舉一動便開始反省自己以前的過錯,并認可了唐音樂方面的.能力。從此他們關系并不僅僅是老板與員工,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在那個年代,黑人的地位很低,幾乎就是奴隸,但唐靠努力和天分,成為了一名古典音樂家,品味比大多數白人還高,但并沒有得到認可,并處處必須按照美國一本對黑人管理制度《綠皮書》上面的要求去做事。比方只能住指定的酒店、不能使用白人的洗手間、不能參加晚會等不公平的條件。這些約束給唐帶來了很多不便以及麻煩,導致未能完成所有方案中的演出。
我認為,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希望美國等擁有黑人的國家能重視這一點。膚色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這個人的思想。
綠皮書觀后感5
當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在想可能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人得到了一本表皮是綠顏色的書,書中有一張藏寶圖。然后圍繞這本書展開尋寶之旅……但看完電影,我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黑人博士鋼琴家——唐,他擁有極好的藝術才能。可他在擁有了一個自己單獨的演奏廳和每天數百名的觀眾后,卻請了一位叫托尼的失業白人做司機,開始了歷時兩個月的南方巡演。整個過程中他基本上每天都在演出,但觀眾的掌聲,嘉賓對他的稱呼,大家對他的尊重,都只存在于舞臺上。一下臺,唐在白人眼中仍是“老黑”,甚至是當時歐洲盛行的“黑奴”。
托尼作為他的司機,免費看了他的每場演出,也親眼目睹了唐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在臺上受人尊敬的鋼琴家,下了舞臺不能進白人的廁所,不能進白人的餐廳,甚至不能進入正常的.更衣室。托尼既為別人對唐的態度而氣憤,又為唐放棄了安穩而受人尊重的演出廳,而來做巡回演出而不解。
終于,在影片的最后,托尼在唐的一位搭檔口中明白了唐這次巡回演出的目的。原來他這次巡回演出是為了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改變白人對黑人的看法,為黑人爭取更多的尊嚴,也讓黑人受到應有的尊重!當知道這些,我對唐肅然起敬!
這部電影反映了歐洲嚴重的種族歧視。與此同時,我也慶幸自己生在了一個和平、友好、平等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有56個民族,雖然也有語言、相貌、服裝上的差異,但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在祖國的大家庭其樂融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這是一部引人深思,讓人感動的電影,我把它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去觀看。
綠皮書觀后感6
這部電影我給很溫馨、令人感動,也讓人難過的電影——為有色人種受到的無處不在的歧視感同身受。
當時的美國有色人種非常受到歧視,電影中的'唐。雪利博士已經是非常有名的鋼琴家了,但在白人眼里仍然低人一等:不配彈奏古典音樂;室內洗手間沒有資格使用;天黑后上街被抓進警察局;受邀演出的地方不被允許就餐……
我們都知道,以膚色以性別給人貼標簽打上刻板印象是膚淺的荒唐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荒唐,針對膚色針對性別的歧視層出不窮,甚至行歧視之事而不自知——女人天生就不適合(就應該)做XX工作;女人半夜還在街上就是放蕩;女人不上桌吃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這種言論聲聲入耳,與對有色人種的歧視言論如出一轍。
唐·雪利博士擁有非常富裕的物質生活,也有一定的聲望,但他清醒的知道,當你所在的族群被整體看扁時,你個人爬到再高的位置,那也只是虛假的繁榮。
他面對刁難面對特殊對待,彬彬有禮不卑不亢地維護自己的尊嚴;放棄北方高出3倍的演出費,到有色人種歧視重地南方去進行巡回演出。
就像當今社會很多女性一樣,她們本身衣食無憂,但卻勇敢站出來為女性權益發聲,為推動完善婦女兒童保護法而奮斗,因為她們知道,同一性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個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權利,消除歧視實現平等依賴于我們每一個人不退縮不做幫兇。
綠皮書觀后感7
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開頭不夠吸引人,當看到托尼和人比賽吃熱狗,以26個獲勝時才有了看下去的興趣。之后,才進入托尼與唐·雪利一同去巡演的故事。兩個階層不一樣的人在旅途中從雇傭關系到朋友關系,體現了友誼的進化。
種族歧視沒有經歷,階層歧視也不想探討,只是電影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友誼。
產生友誼的基礎在于近距離接觸。托尼與唐同乘一車,大部分白天時間都在一起,再不同的膚色與階級也不能阻止友誼的產生。“道不同不相為謀”,道相同情誼與日俱增。他們有共同的行程,又主要在狹小的空間里,交流頻率多了,友情也就產生了。像學生們,總是從離的近的開始交朋友。上大學以前,座位的左鄰右舍是最親近的;上大學以后,室友是最親的。
友情的交流從吃喝開始。《綠皮書》里,托尼逼著唐一起吃炸雞,分享美食也是在傳遞自己的善意。生活本就是平淡的,大風大雨需要一起扛的`時候比較少,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時候才是最多的。就像大學里的哥們,想表達下友情,總是以吃飯為媒介的,有時候還需要些酒助興。在吃吃喝喝間拉近了彼此的友情。開學了要一起吃飯,放假前要一起吃飯,過節了要一起吃飯……
《綠皮書》里的托尼與唐,一起走過一段路,吃過一樣的美食,友情自然產生了;我們也是,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各色各樣的人,只有同食同行的人才是對的人。
綠皮書觀后感8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我觀看了《綠皮書》這部電影。使我感觸頗深,一回想起就感慨萬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托尼·利普應聘唐·雪利的工作——當一名司機,負責唐·雪利的巡回演出以及宿舍和鋼琴。
可是唐·雪利是個黑人,而托尼·利普則不喜歡黑人,甚至討厭黑人,把黑人用過的水杯統統都丟在垃圾桶里。
但是后來托尼·利普改掉了這種偏見的.壞毛病,而唐·雪利也漸漸地從十分嚴肅、不愛說話變成了時常微笑、說話比較多的人。
最后托尼·利普完成了任務,回到了自己家過圣誕節,唐·雪利也來了,因為托尼·利普離家兩個月,所以要寫信。而他不會寫,于是唐·雪利就給托尼·利普指導。所以唐·雪利進入這個白人家庭受到了款待。
這部影片其實很好的揭露了人性的假丑惡。演出了種族之間的歧視,說明了白人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黑人,認為他們都沒有什么才能。
舉個例子:唐·雪利就是一位黑人鋼琴家,他彈出來的曲子美妙無比。可是他之所以獲得臺下白人的掌聲,是因為他彈出的音樂是使他們感到高雅。一旦唐·雪利下了表演臺,他就又變成了白人口中的“老黑”和“茄子”。許多商店、餐廳都對黑人有非常大的約束。還有一次,唐·雪利要上廁所,明明有那么好的廁所,他們卻讓他上遠處一個破舊不堪的小廁所。
是啊!一個大師、世界級的鋼琴手,就因為唐·雪利是黑人,那些看似高雅的白人們就開始排擠他。
所以,從現在做起,請大家淡化膚色的不同,看重他們身上的優點。如果你這樣去做了,你一定會被尊敬與受到回報的。
綠皮書觀后感9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想也許是關于一個男人得到了一本綠色皮膚的書,里面有一張藏寶圖。然后圍繞這本書開始尋寶。但是看完電影,我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有著卓越藝術天賦的黑人醫生鋼琴家唐的故事。然而,在擁有自己的音樂廳和每天數百名觀眾后,他雇傭了一個名叫托尼的失業白人作為司機,并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南方之旅。在整個過程中,他幾乎每天都在表演,但觀眾的掌聲,嘉賓的致辭,大家的尊重,只存在于舞臺上。唐下臺的時候,在白人眼里還是老黑,甚至是當時盛行于歐洲的黑奴。
作為他的司機,托尼免費觀看了他的表演,目睹了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一個在舞臺上受人尊敬的鋼琴家離開舞臺是進不了白色廁所的,不寫字也能進白色餐廳,甚至進不了正常的更衣室。托尼對其他人對唐的態度感到憤怒,對唐放棄一個穩定而受人尊敬的`演出大廳進行巡回演出感到困惑。
最后,在影片的結尾,托尼從唐的一個伙伴口中,明白了唐此行的目的。原來他此行是想用自己的力量,試圖改變白人對黑人的看法,為黑人爭取更多的尊嚴,讓黑人得到應有的尊重!當我知道這些的時候,我尊重唐!
這部電影反映了歐洲嚴重的種族歧視。與此同時,我很高興我出生在一個和平、友好、平等的國家。我國有56個民族。雖然語言、外貌、服飾都有差異,但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幸福地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里。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感人至深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看。
綠皮書觀后感10
我總感到這個世界博大、慈愛、寬容,自然允許各種各樣的人存在,她一視同仁,讓他們生活在同樣的陽光下。
托尼和雪利博士坐在車里吃炸雞,我認為是《綠皮書》的高光片段之一。不關乎階層和種族,兩個人只是開懷地吃著炸雞,雪利博士把雞骨頭扔出車窗的時候像放飛一只鳥。讓我想到他一生如何有過這樣恣意快樂的時刻呢。雪利博士的確擁有華麗的好生活,但白人給他的只是假惺惺的尊重,他貧窮的同胞也不接受他,他沒有歸處。所以,他也在別人不知道的時候苦苦掙扎在自己的不幸里。聲淚俱下的'雨夜,托尼第一次能夠剝開博士高貴、矜持的外表,看一看真正的他。本質跟自己一樣,胸腔里流淌著熱血,心頭有愛有恨。
那個平安夜,博士全情投入地彈奏,為美麗難忘的夜晚,為平民酒吧里熱情洋溢的客人,為他自己。他樂在其中,姿態飛揚卓越,勝過任何一次于奢麗的大廳。最后,是博士把托尼送回家,那個其樂融融燈火通明的地方,有人在等他,而博士獨自回到輝煌的寂寞宮殿。我以為又是冷酒一般悠長苦澀的結局,但敲門聲再次響了。門開的一剎那,寂靜無聲,面面相覷那一刻,我真有些擔心托尼的親人會把雪利拒之門外,幸好,下一秒,眾人歡慶,把他擁入了房間。
天地之間,雪利博士孤身一人,朝著無盡的黑暗前行。但幸好托尼伸出了一雙溫暖的手,拉住了他,拉住了那一絲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盼望有一雙手在無助的時候來臨,有時生活會給你很沉重的打擊,但請別放棄希望,因為,它終會來臨。
這是一個與他人和自己和解的故事,看完只覺得心里被溫情填滿。
愿你我都能與孤獨握手言和。
綠皮書觀后感11
今天算是正是補上了這個奧斯卡大獎電影的一課。
看的理由也是因為獲得了那么多大獎,想想這么優秀的片子一定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不然劇情片確實很難像動作片一樣那么吸引人。
整個看完之后,發現原來托尼其實是白人社會底層階級,而唐明顯是黑人的上流社會,但這也剛好和大眾相反,這樣的處境讓唐既和自己的同胞無法相處,又和白人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很是尷尬。
托尼剛好彌補了這一點,他了解白人原本的階層背景,甚至他本人一開始也是討厭黑人的',就因為開篇兩個黑人工人來家里維修,喝了點水,他就把他們使用過的杯子扔掉了。這種厭惡顯而易見。但為了求生又不得不和人比賽吃26個熱狗。最終還要去應聘黑人音樂家的司機。
片中幾個片段讓我尤其印象深刻,唐是極度自律的,吃炸雞那段算是為兩個人找到了共同語言,但托尼把杯子扔出窗外,又顯示出兩個人修養素質的高下。托尼偷了加油站的一顆石頭為了送給妻子,唐堅決要求他放回去。兩個人在為人處世上有極大的不同,因為生活的階層不一樣,矛盾重重,但正像一開始堂所說的那樣,托尼能把問題解決得很好,不管什么樣的問題,可軟可硬,可甜可咸。他們兩個直接一直比較尖銳的溝通也確實解決了很多問題。
中間唐因為膚色問題多次遇到麻煩,托尼都一一化解。兩個人已經漸漸達成了非常高的默契。
整部電影所講述的年代感,是非常能夠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的,故事的層次連接,將劇情一步一步推進,感情升華,最終也得到觀者的認同。
這是一部非常積極向上的片子,很多社會的黑暗角落,被主角光環照耀得無所遁形。
值得一看。
綠皮書觀后感12
前不久,我去看了電影《綠皮書》。我想,愛看電影的人,一定都知道這部電影的存在。畢竟《綠皮書》在今年,也是被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的了,網上評分,也是很高了。
首先,這是一部有關種族階級的故事。在美國的1960年代,還是有著種族的偏見的。而“綠皮書”,記錄的都是黑人們可以居住的旅店和餐廳,因為有些店鋪是不接待黑人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想,才會有“綠皮書”的存在。
全劇中,我最感動的一幕,便是音樂家黑人的那句“暴力永遠不能取勝,保持尊嚴,才能贏得勝利。”盡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還是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換作是我,怕是只會感到不公吧。我們在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難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為此感到惱怒,甚至大打出手。也許,你會說是別人的錯,但是我們也應該懂得,用合適的方式,去挽回自己的尊嚴。我想,絕不是一味的使用暴力。
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原本對黑人抱有歧視的另一個主角托尼,也會就此改變。放在現在,我們也存在著歧視,例如性別歧視。有些工作,只要男生,有些房子,只租給女生。但是,我們都在漸漸改變,正在走向更好的未來。等你努力去做的時候,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便是那句經典的“世界多的是害怕踏出第一步的孤獨之人。”是這樣的,明明存在著,卻總是等待。感到孤獨,何不走去呢?
這個以真實故意改編的電影,讓我們感受到了世界的一點復雜和溫暖。《綠皮書》讓我明白了尊嚴的重要,面對不公平的該有的模樣和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綠皮書觀后感13
《綠皮書》確實是部很不錯的治愈系電影,去的時候幾乎包場,今天正好剛上映,我正好有時間。
雖然三座奧斯卡獎項里有一個最佳男配,但在我心中托尼和唐都是主演。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在人物塑造方面很成功:一個白人,世俗粗魯朋友多;一個黑人,優雅理性卻孤獨。最終兩個人的轉變也是如此相似,托尼,一個大忽悠托尼,一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者,最終消除了偏見。唐,舉止優雅,談吐不凡,一開始高高在上,
后來手抓雞排,敞開心扉,直到劇末拿酒去托尼家慶祝,這一切都是如此鮮明的對比,也不禁讓我想到那部經典的法國電影《觸不可及》。
說到有色人種,確實是種族大問題,黑人求生指南綠皮書的元素貫穿始終,托尼和唐的對比,唐和底層黑人的對比,有色人種在白人世界里竟是如此低下,高貴的唐也只是在臺上被人尊重而已。我也表表圣母心,愿世界和平!!!拜托全球同胞!!!不過最后一場演奏放鴿子確實解氣。
托尼和唐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鮮明的`對比,一個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個看重尊嚴,不惜舍棄榮華,為消除國家種族歧視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唐就像托尼說的高高在上,但又無比孤獨,擁有著一切又如同一無所有一般。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的一句話:人生是分層次的,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曲不終人散,天不遂人愿,圣誕節卻下起大雪,還好結局團聚圓滿。受到啟發的點太多,不一一說了,腦殼疼,可以去看看,絕對不會失望,五星強推。認認真真欣賞了一部電影,很滿足,小小拙見。
綠皮書觀后感14
天才要學會和孤獨相處。
白人中的底層和黑人中的高層,階層并不是一定固化,人生總有例外。
出生有時會決定命運,但是命運的天平也會向你傾斜。
活著的時候務必淋漓盡致。
也許在明天,你會收獲一份驚喜,或許是友誼,也可能是愛情。
時刻要記住令你立于不敗之地的'是你的尊嚴。
人物刻畫生動,畢竟是真人故事改編。
背景是在1963年的美國南部,種族歧視在主人公南下巡回演出時特別明顯,唐是勇敢的靈魂,忍受不公的同時又在維護自己的尊嚴,一位偉大的黑人音樂家,如此的身份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矛盾體。在享受榮譽的同時也忍受著常人無法觸及的孤獨,時刻都是活得那么正經。有點俏皮的橋段是唐教托尼寫家書,體現出了黑人鋼琴家的才華,骨子里也透露著浪漫。
托尼的性格是極具直男性格,對家人的擔當和責任感會讓你覺得這個有著標準美國胖子外形的人其實也是很帥的,為了補貼家用去比賽吃熱狗,吃了26個,拿到獎金妻子激動地說下周可以交房租了,一個為家奔走的丈夫形象就此樹立。當然為了養家也就接下了為唐開兩個月車的活。
最后的結局也算暖心,唐帶著一瓶酒到托尼家過圣誕節!托尼的職業生涯下回分解。
佳片一部,邀您共賞《綠皮書》!
綠皮書觀后感15
窗外下著小雨,慵懶地躺在床上看了一部電影《綠皮書》,看完電影整個內心非常地平靜,感覺自己也被治愈了。甚至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想要每周都花點時間看一個電影。
記得很久以前,我去參加一個秋招的面試,面試官是某房地產公司的營銷經理,于是我問他最喜歡的營銷類書籍是什么,他說,我很少看書,但是我每天都看一部電影。
好的電影就是如此,我們通過導演的鏡頭,看到了不同地方的美景,體驗了一把別人的人生的感覺。好了,廢話不多說,進入今天的正題吧。
故事的主要脈絡很簡單,講述了白人司機和黑人音樂家南下巡回演出的故事。為什么強調了黑人和白人呢,因為故事發生在上世界60年代,種族矛盾突出。
影片的一開始,我們的主人公托尼就展現了他非凡的社交能力,很能應付人際關系,博士雪利也體現了他的禮貌優雅和涵養。旅途開始,托尼就被塞了一本《綠皮書》——黑人旅行指南。
雪利不許托尼多講話,不許他抽煙,不許他偷東西,不許他亂扔垃圾。一開始托尼迫于他是老板不得不服,后來聽了雪利的演出后,被他征服。
雪利也開始教托尼寫情書,教他忍耐有禮貌,托尼也幫助雪利走出監獄困境,幫助他減少了內心的自卑感,融入到黑人的生活世界里。
一開始的雪利總是在忍耐,到了最后一場演出的`雪利已經建立了自信,他非常堅定地捍衛了自己的尊嚴,拒絕了演出,來到了黑人專屬的酒吧放飛了自我。
電影一直在做反差對比,突出了當時的整個大環境。但又是非常地治愈的,不管是兩位男主之間的和解,還有他們內心與自我的和解。看完電影我非常地寧靜,感覺自己也有一些被自己接納和解了。
【綠皮書觀后感】相關文章:
《綠皮書》觀后感05-05
綠皮書觀后感10-04
《綠皮書》觀后感06-12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9-17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8-09
綠皮書觀后感-觀后感大全10-30
《綠皮書》觀后感 (精選45篇)08-25
綠皮書觀后感(精選30篇)02-19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04-28
綠皮書觀后感900字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