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林業局產業辦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20xx年我縣林業產業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及局領導的帶領下,在各鄉鎮的大力配合下,基本完成了全年林業產業工作任務,林業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實現林業總產值15.45億元,同比增長14.3%,一產4.07億元,二產6.6億元,三產4.78億元。農民人均林業收入2461元。現簡要匯報如下:
一、林業產業發展情況
(一)第一產業
新建木竹原料林5.7萬畝,特色經濟林3000畝,竹林豐產經營5000畝。林下黃柏種植300畝,林下山葵種植2000畝,林下中茶1500畝。林下養雞出欄58萬只,牛出欄7000只。
(二)第二產業
和神竹木地板加工生產線基本建成;藍天竹業有限公司120萬平方米的重竹地板生產線也開工建設;20xx年3月與廣樂食品有限公司初步達成共識,其竹筍加工項目進入企業選址階段;完成了《xx縣竹產業加工園規劃》。
人造板產量2.65萬立方米,竹筍加工210噸,森林蔬菜加工490噸。
(三)第三產業
(1)森林旅游大65萬人次。
(2)森林生態旅游發展
依托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力發展的森林旅游觀光業。走一條林業產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森林生態旅游已經成為xx縣縣域經濟中的一項支柱產業,目前正重點打造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將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成為aaaa級旅游區。本年完成了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喇叭河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景點打造初步完成。
(3)森林人家申報
根據雅林發[20xx]126號文件,完成了10家“森林人家”的申報認定工作。
(四)林區公路建設:80公里,輻射木竹林面積5萬畝。
二、林業產業化經營存在問題
(一)林業產業化總體水平較低,競爭力不強。由于我縣林業產業發展起步較晚,規模較小,優勢產業還未全面形成。一是林業產業粗放經營現象普遍存在,“低、小、散”狀況明顯,集約化水平較低,總體效益不高。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統一規劃,產業發展隨著市場供求變化波動較大,優勢產業少,產業鏈不長,產業競爭力不強。二是林業缺乏龍頭企業、林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林產品商品化率較低,產地市場不完善,市場輻射能力弱,品牌建設管理落后。
(二)邊遠山區的農村基礎設施差制約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林業種植主要以荒山荒坡和中臺土以上的坡耕地為主,這些地方往往耕作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缺乏,道路難行,增大了栽植難度,影響了后期管理和產品的運出,導致成本上升,制約了林業產業的發展。
(三)農戶普遍缺乏栽植管理技術。農戶對林業產品品種的選擇、嫁接、病蟲防治、修枝整形等方面的技術缺乏,導致其栽植的樹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掛果率低、產出效率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栽植的積極性。
(四)資金投入不足。林業產業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存在風險大、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苗木費、管護費等前期投入較大,而產出效益需較長時間。目前林業項目補助標準低,與業主農戶實施投入的資金差別大。
三、工作打算和建議
(一)重點發展林下經濟。林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應將其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放在突出位置,傾注人力、物力、財力,逐步把林下經濟培育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政府要完善產業發展機制,對發展林下經濟的業主、農戶、公司應給予一定資金補貼或獎勵,采取“向上爭取一點,財政補助一點,業主農民自籌為主”的辦法,以吸引更多的業主投入到林下產業發展中來。同時,通過業主建基地、基地聯農戶,組建專業合作社、發展家庭農場等模式,不斷擴大林下產業的發展規模。
(二)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爭取工作。圍繞竹木產業以及森林蔬菜加工產業,爭取引進發展1-2個市級龍頭企業。
(三)加強技術培訓,強化科技支撐。政府職能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要采取各種方式,對農戶進行林下栽植、管護、防蟲治病等技術進行培訓,提高農戶對種植過程的技術管理水平,通過科學管理,提高產出效益,增強農戶發展信心。
【鄉鎮林業局產業辦年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鄉鎮林業局年度工作總結范文05-03
林業局綠化辦年度工作總結范文05-04
產業辦工作總結(通用10篇)05-12
鄉鎮綜治辦年度工作總結05-01
產業辦召開半年工作總結會04-26
鄉鎮綜治辦年度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05-01
鄉鎮黨政辦年度工作總結 -年終總結12-15
鄉鎮農業辦年度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范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