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美術教案

時間:2023-12-11 10:44:52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美術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美術教案10篇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用玩具汽車作畫的方式,享受與同伴共同創作的樂趣。

  2、觀察不同車輪留下的不同紋路,感受操作中顏色的變化。

  活動準備

  1、玩具汽車若干輛

  2、數張全開白包鉛畫紙,裝滿各色顏料的盤子(盤子中放有海綿以控制顏料用量),娃娃圍裙若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玩具汽車怎樣跳舞?”

  1、幼兒穿上圍裙,圍圈而坐。

  教師:今天有好多玩具到小4班來聚會,看它們跳起舞來了。

  (展示玩具汽車)

  “小朋友跳舞用什么跳的?”(用手、腳、身體……)

  “那這些玩具車跳舞用什么呢?”(用輪子)

  “請你們玩一下這些汽車,試試怎樣讓它們用輪子跳舞。”

  幼兒自由玩汽車。

  2、請幼兒演示開汽車的不同方式。

  “你是怎樣讓玩具車跳舞的?”

  小結:汽車跳舞的.路線可以直直的,也可以拐彎、轉圈、扭來扭去……只要你覺得好看,讓它怎么跳都行。

  二、示范作畫——“把玩具車跳舞的路線畫下來。”

  1、“這里有一些盤子,里面裝著顏料,看都有些什么顏色?”(一起辨認紅色、黃色和藍色)

  “我們用這些顏料把玩具車跳舞的路線畫下來吧。

  先把玩具車的輪子在顏料盤里蘸一下,再小心地拎起汽車,在紙上滾動,汽車跳舞的路線就出來啦!”

  2、教師示范操作

  3、請一名幼兒用另一輛玩具車的輪子蘸另一種顏色,在紙上滾動,引導幼兒觀察兩種車輪畫出的不同效果。

  “這兩條路線一樣嗎?你喜歡哪一條?”

  4、再請幾名幼兒滾動蘸不同顏色的玩具車,一起欣賞畫出的效果。

  三、幼兒操作——“你來試一試。”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分組與同伴合作,在鉛畫紙上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適度指點。

  四、欣賞作品——“瞧,我畫得多棒!”

  將鉛畫紙貼在活動室的墻,教師用彩紙剪成汽車狀進行裝飾,共同欣賞。

  引導幼兒交流講述:你用了什么顏色作畫,畫在了哪里,這幅畫上有幾種顏色,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并依據故事的結構,學習創編有一定情節的故事內容。

  2、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敢于并愿意從多角度想象和表達。

  活動準備:

  準備一些白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1、以墻飾中隱含的問題情景引發幼兒思考和創編的興趣幼兒喝水的休閑時間里,教師發出疑問"小兔為什么會在海里?

  2、幼兒充分發表意見,教師耐心并認真傾聽幼兒的不同想法教師鼓勵幼兒依據自己的經驗做不同的設想。

  3、教師提議以此"海底世界中的小兔子"為主題創編故事。

  4、與幼兒討論創編故事的方法、說明故事名稱、小兔子掉進海里的原因、小兔子掉進海里以后結果怎么樣?

  5、幼兒選擇獨立或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繪畫創編教師用規范的正楷字幫助幼兒記錄所講內容、名稱,并將記錄及經幼兒同意稍加整理不影響原意的`文字念給幼兒聽。

  6、創編交流活動在當天及以后兩周內的生活環節閑暇時間,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故事分別進行講述。

  活動延伸:

  回家后幼兒以繪畫表現想象內容和主題及講述中表達的語言水平判斷幼兒創編故事水平。

  游戲:我們要表演: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故事進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創造性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故事內容,制作演出道具,包括頭飾等,增強幼兒創編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欣賞多種風箏,了解風箏左右對稱的特征,蘇少版美術教案——風箏回憶放風箏的場景、氣氛和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表現能力。 蘇少版美術教案——風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風箏的左右對稱的特征,認識、熟悉風箏的種類。

  教學難點:

  把放風箏時的場景、氣氛和感受的親身體驗加以表現和畫出來。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導入新課:提問:你玩過風箏嗎?都玩過哪些風箏?

  2、欣賞多種風箏,了解左右對稱的特征:教學生如何玩風箏,從風箏結構與放飛的關系,讓學生了解風箏能平衡飛在空中的起碼條件就是左右對稱。同時欣賞課本中的風箏,引導學生感受風箏美,它不僅是對生活中動植物等的摹仿,更是對生活中事物的提煉、美化。

  3、展示風箏的照片,直觀體會風箏的多種樣式。通過對風箏實物的觀察和觸摸,感受形象逼真、色彩艷麗的風箏。

  4、放映錄像,觀看風箏的藝術節的錄像。

  5、把自己放飛的'場景或是錄像中的映象最深的畫面表現出來。

  6、生生互評、取長補短、修改畫面。

  二、拓展:

  研究風箏的飛行原理以及它和飛機飛翔的原理的關系。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掌握西瓜的外形特征及色彩元素。

  2.嘗試用西瓜的特征和色彩創造性地表現各種事物的形態。

  3.根據作品大膽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1.素描紙,油畫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

  2.動畫片《西瓜太郎》的片斷。

  活動過程 1.品嘗西瓜,導入活動。

  (1)播放動畫片《西瓜太郎》的片斷視頻,激發幼兒對“西瓜”的創作產生興趣。

  (2)觀賞西瓜,感知它的外形特征及色彩。

  (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嘗西瓜的美味。

  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進西瓜汁里乘涼。

  (1)教師:夏天,大家都跳進西瓜汁里乘涼,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幼兒想象跳進西瓜汁里的情景:

  我變成了一個紅紅的“水人”了!

  我在涼涼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服啊!

  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來,摔得很疼的!

  我想跳進西瓜汁里乘乘涼,我要把游泳池變成紅色的!

  (3)教師根據幼兒的.想象與幼兒合作創作作品。

  3.幼兒自主創作,想象跳進西瓜里的世界。

  (1)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注意運用西瓜的元素色。

  (2)提醒幼兒從多科一角度進行想象,不要雷同。

  4.講述自己的西瓜歷險記。

  提供平臺讓幼兒講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歷險故事。

  【評析】

  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聯系緊密,他們有充足的經驗準備,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孩子通過想象體驗到創作的樂趣,提高了運用色彩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5

  課 題:你、我、他

  學 科:美術

  課 型:造型·表現

  授課時間:2001年8月31日至9月13日

  授課地點:廈門大同中學美術教室授課班級:初一年段(1)至(10)班

  授課老師:楊 立

  指導老師:陳 兵

  教學目的:通過有序的、活躍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認識的線條、形狀等造型要素,開拓思維,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同時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重點:臉型特征及表情特征的認識。重視對學生大膽地進行造型表現的信心鼓勵,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自由地運用線條、明暗等對人物有意圖地進行夸張或變形的實驗性繪畫。

  教學難點:如何充分觀察,抓住所畫對象特征,以夸張抽象或生動寫實的不同手法,畫出自己對人物的不同表情變化的特殊理解。用自己的筆塑造一個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教學關鍵:仔細觀察,有意識地改變傳統畫頭像的方法。

  教具準備:自制圖片、教本及有關參考資料。

  學具準備:美術課本、作業紙、筆、橡皮等。

  課 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同學們終于順利跨過小學,升入初中。面對新同學和新老師,還有嶄新的校園和環境,我看到同學們都很興奮。 前面你們上了三節課,也認識了三個新老師,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姓楊,以后我就要和同學們在這里,度過我們三年最美好的時光。還要一起來學習非常有趣的美術課。(問同學: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美術課啊?)好,那么我們現在就開始上課。

  二、引入新課 翻開課本第一頁,我們來學習新編的美術課本第一課《你、我、他》。(板書“你、我、他”)我想先問問同學們,當一個人走入你們的視線之內,比如老師我。那么你們最先注意到的是我的哪一部分呢?是不是除了高矮胖瘦就屬頭部最吸引人呢?對了,頭部是一個人最具特征的部位。當然了,一幅肖像畫不一定只是對頭部的描繪,它也可以是一個人的全身像。一位著名的美國藝術家曾對約翰·辛格·沙君特說:“每當我畫出一幅肖像時,我就失去了一位朋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也許是因為他畫得太逼真、太肖似了。在攝影術發明以前,像國王、王后、富商這樣的重要人物都要通過雇傭畫家來為他們畫肖像。這些肖像充滿了他們生活的線索,人們能從華麗的服裝或是嚴謹的制服上看出被畫者的.身份。攝影術發明以后,畫家們開始認為逼真地再現人物肖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思考創作肖像畫的新方法。他們開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尋常的方式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思緒。這就是肖像畫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那么今天我們重點要來學習人物頭部的肖像畫。剛才我們說了,頭部是辨認一個人最具特征的部位,我們要想知道同學們是否高興時,我們就會從他們的臉上露出的神情來加以判斷。不論是開心還是沮喪,都是通過你們的五官表現出來的。所以人物頭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狀態,還有性格特征。

  三、進行新課 好,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本第三頁,這里有一幅宮六朝先生的《小女孩》肖像畫,現在誰來告訴我,這個小女孩臉部五官都有一些什么特征?(簡要分析)好,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世界著名大師馬蒂斯的畫(圖1): 圖1 女人像 馬蒂斯 圖2 自畫像 弗洛伊德 現在又有誰愿意告訴我,這幅畫面中的女人有些什么特征? 特征:鼻子很長,眼睛露出休閑而略顯疲憊的神情。嘴巴隨意地撇著,頭發隨意地散落下來,整體感覺慵懶而散漫,是不是? 再看另一幅(圖2),這是英國畫家弗洛伊德的自畫像 所謂自畫像,也就是自己照著鏡子畫自己。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說說他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臉是方形的,“國”字臉,眼睛長長的,兩只眼睛距離很近,感覺充滿了不安,嘴巴扁扁的,緊閉著,感覺就像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是不是? 那么,剛才我們說了,自從照相術發明了以后,人們開始尋找創作肖像畫的新途徑和新畫法。現在我這里還有一些其它不同畫派的畫家畫的一些肖像畫,大家一邊欣賞一邊注意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風格有什么不同。 圖3女人 畢加索 圖4自畫像 瑞士 克利 圖5 男人的頭像 襲勒 圖6自畫像 達利 圖7正面像 圖8 自畫像 凡高 (教師總結)好,剛才我們看了許多不同畫派和風格的肖像畫,很多同學都回答得很好,一下就抓住了畫面人物的特征。不論是什么風格的畫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人物頭部的特征主要通過臉型,五官和發式來表現。而藝術作品又往往通過對人物面部的刻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表現某一主題。 在大家再看一看課本下的這三個人物,仔細體會畫家的用筆技巧。(再具體分析三幅圖。提問同學:第一幅只用線條,隨意的幾筆就將男青年的神情表現出來了;第二幅是用水墨,有濃有淡,有粗有細,體現出小女孩的天真含蓄;第三幅是用鉛筆畫的,略帶明暗表現手法,刻畫出少女略帶憂郁的氣質。)

  四、課堂作業 現在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習慣的表現手法選擇一幅肖像畫進行臨摹(講一下什么是表現手法)。下面讓同學做作業。(提醒注意:臨摹時最關鍵的是體會畫者描繪人物時的情感和手法,如何通過畫筆使人物更具個性化。)

  五、引導評價 取幾張完成的作業作簡要評價。 讓學生參與評價并把本節課學習活動的體驗(感受)寫在作業紙上。1.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臨摹出畫中人物的神情么?2.這樣的練習活動使你感受到快樂了么?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學習畫樹的畫法學習,對以前學過的筆墨表現方法進行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樹干和樹葉的基本畫法

  難點:由筆墨變化畫出不同形狀的樹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作品和教師范畫、畫繪畫工具

  教學步驟:

  一:課件欣賞揭題

  二:講解示范

  1:了解樹的結構

  樹是由樹根、樹干、小枝、樹葉組成。畫理一般從上往下畫,先畫樹干和主枝,再添畫小枝,最后畫樹葉。

  2:示范畫畫樹的畫法

  (1)課件分析用筆用墨方法

  (2)畫樹干:畫干宜用中鋒,以使其樹干圓勁有力,用逆鋒又可表現老樹蒼勁的質感運筆注意頓挫轉折。

  對于不同的.質的樹干,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

  (3)畫樹葉:表現不同的樹有不同的點葉法,教師示范胡椒點、介字點、平頭點等點葉法。,點葉法不外乎圓、尖、橫、直。

  (4)提醒學生注意:樹葉的點畫,都要有墨色變化,無論哪種樹葉形,都要圍繞著主枝一團團、一組組、一叢叢來畫,要有整體感又要生動而有變化。

  三:學生練習和體驗

  不要拘泥于樹形,在宣紙上反復用干濕濃淡筆墨表現各種樹形。

  四:優秀作業展示,

  畫藝術源遠流長,畫樹技法多樣,今天我們學習畫樹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以后可利用業余時間多練習和體驗,老師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進步。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特點,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絢麗和多種色彩交融所帶來的豐富的色彩變化。

  2.嘗試用水粉表現秋天的樹林,用點彩的方法表現樹葉色彩的豐富變化,并能根據畫紙背景的特點合理布置畫面。

  3.能和同伴共享操作材料和空間,體驗共同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幻燈片:秋天的樹林照片和繪畫作品

  2.材料:水粉顏料、調色盤、水粉筆、有背景的畫紙

  3.經驗:幼兒觀察秋天的變化,已有初步使用水粉筆和顏料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觀賞圖片,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

  (1)欣賞秋天樹葉的圖片,感受樹葉的色彩變化

  指導語:現在是什么季節?

  秋天的大樹有什么變化?

  仔細看看,葉子除了有些變黃了、變枯了的,還有什么顏色的?(樹葉有的是檸檬黃、有的是深黃,還有的樹葉變紅,深深淺淺,非常漂亮)

  (2)欣賞秋天樹林的圖片,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絢麗

  指導語:秋天的樹葉有那么多種顏色,秋天的樹林會是怎么樣的呢?

  這些深深淺淺的黃色、紅色融合在一起,給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這些樹林生長在哪里?看上去這么樣?

  小結:秋天來了,樹的葉子變黃了、變紅了,深深淺淺的,非常好看;走進秋天的樹林,到處都是金黃、橘黃、橙紅色,給人非常溫暖的感覺。

  2.欣賞繪畫作品,擴展審美經驗

  (1)感受作品中秋天景色的豐富和多樣

  指導語:畫家筆下秋天的樹林是什么樣子的?

  樹葉的色彩有哪些變化?

  樹林中的'樹木是怎樣排列構圖的?

  (2)討論畫法和構圖

  指導語:樹干和樹葉是怎么畫出來的?用的方法一樣嗎?

  這片秋天的樹林,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小結:畫樹林時,可以看好位置先畫出幾棵樹的樹干和樹枝,然后再畫樹葉。點彩樹葉時點上一種顏色后可以再換另一種顏色,就能讓樹葉變得層層疊疊,非常茂密。

  3.幼兒繪畫,表現秋天樹林的景物和色彩的豐富

  (1)創作討論

  指導語:今天我們畫秋天的樹林,看看畫紙是什么樣的,樹林可以畫在哪里?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嘗試用平涂和點彩的方法表現秋天樹林豐富的色彩變化

  引導幼兒和同伴合作,共同構思和表現,細致地使用繪畫材料。

  4.欣賞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

  指導語:秋天的樹林有哪些好看的顏色?你是怎么畫出來的?

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藝術領域也明確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而大班的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石頭為主材料開展了"有趣的石頭、大家畫畫看"的游戲,讓幼兒根據石塊的形狀大膽的想象,用色彩鮮艷的油畫棒、水粉裝飾,既讓幼兒體驗到接觸大自然獨立創作的快樂,又增強了他們在不同材質上活動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石頭的外形大膽的想象,嘗試借助輔助材料創造性的裝飾石頭。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體驗石頭畫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嘗試運用輔助材料創造性的裝飾石頭。

  活動難點: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石頭畫。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形狀的石頭。

  2、油畫棒、棉簽、皺紋紙、絲帶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引出問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帶來什么?

  師:我們和石頭朋友玩躲貓貓的游戲,請小朋友猜一猜石塊上究竟有什么?看小朋友們猜的準不準?

  (以游戲的形式導入課題讓幼兒充分了解幼兒對石頭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引導討論,啟發想象

  1、交流、想象。

  師:(這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頭,每人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石頭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臉蛋兒、烏龜、頭、金魚……師: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令老師都非常佩服。

  2、教師適時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師:(出示兩塊石頭)小朋友能用兩塊石頭變成什么呢?

  幼:娃娃、長頸鹿、老虎、船、火車……師:你會把它怎樣擺放變成娃娃、長頸鹿、老虎、小船……的呢?

  3、教師請個別幼兒操作,并說說怎么樣給它裝飾成這些物體呢?

  幼:在石頭上畫上五官,用皺紋紙可以做頭發;用橡皮泥做眼睛,把絲帶粘在后面做尾巴就變成了金魚。

  (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發現,原來利用石頭的形狀和一些輔助材料,可以創作出不同的作品。當孩子思索怎樣把兩塊石頭放在一起時,教師的啟發與引導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教師示范,提出要求。

  1、師:(出示示范畫娃娃)這個是已經化了妝的石頭,現在變成了什么?

  幼:娃娃臉。那是怎么樣把它變成娃娃的呢?再出示小魚示范作品。

  師:剛才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給它化妝的呢?

  幼:水粉顏料。

  2、教師示范。

  3、欣賞顏料石頭畫作品。(放石頭畫圖片欣賞)

  4、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1)、桌上擺好石頭、顏料、棉簽、墊板、抹布等作畫用具。

  (2)、先讓幼兒取石頭在墊板上,再觀察石頭的.形狀像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然后再進行裝扮。

  (3)、安靜操作,注意衛生。

  (先出示范畫,在示范,最后觀看有關石頭圖片,使幼兒獲得技能技巧與表現形式的間接經驗;讓直接進入創作角色的機會,孩子在選擇時就非常明確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四、作品賞析:

  提醒幼兒將完成的作品陳列到展臺上,鼓勵沒完成的幼兒也將作品陳列上去,引導孩子互相欣賞,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環節為幼兒創設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即使沒來得及完成的幼兒也將作品陳列上去。同時,讓幼兒認識到在創造過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為教師,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與成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活動反思:

  美術創作來源于生活,本次活動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為了引發孩子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欲望。活動中教師有效的指導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覽賞析,讓幼兒的創造性得到進一步的萌芽開花和結果,活動目標的達成度較高。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國旗的特征,嘗試用粘貼的方法制作國旗。

  2.產生熱愛國旗的情感。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國旗圖片或實物。

  2.有關升旗的錄像。

  3.紅色長方形紙、黃色五角星貼紙、竹棒、膠棒、雙面膠。

  活動過程

  1.示國旗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認識中國國旗。

  (1)引導幼兒觀察國旗的外觀特征,正確說出中國國旗的名稱——五星紅旗。

  說一說外形特征、形狀、顏色等。

  國旗是什么顏色的?(紅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幾顆大五角星?幾顆小五角星?

  (2)向幼兒介紹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

  2.了解制作國旗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

  (1)欣賞制成作品,激發幼兒制作國旗的愿望。

  (2)請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師幼共同討論材料的操作方法:將黃色五角星沿折痕輕輕撕開,按照國旗上的位置粘貼在紅色的長方形紙上。

  3.幼兒制作國旗。

  提醒幼兒在粘貼五星時應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4.展示作品,請幼兒欣賞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分享制作經驗。

  5.觀看升旗活動,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不講話,向國旗行注目禮。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時可讓幼兒在美工區練習多種方式制作五角星,如沿線剪、折紙剪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先認識國旗,然后制作國旗。 在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帶來的國旗,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知道國旗有5顆黃星(一顆是大的,四顆是小的')、重點讓幼兒觀察到五顆星星的位置是在國旗的左上角,一顆在中間,四顆星星圍在大星的周圍(每顆小星星的一個角對著大星),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示范活動。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較好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使幼兒能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欣賞彩虹七種色彩搭配的和諧美。

  2.了解彩虹的色彩,嘗試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繪制彩虹,并添加相關的背景。

  3.能大膽選擇鮮艷的色彩表現絢麗的彩虹。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彩虹

  2.材料準備①教師用材料:掛圖"彩虹姑娘"②幼兒用材料:《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3~4頁;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你喜歡彩虹嗎?它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彩虹橋》(見活動資源)指導語:你們在哪里見過美麗的彩虹橋?你覺得彩虹橋美在什么地方?兒歌中的彩虹橋有幾種顏色?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欣賞掛圖"彩虹姑娘"。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認識組成彩虹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指導語: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顏色?

  2.出示油畫棒,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彩虹的繪畫方法。

  指導要點: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順序涂畫,先畫一種顏色接著畫另一種顏色。注意每種顏色之間要靠近一些。

  指導語:這里有許多漂亮的顏色,讓我們念念兒歌再畫出美麗的彩虹吧!

  3.引導幼兒欣賞《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3頁"藝術角"中的幼兒作品,感受不同的背景襯托。

  指導語:畫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時候出現的?你還希望彩虹出現在哪里?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4頁,鼓勵幼兒在"創意墻"中進行創作。

  指導語:我們來一起念念兒歌,畫一畫彩虹姑娘,并添畫上你喜歡的背景。

  2.提醒幼兒換顏色的時候要將油畫棒放回原位,使用時保持桌面和畫面的整潔。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提供幫助。

  四、欣賞評議1.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師從幼兒創作過程中的表現及完成的作品兩方面作出評價,同時鼓勵和表揚繪畫常規好的幼兒。

  五、結束活動

  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篇課文充滿了想象力,由于考慮到了有些同學沒有見過彩虹的情況,我在這篇課文導入采用了動畫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了彩虹的形成,我也注重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大膽發揮想象。通過自己分析課文,讓學生相互交流,想到什么就說出來,西邊雨,在交流中拓展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同時也讓學生在雷雨季節多留心觀察,學會欣賞美,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大膽與人交流,然后通過摘蘋果,撈月亮的游戲,認識生字和詞語,同時采用開火車,小組讀,齊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識字效果珍貴,在齊讀,指名讀的時候,學生都能將字音讀準,并能流利正確地讀出課文內容,只有個別差生無法存在不熟悉的情況,但課下我也進行了專門輔導。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教案02-18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美術教案(經典)08-24

【經典】美術教案08-24

美術教案【經典】08-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麻阳| 酒泉市| 岚皋县| 出国| 濮阳市| 福安市| 团风县| 揭西县| 荆门市| 扶沟县| 修水县| 青神县| 三门峡市| 金门县| 凤城市| 农安县| 乡宁县| 喀喇沁旗| 固阳县| 武清区| 庆城县| 滕州市| 张家港市| 柳林县| 兴山县| 晴隆县| 咸阳市| 泾源县| 南汇区| 祥云县| 广宗县| 湾仔区| 阜新市| 宝山区| 濮阳市| 邓州市| 梁平县| 蓬莱市| 滁州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