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昌盛的秦漢文化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紙的發明和改進、華佗和張仲景的成就,
從而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紙的發明對人類文明史做出哪些貢獻?"
培養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創造力。
(四)教材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1)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
(2)地動儀
2、難點:涉及到科技名詞和物理學原理,而初一學生沒有學習物理,對于利用物體慣性來對地震波進行遠距離測量的原理難以理解,因此是本課的難點。
3、解決辦法
(1)這一課的重點問題學生比較熟悉,可學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形成完整的概念。
(2)采用直觀教學法,利用幻燈、掛圖等幫助學生理解有關內容。
(3)地動儀的構造原理和一些專門的科技名詞,以教師講述為主,但必須做到概念準確。
(4)用歸納法,讓學生多做、多讀、多講,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概括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紙、竹簡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一起讀本課的引言,然后教師概述)我們已經學過的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情況,這個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正是文化大發展的有利條件。從18、19課,我們都來學習秦漢時期的文化。
2講授新課
(提問)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么?
(板書)(一)、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1、從竹簡到紙的發明
前面我們講過甲骨文。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寫在竹木簡、帛上。帛是絲織品,比竹木簡輕得多,可又太貴了。使學生了解紙的發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著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1)紙是怎樣發明的?2)紙的出現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板書)2蔡倫改進造紙術
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后來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接著又讓學生思考第2個思考題: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請同學們回答后教師歸納):造紙術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板書)(二)、《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有很多數學成就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并且傳到了十幾個國家被當作教科書。
(板書)(三)、地動儀
請同學們思考:在發生地震時,我們怎樣才能感知?
東漢科學家張衡又發明了地動儀。
(板書)(四)、華佗和張仲景
首先向學生點出:中國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具特色,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中國有很多著名醫學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響最大的是張仲景和華佗。
華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劑,五禽戲
醫圣張仲景(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在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五、課堂小結
秦漢時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使得這一時期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成為可能,這是秦漢人民留給后人的一筆珍貴遺產,也是我國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六、課堂練習見課件制作。
附:板書設計
一、造紙術:
1、中國是世界上首先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
2、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稱蔡侯紙
二、《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的一部數學著作。
三、醫學成就:
1、華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劑,五禽戲
2、醫圣張仲景(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在書中全面
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張衡(東漢)地動儀:世界上最早的測定地震的議器
【昌盛的秦漢文化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昌盛的秦漢文化教案02-20
《昌盛的秦漢文化》教案03-10
昌盛的秦漢文化歷史教案11-27
昌盛的秦漢文化歷史教案6篇11-30
昌盛的秦漢文化歷史教案(6篇)12-02
秦漢審美文化生態論綱04-28
昌盛04-30
現實與浪漫的統一-秦漢審美文化的重要特征04-28
讖緯對秦漢政治的影響04-30
參觀秦漢羅馬文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