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上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課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一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食鹽、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現象,
能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研究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現象的樂趣,激發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在觀察比較活動中,能夠意識到細致的觀察才會使描述更準確。嚴格按照規范利用溶解裝置進行實驗。
【教學重點】
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比較食鹽、沙、面粉在水里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
1、沙1、面粉1、裝水燒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濾紙3、鐵架臺1。(沙在使用前淘干凈。)
【教學過程】
一、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1、學生觀察實驗:取一小匙食鹽和一小匙沙,分別放入兩個盛水的玻璃杯內,不攪拌,靜靜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過一會再攪拌,觀察它們的變化。
2、學生匯報觀察現象:食鹽在水里的變化是怎樣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糾正學生的匯報:食鹽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組織討論:哪些現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現象能使我們判斷"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書食鹽的溶解現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現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1、教師講解:食鹽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食鹽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會怎樣呢?
2、學生實驗: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內,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面粉在水里的變化,然后再用筷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
3、組織匯報: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嗎?把它放置一會兒我們還能觀察到什么現象?
4、教師引導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樣的狀態?
5、討論:面粉、沙、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6、教師引導:為了作進一步的觀察,我們可以采用過濾的方法。演示折紙和過濾實驗的規范操作,注意不要將液體濺到濾紙外,倒入漏斗中的液體液面要略低于濾紙的上沿。
7、學生實驗:分別做過濾食鹽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觀察濾紙,匯報觀察結果。
8、交流實驗結果,整理對溶解的新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提醒學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二課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并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比較食鹽、沙、面粉在水里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面粉1。
【教學過程】
一、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象: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教師取放演示要規范,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藥品)
3、引導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
4、學生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高錳酸鉀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后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地描述)
5、學生匯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異同?
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面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
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征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
板書設計:略
教學后記:略
【新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上】相關文章:
教科版科學五上《光》單元教案課后反思04-25
教科版科學六上《能量》單元教案課后反思04-25
六上科學第一單元教案轉載04-25
青島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