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大班科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圖形,顏色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并會根據規律指示下一個物體。
2、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推理能力及合理、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
3、使幼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精神。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學具:各種圖形的紙張
2、媒體應用: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放音樂師有規律跺腳,并給手勢說請小朋友們起立和老師一起做。
(師拍頭、肩、肚子各四下,重復三遍,停音樂)教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師都拍了身體的哪些部位?拍的過程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幼兒:拍頭、肩、肚子。都拍了一樣的次數。都是有規律的。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剛才做這些動作都是有規律的'。由于你們表現的這么棒,老師決定帶你們去參加一個舞會,這個舞會可是在魔仙堡召開,你們愿不愿意去呀?
幼兒:愿意。
教師:但是去魔仙堡的路途中會有很多的關卡,你們一定要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去闖關,才能到達魔仙堡參加舞會,否則你們就參加不了舞會見不到魔仙女王和小仙子們啦!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闖關成功嗎?
幼兒:有。
教師:魔仙女王和老師說了,在闖關的時候,是有要求的,小朋友們在闖關的過程中要安靜,自己思考,發現什么請舉手回答,在小朋友回答問題時,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靜,如果不遵守,魔仙女王就取消你們參加舞會的資格了,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幼兒:記住了。
2、教師出示課件每一關引導幼兒,進行到最后一關的時候,給幼兒時間讓幼兒自己用學具創造規律,也可以小組之間相互討論,最后請幾位幼兒到黑板前演示自己創造的規律。(附:找規律.PPT)
3、教師:祝賀你們闖關成功!小朋友們,看誰來歡迎我們了呀?(出示課件魔仙女王圖片)我們可以一起參加舞會啦!放音樂,幼兒全體起來跳舞。
4、小結:小朋友們,其實生活中,不僅有圖形、顏色、數量之間的規律,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規律,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下,看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什么規律,明天來了分享給大家!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是大班幼兒,他們都有探索或發現興趣和愿望結合實際年齡特點,課程主要培養幼兒主動動手能力。本土的環境激發幼兒動手,提問等引導方式設計該活動。
活動目標
1、喜歡探索水的秘密,對水的變化感到好奇。
2、能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征和水的溶解現象,大膽實驗,并進行簡單的判斷。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擴大對幼兒思維現象力。
2、理解水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每人一杯涼開水,小勺一個,冷水一盆,白糖,果汁粉,奶粉等。
2、大班科學活動書,下冊
活動過程
一、交流活動。
幼兒自由交流對水的認識。
二、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看看水是什么顏色;聞聞水是什么氣味;嘗嘗水是什么味道;用小勺絳滿水,觀察水會怎樣。想一想,用手能抓住水嗎;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會流動的,透明的液體。
三、感知活動。
會變的水。幼兒實驗;勾兌各種各樣的水,提供幼兒實物,讓他們在操作中感知水的溶解現象。討論;你變出了什么水?是怎樣變出來的?你還知道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四、操作活動。
找一找,圈一圈。引導幼兒看大班科學活動書下冊第16頁,找一找哪一杯是水,并做上記號。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里,把它圈出來。了解水的`作用,知道節約用水。
五、活動延伸。
水的變化;1;做冰塊;有條件的孩子可用冰箱自制冰塊,觀察水遇到冷的就會結冰,冰遇熱變成水的現象。
2;水開了;在家觀察水遇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水的現象。
3;會變的水;用圖畫記錄水的三態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主題來源:
幼兒天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們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源于孩子們對手影、皮影等光射作用的好奇,對物體變化的好奇,因此,我們預設了《科學放大鏡》主題活動,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入手,和他們一起探索光、影、旋轉、變化的奧秘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幼兒在觀察、發現、操作、探索等活動中了解科學現象,感受科學奧秘,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認識到科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捷,從而形成積極探索、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
二、主題目標的預設:
(一)情感與態度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發現、操作、探索等活動中了解科學現象,感受科學奧秘,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2、讓幼兒認識到科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捷,從而形成積極探索、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感知凸透鏡、凹透鏡、平面鏡成像的不同。
2、了解物體在水中成像的現象。
3、知道有些物體能溶于水。
4、初步感知仿生學的原理。
5、了解視覺暫留現象。
6、初步了解復制的方法。
(三)技能目標:
1、學習用彎折的技能,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電線立體造型。
2、學習立定跳遠及變化花樣玩繩。
3、掌握用剪刀剪硬質物品的技巧。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各種車的興趣,喜歡車。
2.培養幼兒的觀察及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學習掌握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和用途,感受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常見汽車的名稱、外形和用途;
活動難點:
感受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車子玩具、圖片若干;
2.課件《各種各樣的車子》;
3.音樂《小汽車》及特殊車的聲音。
活動方式:
集體或分組或個別
活動過程:
一、導入(3分鐘)
幼兒自由玩自己的玩具車,并相互交流。
師:仔細看你帶來的是什么車?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能干什么用?
二、展開 (20分鐘)
1.教師有重點的選幼兒帶來的'玩具汽車,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顏色、用途。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車子。(5分鐘)
2.教師利用圖片及幻燈片等教具來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各種各樣的車子的特點及功能。(5分鐘)
先請幼兒回憶平時所見到的車子的用途:有人生病了需要做什么?樓房著火了需要做什么?讓幼兒說出生病要去醫院需要救護車,失火要找消防車。讓幼兒觀看幻燈片來學習幼兒不認識的車子的功能。
3. 教師和小朋友們玩猜謎的游戲。(3分鐘)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老師說出車的功能后,你們說出車的名稱。
4.聽聲音猜出車的名稱。(播放幾種特殊車的聲音)(2分鐘)
5.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則。(5分鐘)
師:大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子在行駛,為了確保安全,司機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在過路口時還要注意看交通信號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交通信號燈有幾種嗎?(紅燈、黃燈、綠燈)綠燈亮了應該怎么樣?(向前行)紅燈亮了應該怎么樣?(停下來)黃燈亮了又該怎樣?(如果沒有通過馬路,看到黃燈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過)。
三、活動結束(2分鐘)
觀看課件《各種類別的車輛》豐富幼兒知識,提出下節課的內容為車分類。
教學反思:
首先從選材上看,車子是孩子經常見到而又非常喜歡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從孩子的身邊出發,選擇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這就為孩子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的準備上,本節課我分別在知識、物質上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準備了孩子熟悉的小汽車音樂,提供了課件制作,還提供給孩子可操作的玩具汽車。讓孩子動口、動手、動腦,所學的知識記得牢,本節課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再從課程中,每一步的導入上我就運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直接導入、有的先聽聲音、有的采用猜謎的形式、有的說出功能等,每種方法不一樣,孩子們也感到非常稀奇,一步步的跟著老師在前進。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活動中還以游戲的方式讓孩子體會車子行駛的樂趣,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地獲取知識,真正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學中樂。
本節課95%的孩子達到了我制定的目標。知道了一些常見車輛的用途、名稱,并能對特殊用途的車(消防車、警車、救護車)的名稱、用途加以區分。但在幼兒的操作上有待于提高操作的常規和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小朋友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2、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和較連貫的講述能力。
3、進一步明確有哪些動物有預測天氣的本領。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5、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下雨前的活動情況),幻燈片四幅(1、燕子低飛2、螞蟻要搬家3、鯉魚游到水面上4、蜜蜂忙著采蜜),錄音機、磁帶《夏天的雷雨》《我愛我的小動物》、各種動物頭飾跟小朋友人數一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夏天的雷雨》,孩子們進入活動室。
2、猜謎語導入課題,引起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謎面:千根線,萬根線,落到水里看不見。(謎底: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燈片:
引導小朋友觀察每一幅圖片中的小動物,它們的活動與平時有什么不同,在觀察過程中,幼師引導孩子們了解一些動物預測天氣變化的相關知識。并回答:小朋友,要下雨了,圖中的小動物在干什么?(燕子在捉蟲子吃,好多的螞蟻在運食物呢,蜜蜂在嗡嗡的采蜜……),那它們為什么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小朋友討論)嗯,小朋友們真聰明,因為要下雨了,所以它們都在準備下雨前的工作啊。
2、幼師小結:《下雨早知道》:
要下雨了,燕子飛的低。這時候空氣潮濕,小蟲子飛不高,燕子就低飛去捉它們。(燕子低飛要下雨)要下雨了,鯉魚游到水面上。這時候水里氧氣少,它們只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氣。(魚跳水,要下雨)要下雨了,螞蟻忙著把家搬到高處,免得被雨水淹了。(螞蟻成群,明天不晴)要下雨了,蜜蜂很忙碌。這時候空氣潮濕,花兒開得多,它們忙著采蜜。(蜜蜂窩里叫,大雨就來到;蜜蜂不出窩,風雨快如梭。)
3、讓小朋友說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動物有預測天氣的本領。
那小朋友們,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小動物跟平時不一樣嗎?
(老師我見過蜻蜓飛的很低……孩子們互相討論)
4、出示下雨前預兆明顯的幾種動物的課件:請小朋友進一步擴展知識。
重點讓孩子們了解幾種動物的俗語: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狗洗臉,貓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狗咬青草晴,貓咬青草雨”;“狗臥灰堆,天陰雨催。蜜蜂窩里叫,大雨就來到;”“蜜蜂不出窩,風雨快如梭”。“螞蟻排成行,大雨茫茫;螞蟻搬家,大雨嘩嘩,螞蟻銜蛋跑,大雨就來到。”等等。
5、請小朋友選擇動物頭飾,進行下雨前的'準備活動狀態。引導小朋友在游戲中加深印象。
小朋友自由表演,老師及時觀察表演到位的小朋友。
讓表演好的小朋友做示范動作,全體小朋友一起跟學。
老師說出動物名稱,小朋友學下雨前的動態。
6、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結束部分:
隨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走出活動室,觀察今天的天氣有什么變化?。
四、活動延伸:
1、把你知道的動物下雨前的預兆,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跟我們一起分享。
2、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觀察天氣的變化,讓家人幫助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從天氣預報的重要性、哪些天氣不利于人們出行、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和方法了解未來的天氣情況、實踐活動等幾方面來進行教學。每一個環節學生都很感興趣,積極參與討論并積極發言,課堂氣氛很活躍。唯一不足是學生搜集到的預報天氣的諺語不是很多,這說明他們搜集資料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最后的實踐活動我要求學生用文字和符號兩種方法記錄,目的是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這節課,我更加認識到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來當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讓學生更積極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課堂教學也應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易于理解和掌握。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科學活動:認識白豆、眉豆
時間:30min
一、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認識白豆和眉豆的特征。
2.知道白豆和眉豆都是種子,體驗自己種豆豆的樂趣,引導幼兒觀察豆豆的生長情況。
二、活動準備:
1.白豆、眉豆各四十顆。
2.兩袋泥土,塑料小鏟子四個。
3.塑料型的牛奶瓶四十個。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法
師:(手上拿著一只只剩四分之一的洗手液問小朋友),小朋友,請看一看我手上的洗手液。
幼:用了很多了(只剩一些)。
師:洗手液之前是滿滿的,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剩一點點了,請小朋友告訴我,你們洗手時,用多少洗手液的?
幼1:我劑一點點。
幼2:我一按就按到底的。
幼3:我用一小塊。
師:現在老師告訴小朋友,吸收也不要用太多,太多了反而洗不干凈,小朋友劑洗手液時,只要劑一顆白豆大小就行了。
幼:白豆是什么?(白豆有多大啊?)
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認識一下白豆,看一看白都有多大,他長得怎樣的。
基本部分:(老師給每位小朋友發一個用紙折成的小兜,把一顆白豆和一顆眉豆,放進小兜里,教育幼兒雙手放好,不能拿小豆豆)
師:小朋友,你們要照顧好這兩顆豆豆,不要把他們弄不見了,等一下會有更好玩的。
師:現在老師發給小朋友兩顆豆豆,請問哪位小朋友知道哪一顆是白豆。(白豆放左邊,眉豆放右邊)
幼1:(用手拿著一顆豆)這一顆。
幼2:是這一顆。
師:請小朋友用手拿起你左邊的那顆豆豆放在左手的手心里,它就是白豆了。你們能說一說他的樣子嗎?
幼:圓圓的,白白的,小小的。
師:很好,白豆是圓圓的,他好像一滴水珠一樣大小。小朋友們知道白都可以做什么?
幼:煲湯、煲粥、煮菜。
師:小朋友很聰明,其實我們喝的豆漿就是從白豆里榨出來的。
師:現在我們認識了白豆,知道他長得胖胖的,白白的,可以榨豆漿。你們想想再認識另一顆小豆豆啊?
幼:想。(是不是旁邊的那一顆啊?)
師:請小朋友把白豆放進小兜里。
師:小朋友,你們有看到一顆皮膚也是白白的,還有一條彎彎的眉毛的豆豆嗎?
幼:看到了。
師:那是白豆的好朋友,他的名字叫眉豆,眉毛的'眉。小朋友看一看,白豆和眉豆有什么不同?
幼1:眉豆有一條眉毛。
幼2:眉豆比白豆白。
幼3:眉豆比較長。
師:小朋友很聰明,眉豆和白豆是不同的,眉豆有一條彎彎的眉毛,他的皮膚是牛奶的顏色,身體比較長。
師:小朋友還記得白都可以干什么嗎?
幼:煲湯、榨豆漿。
師:那么,你們只都沒都可以做什么嗎?
幼:煲湯、榨豆漿。
師:小朋友要注意了,眉豆可以用來煮八寶粥,但不可以榨豆漿,他榨豆漿就不好喝了。
幼:我喝八寶粥的時候就見到眉豆了。
四、結束部分:
(牛奶瓶上寫著幼兒的學號,老師引導幼兒把白豆和眉豆種在自己的牛奶瓶里)
師:小朋友,白豆和眉豆都能吃,因為她們是種子,如果我們把她們中在泥土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啊?
幼:會發芽。
師:對了,現在是春天,把豆豆種在泥土會發芽,接著會長高,最后就會長出很多很多的豆豆,我們一起把它種在牛奶瓶里好嗎?
幼:好。
師:小朋友,你們可以把你喜歡的豆豆種在泥土里,也可以兩顆豆豆都種在牛奶瓶里,但要注意,你要把白豆、眉豆的標簽插上去。
五、活動延伸:
指導幼兒觀察豆豆的生長情況,每一天觀察一次,并畫出豆豆一個星期的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的科學教案玩水10-06
大班的動物科學教案10-06
大班動物科學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