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三種樂器:笛子、琵琶、二胡,并能聽出聲音。
2、能伴隨音樂進行合作演奏,體驗樂曲濃郁的江南韻味,萌發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紫竹調》音樂;琵琶、笛子、二胡實物各一份,笛子、琵琶、二胡道具各五份;江南水鄉場景布置及江南水鄉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情境導入
(播放江南水鄉課件,隨著視頻動態進入江南古鎮畫面,感受情境。)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個地方,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下。
師:小朋友們,你看見了什么?(原來江南有許多古鎮,古道,小橋流水,景色非常美)
(二) 欣賞音樂《紫竹調》,初步感受旋律
1、播放第一段齊唱
師:江南水鄉里還藏著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來聽一下。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樂器?
師:(哦,有的`小朋友聽到了琵琶、笛子、二胡……聲音)我們再來聽一段音樂。
2、 播放第二段笛子聲
師:是什么樂器聲?(出示笛子畫面)
師:你們平時見過笛子嗎?在哪里聽過?
師:(出示實物)怎么吹的?誰能給老師示范一下?
師:我們來學學(師幼做吹笛子聲音動作)
3、播放第三段琵琶聲
師:剛剛是笛子聲,現在會是什么樂器呢?我們來聽下。
師:是什么樂器聲呢?
師:(出示實物)琵琶怎么彈的?誰想上來試試?
師:(老師邊做動作邊說)琵琶是這樣彈的,我們一起來彈琵琶。
4、播放第四段二胡聲
師:聽完了琵琶,這回又會是什么樂器聲呢?
師:什么聲音啊?(二胡)二胡是怎么拉的呢?
師:剛剛我們聽了幾種樂器聲音?(三種)哪三種?(有琵琶、二胡、笛子)那我們小朋友想不想體驗一下呢?
5、演奏
幼兒自主選擇分組,笛子組、琵琶組、二胡組根據音樂初步演奏。
(幼兒自己站在想要表演的樂器后方,進行表演)
(三)表演環節
師:我們小朋友剛剛演奏的非常棒,老師今天請來了三位江南水鄉的老師和我們小朋友一起演奏,把這首好聽的音樂獻給臺下漂亮的老師們,好嗎?
四、活動結束
在《紫竹調》的樂曲聲中離開活動室。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欣賞,感受不同季節的絲瓜的不同水墨表現效果。
2、樂意并能正確使用繪畫工具個材料進行水墨畫創作。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絲瓜》。
2、毛筆、墨、宣紙、國畫顏料等。
3、幼兒認識、觀察過絲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絲瓜。
教師:
你見過絲瓜嗎?
是什么時候見到的?
天氣怎么樣?
你見到的絲瓜是什么樣的?
2、出示教學掛圖中得圖一,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畫上有什么?
絲瓜是什么樣子的?
什么顏色的?
葉子是什么樣的?
又是什么顏色的?
看到這樣的絲瓜葉子,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3、出示教學掛圖圖二,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畫上有什么?
絲瓜是什么樣子的?
什么顏色的?
葉子是什么樣的?
又是什么顏色的?
看到這樣的絲瓜葉子,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4、引導幼兒對比欣賞兩幅作品。
教師:這兩幅畫畫得都是絲瓜,我們看了以后會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呢?
5、鼓勵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進行水墨畫創作。
教師:如果讓你花絲瓜,你會畫什么時候的.絲瓜?周圍還會畫些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正確使用繪畫工具。
6、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探索環境,讓他們邊操作邊探索,邊探索邊收獲。孩子們對活動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在仔細觸摸比較,有的在細細品嘗味道,有的在認真觀察外形…不久,他們就都有了自己的發現:顏色不同,味道不同,長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寄信,了解寄信的過程。
2、能夠根據已有的加法口算經驗,計算出郵資。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制郵票,面值分別為1元、2元、4元、6元、8元、10元若干。
2、地圖一張。動物圖片大熊貓、麋鹿、馬、駱駝、金絲猴、藏羚羊等。
3、郵編、郵資表格一張。
4、信封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我們的幼兒園為什么打扮的很漂亮?
2、對新年快到了,我們邀請動物們一起來參加我們的新年舞會吧!
3、請了誰?他們的家鄉在哪里?(出示地圖)
(1)謎語:四腿長長脖子彎,背上馱著兩座山,吃飽水和草,幾天不餓口不干,馱著重擔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風寒。——駱駝
(2)的國寶是誰?
(3)謎語:身披一件金絲絨,美麗聰明蹦跳跳。手是腳腳是手,爬山攀樹稱英豪——金絲猴
(4)出示圖片藏羚羊,他是誰?他的家鄉在哪里?請孩子把藏羚羊放到他的家鄉。
(5)哪個動物的家鄉在內蒙古的?
(6)鹿馬驢牛它不像,人稱它四不像。他是誰?(麋鹿)麋鹿的家鄉在哪里?
4、這些動物住在全國各地。有的動物離我們遠,有的離我們近。
價值分析:通過邀請動物來參加新年舞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了解信的特點
1、提問:我們要把邀請卡寄到動物的家怎么寄呢?
2、出示郵編、郵資表格
(1)郵編:不同的地方郵編是不同的,但它們都有6位數字。
(2)郵資:為什么有的地方郵資高有的地方郵資底?
3、原來寄信要有信的內容,有郵票,有郵編,還要有信封。
4、出示信封,了解信封
(1)信封上有些什么?
(2)左上角的方格內寫上收件人的郵政編碼。右上角貼郵票。信封的中間寫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寫寄信人和寄信人的郵編
價值分析:通過師生互動了解信的基本常識。
三、寄信
1、出示駱駝圖片,教師示范寄信
如果我要給駱駝寄邀請卡,把邀請卡放入信封內,看看駱駝的家鄉在哪里,寫上駱駝的'家鄉的郵編,收件人地址里貼上“新疆”把駱駝圖片貼在收件人里。下面寫上我的姓名,和我的郵編。貼上郵票。
2、集體操作
重點指導貼郵票,郵票的面值和張數可以不同,但郵資總價必須相同。
3、交流驗證:寄給誰的信,郵編對嗎,地址對嗎,郵資對不對。重點驗證郵資,算一算郵資的總價是否準確。
4、互相檢查。和朋友交換檢查。
5、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既細心有會動腦,真是聰明的孩子。
6、現在我們一起去給動物們寄信吧!將信投入郵箱。
價值分析:嘗試寄信獲得寄信的基本經驗,提高口算的能力。
四、延伸活動
在區角活動中投放寄信的材料,復習鞏固寄信。
大班教案 篇4
該故事是一個很有趣的童話,講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們長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點。通過這個繪本的閱讀和理解,能讓孩子們較好地辨識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門購買的不同種類的東西;以及每個家族成員購買東西的數量的不相同;培養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條理,并愿意幫助別人的品質。
融入的數學元素
從認知角度,一是可以讓孩子們了解青蛙一家每個成員的不同特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比較的方法;二是讓孩子們將青蛙一家每個成員購買的物品和數量互相匹配對應,在幫助青蛙一家請客為朋友準備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內的數數,數量匹配以及數的形成的學習。
活動的設計
年齡段:中班上學期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幫助幼兒感知、理解5以內數的形成。
2.喜歡聽故事,在幫助小鴨子和小青蛙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增強對家人的區分辨別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兒對數形成的認知水平。
環境準備:PPT、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個人物的頭像、每個人物購買的食物、1-5數字)
活動過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認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帶來了一張照片,他們是青蛙的一家。
重點提問:照片上有幾只青蛙?他們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辨認5個不同的角色。
青蛙爺爺,頭戴小帽、手拿煙斗、胡子翹翹;
青蛙奶奶,皺紋多多、頭發白白、拄著拐杖;
青蛙爸爸,戴著領結、架付眼睛、愛看書報;
青蛙媽媽,頭戴花巾、喜歡打扮、最愛漂亮;
青蛙寶寶,穿個圍兜、梳起小辮、戴上小花。
2.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聽聽故事——解決故事中小鴨的疑問
(一)了解青蛙一家購買東西的順序和物品
1,講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這么多人來買東西,小鴨子忙得記不清了。
重點提問: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誰先來買,誰后來買?
2.青蛙一家在小鴨店里買了很多東西,小鴨實在記不住了。
重點提問:他們都買了些什么?買了多少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吧。(教師再歡播放PPT)
3.你們記住了嗎?青蛙一家在小鴨店里買了些什么?買了多少?請你們排一排。要邊排邊告訴小鴨。(鼓勵幼兒邊排邊表達)
(二)解決青蛙一家請客的問題(學習5以內數的形成)
1.小鴨覺得很奇怪,問:“你們一家買這么多東西,吃得完嗎?”青蛙寶寶說:“今天我們家請客,買的東西是請客人吃的。”
——爺爺請來1只小雞,請它吃1條毛毛蟲,毛毛蟲是小雞最喜歡吃的;奶奶請來2只熊,請它們吃什么呢?
重點提問:為什么請它們吃蜂蜜?吃多少?夠吃嗎?不夠怎么辦?幼兒介紹方法。
(追問:再買幾罐?)
小結
1罐蜂蜜再買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么叫“添上”?原來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罐蜂蜜?夠嗎?要添上幾罐?
——三只烏龜是爸爸請來的客人,請它們吃什么呢?
重點提問:青蛙爸爸買了幾只蝦?客人有幾位?夠吃嗎?不夠怎么辦?
小結
2只蝦再買1只蝦就是3只蝦,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么叫“添上”?原來2只蝦添上1只蝦就是3只蝦,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只蝦?夠嗎?要添上幾只?
——媽媽和青蛙寶寶也請來了客人,它們請來了誰(同時出示)?媽媽請來幾位客
人?青蛙寶寶請來幾位客人?請他們吃什么?
重點提問:媽媽和小青蛙買的食物夠不夠?請你們來幫忙!
——操作后,幼兒介紹解決方法。(你是怎么幫忙的?)引導幼兒說: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講述——知曉故事結尾
原來,青蛙一家不僅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結
你們看,在你們的幫助之下他們吃得多開心啊!小鴨子和青蛙都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幫助它們解決了問題。
附故事內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們非常快樂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爺爺出門去散步,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一條毛毛蟲,送給小雞。
青蛙奶奶要到花園里去,看看她前幾天種的小花開了沒有,她在小鴨店里買了兩桶花蜜,送給勤勞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門去上班,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三只小蝦,送給他的烏龜兄弟。
青蛙媽媽要到河邊去看她的小蝌蚪寶寶,她在小鴨店里買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寶寶。
小青蛙要上幼兒園去,他在小鴨店里買了五只小飛蟲,送給他的好朋友。
小鴨子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小青蛙說:“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經買了好多西了,一條毛毛蟲、兩桶花蜜、三只蝦、四根水草、五只小飛蟲。”小青蛙摸了摸腦袋說:“沒有啊,我什么時候買過這么多東西呀?”小鴨子說:“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們來告訴小鴨子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嗎?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春天的美好景象。
2.嘗試續編散文詩,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件-花園里有什么
2.繪畫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花園里有什么
教師:現在已經是春天了,我們的'周圍發生了什么變化?花園里有什么不一樣?
二、學習散文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2.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些什么?他們都在干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擬人的表現手法:
如,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3.教師播放散文詩,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三、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還可以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
聞到些什么?
(如聽到布谷鳥的叫聲、
小溪在歡快的歌唱、聞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想法,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四、 畫一畫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吧!
2.幼兒操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園。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詩:
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園里有什么?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張開了笑臉,
青青的草地像綠色的地毯鋪在花園里,
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
勤勞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著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日常活動中,幼兒聽到有關民族音樂的旋律會隨其自由舞蹈,但幼兒園很少將民族舞蹈融入日常教學中。本次音樂活動將彝族阿細支系的音樂《阿細跳月》和海南黎族的竹竿舞融合在一起,既讓幼兒感受到樂曲的民族特色,同時又能體驗民族舞蹈——竹竿舞,能極大地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在了解竹竿舞特點的基礎上,初步學習在竹竿上跳,體驗游戲帶來的愉悅。
2.在活動中嘗試三人合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合作能力。
3.嘗試跟隨音樂進行節奏樂、圖譜游戲等活動,感受民族民間音樂的音樂風格。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在社會領域課程中讓幼兒欣賞民族音樂舞蹈,對相關的民族文化知識與民族藝術形式有所了解。
材料準備:相關課件與圖畫、民族服飾、竹竿、幼兒用書第6頁。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幼兒將竹竿當馬騎,來到活動場地,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特點。教師簡單介紹本節課所涉及的兩個民族的民族特點。
教師:今天我們要上一堂特別的`音樂課,需要用到竹竿,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著節奏做律動,熟悉節奏及旋律,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2.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竹竿舞。
觀看竹竿舞的課件,讓幼兒對竹竿舞有初步的了解。
教師:我國有一個少數民族叫黎族,那里的人會用竹竿玩什么呢?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吧。
大家一起觀看課件。
教師:他們把竹竿放在哪兒,在干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他們是怎么跳的,竹竿是怎樣移動的?
小結:這種舞叫竹竿舞,竹竿的移動叫打竹竿。
3.幼兒學習跳竹竿游戲。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試一下竹竿舞呢?
教師和配班老師三人組成一組做示范。幼兒三人一組自由分工,自己嘗試跳一跳,教師巡回觀看。
教師:小朋友,你們在玩時發現什么問題了嗎?
幼兒:會碰到腳,兩個人動作不能統一……
教師:知道為什么嗎?因為竹竿舞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
請一組幼兒做示范,教師從旁指導。先兩個人一組練習打竹竿,老師跳,再請幼兒三人一組試一試。
4.幼兒表演。
幼兒穿上民族服飾,準備表演竹竿舞。
教師設置分組的區域(兩組或三組),請幼兒自行選擇到區域內表演。其中每組兩人打竹竿,其他幼兒跳舞,并進行分解練習。如打竹竿的幼兒先練習,跳竹竿的幼兒觀察,然后再練習。教師積極引導幼兒將舞步與節拍和節奏對應,再進入竹竿之間進行表演。
5.可視化音樂游戲。
翻開幼兒用書第6頁,請幼兒把虛線的音符描成實線,并隨著音樂點音符,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與節拍。
6.簡單小結。
延伸活動
在戶外活動時讓幼兒自由進行竹竿舞的游戲。
在音樂區中提供音樂磁帶和錄音機,讓幼兒自由表演。
播放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少數民族音樂的風格。
結合美術活動、社會活動,了解少數民族黎族地區的風景名勝、民俗文化等。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了這本繪本,本書《多多老板與森林婆婆》主要是講述環保的重要性。由于下個主題“大樹”的緣故,在閱讀區我投放過此方面的書籍,我班幼兒對環保方面也十分感興趣,課間時常會來問我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也想借這次機會和他們好好討論一下。本書的封面就是多多懷抱著一顆嫩苗,全書的主色調是綠色,也代表著人們生活得欣欣向榮,非常有活力。這本書的境界比一般環境類書境界要高,它最終讓所有人都懷有一顆愛環境,愛森林的心。世界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過了,可是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地球卻生病了。正如書中所言,人們剛開始了解木柴的重要性后,就開始大肆砍伐樹木來謀取財力。小朋友們是我們祖國未來的主人公,我們有必要和有義務為這些花朵傳輸正確的環保知識。森林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森林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系,都是他們必須要了解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欣賞、理解故事內容,理解“如果森林消失,地球就會滅亡”的古老傳言。
2、情感目標:感受作品所表達的保護大自然的真切情感。
3、能力目標:在老師指導下,初步嘗試與同伴商量、討論和大膽猜想,想象。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以及“如果森林消失,地球就會滅亡”的這句古老傳言。
活動難點:
了解森林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森林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系以及在老師指導下,初步嘗試與同伴商量、討論和大膽猜想,想象。
活動準備:電子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師:今天老師帶了一本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此環節我只用了簡單的一句話直接進入本書內容,激發幼兒興趣。
二、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嘗試理解保護自然的意義
1、仔細觀察繪本封面,觀察ppt1師:——這是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幼:多多老板)——他在干什么?(幼:多多老板站在地球上,手里拿著種子)——書的名字叫《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你們猜猜他們會發生什么事呢?(幼兒自由回答)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此環節我設立了三個問題,目的是請幼兒仔細觀察繪本封面,簡單介紹本書主要人物,為下面孩子們能更好理解故事發展做好鋪墊。
2、觀察ppt2師:——這里是久久國,你瞧瞧,這里的人們住在哪里?(幼:森林里)——他們住在森林里快樂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幼:表情…)——森林帶給這里的人們哪些好處?(幼:果實,火柴等)——除了久久國的人們你還看到了什么?(幼自由闡述;幼:有很多樹)——哪一棵樹比較特別?(幼:大樹)此環節主要向孩子們介紹久久國,請幼兒仔細觀察久久國的一切,重點請幼兒思考森林的好處以及在特別的大樹上居住的森林婆婆,為下面的故事發展做好鋪墊。
3、觀察ppt3師:——這里是多多國,這里的人們又住在哪里呢?(幼:城市里)——你覺得他們的生活怎么樣?(幼:很忙)——大家仔細瞧,多多老板在干什么?(幼:想問題)想什么?
4、觀察ppt4——如果現在讓你選擇,你喜歡住在久久國還是多多國里呢?為什么?(幼自由回答)此環節的目的在于通過兩個國家迥然不同的生活對比,請幼兒思考在現實物質和自然界中,哪一個比較重要。為達到本節課的活動目標做好準備。
5、觀察ppt5~7師:——多多老板到了哪里?(幼:久久國)那你猜猜他會對人們說什么?(幼猜猜)——聽了多多老板的話,你猜猜久久國的人們會說什么?(幼自由回答)——你覺得誰說的對呢?為什么?和你旁邊的好朋友互相討論一下此環節主要的目的在于請孩子們初步嘗試與同伴商量、討論和大膽猜想,想象。為達到本節課的活動目標做好準備。
6、觀察ppt8師:——多多老板會砍伐森林么?請小朋友自己觀察。
7、觀察ppt9師:——他們會永遠這么開心下去嗎?(幼:不會)——最后久久國里再也沒有茂密的森林了,沒有了森林,久久國會發生什么事情?(幼自由回答)此環節我預設請小朋友們自己觀察接下去故事是怎樣發展的,初步感受理解“如果森林消失,地球就會滅亡”的古老傳言。
8、觀察ppt10師:——孩子們,久久國出了什么事?為什么會這樣呢?
9、觀察ppt11師:——久久國的人們會怎么樣?(幼:害怕,驚恐)——他們會說些什么?(幼:自由討論)
10、觀察ppt12師:多多老板會怎樣呢?
11、觀察ppt13~14師:——誰出現了?她會說什么?
此環節我只預設了一個問題,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孩子們大膽猜想,想象的能力,為達成目的做好鋪墊。
12、觀察ppt15師:——孩子們,如果森林消失了,地球會滅亡嗎?
——是呀,久久國的森林不見了,我們快想想辦法幫幫他們呀?
13、觀察ppt16~17師:——我們看看森林婆婆找到了什么好方法?
師小結:我們只有多植樹造林,才能擁有一個美麗的地球!你們看!多多老板和常常國居民們都舉雙手贊成,開始植樹造林,讓久久國又變成了一個美麗、快樂、幸福的家園!“如果森林消失,地球就會滅亡。”久久國流傳下來的古老預言,千真萬確。不僅是我們小朋友,我們也可以時常提醒爸爸媽媽,讓他們保護環境。如果森林消失,地球就會滅亡。
三、完整欣賞繪本,感受作品所表達的保護大自然的真切情感。
師:孩子們,為了將一個美麗、充滿生機的'地球,當作禮物送給你們和未來的人們,我們還能做些什么來保護環境呢?
活動反思:
本書‘多多老板與森林婆婆’主要是講述環保的重要性。正如書中所言,人們剛開始了解木柴的重要性后,就開始大肆砍伐樹木來謀取財力。小朋友們是我們祖國未來的主人公。我們有必要和有義務為這些花朵傳輸正確的環保知識。森林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森林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系,都是他們必須要了解的事情。
結束本次活動,自己感覺孩子們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可能這與書本難度也有關系。我認為本書的主題還是挺深刻的,知識量也比較大,但是本書中的人物形象還是挺可愛的,畫面也比較滿。本書較于難理解,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孩子還是比較難的。其實這也在于教師比較好的引導,作為一名新教師,在引導幼兒和反饋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十分缺乏的。而且本書屬于繪本類,這對我來說也是個考驗,我總是以呈現一問題,提問小朋友這一單一方式展開,過于單調,時間一長小朋友就會失去興趣。而且我認為繪本最大的魔力就是能讓孩子自己感受它的美和真切的體會到其中的道理。今后我會多加注意,也會同有經驗的老師多多學習,增強自身能力。希望自己會有進步!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前評析:
大班幼兒已經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并且非常流暢地能從1數到30,在3月份,結合“3.15消費者維權日”這個主題,引導幼兒認識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并通過與其他幼兒的合作、交流,明白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同時讓幼兒明白如果在生活中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方面的常識,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
2、能用數字和語言適當的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食品與保質期的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毛絨小狗玩具、多媒體課件、食品、兒歌錄音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故事導入
1、師:小狗汪汪是個可愛的小家伙,她呀,特別愛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袋呢。今天家里沒有牛奶了,小狗汪汪見媽媽忙,就自己去路邊超市買了一袋,可是剛喝了不一會啊,汪汪肚子疼了,哎呦呦、哎呦呦,肚子好疼哦……。
2、提問:小朋友,汪汪為什么肚子疼呀?
牛奶壞了,汪汪拉肚了。
3、提問:為什么牛奶壞了呢?
時間長了,牛奶變質了。
4、師總結:對了,肯定是牛奶壞了,牛奶不能喝了,因為小汪汪沒有查看牛奶的生產日期,不知道是否過保質期呢。
(通過一個短短的小故事,創設情境,引出今天的.活動重點: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引出簡捷、直接切入本活動的重點內容。)
(二)檢驗保質期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來看看,這些食品是哪天生產的,有沒有過保質期。
1、出示圖:面包,生產日期:20xx0410,保質期:5天
提問:20xx0410是指哪年、哪月、哪天?
20xx年4月10日
提問:保質期是5天,我們該從20xx0410的哪個數字開始數數呢?怎么數呀?
從10日往后數,數5天。
提問:為什么從10日數?
保質期是5天,所以從表示“天”的數字開始數。
提問:請問這個是否過期了呀?能不能吃了?為什么呢?
沒有過期。從10日往后數5天,11、12、13、14、15日,今天是4月12日,能吃的。
2、出示圖:汪汪煎卷,生產日期:20xx0116,保質期:9個月(讓幼兒探究保質期是“月”的計算方法)
3、出示圖:綠茶,生產日期:20xx0212,保質期1年(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明白如何推算保質期是“年”的數數方法)
4、總結:看來食品的保質期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通過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認識生產日期、保質期,學會借用手指推算出食品是否過期。在這個活動環節里,有目的的出示了“5天、9個月、一年”這樣的數字,讓幼兒明白有關天、月、年的計算方法。)
(三)自主探索活動
1、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食品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通常印在食品的包裝袋或包裝盒上。
2、今天小朋友們來做一名檢驗員,看看這些食品的生產日期是哪天,保質期是多長時間,有沒有過期。(讓小朋友檢驗食品,討論)
(1)牛奶(2)高樂高(3)鴨珍(4)銅鑼燒
3、分別讓小朋友議一議,說一說,探討一下食品的保質期。
(這個環節是幼兒探索、交流、合作的過程,利用形象的食品包裝,看一看、找一找、算一算、說一說、議一議,將本活動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內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游戲活動:看圖《猜一猜》
1、藍莓派:猜猜這個藍莓派是那天生產的?保質期是幾天?
(對猜對的小朋友給予獎勵,及時鼓勵幼兒參與教學活動。)
2、巧克力3、飲料4、真果粒
(游戲活動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教學活動的中心,在這個環節安排游戲活動,既是幼兒學習活動的特點必須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也是鞏固、加深本課活動重點內容,使本課所學得到反饋。幼兒不僅樂于參與,也讓學習成果得到展示。)
(五)擴展活動:檢驗的常識
1、提出問題:有些物品不僅要看保質期,更要看具體的食品質量。即使在保質期時間之內,如果出現問題,也不能吃了。那么什么情況下不能吃呢?
霉變的、出現餿味了,變顏色了,包裝袋漲袋了、瓶蓋的安全紐氣壓有響聲……等等,都要好好的檢驗一下。
2、檢驗的方法有哪些呢?
看保質期、看顏色、聞味道、按瓶蓋……
3、總結:在不放心食品質量的前提下,記住千萬不可以像小狗汪汪那樣粗心地喝了變質的牛奶哦!還有我們以后去超市買東西,一定要先查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做個合格的檢驗員。
(擴展知識這個環節的安排,將活動內容提升了一個高度,不僅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還關注幼兒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六)延伸活動
1、聽兒歌《12315》,如果買了過期的或假冒偽劣的商品,我們應該怎么辦?
退貨、找商家賠償、撥打消費者維權電話12315
2、合著兒歌的節拍,邊說兒歌邊去班級的游戲區域“小小超市”去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雖然是個小小的兒歌,也是對幼兒知識的提升。在這里設計這首兒歌,不僅可以活躍幼兒的活動氣氛,更為幼兒知識的再擴展提供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機會,做到知識在更新,但過程卻不枯燥,非常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
教師評析: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認識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在游戲活動中,利用手指數數的方式,讓幼兒推算食品的保質期時間,利用“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等游戲活動,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特別是最后兩個活動環節“檢驗常識”和“《12315》兒歌”的設計,為幼兒搭建了一個“立體的、多面的”生活知識平臺,豐富了幼兒活動的內涵。
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里指出的: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教學反思:
1、 整節課上下來,孩子積極性較高,因為平時涉及這方面的問題較少,孩子興趣較濃。
2、 但是時間沒有控制好,導致課還沒有上完,就有孩子請假解便,我多不好意思的。
3、 孩子們在推算食品保質期時比較困難,這是我的疏忽。我雖然布置家長帶孩子到超市調查各種食品的保質期,但是我們農村幼兒的家長不重視,根本沒有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我應該自己帶孩子到超市做調查。
4、 上完課我才想起有些食品包裝盒上沒有注明保質期,這就需要根據生產日期和安全日期推算保質期。
大班教案 篇9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指導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描繪雪花自由飛舞的情景,以及表現雪花融化,變成水滴的特征,啟發幼兒感覺詩歌的意境,能運用肢體動作來模仿雪花飛舞的情景,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詩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描繪雪花自由飛舞的情景,以及表現雪花融化,變成水滴的特征。
2、啟發幼兒感覺詩歌的意境,能運用肢體動作來模仿雪花飛舞的情景。
3、引導幼兒體會詩歌的結構,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紡編活動。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幻燈片課件,雪花頭飾人手一個,錄音詩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冬天下雪情景。
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你喜歡冬天嗎?為什么?
二、欣賞詩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1、出示一片雪花。
(點擊一片雪花)今天有位客人來我們大班做客,是誰呢?(一片雪花)
(點擊雪花圖二)雪花美嗎?它能自由飛舞,飄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點擊圖三)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想飄落到什么地方去嗎?去干什么?(幼兒討論)
2、請個別幼兒回答。
3、完整欣賞錄音詩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那我們一起來聽聽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聽完提問:你聽完詩歌感覺怎么樣?我們來學學雪花飛舞的動作?
4、 邊點幻燈第二遍分段欣賞詩歌。
我們一起來欣賞。
(圖三),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飄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圖四)飄到哪里?變成什么?在干什么?
(圖五)飄到哪里?去干什么?
(圖六)我飄在哪里,在干什么?
雖然雪花很冷,但它還是非常愿意回到媽媽的身邊,誰都離不開自己的媽媽。
5、有表情的朗誦邊用動作表現詩歌。
啊,好美的詩哦,你想當一片雪花嗎?那我們一起戴上雪花頭飾來表現詩歌,好嗎?
6、仿編詩歌。
小雪花真快樂,可以飄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們把自己想去的地方來編進詩歌里吧。
活動反思: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是大班的一節語言活動,是一首很美的詩歌,語句簡短流暢而優美,小雪花神氣而可愛,飄飄蕩蕩,落在大地上給不同的人帶來了快樂。雖然是一節很簡單的三段體詩,卻有著很深的寓意。我在設計時就想通過視、聽、文字全方面的讓孩子去學習詩歌,我制作了flash動畫并配有音樂,在一開始就讓孩子看動畫,充分感知詩歌中的場景,再聽老師朗誦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再過渡到邊看動畫邊聽詩歌,最后讓孩子通過文字幫助學習。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體育教案:傳球_大班體育教案07-13
大班美術教案:織網 大班藝術教案09-09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經典)10-03
(精選)大班教案09-13
(經典)大班教案08-27
大班教案【精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