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5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課題:語文七色光二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積累形近字和多音字能正確運用。積累四字詞語和俗語,了解成語“專心致志”的由來,并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舉辦故事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古今中外關于“專心致志”的.故事,并進行講一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1.練
形近字辨析填空要注意從偏旁部首上引導學生區(qū)別字意的不同。
多音字注音、組詞。
2.日積月累。
(1)小組內書讀。
(1)引導學生感受四字詞語、俗語的大意。
(2)練習背誦
3.知識窗。
(1)自讀、互讀、,交流讀懂了什么?
(2)用專心致志寫一句話。
1.大家一起來。
2.分組互評。
3.上臺講故事。
語文教案 篇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啟蒙老師的美好品質。
(二)能力訓練點
繼續(xù)指導學生從文章的內容聯想開去,即聯想自己的小學生活實際。
(三)德育滲透點
1.激發(fā)熱愛祖國,尊敬師長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學生要勤勉,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四)美育滲透點
從作者以美好的心態(tài)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聯想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啟蒙老師的優(yōu)秀品質,喚起學生對美好的小學生活的回憶。
(二)難點
理解啟蒙老師的優(yōu)秀品質。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在檢查預習的基礎上,了解、歸納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并注意及時總結好的學習方法。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學課文,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動腦、動口、動手,弄懂課文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五、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課題中的啟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學生活中,給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誰?
(二)檢查預習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寫了啟蒙老師的哪幾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啟蒙老師是些怎樣的人,為什么讓我時常心懷感激?
(2)為什么老師的許多表揚我都淡忘了,而教師的批評和懲戒我至今未曾忘記?
(3)從這些寬嚴之間,同學們也領悟了一些道理。我們領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三)小組討論大家提出來的問題
可以全都討論,也可以只討論你們感興趣的某些問題。
(四)全班交流討論結果,教師相機點撥
1.你覺得我的啟蒙老師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是怎樣寫出來的`?
(1)熱愛祖國
①演講
教師引導:我們的演講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進行的?說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②寬嚴之間
教師引導:對什么寬?對什么嚴?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2)治學嚴謹,教育嚴格
①嗅覺特長的故事
教師引導:你對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寫大字的故事
教師引導:老師說我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聯想一下,老師批評你時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話
教師引導:老師播下的種子是什么?這些種子開花結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個反問句是什么意思?由這段話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話。
(五)全文質疑,釋疑
(六)情感遷移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師,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具體的事例說說這個老師的美好品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地情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印刷品(包括郵票)和光盤,有條件的可要求上網。教師準備有關掛圖,有條件的應準備光盤或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導語: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yōu)美,描寫生動,大家一定會喜歡的。
二、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出示“閱讀提示”,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答案,然后小組交流。
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
⑴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從人物所從事的`行業(yè)之多來表現的。
⑵畫上的街市非常熱鬧,介紹了畫面上各種人物的形態(tài);
3、學生質疑,隨機解決一些問題。
三、賞讀,展開想象
教師:(張貼掛圖或播放光盤《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并隨著課文展開想象,盡情地欣賞《清明上河圖》中的美麗風光。
1、《清明上河圖》中都有哪些行業(yè)的人物?
2、畫上的街市的熱鬧表現在什么地方?
3、北橋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讀文、看圖、想象、交流問題。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四、美讀,表達情感
教師: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讀,然后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講述課文故事。
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懂得高超的技術是經過長期艱苦努力得來的,只有不怕吃苦,經得起摔打,才能學到真本領。
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重點是第3自然段騎手所說的話。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4、師簡介南美洲的騎牛比賽。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詞,重點讀一讀。
3、檢查自學效果。
(1)自讀生字詞。
(2)正音。
翹舌音:術、束、洲、致、超、掌。
平舌音:曾
后鼻音:掌、曾
邊音:烈
只: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碰到長句子多讀幾遍,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檢查讀書情況。
4、出示長句子,指導朗讀。
好幾個騎手/騎在野性大發(fā)的/公牛背上,只兩三秒鐘/就摔了下來。
5、指導停頓,領讀、練讀,指名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7、再讀課文
(1)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其它同學邊聽邊想:每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3)生互相交流。
(4)齊讀課文。
三、教學生字
1、讀生字卡片,鞏固字音。
2、引導用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
3、反饋檢查。
4、你用什么辦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5、指導書寫。
“術”、“末”:中間的豎要寫直,而且都要寫在豎中線上。
“熱”、“烈”:下面的四點底要寫得寬一點,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特”、“觀”、“技”、“位”:要寫得左窄右寬。
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熱”、“烈”兩個字很難掌握,讀長句停頓不夠。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2、懂得高超的技術是經過長期艱苦練習來的,只有不怕吃苦,經得起摔打,才能學到真本領。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卡片,口頭擴詞。
2、齊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1)“特別”可以換成什么詞?
(2)把這喜愛之情讀出來。
2、自讀第2自然段。
(1)讀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別愛看騎牛比賽?
(3)擠滿了人興致勃勃指導讀詞
(4)誰能讀出人們愛看騎牛比賽的'那種感情?
練讀,指名讀,評議。
(5)從哪里看出這個騎手“技術高超”?
A、看圖理解:瘋狂、上下蹦跳、牢牢。
B、再讀兩、三遍,體會“技術高超”?
C、不管是看他自己騎車的情況,還是拿他跟別人比,我們都會發(fā)現他的技術很不一般,這就是技術高超。這個人的技術為什么會這么高超呢?師范讀第3自然段。
3、自讀第3自然段。
(1)這個騎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問話的?
(2)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只有……盡管……他還是……
小姑娘……我曾經……上千次……
(3)男女生分讀句子,說說“上千次”說明什么?
(4)你從騎手的話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學生自由討論,自由說。
4、指導朗讀
(1)小姑娘的話讀出興奮、驚奇的感情;
(2)騎士的話要讀得沉穩(wěn)、有力、親切。
5、范讀
6、生賽讀,評議
7、講述故事
8、齊讀課文。
(1)這么好的課文,應該牢記在我們腦中。
(2)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聽嗎?
(3)同座位互講。
9、指名講。
三、總結課文
1、學完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討論后,出示,練習填空。
高超的本領是經過()得來的。只有(),才會有()。
板書設計
7、騎牛比賽
教學后記:
1、學生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
2、通過學習課文學生懂得了高超的的技術是經過艱苦訓練努力的來的。
3、“熱烈”學生較難讀準字音。“洲”“勃”“獻”“管”這些字學生交難認讀。
語文教案 篇5
師:出示兩只小獅子的圖片問:看看這是兩只什么樣的小獅子?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生:一只小獅子很勤勞,看它正在練功呢。
生:一只小獅子很懶,看它正架著二郎腿躺在樹下睡懶覺。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讀書中是怎么寫這兩只小獅子的?
(充分讓學生展示自己觀察與表達的能力。通過看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察結果,同時注意文本的.合理應用,讓學生在初步了解圖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圖意。)
師:同學們讀得真用心。你們讀了課文后,想演一演這兩只小獅子嗎?怎樣演才像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想扮演勤勞的獅子。
師:請你演一演那只勤獅子。
生:天剛亮,勤勞的小獅子就開始練習(動作表演)滾(轉著身子)、撲(向前撲的動作)、撕(雙手撕抓)、咬(齜牙裂嘴的樣子)
師:他演得怎樣?如果整天做這些動作,你們覺得怎樣?
生:演得真像。要是整天這樣練習一定很辛苦,很累。
師:是的,我們的勤獅子整天都這樣做,你想對小獅子說什么?
生:勤獅子你真了不起,一點也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向你學習。
生:勤獅子你以后一定能成為林中之王!
……
(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心中自主探究,學會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再通過生動活潑的角色表演,去揣摩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行為表現,體驗苦練本領的不容易,從而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只有學會生活的本領,才能成為有用的人。要學會生活的本領就必須不怕苦不怕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經典】語文教案11-03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語文教案07-21
(經典)語文教案07-30
(精選)語文教案09-16
語文教案[精選]08-24
(精選)語文教案10-02
[經典]語文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