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06 09:47:56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7篇[精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7篇[精選]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默讀課文,了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并精心保護朱鹮的經過,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3.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介紹“朱鹮”。

  朱鹮:鳥類的一科,身體大,嘴細長而彎曲,腿長,生活在水邊。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要求: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三)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ㄐ」夂突锇閭儙ьI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尋找朱鹮并精心養護的事)

  (四)理清文章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敘述的?

 。ò词虑榘l展順序,先講小光遇到幾位尋找朱鹮的考察隊員,然后和小伙伴們帶領叔叔們尋找來鹮,最后講他們終于找到了朱鹮并認真觀察,精心養護它們)

  2.朱鹮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讀一讀。

  3.小光和伙伴們為了尋找,保護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4.討論: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發?

 。▽W生從保護里野生動物和保護生態環境兩方面來談感受)

  (五)總結、擴展

  經過小光的小伙伴們以及考察隊員叔叔們的努力,使得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朱鹮得以生存、繁衍下來,那么在當今的社會中,又有多少野生動物會有如此幸運呢?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我們應做點什么呢?

  (六)布置作業

  搜集一些野生動物的資料,圖片、向人們宣傳并呼吁大家共同保護它們,保護生態環境。

語文教案 篇2

  【《秋天》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能用一些優美詞語來描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二、養成教育訓練點:抓住文中抒情這條線索,讓學生通過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學重點

  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稍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初步理清詩歌的條理,并學習第一小節。

  二、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激情導入

  1、板書課題:秋天

  2、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詞語?

  (秋高氣爽秋風紅葉秋水長天秋風蕭瑟秋蟲啾鳴秋實累累秋桂飄香霜葉知秋秋雨綿綿秋風習習楓林盡染落葉蕭蕭秋山如洗一葉知秋春華秋實秋菊傲霜秋風落葉)

  3、教師適當講解上面詞語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你能用幾句話來描繪一下嗎?當然你也可以選用上面的詞語。

  5、有一位山東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的。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我們來看看在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讀圈畫(具體要求:①讀通、讀順句子,讀準字音。②畫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選擇一到兩個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檢查預習:

  2.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學生朗讀詩歌。為詩歌標出小節。(主要檢查讀通、讀順、讀準確的目標達成度)

 、谀隳苓x擇一個詞語來說說它的意思嗎?注意:老師不是叫你當詞典的傳聲筒,老師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可以包括詞語、句子等各種問題)

  4、老師要提出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來看看同學讀了這么幾遍書后有些什么收獲。這個問題是:你覺得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完成。

  (介紹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豐收景象。)

  5、那么,這首詩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第一次板書:稻穗 向日葵 野菊花 蘋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二次板書:(金黃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繽紛的)野菊花 (漲紅了臉的)蘋果(紫色的)葡萄(舉著紅纓的)玉米 (紅著臉的)高粱……

  (三)、語言對比初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1、老師現在有一種沖動——我也想當詩人,寫一些兒童詩奉獻給你們。不信,你們聽:(老師根據板書,說——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我能看到金黃的稻穗……)你們覺得怎樣?

  2、引導學生和課文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種景物做對比)

  3、教師小結:課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語言優美生動,很有情趣,也飽含深情。語言是用來表情達意的。否則一個個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學習第一小節:

  ①指名朗讀第一小節

 、谖覄倓傉f過,一首好的詩歌,它的語言是有生命的。我們來看看,這一段中,你認為哪個字使這整個一段內容充滿著生命力?

 、垡龑W生交流

 、芙處熜〗Y:秋天到了,紅紅的蘋果,紫紅的葡萄,舉著紅纓的玉米,紅著臉兒的高粱——這些能不讓太陽更紅更嬌嗎?桂花、菊花盛開,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醉人的'花香,俗話說“桂子花開,十里飄香”,這一切能不讓空氣更甜嗎?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紅更嬌”、“更甜更好”這兩個詞就用活了,寫出了秋天的與眾不同。

  5、細細地讀,細細的品味,你會發現這首詩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這樣的。課后自己可以去試著找找,明天我們課上交流。

  (四)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思考:細細地讀,慢慢地品,選擇一到兩處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記錄。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積淀情感

  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里行間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

  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

  (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么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來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機發現學生講述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

  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也可以當詩人,因為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后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鑒賞專家”。

  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言準備,教師巡視了解學情,相機指導。

  5、引導學生交流

  ★“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香氣……輕輕涂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把原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著讀著,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死你了。

  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

  7、指名學生分小節(第二、三、四、五小節)朗讀。

  (四)深入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著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涌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

  2、指名朗讀。

  3、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句話的?

 、佟叭犴g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

  ②“發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里,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著: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詩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為詩歌的最后一個小節,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

  (“黃葉”是秋天的象征,因為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通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贊美和依戀之情。)

  6、練習讀好最后一個小節。

  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的私語》)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話。

  【教學總結】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歲時所作。這首詩寫得很美好很純凈,像世外桃源;詩不長,僅三節。雖很精粹,卻容量大,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致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鑒于此,我便把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及體會詩歌優美意境,品味文中優美詞句作為本文的教學重點,設計教學時數為一課時。在這堂課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學習投入,討論認真,探究深入,整個課堂氛圍活躍并且自主,在討論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幾次小高潮。我認為這堂課的“亮點”有以下幾處:

  1、注意導語的連接作用,直擊教學重點:

  我用一個小練習入課:請同學們為一句不完整的詩歌補充詞語!白栽陲w花輕似 ,無邊絲雨細如 !蹦康氖峭ㄟ^推敲比較,讓學生領略品味詩歌語言之趣、之美。

  這個小練習引起了學生們濃厚的興趣,大家細細揣度,都大膽說出自己的妙想。這樣,導語在課堂上就成為了一座橋梁,把我將針對這首教學的重點“細品語言”和學生的實際感受連接起來。對于學生而言,目標明確,而且過渡自然。

  2、由表及里,推敲語言:

  詩的語言精煉、濃縮、字少意多,有極強的`表現力。我們引導學生讀詩,通過對詩的用詞的研究、鑒賞,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略詩歌的價值,還可以為學生寫文章時在遣詞造句方面提供經驗。好的詩常在煉意、煉字、雕詞琢句上獨見功夫,往往是窺一斑而見全豹。因一字而盡傳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當講解;在“一字”上進行“點撥”啟發學生認真地思考和體味。

語文教案 篇3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只見兩個孩子在猛追著晴空中越飛越遠的一只斷線風箏。

  “你倆要是帶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變成一只能遠走高飛的.老鷹吧!你們就準能把風箏逮住!”

  幾個過路人,見到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這兩個孩子。

  “對,我們為什么不能像鳥兒似的長上一雙翅膀在空中飛翔?”一個飛向空中的幻想在這兩個幼小心靈里萌發了。

  從此,他們開始留心觀察鳥類高飛向滑翔時雙翅的變化,并精心制作各種“飛”的玩具。他倆長大后,仍然繼續研究飛行的原理。

  科學的幻想經過人們的勤奮努力,終于變成了現實。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誕生了。這架螺旋槳飛機的發明者,正是20多年前,奮力追趕飄蕩在空中斷線風箏的兩個美國孩子——萊特兄弟。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要愛護鳥類,知道鳥類是人類的朋友。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第一圖上畫的是什么?(籠子里面關了一只小鳥)(一個小朋友在旁邊看

  2.讓學生觀察第二圖上畫的是什么?(小朋友把小鳥放了)(小朋友放了小鳥,他非常高興)

  3.板書:放小鳥。(學生朗讀)

  4.小朋友為什么要放掉小鳥那?

  二、初讀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減字。

  (2)給各個自然段標出序號,想一想各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朗讀。

  羽毛一閃非常一定決心想找著急焦急翅膀窗外嘴喝朝

  (2)指名朗讀生字詞,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

  (3)朗讀課文,指名學生讀,輪流讀,討論各自然段的大意。

  老師歸納:

  a姑媽送我一只小鳥,我把它養起來。它一動不動,我很著急。

  b窗外有鳥在叫,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

  c我決心放小鳥。

  d我打開籠子,放走小鳥。

  (4)出示長句子:

  a姑媽送我一只小鳥,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的,非?蓯邸

  b我把它放進籠子里,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也不動。

  c我抬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只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

  d我打開籠子小鳥對著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說“謝謝你”,然后就跟著媽媽飛走了。

  (5)學生練習朗讀,注意停頓和連接。指名讀。

  3.朗讀全文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非常決定

  (1)觀察生字的結構、筆畫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誰記得快。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總結。[

  2.描紅。

  四、作業

  1.寫字。

  2.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為什么說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在前幾課,我們觀賞了阿里山的云霧,領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學們想不想到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處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書課題)

  2.演示一組照片后,簡介青海湖

 。1)先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課前搜集、了解到的有關青海湖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教師對搜集信息能力強的同學給予表揚。

 。2)教師作適當補充:青海湖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積比湖面大10倍,有50條短河從三山的四面八方匯入,沒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鹽量最大,是一個咸水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青海湖。

  三、自主誦讀,合作交流

  1.現在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給你的同桌聽,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歡的理由。

  2.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四、重點品讀、感悟

  1.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兒?

  2.“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怎樣描寫青海湖的.。教學的難點是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這句話的意思。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問題,在讀書、思考、討論中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運用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教師適當給予點撥。

語文教案 篇6

  一、謀篇立意

  自古以來,燦爛的星空就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小行星從發現以來只有200年的歷史,可已有8000多顆被觀測記實。本文作者以詳實的資料和科學的分析向讀者介紹了小行星的發現史和命名方法,增強了我們有關這方面的科學知識。文章向我們介紹了天文工作者的觀測和研究,尤其是對1號、2號、5號介紹較為詳細。之后重點說明了小行星的編號和命名:“在不同的年代里有三次以上能根據預報觀測到一顆小行星時,才給予正式編號,同時,發現者獲得小行星命名權。”最后,文章還說明了小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絕大多數都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還有近地小行星。關于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以及有待研究的新課題,文章在最后也作了簡單介紹。

  二、結構內容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體介紹了小行星的存在及存在的位置。在太陽系中,圍繞太陽運轉的,除了九大行星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小行星。它們大多數都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

  第二部分(第2至第9自然段)具體介紹了小行星的情況。這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可以分為四層。

  第一層(第2至第4自然段)詳細介紹了小行星的發現史。這一層首先說明了第一顆小行星——谷神星在 1801年1月1日被意大利西西里島北部巴勒莫天文臺臺長皮亞齊發現的詳細經過,揭開了小行星的發現史。接著在第4自然段中介紹了小行星發現過程當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難,說明在科學技術還不很發達的時候.小行星的發現是一件比較艱難的工作。最后說明隨著各種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目前已發現并獲得永久編號的超過8000顆。這就是小行星的發現史。

  第二層(第5、6自然段)介紹了小行星的命名方式。其中,第6自然段又介紹了有趣的“中華”星的命名情況。

  第三層(第7、8自然段)介紹了小行星在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以及近地小行星的發現情況。

  第四層(第9自然段)介紹了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

  第三部分(第 10、11自然段)介紹了科學家們對“為什么在九大行星間夾雜著這么多的小行星,而不是一顆大行星呢”這一問題的兩種不同的見解,并鼓勵我們進一步去更多地了解小行星。

  三、說明重點與說明順序

  課文圍繞小行星,主要談了兩大方面和幾個小的方面。兩大方面是:①小行星的發現史。②小行星的命名方法。幾個小方面有:①小行星的位置。絕大多數都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它們比較集中在距離太陽2。3-3。3天文單位間的幾個區域內,另有4顆近地小行星。②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并由此提出新課題:為什么眾多的小行星不是一顆大行星呢?簡單介紹了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及意義。

  全文從總體上看是邏輯順序,由總到分。文體部分是并列關系。每一層次的順序又不盡相同,在說明小行星的發現史時,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

  四、列數字說明方法的運用

  本文主要使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如“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其中最大的1導小行星的直徑也只有1000千米”。在列數字的過程當中又使用確數和約數。確數和約數有不同的作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了解達到了全面、精確的程度,應用確數予以說明,如“小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8個天文單位”,其中“2。8個天文單位”準確說明了小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了解尚未達到全面、精確的程度,應用約數加以說明,如“約在50萬顆以上”。確數和約數的合理使用,增強了文章的科學性。

  五、精當的用詞

  課文用詞精當,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例如,在說明第一顆小行星被發現時用了“陌生天體”一詞,照應“發現”照應“任何星圖上都沒有標注”等語。說明它闖入了科學家的視線,闖入了科學研究領域,開啟了天文觀測的新篇章。

  又如,“1804年和1807年,3號和4號小行星又相繼被發現”“相繼”一詞,既說明了先后順序,又說明兩顆小行星的發現相隔時間之短。

  另有“風采”、“著實”、“杳無音訊”、“雨后春筍”等用得都很精當。

  六、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教學方法建議

  要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自我感悟,提高自學品質,形成適宜的學習策略。在課堂中,教師的作用應是:使用一切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用語言暗示、趣事導入或設置富有邏輯關系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在學生閱讀遇到困難時,適時予以點撥。要突出學習過程的意義。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感受語言的過程,而感受語言是達到領悟語言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擁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閱讀經歷,才會形成對語言敏感性、聯想性、想像性的認識,才會積累屬于自己的閱讀經驗,也正因為如此,才可能會在其中蘊藏著可貴的獨立性、獨創性,才會克服消極被動學習等弊端。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應真正從思想上轉變教育觀念,誠心作學生探究問題的伙伴,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敢于挑戰書本與權威,敢于發表一己之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口語交際與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寫一寫,把自己成長的體驗融入到自己的中。

 。病咽虑閷懬宄,能寫己的真情實感。

 。、通過習作訓練,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故事和成長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1、選擇最能表現“成長”這一主題的一、兩件事情來寫。

 。、能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寫出這件事帶給自己的成長體驗。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不怕不怕》

  同學們,我們最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歌,今天讓我們來表演給聽課的老師看一看,也當做一下課前熱身運動好嗎?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過教師的有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大家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鼓舞士氣,為下面的習作指導做好情緒鋪墊。

  二、談話激趣。

  同學們,人們常說:“初生牛犢不怕虎!蔽覀冋谝惶焯扉L大,我們收獲過成功的喜悅,經歷過失敗的磨練,生活中有笑有淚,有苦有甜。相信在你身上發生過許多讓你記憶猶新的成長故事。引出課題:成長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語言引導,激發師生間的共鳴及同理心,確定主題。

  三、新授。

  1、(出示系列圖片)打開記憶的開關,去尋找成長的足跡:瞧!那一張張獎狀、一份份榮譽證書、一張張珍貴的照片------這一切的一切將永遠保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今天,我們就來把你們心間流淌著的那一個個難忘的故事變成文字記錄下來吧,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明確主題:把成長中最難忘(快樂、悲傷、逗笑……)的.事寫下來,注意寫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圍繞“成長”,把過程、感受寫清楚、具體。說真話、心里話,表達己的真情實感。

  3、指導選材:通過上一堂口語交際課的學習,你準備寫一個什么成長故事呢?(學生述說,師歸納出示課件)

  4、小組交流提要、打算。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北驹O計引導學生回憶生活故事,激發學生習作熱情,讓學生享受教學的愉悅。

 。、引路,學習寫法。重點指導開頭和結尾的方法,做到有趣、生動、吸引人。

  設計意圖]引路,為學生的習作了借鑒的范例;指導評說,使學生從中獲得的智慧,醞釀的情趣,打開的思路。又把有效的指導融入在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情感表達上,慢慢地從生活中滲透出來,做到渾然一體。

  四、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這里要讓學生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內容,或親生經歷的事情,提起筆,不受任何限制,說出來,寫下來,而最關鍵的要說真話、吐真情,寫真情,表達自己的情感。真正實現習作“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體現語文學科“口頭為語,書面為文”的實質。

  五、展示,朗讀分享。

  設計意圖: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要保證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快感?梢允切蕾p自己,也可以是欣賞同學;可以欣賞全文或比較出彩的一個段落,也可以欣賞一句話甚至一個詞語。

  六、:還沒寫完的我們在課后完成,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講評、修改。

  設計意圖:習作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最具生命個性的教學層面,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放飛情感、表明態度、實踐人生價值的體現!墩n標》要求習作教學“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減少對學生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谶@一理念,教學設計中力求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話題,抓住特點寫己的特色。

  板書 我們在長大

  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

  設計意圖:此板書簡單明了,把整堂指導課有點睛之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的教案11-30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04-25

語文環保教案04-25

(精選)語文教案09-16

【經典】語文教案11-03

(經典)語文教案07-30

[經典]語文教案02-06

語文教案【精選】0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邹城市| 光山县| 宁德市| 龙泉市| 大英县| 石楼县| 大悟县| 蓬安县| 夏河县| 通化市| 延长县| 清涧县| 海原县| 靖远县| 志丹县| 富顺县| 石棉县| 古蔺县| 太湖县| 滁州市| 长白| 舟曲县| 阿克陶县| 云林县| 蓝田县| 广安市| 湘潭县| 夏津县| 朝阳县| 北票市| 平果县| 莱西市| 乌拉特中旗| 宁德市| 游戏| 普格县| 哈尔滨市| 古交市| 贺州市|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