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訓練目的:
1、會比較具體地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2、初步學會仔細地觀察圖畫,并且會展開合理的想象。
3、懂得愛惜糧食的道理,并在行動上落實。
教學時間:
2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出示《愛惜糧食》的圖片,句子、要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讓學生明白習作的要求,仔細觀察圖畫,理解圖意,根據畫面人物的動作、表情、背景,發揮想象,口述圖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1、看圖作文我們早已寫過,應該并不陌生,請同學回顧一下,看圖作文有哪些要求。(要仔細看圖,理解圖意;仔細觀察,合理想象……)教師小結出示要求。出示課件12分鐘
2、今天我們還要學習看圖作文——愛惜糧食
出示2
二、學習“習作要求”,出示:仔細看圖,理解圖意,展開想象,寫一篇記敘文,比較具體地寫出事情的.經過。
1分鐘
讀要求,你讀懂了什么?
三、寫事的文章特點是什么?(出示課件4)
3分鐘
四、學習范例,讓學生邊讀、邊思、邊劃:
。1)小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的?
(2)小作者抓住哪幾方面來寫?用“——”劃出寫得具體的詞句。
5分鐘
學生討論,然后交流,匯報。
師小結:圍繞中心詞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寫具體。
五、出示圖,仔細觀察
。ㄕn件5)
5分鐘
1、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1、圖上畫著哪些人?
2、他們在干什么?
3、是什么時候的事?)
2、出示學習提示
1、圖上畫著哪些人?那位小朋友正想干什么?
課件5
3、討論人物、時間、地點、事情。
。1)人物:小明、爸爸、媽媽、農民伯伯
板書:小明
爸媽
點明:小明、爸爸、媽媽是這幅圖的主要人物,農民伯伯是次要人物。
。2)時間:春天的中午
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小明胸前的紅領巾說明是放學后,從農民伯伯頭戴草帽,彎著腰在插秧,推測出這是春耕的季節。)
事情:出示填空(口頭說話)
(課件6)
一個—————的———————,小明———————,爸爸媽媽———————————————————。
。3)討論事情的順序。
板書:起因:小明要倒剩飯
經過:爸媽勸阻教育
結果:小明懂得道理
。4)確定重點:這三步哪一部分要寫得具體些?
點明:事情的
經過應作為重點寫具體。(板書:寫具體)
(5)同學回想一下我們積累的愛惜糧食的諺語和詩歌等
如《鋤禾》出示它的多媒體
2分鐘
六、想象事情的經過,分散難點。
1、10分鐘
出示學習提示
2、爸爸、媽媽會怎么說,怎么做?小明會怎么說,怎么做?
3、想一想,按什么順序寫,哪些內容要寫得具體些?
(課件7)
。1)自由組合討論,小組匯報,可用小品形式。
(2)想象語言、動作是否合理。
。3)評議后,其他小組補充(力爭求異)。
七、學了這篇看圖作文,你們想到些什么?(或有什么收獲、體會?)(相互說,然后交流)
3分鐘
八、寫重點部分,把它寫具體,然后交流。5分鐘,有時間交流。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8個,書寫漢字9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仿照課文續編。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感受藝術之魅力。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做什么?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他的作品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聽錄音跟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再到文章中找一找這些生字。
3.學生提出學習生字時難認的生字,全班一起交流識字好辦法。逐漸滲透根據漢字的結構來認字的方法。提醒多音字“藏”。
4.同桌兩人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并給予星星獎勵。
5.回文識字,指名朗讀課文,學生互評。
[在初步感知的前提下同桌、小組內合作學習,可以在組內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可以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其他同學。]
三、感悟課文,合作交流
1.通過剛才讀課文,你對這首小詩都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讓我們跟著小作者的畫筆也去畫畫我們多彩的今天和美麗的明天吧!
。ㄒ唬⿲W習第一節:美麗的'今天
1.在這幅畫里面我們都要畫什么?怎樣畫的?再讀課文第一節。
2.解決“掛”在課文中的意思,中秋的月亮為什么能掛在山尖?連綿起伏的山是怎樣的?該怎樣畫?
3.請問所有的小畫家,你還想為這幅畫添上什么嗎?你來說一說!
。ǘ⿲W習第二節:明天的理想
1.今天的很美麗,但是更加精彩的明天還需要我們去建設,小朋友眼中的明天是什么樣子的呢?來讀一讀。
2.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嗎?
3.你心中的明天是這個樣子的嗎?還有什么呢?
4.小作者畫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有的為了看清海底的寶藏,有的為了讓夏天涼爽……那么你想為什么而畫呢?用“為了”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師生、生生互相評價。
[在學習課文時不止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解,而是大家一起討論,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學之間可以發表不同看法,暢所欲言。]
四、激發情趣,拓展升華
相信用了這盒彩筆你會把你的明天勾畫的更加美麗,你喜歡這盒彩筆嗎?想怎么表達呢?
五、鞏固識字
1.同桌兩人玩照鏡子游戲。
2.同組四人玩撲克牌游戲,并互相幫助。
[玩這個游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氛圍中鞏固識字。]
六、指導寫字
1.讓學生找出認為難寫的字,其他組進行互助指導。
2.由寫的比較好的同學給大家講解字型和要提醒的筆畫。
3.區分“優”、“伏”,注意“荒”的寫法。
[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書寫的習慣。]
七、作業
1.續寫詩歌。
2.畫出你心中的今天、明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續讀《炮手》,開展愛心小組行動。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具準備:“蒼白”等詞語。
教學過程:
一、知道續編《炮手》
1、讀課文《炮手》。
2、引導學生找出表現炮手感情變化的詞句。
3、指名反饋,教師出示體現炮手感情變化的詞語:慘白等。
4、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體會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5、引導學生想象,炮手回到家鄉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學生自由反饋,拓寬思路)
6、指導續寫。
。1)大膽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點和性格與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愛心小組行動
1、讀題目,明確要求。
2、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低年級的`同學有什么地方需要幫忙的?
3、小組討論,制定方案:怎樣幫助低年級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組制定的計劃。
5、教師動員學生將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并從中體驗助人的快樂。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整體把握文意,弄懂本文論述的重點
教學重點:對文章關鍵句進行揣摩、理解、體會寫作風格。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宗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讀書苦還是讀書樂?
討論二、作者簡介楊絳原名楊季康,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著有《干校六記》《洗澡》《我們仨》,她與丈夫錢鐘書都是喜歡讀書,對讀書生活情有獨鐘的人
三、文本研習:閱讀課文第1段,你認為作者對苦讀的態度是怎樣的?
1.作者先肯定讀書當然要下苦功夫。2.但否定那種為世俗功利而讀書的態度。
四、體味語言
作者舉陶淵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輕嘲當世的'弊病。這是楊絳語言的特點,諷刺點到即止,絕不批判到淋漓盡致。2.分辨“下苦功夫”和“苦讀”的區別。對下苦功夫,作者是贊同的,認為讀書就要用功,而對苦讀,作者是不贊同的。
因為苦讀不符合作者對讀書的認識,作者認為應是樂讀書,而不是苦讀書。作者的讀書之樂有哪些?1.樂在其中:是身心的自由投入。樂在可以自由地拜見、請教古今中外的師長和學者。書籍包羅萬象,讀書可以去除幾分愚昧,多長幾個心眼。
五、拓展延伸讀書境界“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弗朗西斯·培根的這句名言被很多人當作讀書的動力。
六、作業熟讀課文,完成課后聯系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能簡要說出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經過。使學生了解英雄的獻身,培養學生對英雄的敬仰之情。
2、知道如何根據要求選擇材料。
3、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要求選擇材料
教具準備:幻燈片一份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全文共分幾段?課文的重點是什么?為什么?
師:全文共分五段,二至四段是敘述的經過,也是課文的重點。
2、你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大家討論?
。ㄅ囵B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二、新課
1、董薦瑞為什么請求去炸暗堡?他在請戰時的動作和神態怎樣?(用*標出有關的詞語)
師:“瞪”、“進射”充分表現出他對狡猾陰險的敵人的仇恨;“堅決”表明他已將仇恨化為力量和決心。
2、董存瑞主動請戰后是怎樣前進的?(勾出有關語句)
3、作者為什么用“萬分緊急”來形容當時他所面臨的`形勢?
師:橋高、斜、時間緊。因此,當時的情況萬分緊急。
4、當時,董存瑞有哪些方法可以選擇?他這樣卻做了嗎?結果又怎樣?
師:同學們考慮到的方法,董存瑞也考慮到了,而且嘗試過,可是都失敗了。
5、此時此刻,董薦瑞為什么果斷地采取了唯一的辦法--舍身炸暗堡?這充分體現了什么?
師:戰場非游戲場,董存瑞是主動清戰,加之時間緊,地形不利,無助手,負傷等因素,他果斷地選擇了唯一的辦法--舍身炸暗堡。充分表現董薦瑞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換來戰友的生命,換來戰斗的勝利。
6、董存瑞的一位可敬的英雄,我們可以從他舍身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和語言中感受到英雄的本色。請你用“--”勾出有關的旬子。
師:通過“站”、“托”、“頂”、“拉”這些動作的描述,表現他堅決果斷、義無反顧,通過“昂首挺胸”、“像巨人一樣”、“鋼鑄一般”、“堅毅”這些神態的描述,表現董存瑞視死如歸的威武形象;通過他的語言描寫,表現他寧愿獻己的青春、生命,對勝利的向往,對戰友的期望,號召。
7、“一秒鐘、兩秒鐘……”透過這省略號,你感覺到了什么?
師;這是生與死的考驗,時間在一秒一秒走過,敵人在慢慢走向死亡,而我們在慢慢走向勝利,董存瑞這個英雄好漢也隨著這生死考驗,在短暫而又漫長的時間里誕生。
8、讀到這里,你想對董存瑞叔叔說點什么?(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熱愛英雄的情感)
9、董存瑞“舍身”有什么意義?(采用問讀式教學完成)
10、表現了董存瑞什么高尚品質?
師:勇于獻身,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11、圍繞什么選材?體會文章的詳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圍繞“舍身炸暗堡”選材,突出文章的中心。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4個。積累詞語5個,積累句子1句。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簡單評價牧童回答三個問題的答案。嘗試學習發問。
4、了解牧童的聰明回答。培養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朗讀課文。
能嘗試學習發問。
教學媒體ppt
課前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1、出示課題:34聰明的牧童
2、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名字叫《聰明的牧童》(生齊讀),聽聽這個故事講了些什么?
二、主動探究
。ㄒ唬┳詫W生字
1、請大家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完成學習單。
學習單:A、拼讀生字,在田字格中自測。
B、讀詞語,理解帶點詞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來。
2、開火車讀生字和詞語,交流詞語的.意思。
3、通過學生交流引出句子“從前有個牧童,別人無論問什么,他都能給一個聰明的回答,因而遠近聞名。(1)指導朗讀。(2)用“無論……都……“的句式練習說話。
。ǘ┲攸c學習課文第2節。
1、范讀第2節,聽清國王問了哪三個問題?牧童分別是怎樣回答的?
2、自由讀第2節,把國王問的三個問題和牧童的三次回答劃出來,并讀一讀。
3、分角色讀國王和牧童的對話,體會牧童的聰明表現在何處?
4、出示牧童回答三個問題的答案,多讀幾遍,想一想,牧童回答三個問題的答案,你滿意嗎?你還有什么奇妙的回答?
三、實踐運用
1、抽讀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抄寫句子
四、拓展延伸
1、看錄象《阿凡提智斗巴依》,看看阿凡提是怎樣巧妙回答巴依老爺提出的問題?
天有多大?阿凡提騎的毛驢的尾巴上有多少根毛?阿凡提用智慧戰勝了巴依。
2、你能否試著提幾個類似的問題,考考小伙伴呢?
例如:人的頭發有多少根?一棵大樹有多少片葉子?大海中有多少條魚?空氣有多重?
“消失“的速度有多快?……
3、每人發一顆智慧種子,請每位學生在智慧種子上提一個問題,評選出最佳,并頒發“善問“之星。
教學效果的反饋
這節課,我認為語言文字的訓練很到位,上出了“語文”味。比如:“從前,有個牧童,別人無論問什么,他都能給出一個聰明的回答。”這一句話是對牧童的一個總體概述。教學時,我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的引說讓學生感悟牧童的聰明!皠e人問簡單的問題,牧童能——(給出一個聰明的回答);別人問很難很難的問題,他也能——(給出一個聰明的回答);不管別人問哪一方面的問題,他都能——(給出一個聰明的回答),并適時指導學生朗讀。又如:在精讀問答,感悟智慧這一環節,我逐個出示問答,抓重點詞語進行反復地多種形式地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牧童的聰明。課堂內書聲朗朗,回答驚喜連連。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①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陬I會詞中詞人抒發的感情
、塾柧殞W生初步的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二、教學難點:①感受品味詞作中的意境
、诰拔锩鑼懼幸娮髡叩那閼
三、教學方式:方案(一):多媒體授課,比較法學習
方案(二):師生共同體味,比較法學習
[本.教案采用方案(二)授課]
四、課時:一課時
五、步驟:
(一)、師配樂朗誦全詞
(二)工學生在老師朗誦的基礎上,按朗讀要求全體學生齊讀該詞
師:很不錯,不過還要麻煩一下大家,把下面一首詞細細平品讀,并個人朗讀一遍。(小黑板顯示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三)、為什么一首作品讀來令人激情豪邁,而另一首作 品讀來卻令人低徊纏綿呢?學生思考并簡答
(四)、風格不同,一首是豪放詞作的絕世代表,而另一首則是婉約作品的曠世佳作。導入:詞的文體知識: (板書)
(五)、蘇東坡首開豪放一派,突破了詞軟且弱的牢籠,大開表現空間,其氣魄宏大如海,難怪后世詞人李清照對蘇詞不 以為然(認為其不合音律,算不得真正的詞) (其實啊,這僅是對詞的認識角度不同造成的.,蘇東坡的詞 哪是李清照這樣的小婦人唱得了的,它得由關西大漢,用銅琵琶,鐵綽板來唱。。。。。。)
(六)、分析詞作
1、首先讓學生理清詞中“景”與f(情”的關系,詞中寫到了那些景,詞中人物聯想到了些什么?
上闋:寫景:大江亂石驚濤雪
聯想:風流人物周郎多少豪杰
下闋:抒情:公瑾雄姿英發
聯想: “我” 早生花發
2、所謂“人杰地靈”,如此美麗江山該有英雄豪杰,周瑜算是個人物? (有橫槊賦詩的曹操,三顧茅廬的劉皇叔,還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為何偏選了周瑜,年齡啊1)
3、更是蘇東坡,這個年近半百的“老人”,夾在王安石與司馬光之間,屢受排擠,至直烏臺案發,被貶黃州,深感壯志不 酬啊,所以下文“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花發”。
4、其實“小喬”在這兒有個暗示作用,小黑板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暗示:若不是巧借東風,難免會有東吳殘敗的結局)
5、這個暗示在詞中起什么作用呢?學生思考回答
蘇東坡還是蘇東坡,他是失意,他的惆帳都還是大丈夫氣概。的——確是功業無成,但絕不在失意中了卻殘生,他看得開,周瑜年輕有為,但還占有天時地利,否則也將。。。。。。,既然如此,何必郁悶呢?
(背景:晚年蘇東坡有了道學思想,精神境界曠遠霍達,這是一種雄渾高遠的人生狀態,據說, “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東坡詩(尸)”是蘇東坡有名的典故。)
6、小結
(1)景物描寫中抒發情感
(2)聯想在詞中的作用
(七)、結語:先說到李清照是小婦人,蘇東坡是大丈夫, 其實不完全對。請學生思考為什么o
(八)、作業:課外研究性閱讀,李清照大丈夫作品賞 析,蘇東坡小女子情感在詩作中的真情流露。
附板書: ·
一、詞;詩余 曲子詞 長短句
小令中調長調
“詩莊詞媚”“詞為艷科”
二、上闋:寫景:大江亂石,驚濤雪
聯想:風流人物周朗多少豪杰
下闋:抒情:公瑾 雄姿英發
聯想; “我” 早生花發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三個字:春、水、人,并知道這三個字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白孔子帶弟子游春的用意。
2、體會第 8 自然段中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涵的道理,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3、感情朗讀并背誦寫水的一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讀并簡要說說這些名言的意思。
2、知道這些名言都是誰說的嗎? (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3、看課件 ( 孔子的介紹 )
4、現在春暖花開,正是出游的好季節。于是孔子便帶著他的弟子們去欣賞春天的美景啦! 板題,讀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孔子帶著弟子們游春,看到了一片美麗的春景,課文哪個地方寫了?
2、出示文中第2小節,這段話中有些生字,你會讀嗎?(泗水、廣袤、眸子)解決了攔路虎,就請你們用朗讀把我們這兒所有的人都帶進春天,好嗎?
2、學生感情朗讀,說說讀后感受到了什么?(景色美、語言美:疊詞、比喻、排比的運用)師讀中指導。
3、過渡: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篇課文這么長,但我讀來讀去,發現它就寫了三個字,第一個字就是你們剛才讀的“春”,那第二個字,第三個字要靠你們的讀書把它讀出來。
4、學生自讀課文,讀后交流。(“水”)
5、哪些句子是跟水有關的?
(1)這么多寫水的句子,其中集中描寫水的句子是課文的第八自然段(出示)。請你們大聲地把第八自然段讀一讀,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孔子說:“學貴有疑!弊x了第8自然段后,你有什么有價值的問題與大家討論?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30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07-21
(精選)語文教案09-16
語文園地教案04-25
語文環保教案04-25
語文教案04-25
(經典)語文教案03-28
語文教案【精選】05-06
語文教案【經典】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