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經歷一個不斷否定與糾正自己的推測的思維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活動過程中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科學知識:使學生明白杯子里的蠟燭熄滅是由于杯子中的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占據了杯子的頂端,杯子上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杯子里的蠟燭熄滅是由于杯子中的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占據了杯子的頂端,杯子上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
教學準備:
教師: 6支蠟燭、兩個玻璃杯、一個長杯、塑料袋、香。
學生:兩個玻璃杯、實驗記錄單、兩支長短不一樣的蠟燭、火柴、香、蘿卜。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新課
1、師:這節課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點燃一支蠟燭,然后罩上一只玻璃杯,你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2、師:是這樣嗎?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課件出示研究記錄單,研究的問題:蠟燭能不能在杯中繼續燃燒?)
3、剛才我們都說了自己的想法,那我們的推測是?(課件出示:我們的推測:A蠟燭會熄滅 B蠟燭不會熄滅C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
4、我們推測的理由是?(杯中的氧氣會逐漸用完。)
5、結果到底怎樣?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教師演示實驗。)
6、師:你觀察到什么現象?
7、看來我們剛才的推測有一定的道理。課件出示我們的解釋。(因為燃燒需要氧氣,杯中的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杯中的氧氣逐漸用完了,所以蠟燭會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
二、探究兩支蠟燭的燃燒
1、師:現在老師有兩根長短不同的蠟燭,點燃后分別罩在兩個相同的玻璃杯里,可能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2、 如果根據我們前面的`解釋來推測,結果會是怎樣的?(課件點擊返回前一長記錄單。)小組討論,并寫出你們的推測理由。
3、 師:哪一組愿意先來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們想法。其他同學認真聽,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需要補充的可以及時提出。(長蠟燭杯中的氧氣略少于短蠟燭杯中的氧氣,杯中的氧氣基本上同時用完,兩支蠟燭基本上同時熄滅。)
4、師:剛才同學們都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到底會怎樣呢,請同學們拿出實驗材料自己去做實驗。
6、學生實驗。匯報實驗現象:你們觀察到的什么現象?
7、如果根據前面的結論推測,兩支蠟燭應該是基本上同時熄滅的。
而我們的實驗結果是( ),這說明了什么?
看來我們前面的結論有問題。
三、進一步探究蠟燭熄滅的原因
1、師:那為什么杯中還有氧氣,蠟燭還是熄滅了?(匯報時要代表小組的觀點發言)
2、師: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老師這兒有個有趣的實驗,可能會給你們一些幫助。請位同學上來幫一下老師。其他同學仔細觀察。
3、教師演示實驗:利用三支蠟燭燃燒產生的熱氣,使塑料袋飛起來。
4、師:你看到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會這樣?(燃燒產生了熱氣,熱的氣體比較輕,所以能飛起來。和熱氣球原理一樣。)
5、師:你能不能通過這個小實驗的發現來解釋一下,杯中還有氧氣,蠟燭卻熄滅了?(蠟燭在杯中燃燒產生了一些不支持燃燒的熱氣,這些熱氣比較輕占據了杯子的頂部,下面的氧氣上不來。蠟燭的上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所以蠟燭熄滅了。)
四、探究長蠟燭先熄滅的原因
1、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不明白:為什么長的蠟燭先熄滅,短的蠟燭后熄滅?
2、小組討論一下,把你們的解釋寫在實驗記錄單上。
3、反饋:你們組的解釋是怎樣的?(匯報時要代表小組的觀點發言)
。峥諝饴侣,占據了杯子的上方,蠟燭燃燒的只是火苗上方的氧氣,長的蠟燭上面氧氣少,所以長的蠟燭先熄滅。短的蠟燭上面的氧氣多,所以短的蠟燭后熄滅。)
4、我們的推測很有道理,那我們能不能想辦法看到這些熱氣?(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到的熱氣。)
5、今天老師給你們每組準備了香,自己做一做實驗。看看和你們的想法是不是一樣。
6、學生實驗香的燃燒。
7、匯報實驗現象。
8、現在哪個小組能再回過頭,完整的解釋一下長蠟燭先熄滅的原因。
9、修改實驗報告單上的解釋。
五、課外思考:
如果把下面墊上棋子,讓杯子底部留空,蠟燭還能不能繼續燃燒?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知道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過程和方法
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系。
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
重、難點:
1、 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律。
2、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律。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
2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靜止后的磁針指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指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
2、同名磁極相互 ,異名磁極相互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生的。
3、磁場的方向是這樣規定的:小磁針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 ;可以利用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 。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 。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試驗“猜一猜”
利用隱蔽的通電螺線管吸引小鐵釘,讓學生猜是什么物體?
磁體對進入磁場的物體會發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產生磁場、控制磁場?
進行新課:
1、電流的磁效應:
試驗:53頁圖8.2-2示,結果
結論: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
方向有關,這現象叫電流的磁效應。(這試驗叫奧斯特試驗)
思考:為什么手電筒、普通電線通電時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強磁場?(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如……開始的試驗)
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猜想:通電螺線管能否產生磁場,磁場可能與哪種磁體的相似?
。1)試驗:54頁圖8.2-4示
(對比條形磁體)
結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 磁體的磁場相似。指出N極、S極
猜想:改變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會不會變化?
。2)試驗:54頁圖8.2-4示,但電流方向相反
結果:
結論:
指出圖8.2-5中的N極、S極討論:能否利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普遍性的規律?(參考55頁提示)
。3)安培定則: 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練習:判斷一些通電螺線管的N、S極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 “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1、重點磁場的含義,以及磁感線的含義,比較抽象,應重點分析。
2、 多試驗。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文體知識:演講詞(辭)的文體特點。
2.了解愛迪生的相關知識。
3.了解胡適的相關知識。
4.培養快速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1.在閱讀中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速讀課文,利用關鍵詞語、關鍵句理清文字內容、層次。
情感、態度、價值觀:1.了解愛迪生的科學精神。
2.學習愛迪生的精神,追求充實、完美的人生。
教學重點:閱讀習慣的培養之一:關鍵詞語、關鍵句。
教學難點:對“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寫法的理解。
教法與學法:引導學生在速讀課文當中,學習利用關鍵詞語和句子快速把握和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語文之旅就是發現、結識、交流、感悟。今天就讓我們去結識一個我們非常熟悉但又陌生的朋友。
1.圖片展示:他是誰?
2.圖片展示:愛迪生及其發明的相關介紹。
3.圖片展示:作者及相關介紹。
4.文體知識:演講詞及其特點。
二、整體把握。
要求:速讀課文,找出你認為關鍵的詞語和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提問、明確
關鍵詞:圣人。
關鍵句:“愛迪生是科學的圣人。”
“所以我們稱他作終身做實驗的科學圣人。”
“這是科學圣人的生活。”
“這是他做實驗的.下手方法!
“這是愛迪生做科學試驗,經過幾千次失敗而永不灰心失望的精神!
“這是這位科學大圣人的風趣。這樣一位圣人是很可愛的!
三、問題探究。
1.第一段的作用。
2.舉林肯的用意。引用打油詩的作用。
3.什么是圣人?
4.作者如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5.小結:作者利用巧合,用林肯從正面烘托,亮明觀點,分析得出結論,然后從四個方面加以論證。
思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常見寫法。
四、拓展延伸。
從愛迪生身上我們能學到什么呢?
提問、明確:珍惜時間,科學求實,重視前人、他人,追求充實完美,鍥而不舍,生活要樂觀豁達…………
五、寫法指導。
1.行文中有敘述、有評價,有打油詩、有愛迪生的話,靈活多變。
2.各部分既相互獨立又完整統一
3.高度的贊譽、深深的敬仰,情與理完美統一。
六、小結。
七、作業。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光發射現象的興趣,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2.發展幼兒初步的觀察力、判斷能力,提高反應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利用鏡子的反射現象,進行追逐游戲。
活動準備
1.課件-活動卡:家養動物的影子
2.每人一面小鏡子,上面各畫上簡單圖案。
趣味練習
重難點分析
重點:了解光的反射現象。
難點:追逐光的`影子跑。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演示,引發幼兒討論:為什么有影子?
二、展開
。ㄒ唬┦覂扔螒
1.每人一面小鏡子,請幼兒自由地玩。
教師啟發幼兒嘗試將鏡子反射到墻上,并互相介紹鏡子上是什么圖案。
2.教師觀察,及時把新的發現介紹給其他幼兒,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3.游戲《大家都來玩》。
教師選擇一處墻或一個大型玩具,請小朋友“讓鏡子上的小動物到滑梯上來玩“,幼兒嘗試用鏡子將圖案反射到滑梯上。
。ㄉ险n時根據陽光的照射情況選擇地點)。
4.討論與交流:怎樣才能使圖案反射到你想照的地方。
。ㄒ龑в變悍磸蛧L試,在操作中體驗和感受)
。ǘ┦彝庥螒
1.游戲《追逐我》。
鼓勵幼兒自由結合,做追逐光斑的游戲。
啟發幼兒,如一名幼兒跑,另一名幼兒利用鏡子反射的光緊緊跟隨在他身后。
兩人協商互換角色互換角色,提醒幼兒在追逐跑時,注意不要碰撞。 2.指導幼兒觀摩有創意的玩法。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實用 科學教案簡短07-16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經典)科學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