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科學教案

時間:2025-04-28 10:20:3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科學教案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科學教案7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研討意圖

  1、新手老師與能手老師創造性使用教育用書的比較研究。

  2、活動內容和要求對中班幼兒的適宜性。

  3、幼兒從不會到會做豆漿的學習過程及指導策略研究。

  二、活動研討實錄:

  新手老師**(中3班)和能手老師**(中1班)一起選擇了省編教師用書中的《我會做豆漿》為活動內容,而后兩人分別獨自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和開展了《我會做豆漿》系列活動,本園課題組對兩個班級的活動進行跟蹤觀察,開展反思與研討。

  中一班第一輪研討活動實錄

  教師:***

  活動目標:了解工具的變化過程,學習制作豆漿的方法,體驗制作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浸泡過的黃豆,石臼、石磨、粉碎機、全自動豆漿機,電暖鍋。

  活動過程:

  1、以“小熊請小朋友做豆漿”引題。

  師:有只小熊開了一家豆漿店,今天生意太好了忙不過來,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2、認識制作豆漿的工具。

  (1)介紹工具的名稱。

  師:小熊家里有幾種做豆漿的工具,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石臼、石磨、粉碎機、全自動豆漿機)

  幼兒都很高興,跟著老師。老師一邊介紹工具名稱,一邊簡單說說使用工具的方法。老師介紹時一部分幼兒去找他們喜歡的工具,并用手動它,三三倆倆竊竊私語。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這幾種工具制作豆漿的基本方法。

  師:這幾種工具都可以做豆漿,你們開動腦筋想想如果你選石臼或石磨或粉碎機做豆漿,你會怎么做?

  幼兒大部分都選擇了石磨,能講出要將黃豆放入石磨上的小洞里邊并加上水,然后磨豆漿。一兩個幼兒說到石臼的用法,懂得加黃豆加水,用石臼舂。沒有幼兒介紹粉碎機。他們中有一半人對工具的名稱還不是很熟悉。

  (3)教師示范石臼、石磨、粉碎機制作豆漿的方法。

  教師示范時兩個幼兒迫不及待地擠到教師面前來看個究竟,其他幼兒大叫:“老師我看不到。”

  3、學做豆漿。

  (1)幼兒分組嘗試用石臼、石磨、粉碎機制作豆漿。

  師:小朋友可以選你們自己喜歡的工具做豆漿,每組四個人,挑好工具后每小組商量怎樣做豆漿。小朋友也可以去參觀其他組。

  幼兒的目標很明確,他們占著自己喜歡的工具。有七、八位幼兒挑中了石磨,但有兩個幼兒抱著石磨不放,于是有一部分幼兒只好走到其他組。石磨組剩下四個幼兒,其中兩個女孩同意用一個石磨,兩個男孩卻爭起來,一位提議用“錘子、剪刀、布”決定,另一位同意了。可是輸的小男孩卻不愿意離開,贏的大叫:“老師他輸了,還要玩這個,不肯走。”老師拉住輸的小男孩的手:“愿賭服輸,你輸了就要去其他組。”小男孩哭了起來不離開。老師將他帶到食堂粉碎機旁,不再理他。

  食堂的粉碎機體積較大,而且操作時會移動,還要使用電,小朋友感到很困難,于是向老師求救:“老師,我們弄不來。”于是老師幫他們插上電源,踩住粉碎機的下端。粉碎機通了電源,“轟隆隆”工作起來。哭的.小男孩被吸引了,又跑來三個小朋友。他們高興極了,有的往機子里加黃豆,有的加水,場面又緊張又好玩,有個小朋友竟尖叫起來。一下子一個大臉盆就裝滿了豆漿。這組的豆子也很快用完,小朋友就向其他組借,“豆子給我一點。”“我的豆子很少,不要拿了。”但食堂粉碎機組的小朋友照樣抓了一把就走了,沒去拿豆的小朋友就一直往機里加水。“這樣一來豆漿就很稀了,不能加水了。”老師在旁提醒,于是加水的小朋友停下來。可借黃豆的小朋友回來了,他又大加水。

  旁邊家庭粉碎機組的小朋友打不開粉碎機的蓋子很著急:“老師這蓋子打不開,你來幫幫我們。”老師過去幫他們打開了蓋子,并將他們做好的豆漿倒入旁邊的小碗。老師示范開蓋子,但這組的小朋友仍叫老師開了三次蓋子。

  石磨組的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只見他們石磨盤上有許多豆渣,盛豆漿的碗里的豆漿有些稀,還有少許的豆渣。石臼組的小朋友正用力地舂黃豆,但只見石臼里還是些清水和半碎的黃豆。這組有位小女孩說:“老師我們弄不來。”“用石棒用力舂。”老師說完并示范,但沒見到黃豆漬。“要不,拿到其他組去加工吧?”老師提議要停工了,老師請小朋友坐下來。仍有三、四位小朋友圍在石磨那里。

  (2)幼兒觀看教師用全自動豆漿機制作豆漿,同時用電暖鍋煮幼兒做的豆漿。

  教師出示全自動豆漿時幼兒就叫到:“老師你做給我們看吧。”急切地想看這種工具如何做豆漿。但由于豆漿機有些損壞,教師只稍介紹操作方法。

  (3)組織幼兒討論:哪一種工具做豆漿又快又方便?

  師:剛才你們都做了豆漿,你們覺得哪一種最方便呢?

  幼兒都說是食堂的粉碎機,教師接著問幼兒粉碎機做出的豆漿要拿到鍋里煮,而全自動豆漿機可以直接煮,那哪一個更方便呢?由于幼兒沒見到全自動豆漿機的操作,還是有一半幼兒說是食堂粉碎機,于是教師就補充到:“食堂的粉碎機一下子做出很多豆漿,因為它比較大,功率高,但是最方便的是全自動豆漿機。其實很早的時候人們是用石臼做豆漿的,后來他們發明了石磨,這就方便多了。可是人們還是要用力氣,仍很累。有電了后,人們發明了粉碎機,可粉碎機做出來的豆漿還要拿到鍋里煮不方便。于是人們就想如果在粉碎機下裝個加熱器不是就很方便了嗎?就有了全自動豆漿機。現在我們來看看豆漿煮好了沒有?是不是又香又好喝?我們一起去請其他小朋友來分享吧。”

  4、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投放省編教材學習包中的“看圖說一說:4種制作豆漿工具的演變過程,并在圖旁寫上序號。”

科學教案 篇2

  內容如下:

  科學減災依法應對主題班會以防震減災知識為基礎,圍繞地震知識、抗震減災、地震避險、自救與互救等主題內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知識學習。首先組織學生觀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視頻,并根據地震資料圖片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特別是在讓學生觀看“尼泊爾大地震發生時街道路面的情況”的視頻時,學生們都被眼前的畫面震驚了,他們難以想象地震來臨時的危險和恐懼。觀看完視頻后,各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談談當地震來臨時該如何自救,并說說自救的建議。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防震減災日”,主題為“科學減災、依法應對”,20xx年5月11日至20xx年5月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認真做好第七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師生防范各類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克拉瑪依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大力弘揚我國傳統防災減災文化,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師生生命財產為根本,以預防和應對突發性災害事件為重點,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增強師生防災減災觀念,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各類災害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主題

  科學減災、依法應對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1日至17日(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

  四、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五、活動內容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把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擺在學校議事日程上,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2、大力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1)制定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措施、方法等;

  (2)5月11日,在校內宣傳欄張貼防災減災宣傳圖片和懸掛宣傳標語,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3)5月11日至15日,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3、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和內容:結合我校小學生的實際,開展“五個一”活動。

  (1)、閱讀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少先大隊組織各班進行讀書交流活動,并將活動內容在各班展板中展出。

  (2)、5月11—15日,德育處安排,少先大隊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宣傳,其主題《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建平安和諧校園》。

  (3)、進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學校在5月11日星期一利用升旗儀式由校長進行一次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的教育講話。德育處組織以班為單位開展“校園安檢我參與”的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校園安全大檢查,寫出自己的檢查報告(不安全的`行為及設施,以及好的建議)。

  (4)5月15日,各班圍繞“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為主題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深入淺出地宣傳防災減災有關知識。

  (5)5月12日,開展一次防震應急避震疏散演練,提高師生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能力。

  4、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5月11日開始,由學校安委會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教學樓(樓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園環境、學校師生思想工作及校園周邊環境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六、活動要求

  1、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充分認識防災減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預防為主”體現在“教育為主”上。要把“防災減災”活動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把防災減災活動列入議事日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防災減災教育日活動抓緊、抓好、抓落實。

  2、認真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務求實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克服形式主義,防止走過場,把各項活動抓好、抓緊、抓落實,務必使“五個一”活動取得實效。

  3、長期堅持,落實長效機制。以防災減災教育日為契機,堅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的方針,不斷夯實我校安全工作基礎,繼續深入細致地開展各項活動,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育人環境。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新詞,讀指定詞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培養朗讀能力、背誦能力、想象能

  力等等。

  3、了解課文內容,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愿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愿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我們都見過美麗的夜空,但是你們仔細觀察過它的美麗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31課,感受一下夜空的美麗。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得問題或是詞語。

  隕落 浩瀚 宇宙

  有學生自己解釋

  隕落:星星從高空掉落。

  浩瀚:廣大、繁多。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指名讀課后的`詞語。

  三、細讀課文:

  1、請你們邊讀邊想象第一節的內容,誰想象的美他就能讀出美來。(邊讀邊想象。指名讀課文,比比誰讀的最美。)

  2、這許多問號都是什么呢?請你讀一讀。(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3、后面兩個小節請你邊讀邊想象,然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想象的內容。

  4、指名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5、出示填空:請你看提示,自己試著背填課文。(看提示自己背課文再背給大家聽。注意邊背邊想象。)

  四、擴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星星的知識說給大家聽。

  五、課堂小結:如果大家對于星空也有興趣的話,那么你們就要積極地去搜集關于星空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課后反思:通過學習課文,對拓展的內容,由于孩子的生活條件的限制,很多孩子沒有能力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所以,我通過搜集找到了許多關于星體的知識,讓孩子增長了很多的見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讀寫指定的詞語。

  2、增強積累能力、背誦能力等。

  教學重點:識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瀚”字的記憶與書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字詞,檢查學生的復習情況。

  誰來給大家背一背課文。

  二、學習生字:

  1、匯報識字的方法。

  2、自己試著寫一寫。

  三、練習:

  1、分辨多音字:

  沖(chng chng )洗

  沖(chng chng )著

  2、選詞填空:一日一練P64 五

  3、按原文填空:出示在電腦上。

  四、聽寫本課生字。

  五、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本課生字不太難些,秘是本課生字學習的一個重點,學生在組詞時容易和以前學過的密弄混,我給學生反復的強調了但仍有個別學生出錯。

科學教案 篇4

  科學概念

  綜合運用觀察礦物顏色和條痕、檢測礦物硬度、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查找資料等方法,研究不知名的礦物,并寫出特征卡片。

  過程與方法

  運用一些礦物光澤、硬度、條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學知識,并綜合所學方法開展應用性觀察研究鑒別身邊的礦物,讓孩子在認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活動中樂于與他人合作交流,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發展對探究礦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用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并鑒別礦物。

  教學難點:能對觀察的礦物進行鑒別。

  教學準備:放大鏡、小刀、瓷磚、不知名的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觀察和描述巖石的一些方法,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塊自己身邊的礦物吧?

  二、探究過程

  1、它們是什么礦物

  ①研究礦物的方法

  A、說一說,你學習了哪些觀察和描述巖石、礦物的'方法?

  B、學生交流匯報。(用觀察礦物顏色和條痕、檢測礦物硬度、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等方法。)

  C、我們需要哪些工具幫助研究?(生:放大鏡、小刀……)

  ②研究我們的礦物

  A、猜測:打開盒子,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

  B、學生猜測

  C、要想知道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應該怎樣做?(小組討論)

  D、學生發表意見:借助工具觀察;查找資料識別;收集礦物的特征等。

  E、投影圖片,師介紹地質學家鑒別礦物的方法。

  F、運用前面所講的方法研究礦物。

  G、交流匯報

  你發現了礦物有多少特點?

  你怎么去描述這些特征呢?

  小組活動:互相描述,評一評。

  ③為礦物做份“簡歷”。

  2、確定“身份”

  ①閱讀單元資料庫的《礦物特征卡》

  ②對照《礦物特征卡》鑒別它們分別屬于什么礦物。說說我們是根據它們的哪些性質做出判斷的?

  ③交流反饋

  3、猜猜它是“誰”

  請一學生描述礦物,其他人猜。

  4、舉例說一說

  選擇兩種礦物或巖石,詳細了解利用它們的不同特性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三、課外延伸

  做一個巖石展示盒

  你想做個怎么樣的展示盒

  你打算怎么去做呢?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測量心跳和脈搏,認識人體血液循環的功能。并知道心臟和血管是血液循環的重要器官。

  2、使學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環的過程,懂得保護心臟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豬的心臟、人的心臟模型圖、干凈抹布。

  2、鐘表、多媒體血液循環器官課件或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談話:當我們在運動場上奔跑、做劇烈運動時,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還會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發言)

  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還會感到心跳明顯加快。(板書:心跳)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測量心跳次數。

  (1)測量靜坐時,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①講述:每時每刻我們的心都在跳動,請各位同學用右手掌平伸進胸部左側,緊貼心臟的部位,有什么感覺?

  ②學生實踐,分別感覺。

  ③匯報感覺結果。

  ④講述:請同學們測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⑤學生測量。(由教師統一計時,學生默數)

  ⑥學生匯報結果:每分心跳大約65次、70次、75次……

  ⑦小結:測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屬正常的。

  (2)測量一般性運動及劇烈運動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①談話:當我們做一般性運動和做劇烈運動后,每分心跳的次數是不是和剛才測得一樣呢?

  ②學生活動:

  學生運動。(學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師統一計時)測量心跳次數。(學生隨即測量每分心跳的次數,由教師統一計時)

  匯報測量結果。

  ③小結:劇烈運動后,測得每分心跳的次數比靜坐時每分心跳的次數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比較3次心跳數。

  2、指導學生認識心跳的實質和人的血液循環器官。

  (1)了解心跳的實質是什么?

  ①閱讀課本。

  ②學生匯報。

  ③師生小結:心跳實質上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

  (2)認識心臟。

  ①談話:為了使同學們對心臟有個清楚的了解,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豬的心臟,豬的`心臟和人的心臟基本構造和形狀差不多。

  ②分組觀察豬心臟。(提出觀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捏一捏心臟的肌肉,有什么感覺?)

  ③師生小結:心臟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頭大小,心臟具有強有力的肌肉。

  (3)了解心臟跳動的原因。

  ①談話:下面看心臟跳動的多媒體課件,看看心臟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與心跳有什么關系。

  ②學生仔細觀察。

  ③師生小結:心臟總是在有規律地收縮舒張。收縮時,把血液壓到全身各處的血管中,舒張時又讓全身血管中的血液流回心臟。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就是我們感到的心跳一次。

  (4)認識血管。

  ①談話:人的血液是通過血管在體內循環流動的。我們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滿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嗎?

  ②學生活動:在自己身上尋找血管。

  ③觀察人體血管多媒體課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對人體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時滲透血液循環的知識)

  ④提問:人的血管有幾種呢?

  ⑤師生小結:人的血管有三種。從心臟通到全身各處去的血管叫動脈血管。動脈血管逐漸分支,越分越細,細到肉眼看不見的叫毛細血管。從全身各處通到心臟的血管叫靜脈血管。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

  3、指導學生認識血液在人體中的循環過程及其作用。

  (1)認識血液循環的過程。

  ①談話:血液在人體內是怎樣流動的?我們把人的血液循環示意圖用多媒體放出來,看看血液的流動情況,以及血液在人體中的循環的過程。

  ②學生觀察。

  ③學生參照課文圖中人的血液循環示意圖相互描述血液在人體中循環的過程。

  (2)認識血液循環的作用。

  ①談話:人的血液是在心臟和血管中循環流動的。心臟不停地收縮、舒張,血液便沿著這個過程不停地循環流動。血液循環有什么作用呢?血液流到小腸絨毛時會怎樣?血液流到肺泡時會怎樣?如果心臟停止跳動了,血液循環就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這是為什么?

  ②閱讀課本第72頁第三節。

  ③師生小結:血液在循環過程中,經過小腸時攜帶上養料,經過肺時攜帶上氧氣,把它們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種廢物運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如果血液循環停止了,人體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氣和養料,它們產生的廢物也就不會被運走,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在做劇烈運動時,身體需要的養料和氧氣增多,為了保證更多的養料和氧氣的供給,所以就要加快血液循環,因而心臟的跳動也就加快了。

  ④師生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為什么在劇烈運動后,測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比靜坐時測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多。

  4、指導學生認識心跳和脈搏之間的關系。

  (1)認識脈搏的位置。

  ①提問: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第71頁圖。這個學生在做什么?你在哪里見過類似的情景?

  ②學生觀察匯報。

  ③師生小結:這個學生在手腕上尋找跳動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在找“脈搏”,在中醫院的門診室里時常看見中醫在給病人“搭脈”。

  (2)什么叫脈搏?

  ①談話:你也可以模仿照片上的同學找到自己手腕上的脈搏,并學會數自己和別人的脈搏。教師示范“搭脈”。提問:是什么在動?為什么動?什么叫脈搏?

  ②學生實踐,匯報結果。

  ③師生小結:脈搏是血液通過血管時使血管產生的搏動。

  (3)認識心跳和脈搏之間的關系。

  ①談話:同一個人的心跳和脈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桌的同學相互測試。即同時測試一個同學的心跳和脈搏,具體方法是:用右手按著同學手腕上的脈搏,并把耳朵貼在那個同學的胸前聽一聽。也可以一個同學測量脈博,另一個同學測量心跳,同時計時。最后匯總測量到的數字。

  ②學生實踐,匯報結果。(由教師統一計時)

  ③師生小結:在一定的時間里,心跳次數和脈搏次數是一致的。

  5、指導學生認識脈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怎樣保護自己的心臟。

  ①提問:有人說脈搏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為什么呢?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心臟?

  ②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③師生小結:通過聽和摸脈搏了解心臟跳動的情況,可以進一步了解人體健康情況,這是醫生診斷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正常情況下,少年兒童每分脈搏跳動60~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就可能有病了,例如在發燒時脈搏常會加快。我們學會了摸脈搏的方法,平時就可以用這種方法監視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人在運動時,心跳和脈搏跳動都會加快,那是正常的。

  要保護好心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但是體育鍛煉要適量,否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煙、酒對心臟、血管傷害很大。同學們的心臟還在發育中,特別怕煙酒的傷害,千萬不能吸煙飲酒。

科學教案 篇6

  過程與方法

  ● 能夠運用感官和工具,對紙的特點進行研究;

  ● 能夠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

  ● 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

  知識與技能

  ● 知道紙的一般特性和常見用途,并能把紙的性質和用途聯系起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意識到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 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 體驗與人合作的愉快。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初步確立什么是紙,了解紙的多樣性

  1 談話: 同學們,今天你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紙,誰愿意到講臺前面給大家做一下介紹?

  2 學生介紹。

  3 談話: 紙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人們天天都要用到紙。有了紙,我們可以讀書、寫字、畫畫、看報;有了紙,我們可以包裝各種物品;有了紙,可以裝扮我們的生活……總之,自從人類發明了紙,紙的用途越來越廣泛。當然,關于紙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你們想了解關于紙的哪些問題呢?

  4 學生討論,并把自己的問題填寫在資料卡上。

  5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 分析研究紙的不同特點

  1 提問: 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呢?

  2 學生回答。(板書:觀察、實驗)

  3 談話: 對,觀察與實驗是人們認識和研究事物的常用方法。首先,我們就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紙的特點,你們想研究紙的哪些特點,準備怎樣研究呢?

  4 學生討論、回答。

  5 講述: 老師在教室后面為大家準備好了實驗所要用的紙和用具,請各小組根據所要研究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并填好實驗記錄表。

  6 學生實驗。

  7 小組匯報、交流研究成果。

  8 教師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了解了紙的不同特點,正是因為紙的這些不同特點,才產生了不同種類的紙和紙的不同用途。

  三、 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了解有關紙的發明、制作、用途等內容

  1 談話: 同學們,還有一些問題是用觀察、實驗的方法暫時無法解決的,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譬如,上網查詢就是很好的方法,老師已經把有關紙的資料搜集整理在學校的網站上,下面就請大家到網上去邊查詢邊完成資料卡片。(板書:上網查詢資料)

  2 學生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3 講述: 同學們通過上網查詢,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嗎?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嗎?

  4 學生匯報、交流收集的資料,同時補充完善自己的資料卡。

  【注意】(1)當學生交流到紙的歷史和發明時,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2) 當學生匯報到紙的用途時,進行節約用紙教育,并指導學生做一項課后調查(見下表);(3) 當學生交流到造紙時,對學生進行課后自制再生紙活動的指導。

  附: 課后調查表

  一學期來,個人使用、消耗紙的情況:

  ● 大約要使用多少本書?

  ● 大約要使用多少本練習本?

  ● 其他紙張的使用情況又怎樣?

  ● 如果把一個學期使用的紙疊起來,大約有多高?

  ● 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統計出全班、全校紙張的使用情況。

  ● 最后統計這些紙要消耗多少樹木?

  5 教師小結:同學們,觀察、實驗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樣上網查詢資料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它將成為人類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紙的知識,希望你們繼續到網上去遨游,并把研究成果通過電子郵件告訴老師。

科學教案 篇7

  執教:杭州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美向陽

  時間: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節

  內容:三年級下冊《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

  課前談話:

  中午我到你們教室里面,很多同學很熱情,有學生問我貴姓。板書:姜,杭州。看到這三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題考考大家。一個啤酒瓶的蓋和一個塑料球,請你比較一下,哪個重?哪個輕?

  塑料球重,鐵蓋輕。

  那我問:塑料和鐵比較,哪個重?

  鐵。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鐵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樣大小的塑料和鐵哪個重?同樣大小的木塊和鐵哪個重?

  那誰來猜猜看,今天我們學什么?

  黑板上寫著。

  1404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觀察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

  你們會觀察嗎?

  會。

  怎么觀察?

  一生上臺演示。

  他是怎么觀察的?

  生:他是將物體扔下去觀察的。

  你認為他這種觀察好嗎?

  生:不好。

  為什么?

  扔下去可能會將水濺出來,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蓋到底是沉還中浮?

  教師演示:沉,浮。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觀察?

  生:豎的讓它下去。

  今天我們觀察的是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所以我們將物體放下去的時候要讓盡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蓋在水中是沉的。

  剛才還有一個塑料塊,那怎么來觀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還是浮的?

  浮的。

  像鐵蓋那樣,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塊這樣,不接觸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給你們提供水,你能觀察判斷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鐘時間來觀察判斷。)

  學生:能。

  為了讓大家節省記錄的時間,我建議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組長上臺領取材料。

  請大家抓緊時間。

  你們都整理好了,請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剛才到各個小組收集一些判斷比較快的同學,每個小組選擇了一個。

  你剛才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

  生1:根據重量。重的沉下去,輕的浮起來。

  生2:我用手去感覺。

  大多數同學都是用輕重來判斷的。只有一種判斷大家是一致的,看到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們在水中到底是沉的還是浮的,看來還是要將它們放入水中,然后分成兩堆。(實物投影:把這些物體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觀察,然后把它們按沉浮分為兩堆。)

  1419請你們將地下的水拿上來。

  請你們將物體按沉的和浮的分成兩堆,然后將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議卡A:觀察:沉的物體和浮的物體有什么特點?浮的物體有什么特點?比較:沉的物體與浮的物體的大小、輕重?思考:怎樣的物體沉?怎樣的物體浮?

  1425怎樣的物體是沉的?怎樣的物體是浮的?

  生:比較大的,比較重的都是浮的;比較小的,比較輕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組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齊:沒有。

  現在有很多同學又舉起手來了?

  生1:彈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頭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來了。

  生3:那鐵的……

  有人提出疑問了?

  生1:如果木塊是很小很小的,它也會浮起來的。

  如果一塊很大很大的鐵,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師:跟輕重有沒有關系?

  現在我們又有新的說法了??

  物體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沒有關系的?物體的輕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沒有關系的?可不能都是有關系的?

  1430比如說,我們撇開物體的輕重,那到底是大的物體沉呢?還是小的物體沉?

  生:做實驗。

  師:做實驗是一種好方法。請大家討論一下。

  投入出示:我們用怎樣的物體來繼續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1433同學們,我們先靜下來。

  木塊是大的,石頭是小的,回形針是小的,

  如果我們將回形針做成木塊一樣大小?那他的沉浮還是一樣嗎?或者說我們從木塊上取下一塊跟回形針一樣大小的`,那它的沉浮還會一樣嗎?

  一樣,不一樣爭論不休。

  如果老師再為你們提供一套材料,那你們認為會有什么變化嗎?

  我這兒正好準備了一套材料,它們的大小都是一樣,就是輕重不一樣,大家先比較一下,然后再來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先請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來。

  1437學生開始活動,教師巡視。

  1440我們用怎樣的物體來繼續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你們剛才觀察的結果是怎樣的?

  ……(重的是沉的,輕的是浮的)

  根據剛才你們的觀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剛才那樣幾塊一樣大的物體在一起,我想看輕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們沉浮的。重一些的物體容易沉,輕一點的物體容易浮。

  生2:一些物體在大小一樣的情況下,他們的輕重和沉浮是有關系的。重的是沉,輕的是浮。

  師:根據剛才的材料,我們通過觀察以后發現是不是重的物體容易沉,輕的物體容易浮。是在什么情況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況下。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球,看上去他們大小是一樣,輕重一樣不一樣呢?

  生:不一樣

  師:通過掂說明他們的輕重不一樣。我把這些球放入水中,會是什么樣呢?

  生:兩沉兩浮。

  教師演示,兩個沉下去了。

  剩下的兩個球會怎么樣呢?哪個會浮起來一點,哪個會沉下去一點?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下節課再見。

  板書:

  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

  ↓ ↑

  重 輕

  小 大

  輕 重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實用 科學教案簡短07-16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10-15

【經典】科學教案1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永康市| 广南县| 安宁市| 汝城县| 沾益县| 闽清县| 高台县| 洪泽县| 夏邑县| 航空| 秦皇岛市| 淅川县| 景宁| 历史| 搜索| 黄大仙区| 抚宁县| 呼图壁县| 饶阳县| 游戏| 饶平县| 黎川县| 北宁市| 德令哈市| 揭西县| 通榆县| 额济纳旗| 临西县| 巴南区| 广饶县| 伊金霍洛旗| 达拉特旗| 鹿泉市| 道孚县| 京山县| 普陀区| 若尔盖县| 铜山县| 南岸区|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