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12-05 00:26:4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初步培養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的困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講述: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高興嗎?

  1。出示圖,進一步激發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

  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系,滲透著對應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到情景圖中找相應的物體。

  三、練習: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個數,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

  四、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

  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五、小結

  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說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一)、激發觀察興趣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通過數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1~10數字卡片一套。

  教學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小學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是一個小學生了。從現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以談話的形式開始。師生相互介紹,老師簡單介紹本校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消除陌生、膽怯的心理,對學校、老師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小學生活。

  3.打開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

  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

  數一數

  激發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出現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大家看一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這里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里有一座大樓。

  (二)、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 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三)、數身邊的事物

  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第1課時 數一數

  【總課時數】: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內容是課本第2~3頁學校開學圖。

  2、小黑板一塊,內容是課本第4~5頁1~10的各數實物圖。

  3、1~l0各數的數字卡片共l0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已是一年級學生了。這一節,我們上的是數學課。

  師:數學課要學什么本領呢?它要學的`知識可多呢!

  二、新授

 。薄⒔虒W“學校開學圖”。

  出示放大圖。(指著掛圖向學生講解)

  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么?

  (1)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2)指明學生說一說。

  (3)問:圖上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

  師:一座房子,一面紅旗都是1件東西。

  問:找一找還有什么的數量是1的?

  (板書“l”,全班同學讀兩遍。)

  (4)問:有幾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有幾個同學拉單杠?(2個同學)

  問:圖里還有什么數量是2?

  小結:2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在看書,2個同學在觀看踢足球……它們的數量都是2。

  (板書“2”,全班跟讀兩遍。)

  (5)問:誰能說一說有幾個小朋友踢足球?(3個小朋友)

  問:圖中還有哪些數量是3的?

  小結:3個小朋友踢足球,3條凳子,3個女孩跳繩,它們的數量都是3。

  (板書“3”,全班跟讀兩遍。)

  (6)問:誰能說一說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垃圾桶有幾個?

  (7)問:誰知道4數完以后該數幾?(老師板書“5”)

  問:圖上還有什么數量是5的?(5朵花)

  (8)問:誰能說出數5以后是數幾呢?

  (9)師:空中有7只飛鳥,就用7表示。

  (板書“7”,全班跟讀兩遍。)

  (10)問:7是在什么數的后面?(在6的后面)數完7以后數幾呢?(板書“8”)

  (11)師:數完8后數什么數呢?

 。ò鍟9”,跟讀兩遍)

  請找出表示9的物體來。(圖上有9個女同學)

  (12)問:請數一數圖中有多少個男同學?

  (板書“10”,讀兩遍,齊讀從1數到10。)

  小結:這幅圖幫助我們認識了1—10的各個數。這幅圖我們書上也有,就在課本的第2、3頁,(打開書)找一找課本的“2”、“3”在哪里?

  2、數一數、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實物的個數可以用我們剛才所學的1—10來表示。

  3、10個數字與圖形搭配。

  4、用同樣的方法認識7、8、9、10及圖形。

  5、小結:這10個數,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記牢。

  6、鞏固認數。

  看圖找數交朋友游戲。

  三、課堂總結

  今天是小朋友們第一天上數學課,大家都很認真聽講,值得表揚。希望下節數學課的時候,大家勇敢一點,舉起你們的小手,回答問題好嗎?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后小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4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4、單元訓練 2課時 計 11課時

  單元教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ㄒ唬┱J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ń虒W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ń虒W方法同上)

 。ǘ、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ㄈ⒔處熣f,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ǖ17頁的內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3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人,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口令游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索8、7加幾的算法提供了依據。]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僖粋一個數出來的。

  ②左邊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塾疫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軆蓚盒子一共20格,現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⑤8+7=8+2+5=15。

 、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評析:設置一個幫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有利于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游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①因為9+8=17,所以8+9=17。

 、谝驗9+9=18,所以8+9=17。

 、垡驗8+10=18,所以8+9=17。

  ④因為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較小數加較大數,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同時體會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尋找規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現,只要把加上的數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是十幾。小結:發現了這個規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去觀察、比較,從而發現8加幾得數的規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思考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兒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評析: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計和判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發展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創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的計算方法的講解和反復的、規范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考,探索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個性化的過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分與和

  (一)2—5的分與和

  一、 教學目標:

  1、 在活動中經歷2、3、4、5各數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2、 培養初步的合作學習意識和動手的能力。

  二、 教學過程:

 。ㄒ唬 激趣鋪墊:1、設疑——提問——講述(教師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兩只手來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辦?

  提問: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講述:通過自己動手,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在自己動手拿一拿、擺一擺中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分與合

 。ǘ 實踐操作:1、教學4的分與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盤子

  操作: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們放在2只盤子里,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放?

  引導思考:根據你的擺法,說一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4有不同的分法。

  提問討論。你知道幾和幾合成4?

  2、 教學5的分與合,讓學生自己發現。

  提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一共又幾種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個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過擺圓形,探究5得分合。

 。2) 讓學生四人一組交流得出的結論。

 。3) 小組內推薦一名組長說出探索結果。

 。4) 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記住5的分合。

 。ㄈ┫胂胱鲎觯1—5題。

  三、 總結評價。

  教后記:1學生能夠掌握數字的分合,但是對于按順序的分合有些學生比較難掌握。

  2 小組之間的討論效果不太好,學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顯得有點亂。

  (二)6、7的分與合

  一、 教學目標:

  1、 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 發展動手能力。

  二、 教學過程:

  1、 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32頁例題中的空格。

  2、 動手操作嘗試練習:一邊分,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教材32頁試一試的空格里。

  3、 活動游戲:想想做做1—5題。①連一連。②說一說。③對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結: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學會了什么?

  5、 獨立完成6—8題。

  (三)10的分與合

  一、 教學目標:

  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組成。

  二、 教學過程:

  1、 學具操作:10個玻璃球分一分,有幾種分法?怎樣分?

  2、 教學例題:

  ①觀察上面畫了幾串珠子,數一數每串有幾顆?

  ②檢查涂色情況。

 、坌〗Y。

  3、 鞏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題,接受鮮花,誰對把花送給誰?

 、谧鲇螒,火車鉆山洞。

 、壅遗笥。(同桌之間開展活動)

  4、 練習一獨立完成。

  教后記:

  1 10是在5、6的分合繼續深入,因為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學生能很快掌握這個內容。

  2 但是對于10的分合有些學生不能很快反應過來。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試驗本)P1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對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顆星組成的)的星星計數。

  2. 按給出的數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3. 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初步了解常見的星座知識。

  能力目標

  1. 發展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2. 在畫點圖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在情境創設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宇宙奧秘的欲望。

  重點難點:

  按給出的數在紙上畫出星圖。

  教學準備:

  1. 教師方面的準備:多媒體課件、方格紙、小圓片

  2. 學生方面的準備:課前有關星座的知識探究、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 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

  師:夜晚悄悄地來臨了,美麗的月亮散發著淡淡的光芒,可愛的小星星在對你調皮地閃動著大眼睛,這些星星用直線連接起來,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請學生分組交流介紹收集到的有關星座的知識。

  2. 個別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嗎?星座對于我們人類有什么作用呢?

  3. 出示課題:美麗的星座

  二、新授實施

  1. 教師邊操作多媒體課件,邊介紹:天鵝座、獅子座、獵戶座,北斗七星座。

  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結:同樣是7顆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樣,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 請你用7個小圓片模仿擺出以上的四個星座,教師巡視輔導。

  3. 你還能用7個小圓片擺出其他的形狀,并取個合適的名字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組織評比:誰的星座最可愛、最美麗?

  4. 小結:奧妙無窮的宇宙世界等著小朋友長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練習嘗試

  1.我們可以把這些星星看作是一個小圓點,然后我們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出星座。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畫畫看呢?(教師選擇其中的一個星座帶領小朋友嘗試畫)

  師:先畫4個圓點,將點與點用線聯系起來,這樣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圖。

  生:選擇喜歡的顏色畫4個圓點來畫出星座。

  2. 想一想,畫一畫:用4個圓點、5個圓點創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組內交流評比。

  3. 教師指導寫數:7的寫法

  四、探究鞏固

  1. 比一比,賽一賽:我是小小天文家。讓學生展開想象自己來發明星座,并展示學生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

  2. 總結:今天學習了什么本領?你還想了解什么知識呢?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進一步正確地數出5以內物體的具數;識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確、規范、整潔地書寫1—5各數;進一步理解基數和序數的聯系與區別。(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會正確、美觀地寫出1—5各數)

  教學重點

  1—5的書寫

  教學難點

  1—5的書寫格式,2和3的書寫。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各小組準備一些玩具、主題圖、1—5數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數一數和同桌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指名說

  2、每說一種在練習本上用圓圈表示。

  3、指導寫1-5各數。

  形象記憶:1象小棒 2象鴨子 3象耳朵 4象小旗 5象秤鉤

  要求學生對數1-5的書寫逐步達到整齊、勻稱、熟練。

  三、 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寫數:理解題意,第一行,仔細數一數,認真寫出數;

  第二行通過觀察發現要寫涂色的三角形的個數。

  2、練一練第2題:看數畫線,畫的方法不唯一,但盡量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3、第3題:數一數,填一填

 。1)一共有幾節車廂/

 。2)擋住的是第幾節車廂?

 。3)用數字表示出來。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如1的后面是幾?5的前面是幾?和3相鄰的數是幾?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1-5各數的寫法,請大家要注意認真書寫。比一比看誰寫的好。

  板書設計

  1——5的.認識

  1 2 3 4 5

  作業設計

  完成課后練一練1、2、3題

  課后反思

  整節課設計了四個活動來達成教學目標,數玩具是低年級小朋友所喜歡和熟悉的,我選取了這一學生感興趣、熟悉的材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讓學生將具體物體的個數轉化為圖形來表示,再對圖形抽象出數字,通過“直觀操作―圖形符號―數字符號”的轉變,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體會數的意義。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一)初步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和認數情況。

 。ǘ┦箤W生初步了解分類的含義,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三)對學生進行愛學習、愛學校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難點:學會分類方法。

  課前準備

 。ㄒ唬┙叹撸喝虒W圖及1~10數字卡片。

  (二)學具:1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處熣勗 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始上數學課。我們在數學課上會學到好多好多知識,比如:認識數字、認識圖形、會計算等等,F在請同學們看一幅圖。

 。ǘ⿲W習新課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邊是什么?

  右邊是什么?中間是什么?

  數一數:圖的上面有幾架飛機?下面有幾輛汽車?圖的'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棵白菜?中間有幾只燈籠?

  小結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認真看圖,還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們看圖、看書、做事都用得上這些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做認識新朋友的游戲:說一說:你座位四周的同學都是誰?(要說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誰)

  2.學習數數:

  出示學校新學年開學圖。

  師說:這幅圖畫的是開學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大家仔細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數數:

  圖上有幾位老師?幾個同學?(一組一組地數)一共有幾個人?

  圖上面有幾朵向日葵?幾棵樹?幾只小鳥?(從左往右數)

 。2)數周圍的實物:

  數一數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數一數教室里有幾盞燈?幾扇門?幾扇窗戶?

  數一數自己的鉛筆盒里有幾支鉛筆?衣服上有幾個扣子?

  3.學習分類。

 。1)看書上圖提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鉛筆和球)

  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師說: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類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鉛筆是寫字用的,和球不是同類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圖片:

  請你們分一分,哪些是同類物品,學生回答后,教師圈上圈。

  (3)學生看書上圖:

  師問:圖上都畫了些什么?(書包、小雞、母雞、公雞和氣球)

  可以把哪些東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雞、母雞、公雞圈在一起)為什么?

  師說:你們說得對!小雞、母雞、公雞都是雞,所以把它們圈在一起。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圈一圈。

  4.了解學生認數的情況。

  (1)看圖回答問題:

  師問:每個圈里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邊的數是幾?

 。2)指名幾名學生分別數出1~10實物的個數。

  (3)教師帶領學生打亂 1~10各數的順序數數。

 。ㄈ╈柟谭答

 。1)看數擺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5根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3)做練習一第1題,把同類的圈起來。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數10以內的數。學會了把物品進行分類。這是為我們以后學習數學的一節準備課。(板書課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新生入學后的第一節數學課。在這節課里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使學生初步了解學習數學的目的。通過看圖、數數、游戲、動手擺實物來激發學習興趣。

  二、在這節課的開頭設計了分清方位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會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練習數數上,除了數課本上的圖片還設計了數周圍的實物。目的是不僅了解學生是否能抽象的數數。還要了解每個學生能否正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

  四、在學習分類這個環節,不但要求學生能把同類的圈起來。而且還要求說出為什么這樣圈。從而體現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準”,深入教改實驗,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以校本教研促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學習領會新標準,積極開展新教材及國標本實驗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3、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三、工作重點:

  1、強化教學常規管理,認真貫徹并落實教學"六認真"。深入教改實驗,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規范教育常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組織學習"新標準",發揮備課組的群體教研作用,以備課組或年級段開展教研活動,上好教研課。開展以"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為課程的教學研究。準確把握小學數學課程的性質、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標任務。

  3、強化課堂教學,年級組統一教學進度,組織好各項質量檢測和競賽活動爭取再上新臺階。

  四、工作措施:

  (一)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師生發展。

  1、認真學習新標準,嚴格執行新標準的指導思想。

  2、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轉換教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擴大學生信息交流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信息交流面要達100%,培養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針對一年級新生的特征,加強入學常規教育,規范行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必須加強對小學數學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對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認真分析數學內容、目標、重難點,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

  (二)強化常規管理,優化集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為落實"教學六認真"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提出了教學常規工作"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三)、教師間相互學藝研討。本學期,老師要上一節優質公開教學,加強教學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學競賽及論文交流活動。每人上交一篇論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2.聯系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辨別“左”、“右”。

  難點:初步確定“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動作游戲感知相對性。

  師:我們前面認識了“上”、“下”,下面我們一起做個反動作練習的小游戲,游戲之前誰來說說什么是反動作?(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做反動作游戲。)

  2.談話:在上課回答問題時,我們要舉手。大家舉起手來,比一比看誰舉得最好!

  提問:你們知道你回答問題時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回答:左手。

  師:對了,回答問題時我們舉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學生回答:左手。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兩個方位——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體的左右。

  師:我們身體除了左右手,還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來嗎?學生個別展示、匯報。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認識左右。

 。1)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左手和右手分別做哪些事情呢?

  學生個別匯報。

 。2)師:看來我們的左右手平時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這樣,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吧。

  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3.擺一擺,進一步認識左右。

 。1)師:請大家將學具盒里的圓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個。根據要求擺一擺:三角形片放在圓片的左邊,正方形片放在圓片的右邊,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邊。?

  學生按要求動手操作。

  師提出問題: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最左邊的是什么?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2)師:把自己擺的打亂順序,每個人模仿老師剛才的問題,向同桌提三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學生同桌之間活動。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師:說說你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位同學。

  學生觀察、匯報。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的第2題。

  學生觀察圖片,提出那個同學。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

 。1)出示少先隊員舉手的圖片(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右圖)

  師:你知道少先隊員敬禮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個別匯報。

  師講述:少先隊員在敬禮時舉的是右手。

 。2)出示標語牌“上下樓梯,請靠右行”。

  教師:瞧,這是老師在學校樓梯旁的墻壁上拍到的照片,請大家一起念一念標語牌上的內容。

  學生齊讀。

  教師:你知道這標語牌上字的意思嗎?如果隨意走會有什么后果呢?

  學生個別匯報。

  教師:對了,大家在上下樓梯時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會造成上下樓梯擁擠的結果了。

  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左圖,提問:那么這個小朋友現在該走哪邊呢?誰能幫助她。

  學生個別匯報。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左、右。

  師:對!在生活中,我們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在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這樣就比較安全了。

  【板書筆記】:

  左、右

  在 的左邊

  在 的左邊

  【教學反思】:

  “左、右”的教學內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對于左、右,一年級的學生其實是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但在描述上學生很容易將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動,以游戲形式融入教學環節中,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來感悟左右的相對性。在教學鞏固環節,發現少數學生對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知識點還沒把握好,需要讓學生親自到樓梯上走一走,親身體驗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雪山樂園主題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對分類與比較、統計、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做整理復習。

  3、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對分類與比較、統計、圖形與位置知識的整理復習。

  教學難點:對分類與比較、統計、圖形與位置知識的應用。

  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模型。

  學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物體。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雪山樂園中參觀了涼亭和滑雪場,復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數的加減法。圣誕節到了,你們看,誰來了?(課件)

  圣誕老爺爺帶來幾棵圣誕樹(指黑板),等我們把這些樹上掛滿知識果實以后,老爺爺就會送禮物給我們。想得到禮物嗎?

  好,讓我們和圣誕老爺爺一起走進雪山樂園。(板貼課題:雪山樂園)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天真可愛,為了符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圣誕老人派發禮物來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二、復習:

 。ㄒ唬﹫D形、位置的復習

  1、復習立體圖形(課件出示)

 。1)師: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師:仔細觀察一下,圖中有沒有我們學過的圖形,在哪?(學生一一說明,教師隨機板貼。)

 。3)師:你們的桌子上就有這些形狀的物體,小組同學摸一摸、說一說他們的樣子。(學生從學具盒中拿出相應物體摸一摸、說一說,感受物體的特點。教師隨機指導。)

 。4)師:誰愿意上來和大家說說這些物體的樣子。(生自己選擇,拿的是什么體,它是什么樣的。)

 。5)師:教室里也有這些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體朋友,你能找到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及時糾正。)

 。6)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看來“圖形”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板貼:圖形)

  【設計意圖:在本節教學環節中,通過學生觀察主題圖,回顧以前學過的圖形,并從圖中找到與學過圖形相對應的物體。然后通過摸實物進一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點,同時說出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物體。真正的把學過的知識整理并運用!

  2、復習位置

  (1)師: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誕老爺爺還會帶我們去哪呢?(課件出示)

 。2)師:咦,圣誕老爺爺呢?(課件)

 。3)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小組內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它們都在哪兒?(師巡視,隨機指導。)

 。4)找生交流。(是板貼:前后、上下、左右)

 。5)師:同學們看的很認真,你們看老師現在在哪?

  (6)你能說說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誰嗎?我們平時說話還經常會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說一個嗎?

 。7)師: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看來“位置”的知識還真不少呢。ò遒N:位置)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的.教學中,由找圣誕老爺爺引導學生對位置的描述,然后讓學生具體說說圖中每個圖形的位置,最后說說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詞語來描述的例子。通過以上幾個環節,來復習整理并鞏固位置的這部分知識。】

 。ǘ┍容^和統計的復習

  1、復習比較

 。1)師:圣誕老爺爺接著帶領我們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

 。2)師:這么多的冰雕小動物,你能給小鹿和小松鼠比比個嗎?(板貼:高矮)它們還能比什么?(板貼:多少、大。

 。3)師: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師:同學們回答真積極,老師請兩個同學過來,你們說他倆該怎么比較?(學生回答)現在老師和他比較,你又發現了什么?(師:看來誰比誰很重要,不能單獨的說誰高或者是誰矮。)

 。6)師:同學們既會看又會說,還真的是很會“比較”呢。ò遒N:比較)

  【設計意圖:在本節教學環節中,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比較出冰雕小動物不同之處,并以此展開對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較。同時,教師滲透比較的對象發生變化時比較的結果也發生變化的數學思想。】

  2、復習統計

 。1)師:如果想知道這些冰雕小動物各有多少只該怎么辦?(統計一下)

 。2)師:好,請你們小組合作完成手中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3)【板貼四個小組統計表】師:誰能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統計的?(學生說,教師隨機提煉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并板貼。)

 。4)剛才我們說的這些“分一分、數一數、排一排”的過程就是“統計”。(板貼:統計)

  (5)(課件出示)看這張統計表,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口頭提問并口頭解答。)

  【設計意圖:在本節教學環節中,由學生獨立解決老師所提出問題,引出對“統計”知識的回顧應用。同時,在小組交流中,回顧整理統計的方法!

  三、律動:同學們,現在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讓我們一起來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誰能說出和老師意思相反的詞,并做出動作。(師說大,生說。

  【設計意圖:在輕松的氛圍中,回顧剛才所復習內容:位置、比較!

  四、練習:

  師:好,剛才我們休息了一會。接下來,我們再努力闖過四關,圣誕老爺爺的禮物就會來啦!有沒有信心闖關成功?

  1、第一關分一分:(課件)這兩個小朋友的房間太亂啦,大家能幫忙整理一下嗎?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請打開書第115頁,大家按照統計表對以上物品進行分類統計。

  【實物投影展示訂正】學生說數量,老師表揚數一個劃掉一個的好方法。

  2、第二關:比一比。(課件)師:你看到了什么?。追問,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嗎?

  3、第三關:圈一圈。(課件)師:這個叫小華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細觀察,想象出是“前、后、側”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來。問: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斷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側面,你是怎么判斷的?

  4、第四關捏一捏:同學們,你們喜歡捏橡皮泥嗎?(喜歡)。請你捏一個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者是球的物體送給圣誕老爺爺吧!(學生捏)

  【實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說。我相信圣誕老爺爺一定很喜歡!

  五、小結:

  今天我們和圣誕老爺爺一同游玩了雪山樂園和數學王國,同時裝飾了幾棵圣誕樹,這些知識果實是:圖形、統計、比較和位置。圣誕老爺爺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滿意,所以他要把禮物送給大家!同時他也祝愿同學們圣誕節快樂!(課件)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數學》第一冊.

  教學內容 準備課,數一數.

  教學目的 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能力.培養兒童愛祖國,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思想感情,以及愛學習、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了,高興嗎?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學生在學校應該怎樣做呀?下面,龔老師領著你們到另一所小學,看一看那里的小學生在開學的第一天正在做什么,愿意嗎?

  請小朋友們看投影.

  二、講授新課

  1.觀察畫面

  提問: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什么?

  通過初步觀察,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老師、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的教育.

  2.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認真觀察畫面.了解他們的數數能力.同時注意使用方位詞語,使學生對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初步認識.

  提問:

 。1)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幾個老師?有幾面紅旗?有幾個足球?還有數目是1的物體嗎?

  板書:1

 。2)請小朋友們往下看,有幾個小朋友正在澆花?用手指一指,數一數.在這你還看到了什么?數目也是2的?

  板書:2

 。3)請小朋友們再看看圖的左邊,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給教師敬禮?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給老師鞠躬?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指一指,數數.

  板書:3

 。4)請小朋友們再往上看,圖上有幾個小朋友正在踢球?指一指,數一數.

  板書:4

 。5)小朋友們再看圖的左邊有幾棵向日葵?邊指邊數.

  板書:5

 。6)小朋友們再看一看向日葵的右邊一共有幾棵大樹?指一指、數一數.

  板書:6

 。7)小朋友再看圖的`最下邊,有幾朵黃花?有幾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看誰找得最快?

  板書:7

 。8)咱們再往上看,牌上有幾個大字?誰認識這8個字?

  板書:8

 。9)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板書:9

 。10)再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人?邊指邊數.

  板書: 10

 。11)小朋友們,你們看看圖上還有我們沒數過的東西嗎?

  這所學校我們看完了,小朋友們說這所學校好嗎?喜歡我們自己的學校嗎?

  下面,我們休息一會兒,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兒,高興嗎?歌曲的名字是《美麗的校園》,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3.小結.

  剛才,小朋友們看圖數數非常認真,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黑板上的數,想一想,我們是按什么順序數的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們是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的,這樣數不會數丟圖上的物體和人.今后小朋友們在數數時也應這樣按從小到大或者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數,你們想試一試嗎?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教室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共有多少人?

  2.請小朋友們數一數你的鉛筆盒里有幾支筆?你有幾個本?

  四、布置作業.

  這節數學課小朋友們做得非常好,看圖數數也很認真,小朋友們愿意上數學課嗎?請小朋友們回家數一數你們家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好嗎?今天這節數學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評析:教師抓住畫面的各個部分,引導學生觀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教育,與此同時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愛學習、守紀律、愛勞動等好習慣.

  在觀察的同時,教師采用看一看,數一數,找一找等方法,初步了解孩子的數數情況,在教學時除了數插圖里的事物,還引導同學數身邊的事物,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充分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使學生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整時。

  2.學會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

  教學難點:

  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讀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一個實物鐘。

  學具準備:

  每人一個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迷語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今天唐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ㄕn件出示謎語:滴嗒滴嗒,滴嗒滴嗒,鐺鐺鐺,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生:鐘。(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個鐘面)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這是唐老師辦公室的鐘(出示實物鐘),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什么樣的鐘?

 。ㄉf)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鐘和表,咱們一起來欣賞!

  補充課件(課件展示各式鐘表。)

  師:這么多的鐘表,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生1:它可以叫我起床,讓我不遲到。

  ……

  師:對,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提醒我們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師:請同學們拿己準備的鐘,(展示大鐘面)仔細觀察你們的鐘面,鐘面上都有什么?

 。ㄗ寣W生充分地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師:那你能說說有哪些數字?

  生:從1到12。

  師:那你能一個個的數給老師聽一下嗎?

  師:上面有數字,那還有什么呢?

  生:還有針,一個長,一個小。

  師:能用更好的詞來說說嗎?

  生:老師那個中間有個圓圓的東西。

  師:是呀,一個長針,一個短針,但是我們總不能叫它長針、短針吧!誰知道它的名字?

  生:時針。

  師:你知道時針,那你知道哪個是時針嗎?

  生: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

  師:說的真好,你怎么知道的啊,雖然我們還沒有認識,但這個同學已經給我們指出來了。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師: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

  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一學生指出老師鐘模型上分針與時針。)

  (由學生自己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并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提問)

  三、認識整時

  師:認識鐘了,要知道準確的時間,咱們必須學會看鐘表。

  1.課件出現:情境圖

  師:小朋友們,看看圖上畫了什么?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

  生:7點

  師:在數學上我們叫它7時。(學生跟讀7時)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怎么知道是7時的?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

  生:7時,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師:我們說這個鐘面表示的時刻是7時,因為他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

  2.出示8時的鐘面

  師:現在又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3.出示鐘面時間分別是3:00、6:00的鐘面

  老師這還有兩個鐘,你們來說一說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剛才我們認識的這些時間,我們都把他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當鐘面表示整時的時侯,我們看看這四個鐘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如果無法回答,再按照下面藍色的字方式引導)

  生:...

  師:他們的分針都指向幾了?

  生:12

  師:好的,分針都指向12。再看看時針呢?指向幾?

  生:7

  師:再看第二個鐘面呢?第三個鐘面、第四個鐘面呢?

  師:分針指著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師板書該結論)

  師:小朋友們把這句話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看看誰的聲音最好聽,準備好了嗎?(生讀)

  3.認一認

  師:你們讀得真好,聲音真好聽。現在你們會認整時了嗎?

  生:會

  師: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撥鐘面5時,12時,生認讀)

  師:這是12時,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個時刻的'鐘面是什么樣子的?你發現了什么?

  生: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

  師:說得好,你的小眼睛觀察得真仔細。那你們想不想也來撥一撥時間啊

  生:想

  4.撥一撥

  ⑴師:那好,現在拿著你們自己帶來的鐘、表。張老師說一個時刻,你們馬上把他撥出來,聽好了。(1時,11時)

  學生撥,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撥的。

  ⑵師:你自己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讓學生到展臺上展示)

  師:我們現在把自己的鐘表放在一邊,讓他休息一會。

  四、教學記錄整時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并且讀出了整時,現在我們來學一學怎樣用筆把整時記錄下來。

  1.出示情境圖:我們知道,7時菲菲起床了。7時,先寫一個“7”,再寫一個“時”字就可以了。讀7時。(在課堂本上自己寫7時)

  師:在這個房間里面還有一個鐘,看誰的小眼睛最厲害,找得最快,

  生:......

  師:菲菲床頭的這個鐘叫電子鐘,仔細觀察桌面上的電子鐘是幾時幾分?7時也可以象電子表一樣,用數字表示:先寫7,再寫兩個圓

  點,再寫兩個零。(生在課堂本上跟著老師學寫)

  2.學生把剩下的三個時間(8時、3時、6時自己用兩種寫法寫在本子上,請學生上黑板完成,講評。)

  五、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認識了整時,并會寫整時。我們來看看小明在干什么?

  1.P92小明的一天(根據時間,如果時間還有很多,可做;如果時間不夠,先完成第2題練習,這個作為家庭作業)

  師:請小朋友們在書上用兩種方法幫小明記錄時間。(學生獨立完成)

  展示學生練習

  師:我們發現明明是個特別聰明的孩子,他每天都會把時間安排的好好的,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睡覺,他都安排得特別的好,你們想不想像明明一樣,做一個會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呢?

  生:想

  師: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下一天的時間安排,然后把時間記錄下來,好不好?

  生;好

  (2)師:現在我們再來做一些練習,請小朋友們看看第一鐘鐘面顯示的是幾時?生:3時

  師:請你們想一想,1個小時過后會是幾時呢?

  生:4時

  師:第二個鐘鐘面是幾時?

  生:9是

  師:那如果再過1個小時,你知道是幾時嗎?

  生:10時

  師:那第三個鐘呢?

  生:5時

  師:再過一小時是幾時

  生:6時

  師:請小朋友們看第二道題有三個鐘誰來說說每個鐘面分別是幾時?(4時、3時、12時)

  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一個小時前,這三個鐘又應該是幾時。(3時、2時、11時)

  師:小朋友們真棒,很快就掌握了知識。時間啊,就是這樣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流走了,就像唐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認識鐘表的這節課,再也回不來了。所有我們要珍惜時間還要愛惜時間,明白了嗎?

  六、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種立體圖形的實物及圖形卡片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再出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辨認,再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 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 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 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 數圖形。

  五、小結。

  六、游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6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1-29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2

小學數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06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加法教案11-13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1-2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1-08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位置與順序》教案01-12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2-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临泽县| 安乡县| 化州市| 故城县| 侯马市| 闻喜县| 武威市| 鄂伦春自治旗| 洛南县| 桃园县| 彝良县| 长乐市| 融水| 磴口县| 洛南县| 广饶县| 马公市| 玉林市| 高碑店市| 咸宁市| 原平市| 兰考县| 游戏| 鱼台县| 景谷| 沭阳县| 石棉县| 介休市| 永丰县| 麻栗坡县| 化德县| 莱西市| 成都市| 石景山区| 珲春市| 赤水市| 马公市| 彰化市| 曲周县|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