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我的家》音樂教案
教學內容:
1、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蒙古舞蹈基本動作。
3、綜合練習:雙聲部節奏練習及雙響筒及多種伴奏樂器。
4、音樂游戲“****會”、大型粘貼圖畫創作。
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音樂新課標的要求提倡音樂與姊妹藝術綜合為指導思想,將音樂與舞蹈、美術等姊妹藝術形式的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從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及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并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學習,指導學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即興的為歌曲創編動作表演。和對不同音樂意境的感受。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有關蒙古舞的基本動作,及對音響的探索能力。
3、通過“意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唱、聆聽、感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緒,并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動作表演。
2、通過對草原****情景的表現,對的馬蹄聲,及加油聲的模仿,掌握雙聲部的節奏。
教學難點:“****會”音樂游戲的挖掘,及游戲中孩子們的合作,配合與創新意識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放“馬跑”的律動的音樂。
學生:隨“騎馬”律動進入教室。
老師:孩子們,看!我們騎著馬兒來到哪里了?
學生:大草原!
老師介紹大草原
老師:對,我們來到了一片廣闊的大草原,它像一幅巨大的綠毯鋪在地上。美極了!
二、新課引入
1、老師舞蹈引入(背景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老師:有沒有誰知道老師跳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學生:蒙古族
老師:(出課件)介紹蒙古族族的穿著服飾、蒙古包。
老師:(出課件)非常正確,看這就是蒙古族的小朋友。蒙古族是我國的56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在長年草原上生活,喜歡穿美麗的色彩鮮艷的長袍,漂亮的馬靴。他們最常的打扮是在頭上栓一條美麗的頭帶,非常的神氣。
老師:(出蒙古包圖)看這是什么?這是他們的房屋,由于他們長年在草原上生活,他們的房子不是用磚瓦蓋成的,而是用木制的圓形的墻壁上面加一個傘型的頂組合成的帳頂的四周用厚厚的毛氈子覆蓋著用毛繩固定。房屋可以移動。這就是蒙古包。
2、學習幾個蒙古舞蹈動作,一邊學習一邊思考蒙古人的生活。
老師做蒙古舞的馬跑步,擠奶,雄鷹展翅的動作介紹蒙古族的生活。
三、學習歌曲
1、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學生念一次歌詞。
a、為歌詞加上動作。
b、孩子們一起表演,選出一個做得特別好的孩子再帶著大家做一遍。老師請一個孩子來當小老師帶著大家來一次。
3、聽。
a、老師范唱。
b、學生聽磁帶。
c、學生跟琴有感情的演唱,老師做提示讓孩子唱得更有感情。
d、用動作表演歌曲。
四、擴展歌曲
1、表現歡樂的草原。
a、老師提供彩紙和孩子們一起把自己打扮成蒙古人。
老師:(出****圖)
老師拿出兩樣樂器,問哪一個發出的聲音更象馬蹄聲。
學生:雙響筒
b、老師將樂器發給一些同學,拿到手串鈴的孩子想想怎樣用它為****的選手加油,拿到雙響筒的孩子用他來模仿馬蹄聲。
沒拿到樂器的孩子,動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用身邊的音響來模仿馬蹄聲。或用怎樣的動作表情來加油!
c、將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加油,一組模仿馬蹄聲。(各隊選一個拉拉隊長。)
2、一起跟著音樂制造熱烈的****場面。(請幾個孩子表演****的場面。)
3、粘貼圖畫。
a、老師放變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樂。
學生: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b、老師拿出為孩子們準備好的粘貼畫,讓孩子們一邊聽音樂一邊創作圖畫表現美麗的大草原。
【《草原就是我的家》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草原就是我的家音樂教案01-21
草原就是我的家音樂教案06-12
《草原就是我的家》05-02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04-03
《草原就是我的家》優秀教學反思05-02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11-25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精選6篇)06-16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案例及反思05-02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教案04-25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