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猴下山教案
美育目標:
能感知和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及圖象連貫有序的美。
能運用生動形象的詞,連貫的語句描述審美對象的行為,表情和心理活動。
能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審美想象。
同時目標:
能有目的有順序細致地觀察圖片(4—1),有初步的分析比較邏輯思維能力(4—2)。
能根據圖片內容編故事。
能從講述圖片中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終的簡單道理。
典型活動材料:
大幅圖片《小猴下山》。
幼兒操作圖片《小猴下山》。
玩具猴子一只。
延伸活動材料:
小圖片《小猴下山》。
圖片《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典型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猴子,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二,出示圖片《小猴子下山》。激發幼兒看圖的興趣。
提問:
(1)小猴子在什么時間下山
(2)都干了些什么
(3)后來怎么樣了
以抽拉的方式展示五幅圖片請幼兒觀察,讓幼兒對圖片有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
張進行觀察并講述。提問:
1,第一幅圖片畫的是什么時候 有誰,它在做什么 它下山時心里怎么樣
2,第二幅圖片畫了小猴子先來到什么地方 看見了什么 是怎樣想的 怎樣做的
第三幅圖片畫了小猴子又來到了什么地方 看見了什么 是怎樣想的 怎么做的
4,第四幅圖片畫了小猴子抱著西瓜往前走,它又在做什么 小猴子為什么要去追小白兔 后來怎樣
5,第五幅圖片畫的是什么時候 小猴子怎樣了
兒操作練習講述。
幼兒觀察小圖片認真講述,鼓勵幼兒在分張講述的基礎上看圖從頭至尾的講故事。
比較觀察圖1圖5,引導幼兒從觀察小猴子下山,上山的動態和表情,想象并講述出小猴當時的心理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
提問:
(1)小猴下山和上山的心情各是怎樣的
(2)為什么小猴子下山和上山時表情不一樣 動作不一樣
組織幼兒講評,能從講述中明白道理。
教師小結。
延伸活動建議:
教師提問題活動之后思考:小猴子回家后對媽媽怎么說的 小猴子聽了媽媽的話以后會怎么呢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
有能力的幼兒可以在活動區看圖講述《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全面指導幼兒在活動區里看圖講述《小猴下山》,重點指導個別幼兒。
文 學 屋
好聽的故事
高 層 次
【幼兒園小猴下山教案】相關文章:
小猴下山作文04-30
小猴下山300字小學作文05-01
小猴擊鼓幼兒園教案02-05
《小猴穿鞋》教案05-01
《小猴摘桃》教案01-19
《小猴找房子》教案05-01
小猴運桃教案10-19
大班教案:小猴請客01-17
幼兒園大班故事教案:小猴找家12-12
幼兒園大班《小猴摘桃》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