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幼兒園教學教案

時間:2023-02-19 19:00:48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教學教案【熱】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學教案【熱】

幼兒園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各個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發學生對跳棋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中國跳棋一副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復習前兩堂課學習的跳棋的方法。

  2、學生們六人一組進行練習。

  二、教學“吃子法”

  1、介紹吃子的定義:一方棋子通過跳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對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領那個位置。

  2、吃子時會出現的不同的情況

  1)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對方的棋子,同時下一步也可被對方棋子吃掉。

  2)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對方棋子,但對方卻吃不掉自己。

  3、小結每一顆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教師師舉例子,學生來判斷是不是最好的走法。

  5、與同桌一起練一練。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幼兒園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學生了解跳棋的基本規則的前提下,讓學生分小組自行練習下跳棋。

  2、培養學生對跳棋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準備

  跳棋一副,教學視頻。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跳棋的基本規則并讓學生學會下跳棋。

  難點:讓學生學會下跳棋。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跳棋的游戲規則,你還記得在下跳棋的時候有哪些要求嗎?好吧,看來小朋友們對跳棋的游戲規則還記得不清楚,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教學視頻,這次可要認真學習喲!

  二、 學生再看教學視頻

  通過學習視頻,讓學生再次熟悉下跳棋的規則。

  三、 學生練習走子

  以同桌兩人一起為單位,開始嘗試著下跳棋。

  四、 學生實戰練習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開始下跳棋。

  五、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

  幼兒園跳棋教案。跳棋是我們男女老少都很喜歡的一項娛樂活動,我想很多幼兒對于跳棋都是比較感興趣的,教師們可以一點點的慢慢教會他們一些跳棋技巧,最后將它們串聯起來,讓幼兒們進行一場跳棋比賽。

幼兒園教學教案3

  活動背景:

  我們中班年級組有兩位老教師,其它都是6年以下教齡的年輕教師和一名新近教師,且三個班有三位實習生在實踐,我們的教育經驗不豐富,應對教育教學中突如其來的現象的能力較弱,所以針對這些情況我選擇了案例分析作為切入口,來提高教師的隨機處理能力,從理論入手指導實踐前行。每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肯定會遇到一些教育困惑,今天我們坐在一起,運用集體的智慧探討、交流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共同提高老師們的教育機智。

  活動準備:

  策劃者:準備一個案例、寫好策劃案、一張備課記錄表

  學習者:準備一個教學案例進行交流

  學具準備:筆,會議記錄本。

  活動過程:

  一、案例分享:《誰的主意好》

  案例描述:王老師組織了一次小班文學活動“誰的主意好”,布置了場景:小兔的家。活動中,通過聽、看、表演,幼兒很投入地體驗了“小羊使勁捶”、“小貓用力踢”、“小鴨大聲喊”、“小雞輕輕敲”等不同的叫門方式。最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誰的主意好?幼兒異口同聲回答:“小鴨的主意好!憋@然,大家沒能說出“正確”答案,王老師又換了一個問題讓幼兒選擇:“小鴨和小雞的主意,哪個更好?”終于,有幾名幼兒想起文中小兔說的“我想聽到有禮貌的敲門聲”,說出了“小雞輕輕敲門的主意好”。盡管很多幼兒提出異議,可王老師還是在幼兒“正確結論”后,結束了活動。

  活動后,有老師指出,討論這一環節,王老師應該讓幼兒充分討論,未必小鴨的主意不比小雞的好!王老師提出:如果這樣的話,如何體現“有禮貌地敲門這一教育目標呢?您認為,王老師該如何處理這個環節呢?二、針對這個案例各位老師發表自己的見解:

  1、評價王老師的教學策略

  2、如果是我,我會怎樣處理

  三、中心發言人小結:

  《綱要》指出:“教師應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主。”所以首先王老師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走出目標的束縛,真正引領孩子提出問題,激發思考、討論,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處理事情的能力。在體現目標和幼兒“答案”時,我們可以這么做:

  (一)、尊重幼兒,不要將成人的思想強加于孩子

  知其果,更要知其因。因為孩子們的思維方式絕大部分取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在他們看來聲音大小兔子就能聽見了,而且生活中確實有這種情況。教師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多問一個“為什么?”如果孩子們能說處理由,而且這個理由能說服我們,那么老師就不妨按照孩子的思路將活動繼續下去,這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老師能力的考驗。因為孩子在活動中學會了思考,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初衷嗎!

  (二)、創設幾種情境,讓孩子處理問題更全面

  “請你用響亮的聲音回答!”這是在幼兒園經常聽到的聲音。因為在生活中,無論是打招呼還是回答問題,我們都鼓勵孩子“大膽”、“大聲”,所以在孩子的固定思維中“大聲喊出來”是一個好的表達方式。既然幼兒都認為小鴨的`主意好,那老師可以深入一步地問:“為什么你認為小鴨大聲喊是的叫門方式呢?”讓幼兒自由抒發理由,看看幼兒是站在哪個角度看到“大聲喊”的優勢的,我想無非是“大聲喊”了屋里的小兔會很容易聽到,而且孩子們一定有過這樣成功的經驗。面對孩子的回答,我們老師應善于利用,進一步引導:“嗯!如果小兔子在聚會、跳舞,里面很熱鬧,我們可以大聲的喊它的名字。那如果小兔在睡午覺,那小鴨這樣大聲喊著叫門你們認為好還是不好呢?”孩子們一定會理解這樣大聲喊著叫門會打擾到別人,從而真正理解這樣做是不禮貌的。多幾個假設,多幾種場景,讓孩子明白在不同的場合處理方法不同,這樣的節外生枝可以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不必為了預定的教育目標而限制孩子的思維。

  (三)、讓孩子在討論、表演中體驗

  幼兒不能說出“正確答案”,這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有禮貌的敲門方式”。教師在個別幼兒無意間說出正確答案而匆匆結束,其實沒有達成目標。若教師繼續提問“為什么小鴨的注意好?”“如果你是小兔,你會喜歡哪種敲門方式?”引導孩子展開激烈討論,并在討論后進行體驗。老師可以帶著孩子去其他班做客。分別請幼兒用“踢、捶、喊、輕輕敲”的方法去敲其他班的門。讓幼兒在觀察、體驗中,了解那種敲門方式是合適的。

  三、各位老師講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共同分析對策

幼兒園教學教案4

  設計思路: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大自然中,處處都表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到處充滿著春天的秘密!洞禾斓碾娫挕肥且粋有趣的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故事結構簡單、語言重復,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既能激發幼兒觀察春天變化的興趣,又能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打電話,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以小動物發現春天來了,給伙伴打電話的情景貫穿始終。FLASH、PPT的多媒體閱讀能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教學活動中多采用畫面展示法、設計情境法、親身體驗法。

  本活動共有四個環節:

  環節一以情境方式導入,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有趣的開頭,吸引幼兒的'注意。

  環節二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知道有好消息要告訴好朋友。

  環節三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可進一步感知春天的各種變化,也在討論中知道要互相關心好朋友的愛好。

  環節四帶領幼兒一同尋找春天,感受在教室中不能體驗的內容,真正接近大自然,欣賞春的美景。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春天來了的一些特征學說動物對話。

  2、體驗互相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準備:

  1、《春天的電話》flash、PPT。

  2、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圖片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冬天的時候,小黑熊在干什么呢?(冬眠)

  2、師:可是,“轟隆隆”的一聲把小黑熊給吵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熊發現了什么。

  二、欣賞故事、討論

  1、教師播放flash,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1)故事中有誰?(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

  2)他們為什么打電話?(告訴好朋友春天到了的消息)

  3)你從哪些話里可以聽出春天來了?

  3、師:春天來了,他們想把好消息告訴好朋友,希望好朋友一起出來玩。那么,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究竟是怎么說的。

  三、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

  1、教師播放PPT,幼兒找找小動物出場的先后順序。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說動物的話,并說說打電話時為什么這么說。

  3、小結:原來,雪融化了、草綠了、冰融化了、蟲子出來了、花開了,這些都告訴了大家“春天來了”。

  四、尋找春天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故事《春天的電話》,故事中說了很多春天的變化,現在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吧!

幼兒園教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觀察小腳丫,了解腳的結構。

  2、知道小腳丫的作用,懂得保護腳。

  3、發展腳部動作,體驗探索身體奧秘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地毯、墊子、瓷磚若干,小樹兩棵。

  2、足球、小車、繩子、沙包、小棒若干,紙團30,大灰狼頭飾一個。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導觀察,探索腳的結構

  1、引發興趣

  我們每個小朋友身體上都有一對寶貝,它能帶著我們到想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

  猜不出來的小朋友,低頭一-看就知道了。

  2、觀察結構

  哦,原來是我們的小腳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小腳丫是怎樣的,上面有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說說。(小腳丫上有腳底、腳背、腳尖、腳跟、腳趾頭、腳趾甲)還有一個弓起來的地方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它叫腳弓,有了它腳就像有了彈簧一樣,走路有彈性,腳就不痛了。

  3、比較異同

  那我們每個人的小腳丫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快和你旁邊的好朋友比比看。原來我們每個人的腳長得都不一樣(啟發說出膚色、長短、寬窄、胖瘦、腳弓彎度的不同)。

  4、鞏固游戲

  小腳丫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來和小腳丫做做游戲吧!做“看誰指得快”游戲:老師說出腳的一個部位的名稱,請小朋友迅速指出來并用手和它交朋友,可以摸摸它、捏捏它等。

  二、組織旅行,了解腳的功能

  1、準備運動,鍛煉腳的肌肉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神秘的大森林玩,誰愿意和我一起去?別著急,我們還要練練本領才行呢,特別是我們的小腳丫的本領。好,讓我們的小腳丫快快樂樂地來練一練吧。老師邊念兒歌《走鋼絲》《小鴨小鴨》邊帶領幼兒做小腳操。

  小蜘蛛,走銅絲,走來走去真自如。掉下來,別著急,嘴里咬根保險絲。

  小鴨小鴨,去捉大蝦。心里癢癢,翹翹尾巴。嘴巴一張,大蝦蹦啦!

  碰碰小腳丫:打打招呼,你好你好! i

  2、森林旅行感受腳的功能

  老師帶幼兒過“草地”“沼澤i地”到“森林小屋”,引導幼兒體驗腳丫踩在各種材料上的感覺。

  現在小腳丫要去大森林旅行了,旅行時我們還要看看小腳丫有哪些本領。(放輕松音樂,走到。地毯處)呀!這是什么地方,哦,原來是草地上,你們的小腳丫踏在草地上感覺怎么樣啊?(繼續前行到墊子旁)看,前面是一個沼澤地,我們再來踩踩看,小腳感覺怎么樣啊?(到瓷磚邊)哦,森林小屋到了,我們來看看森林小屋里鋪的是什么,小腳丫踏在上面感覺怎么樣啊?

  教師小結:我們的小腳丫能夠感覺到硬的和軟的、光滑的和粗糙的、冷的和熱的。

  3、玩活動器具,探索腳的用處呀,小朋友你們看,森林小屋里還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呢,你們想不想用小腳丫去玩一玩?玩的時候要想一想,小腳丫有什么本領。

  讓幼兒進行踢足球、踏小車、踢沙包、跳小棒、跳繩等活動,在活動中探索腳的用處。

  4、追趕大灰狼,享受活動的樂趣

  讓幼兒在追趕中進一步懂得小腳的用處。

  聽,什么聲音?(放音樂)是誰來了呀?原來是大灰狼,怎么辦?快過來,商量商量有什么好辦法。老師也有一個好辦法,我這里有一些石頭,等會兒我們追上大灰狼,就用石頭打它!幼兒追趕大灰狼,并用石頭(紙團)投擲。

  好,大灰狼被我們趕跑了,我們勝利啦,一起來慶祝一下!

  三、總結談話,懂得保護腳的重要

  1、幼兒交流,總結腳的用處

  剛才我們用小腳丫做了什么事情?老師小結:我們用小腳丫走路、踢球、踏車、跳繩,還去追趕大灰狼,把大灰狼趕跑了,你們說我們的小腳丫本領大嗎?

  2、引導討論,說說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腳丫

  那我們怎樣來保護小腳丫呢?請你和好朋友說說,(討論)要常剪趾甲,天天洗腳,太硬的鞋子,還要注意不要著涼了,好,現在我們把襪子鞋子穿上吧。

  3、讓幼兒穿好自己的鞋襪

  在幼兒穿鞋襪時,教師引導:今天小朋友認識了自己的小腳丫,知道了它們的用處,除了我們人有小腳丫,小動物們也有呢,那它們的小腳丫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本領呢?請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仔細地去看一看,然后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好,現在我們回去吧!(放音樂結束)

  活動延伸

  1、鼓勵引導幼兒了解動物腳丫的特征和用途。

  2、讓幼兒嘗試創作“腳印畫”。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小腳的特點和功能,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小腳。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小腳丫樂園(有沙子、地磚、鵝卵石、海綿);

  2、小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釘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動磁帶:《大鞋和小鞋》

  活動過程:

  一、腳步律動導入,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用小腳來跳個舞,好嗎?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認識雙腳的結構。

  1、脫襪子(兒歌)。

  2、初步認識腳趾、腳背、腳心。

  3、小腳為什么會有臭味?怎樣讓我們的小腳變得香香的呢?

  三、通過體驗和感受,引導幼兒認識腳的功能。

  1、小腳有什么本領呢?請幼兒去小腳丫樂園走一走、踩一踩會是什么樣的感覺。

  2、幼兒赤腳體驗踩在沙地、海綿、鵝卵石、地磚上的感覺。

  3、活動后談話小結:我們的小腳真有用,除了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還能感覺冷、暖、硬、軟、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過小組操作,引導幼兒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小腳。

  1、(出示笑的小腳和哭的小腳圖片)小腳為什么會笑?小腳碰到哪些東西會哭呢?哪些東西是小腳喜歡的?哪些東西是小腳不喜歡的?

  分別送到它們的身邊。

  2、幼兒小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兒一起講述。

  4、引導幼兒討論在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小腳。

  五、結束活動。

  1、穿襪子(兒歌)

  2、摸過腳,腳上的細菌都到手上了,怎么辦?我們一起去洗手吧!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印腳印?纯醋约旱男∧_印和別人的小腳印有什么不一樣,可以告訴老師和你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認識腳的主要部位,培養幼兒關注自我的意識。

  2、通過腳的游戲,發展鍛煉腳部各關節的感知力和靈活性。

  3、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鵝卵石、獨木橋、體操墊、沙包。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小朋友把鞋和襪子脫下來,露出小腳。

  二、認識小腳

  1、腳趾頭

  2、腳背

  3、腳底

  4、腳后跟

  三、腳的游戲

  (一)、感知游戲

  1、部位感知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用腳的不同部位做熱身運動。

  2、材料感知

  教師和幼兒用腳感知獨木橋、鵝卵石、地板、體操墊等。

  (二)、腳和腳的游戲

  1、搭橋

  2、踩車

  3、搖搖船

  (三)、器械游戲

  教師和幼兒用腳用各種方式玩沙包。

  四、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做腳的放松運動。

幼兒園教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幾種蔬菜切面的形狀和其內部結構的不同。

  2、嘗試用蔬菜的切面進行印畫,初步學習有規律地排列。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感受印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蔬菜(藕、青菜根、胡蘿卜、菜椒、花菜、蘑菇、豆角等)

  2、顏料、顏料盒若干,擦手布

  3、范畫三張,幼兒用紙(圍巾)

  4、音樂帶

  活動過程:

 。ㄒ唬┩ㄟ^談話和操作,豐富幼兒對蔬菜的認識,感知蔬菜切面的形狀與內部結構的不同。

  1、兔寶寶們: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這些蔬菜寶寶。 蔬菜寶寶很高興,今天還給大家帶來一個小魔術,你們想看嗎?

  2、教師拿出水果刀,出示花菜,請幼兒猜一猜花菜切開來是什么樣子的?

  然后用刀把它切開,之后讓幼兒觀看!袄锩媸鞘裁礃幼拥?像什么?(像小樹)

  3、出示蘑菇,請幼兒猜一猜蘑菇切開來是什么樣子的?

  然后用刀把它切開,之后讓幼兒觀看!袄锩媸鞘裁礃幼拥?像什么?(像小傘)

  4、出示胡蘿卜,請幼兒猜一猜胡蘿卜切開來是什么樣子的?

  然后用刀把它切開,之后讓幼兒觀看!袄锩媸鞘裁礃幼拥模肯袷裁?(實心)(像圓形)

  5、出示菜椒,請幼兒猜一猜菜椒切開來是什么樣子的?

  然后用刀把它切開,之后讓幼兒觀看!袄锩媸鞘裁礃幼拥模肯袷裁?(空心)(像小花)

  6、菜椒與胡蘿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空心、實心)

  小結:這些蔬菜寶寶變的魔術真好玩,有的切面像小樹,有的切面像小傘,有的切面是空心的,有的切面是實心的,真有趣。

  (二)出示范畫,示范講解蔬菜印畫的方法。

  1、秋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小兔寶寶們,兔媽媽請蔬菜寶寶幫忙,給你們做了些漂亮的圍巾,大家來看看。

  2、出示范例讓幼兒欣賞

  這條漂亮的圍巾上有哪些圖案?是哪個蔬菜寶寶畫出來的?

  (青菜根像玫瑰花)

 。ú私穼殞毢投菇菍殞氝可以畫成一朵漂亮的小花)

  3、小兔寶寶們,這些圖案有沒有特別的地方?(有規律)

  怎樣的規律?(圖案)(顏色)

  小結:這些圍巾,有的圖案排列有規律,有的顏色排列有規律,這些有規律的花紋印在圍巾上,真漂亮呀!

  4、示范,講解印畫的方法:

  你們想看看兔媽媽是怎么做的嗎?

  先在心中想好:你準備請哪個蔬菜寶寶幫忙,用什么顏色,準備排什么規律。然后拿好蔬菜寶寶,用力按壓在紙上。一個圖案就印好了。用過的蔬菜寶寶要送回原來的顏料盒。接著按規律,拿第二個蔬菜寶寶,按壓在紙上。以此類推。

 。ㄈ┕膭钣變捍竽憚撟鳌#ǚ疟尘耙魳罚

  1、兔媽媽要做這么多的圍巾,忙不過來,小兔寶寶們,你們幫媽媽一起來做,好嗎?

  2、兔媽媽給每個兔寶寶準備了一條白圍巾,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和顏色,進行有規律的排列,把圍巾裝飾得漂漂亮亮的。

  3、(提出要求)裝飾的時候,排列要有規律,可以圖案有規律,也可以顏色有規律。畫面要干干凈凈的,不臟亂。用過的蔬菜寶寶要送回原來的顏料盒。同時,要保持桌面和小手的干凈。比比誰的本領大,能做出漂亮的圍巾來。

  4、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幼兒:用過的蔬菜寶寶要送回原來的顏料盒。

  引導幼兒挑選多一些的蔬菜來印,保持衣服桌面干凈。

  指導幼兒注意圖案和色彩的規律性。

 。ㄋ模┱故局v評

  1、把幼兒作品懸掛展示,供幼兒欣賞。(低一些)

 。ㄌ嵝严韧瓿傻挠變海┛匆豢矗f一說:你喜歡哪條圍巾?為什么喜歡?(是哪個蔬菜寶寶變的?這些圖案、顏色是怎樣排列的?畫面干凈嗎?)

  2、講評

  師:你喜歡哪條圍巾?為什么?你覺得什么地方漂亮?(幼兒講述)

  3、小兔寶寶們,你們真能干,裝飾出這么漂亮的圍巾。等天冷了,我們就可以圍起來了,開心嗎?

幼兒園教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初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想辦法戰勝困難,體驗與朋友團結合作成功后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音樂《找朋友》、錄音

  2、場地布置(坐在樹林里,小溪、)半圓形、兩坐木頭橋。

  3、隱身衣、彩虹糖、長柄勺。

  4、經驗準備:幼兒理解有關巫婆、隱身衣、仙女等有關情節。

  5、活動前給幼兒帶上動物頭飾,小朋友知道自己是什么小動物,跟自己的朋友手拉手一起走。

  活動過程:

  一、討論交流,聽音樂進入魔幻世界。

  1、教師以動物的身份出現

  (1)、小動物們,你們好!歡迎來到魔幻世界!你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2)、他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幼兒自由討論)

 。3)、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呢?(帶著問題進入下面的活動)

  2、師:好朋友們,我們一起到魔幻世界去玩吧!

  (1)、(錄音1)一巫婆坐著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我看見森林里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要把你們都抓走!”

  (2)、師:天吶!巫婆看見我們了,她要把我們抓走,怎么辦?

 。3)、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么辦?(請幼兒來講一講)

  小結:不要急、不要慌!想辦法脫困,在有人時遇到危險要大聲的叫,找別人幫忙、求救。

  二、嘗試游戲,共同想辦法戰勝困難。

  1、師:我知道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必須跳小溪,才能

  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林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現我們。

  2、(錄音2)仙女出現:動物們別著急,我為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3、師:怎么穿這個隱身衣呢?請大家來試一試吧。

  4、第一次跳小溪(第一次:2口的7個,3口的2個)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

  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現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交流游戲經驗:你為什么沒有被女巫抓到。

  小結:兩個人是合作的',一起行動,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三、團結合作,通過經驗完成游戲。

  第二次:彩虹橋、3口的7個

  師:小動物們真能干,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再走過小橋到仙女家了。

 。ó敵霈F你拉我我拉你,請你先找好朋友。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來幫幫他們。)

  四、互相幫助,合作分享情感升華。

  1、全體幼兒跳過后,來到幾碗彩虹糖前。

  2、(錄音3)仙女出現: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還有一個難題在等著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吃到碗里的糖才能看到我。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ㄓ變杭娂娔弥L柄勺喝湯,但怎么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么辦?”最后,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后的喜悅。)

  3、集體討論:怎么會成功呢?小朋友互相合作。

  4、小結:朋友是什么?朋友是關心、理解、幫助你的人。真正的朋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互相幫助!

幼兒園教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初步理解“抹”、“擦”、“臟乎乎”的意思。

  活動準備:

  請配班老師扮演豬媽媽。豬胸飾一個。小塑料筐5只,內放正方形餐巾紙若干。塑料桶5只。

  活動過程:

 。ㄒ唬┴i媽媽以敲門的形式出現,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咚咚咚”,老師邊去開門邊問:“誰在敲門呀?”“哎,小朋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

  2、小朋友與豬媽媽相互問好(學說禮貌用語)。

  3、師問:“豬媽媽,今天你來我班有事嗎?”

  4、豬媽媽說:“嗨,我的寶寶不見了,不知去哪兒了,所以,我到你們班上來找找,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在你們這里”。

  5、師問:“豬媽媽,豬媽媽,你的寶寶長的怎么樣?”

  6、豬媽媽說:“我的寶寶臉上臟乎乎的,流著鼻涕,還用手抹,抹的'臉的兩邊像長著長長的胡須!薄昂⒆觽,幫我找找好嗎?”

  7、師說:“小朋友,你們仔細找找,看誰像她的寶寶,長著長長的胡須!保ㄒ笥變夯ハ鄼z查)

  8、他們為什么會長胡須呢?

 。ǘ┙逃變簩W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1、 師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流鼻涕呢?(讓幼兒自由回答)。那鼻涕流出來了怎么辦?(請全體幼兒拿餐巾紙擦,請幼兒注意,擦完后紙仍到塑料筐里)師注意觀察。

  2、請擦得正確的和不正確的約3—4個小朋友上來擦給大家看。(請幼兒注意看)

  3、擦完后問:這些小朋友擦的好嗎?為什么?(請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說出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4、師: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某某小朋友擦的方法。

  5、師分布示范:a、雙手打開餐巾紙,b、把餐巾紙捂在鼻子上向中間捏攏。

  6、全體幼兒練習,師個別指導,最后互相檢查。

  總結:

  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個個都學會了,以后呀,鼻涕流出來了千萬不要像小豬一樣去抹,記住要用餐巾紙或手帕擦,向中間捏攏,擦得干干凈凈的,做個愛清潔的好寶寶。

幼兒園教學教案9

  設計意圖:

  孩子的興趣在玩上,教幼兒學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用途。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激發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目標:

  1. 學習6以內的倒數,感受倒數時越來越小的特點。

  2.理解教師指令、有序操作。

  活動準備:

  1. 21塊同樣的長方體盒子。

  2.小紙人和“樓梯圖”(如圖),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宕顦翘荩龑в變簩W習6以內的倒數,感受倒數時越來越小的特點

  1.教師示范用長方體盒子搭建6級“樓梯”。

  樓梯是什么樣的?今天老師要來搭一個樓梯,看看每個臺階是由幾個小盒子搭成的?

  2.在搭建樓梯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感受樓梯的臺階數量逐漸增多、越來越高的特點,請幼兒數一數每個臺階分別由幾個盒子搭成,教師在每個臺階下面對應地放上1~6的數字卡片。

  3.教師手持小紙人走一走搭建好的樓梯,邊走邊引導幼兒順數和倒數。引導幼兒直觀地認識倒數時數越來越小的特點。

  ㈡運動小人走樓梯

  1.走樓梯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讓我們的運動小人來走一走吧!

  2.發給幼兒每人一張“樓梯圖”,幼兒小紙人在圖上走樓梯,要求邊走邊數,上樓順數,下樓倒數。

  3. 請你讓運動小人到其他小朋友的樓梯上輕輕地走走,邊走邊數。

 、缥覀円黄饋磉\動,理解教師指令,有序操作

  1.現在,請運動小人一起來走樓梯,注意聽指令。

  2.根據教師的指令,幼兒操作運動小人,從某一個數開始倒數。如教師發出指令“從3樓開始往下走”,幼兒就拿著運動小人邊走邊從3開始倒數。教師發出指令:“從5添上1的樓梯往下走”,幼兒就讓運動小人從6樓往下走,邊走邊倒數。

  3. 游戲數次后,讓運動小人休息。

  4.幼兒以自己的身體作樓梯,用食指和中指模仿運動小人行走樓梯,先從腳部往上走到身體的.某一部位,邊走邊順數;然后從上往下走,邊走邊倒著數。

  ㈣小動物走樓梯

  1.教師出示玩具小貓,讓小貓沿著臺階一級一級地上樓。

  教師:樓梯搭好了,小貓想走一走樓梯,玩一玩。我們一起跟著小貓上樓吧。

 。ㄗ層變焊處熞黄痣S著小貓的步伐數出——1、2、3、4、5、6)

  教師:小貓向上走完了樓梯,它要轉身下樓咯(再讓幼兒跟著教師一起數——6、5、4、3、2、1)。

  2.讓小貓重復“上樓”“下樓”一次,幼兒獨立數一遍;再個別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看看都對了么,其他小朋友進行監督。

  3.教師:還有許多小動物請我們幫它們搭樓梯,這樣它們都能玩走樓梯的游戲了。讓我們自己動手給這些小動物們搭好樓梯。

  幼兒分組搭樓梯。搭好樓梯后,幼兒手持動物一邊走樓梯、一邊數數。

  4.教師小結:上樓時數數越來越大,下樓時數數會越來越小。順著數是從少數到多,倒數是從多數到少。

 、椤俄様岛偷箶怠

  幼兒根據書上所畫的圖,用手指代替進行走樓梯,練習6以內的順數和倒數。教師可以先和幼兒一起來數一遍,再讓幼兒自己數。

 、暧螒颍鹤邩翘

  1.請個別幼兒與教師面對面模擬上樓的動作,玩走樓梯游戲。(如:幼兒上樓數數1、2、3、4、5、6,教師下樓數數6、5、4、3、2、1。如果先開始的人是下樓,那下一個就是上樓,強調好規則)

  2.幼兒自選同伴,兩人面對面邊玩“上樓”“下樓”邊數數。

  3.根據幼兒倒數著的學習情況,可以增加數數的難度:上樓可從1數到6、7、8……,下樓從……8、7、6倒著數到1。

  結束環節

  復習小猴蕩秋千的手指游戲,可以順便復習課上學的6以內的倒數。

  活動反思

  從感興趣話題引入,注意數學與生活聯系。我把本次數學活動的目標定位在走樓梯上,理解數的含義。雖然整節課上下來覺得難度不是很大,但為了給幼兒在數學上打下堅實的基礎,重點讓幼兒理解數字表達的含義,并會用語言講述過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通過幼兒操作環節,讓幼兒鞏固6的順數和倒數。整個活動下來,大部分幼兒基本掌握了活動內容,只有少部分能力弱的幼兒沒有完全掌握。

  網站溫馨提示:在活動中老師更加注重觀察,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和積極思考的能力。 現代教育就是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離開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開展數學生活課程效果明顯,我們發現幼兒得到很大的進步。我們要努力探索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和形成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行為策略,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提高。

幼兒園教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意識。

  2、讓幼兒明白打罵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要做個乖小孩。

  【活動準備】

  1、兒歌:《不打架》。小剛不小心,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罵,也不把他打。打罵都不好,不是乖娃娃。

  2、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打架之后受傷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并提問。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在干嘛呢?為什么?

  幼:在打架

  2、教師示圖片:打架之后受傷的圖片一張,并提問。

  師:打架了身體會怎么樣?

  幼:受傷……

  師:所以小朋友之間有什么矛盾都不能干什么呀?

  幼:不能打架

  師:不小心踩到了別人要說什么?

  幼:對不起

  二、基本部分:

  1、幼兒仔細傾聽兒歌內容,教師朗誦兒歌:《不打架》

  師:兒歌里有誰?

  幼:小剛。

  師:小剛干什么了?

  幼:不小心踩了我一下

  師:兒歌里的我有沒有打他罵他?

  幼:沒有,打罵都不是乖娃娃

  2、師幼共同朗讀兒歌,并感受兒歌內容且明白打罵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

  師:小朋友們接下來讓老師來帶讀你們跟讀,好嗎?

  幼:好

  師小結:打罵都是不友好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會打架的小朋友,所以小朋友們要做個乖娃娃,不打架、罵。

  三、結束部分:

  情境表演《不打架》:兩個小朋友在玩耍時有個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個小朋友一腳。

  教師在旁邊引導幼兒,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做。

幼兒園教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充分幼兒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質疑能力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大蒜的知識。

  2、材料準備:每位幼兒兩到三粒大蒜頭;鋤頭、水壺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種植好的大蒜,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我這兒有一個寶貝,你們瞧瞧。這是什么。

  幼1:這是韭菜。 幼2:這是大蒜。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大蒜。這是已經長大了大蒜,那現在我們來認識大蒜小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出示蒜寶寶)

  二、觀察、討論大蒜頭。

  1、出示大蒜頭,幼兒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蒜頭的樣子。

  師:你們來說說大蒜寶寶長得像什么?

  幼1:大蒜寶寶像個蘋果。

  幼2:大蒜寶寶圓圓的,像個大西瓜。

  2、將大蒜頭掰開,讓幼兒觀察大蒜籽,并自由討論大蒜籽長的什么樣子。

  師:大蒜寶寶還可以剝開來,F在老師先來示范,小朋友看好了,呆會也請你們來剝大蒜。老師剝好了,請你們來說說這一個個小小的大蒜籽又像什么呢?

  幼1:大蒜籽像個月亮。 幼2:像個小船。 幼3:它像橘子一瓣一瓣的'。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觀察的真仔細。我們這兒還有很多蒜寶寶,現在要請小朋友來剝一剝了,我們開始吧!

  幼:老師,我們都已經剝好了,這些大蒜籽應該怎樣種啊?是不是只要直接插在泥土里就好了,是嗎?

  3、教師小結:大蒜有一頭尖尖的,那是它的頭,有一頭圓圓的,那是它的屁股。我們種大蒜寶寶的時候,可要把圓圓的屁股插在泥土里,尖尖的頭朝上,可不能把它們放倒了。

  4、教育幼兒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師:大蒜長大了可要多吃,它可有營養了,雖然有點臭,但它可神奇了,能把我們肚子里的細菌都可以殺死,這樣我們就能長得越來越高,身體也就越來越棒!

  三、大家一起種植大蒜,激發幼兒種植大蒜的興趣。

  1、交代如何種大蒜。

  師:種大蒜前,一定要先把泥土翻一翻,讓泥土松松的。那我們用什么工具呢?

  幼:我們帶來了鋤頭,現在我們可以翻土了。

  2、帶領幼兒一起種大蒜。

  師:現在我們泥土都已經翻好,可以種大蒜了。剛才老師說過,種大蒜時一定要注意把屁股插在泥土里哦!我們開始行動吧!

  3、給大蒜寶寶澆水。

  師:現在請幾個小朋友給大蒜寶寶澆水,讓它快快長!

  四、延伸

  老師帶領幼兒去找稻草給大蒜寶寶蓋上,讓它們快快長大。

幼兒園教學教案12

  教學內容與目標:

  1.認知目標:多角度地了解認識動物的可愛之處;感受各種材料特性,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

  2.情感目標:培養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悅,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3.能力目標:通過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多角度地了解認識動物的可愛之處;引發喜愛動物之情和環保意識, 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和綜合學習能力。

  難點: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 學習材料:

  課件、動物圖片、動物錄像、彩泥……

  教學過程:

  一、觀察了解自然界中可愛的動物:

  1.游戲導入:你演我猜?梢阅7聞游锏穆曇艋蚴莿幼鳎屍渌瑢W猜一猜。

  2.課件展示:自然界中動物的錄像和圖片。

  3.調查:你還了解那些動物的可愛之處?

  教學意圖:做游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他們非常愿意模仿動物的聲音。

幼兒園教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理解《烏鴉喝水》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通過實驗驗證,嘗試在新的問題情境中創編故事。

  教學準備:

 。ㄕJ知準備)了解了水的三態變化

  (材料準備)透明水杯,大小石子或玻璃彈珠,水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主題:

  1、講述故事前半段,提問:你有什么辦法幫助烏鴉喝到水?

  2、講述故事后半段。

 。ㄔ谄恐蟹湃胧樱顾嫔,小烏鴉就順利地喝到水了。)

  二、小實驗,幫助幼兒理解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重點)

  1、實驗一:水一樣多,石頭數量、大小一樣:

  提問: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瓶子(出示瓶子),瓶子里也放了一些水,請你來做小烏鴉,也來用石子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喝到水?(操作實驗)

  小結:瓶子里的水都滿了上來,大家都“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很有用。

  2、實驗二:水不一樣多,石頭數量、大小一樣:

  提問:烏鴉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每次都能喝到水嗎?(操作實驗)

  小結:不一定,如果瓶子里的水太少,石子放得再多也沒有用。

  3、實驗三:水一樣多,石頭數量一樣多,分兩種大小:

  提問:你們覺得烏鴉這次能喝到水嗎?(操作實驗)

  小結:瓶子里放大石子,小烏鴉喝到水了。因為大石頭把水的地方占據了,水就滿了上來。而小石頭小,占的地方少,水沒有辦法滿到上面來。

  4、除了剛才的幾種實驗,還有其他方法嗎?

 。ü膭钣變捍竽懲评硐胂螅纾喊哑孔觽冗^來,鼓勵幼兒進行實驗,驗證

  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確。)

  三、嘗試創編故事:(難點)

  1、根據不一樣的實驗條件和結果將全體幼兒分成3或4組,幼兒自由選擇其中一組。

  2、創編部分故事內容。

  (引導幼兒按照所選擇的實驗條件和實驗結果,創編故事的局部內容。)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跳棋比賽,增進學生下好跳棋的信心。

  2、培養學生對象棋的興趣。

  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豐富課余生活。

  教學準備

  1、中國跳棋一副;

  2、比賽規則及比賽場地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下跳棋的規則。

  請學生說一說跳棋有哪些規則?需要注意哪一些?

  師:經過前面的練習下棋,你有信心贏得今天的比賽嗎?

  二、介紹比賽規則。

  1、游戲人數:2人對戰,4人對戰,6人對戰。

  2、走子規則

  棋子的移動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線連接的相鄰六個方向進行,如果相鄰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個棋子,該位置直線方向下一個位置是空的,則可以直接"跳"到該空位上,"跳"的.過程中,只要相同條件滿足就可以連續進行。誰最先把正對面的陣地全部占領,誰就取得勝利。

  3、采用淘汰制。

  比賽一共有三輪。凡是第一局敗了的學生,可以和第二局敗了的學生下棋。第三局是所有勝利的選手進行比賽。

  4、分數計算

  按照棋類游戲的標準記分方法,每局棋結果,勝者3分,負者2分,和棋各記1分。

  5、評出下跳棋的冠軍、季軍和亞軍,以及多名優秀參賽選手,并發一定學習用品作為獎勵。

  三、分小組比賽

  分別讓各小組選手進行比賽,其他小朋友觀賽,讓學生自己評選出得獎選手。

  四、頒發獎品,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會找玩具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能將具有相同特點的玩具擺放在一起。

  2.有參與活動的`興趣,并愿意用語言講述。

  活動準備:

  1.玩具柜1-2個。

  2.玩具若干(長毛絨玩具、汽車玩具、娃娃、積木等)或幼兒自帶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l幼兒活動興趣。

  1.展示玩具,認識玩具。

  教師:園長老師知道我們班小朋友特別喜歡玩玩具,今天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請幼兒說出玩具名稱)

  2.玩玩具,體驗快樂。

  教師鼓勵幼兒分組自選玩具,自由地和玩;蚝屯橐黄鹩押玫赝妗

 。ǘ┮龑в懻摚瑖L試擺放玩具——將同樣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觀察擺放的玩具。

  2.討論怎樣擺放玩具。

  3.探索將同樣的玩具放在一起。

  (1)請幼兒自主嘗試將同樣的玩具放在同一層玩具柜上(或玩具簍)。

  (2)讓幼兒邊擺放玩具邊學說:我把“××”和“××”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擺放玩具的快樂。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整齊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擺放玩具的樂趣。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引導幼兒將這些物品分類擺放。

【幼兒園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教案01-19

幼兒園音樂教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學教案-RH陰性A12-17

幼兒園優質教學教案01-31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教案01-05

幼兒園教學活動教案01-07

幼兒園音樂教學教案02-02

幼兒園大班教學教案01-10

幼兒園教學教案【精】02-19

幼兒園教學教案【熱門】02-22

【薦】幼兒園教學教案02-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广水市| 五台县| 安塞县| 察隅县| 北票市| 德令哈市| 镇平县| 抚松县| 英德市| 厦门市| 云阳县| 轮台县| 贡嘎县| 红桥区| 扬中市| 长沙县| 大邑县| 尚义县| 阿城市| 彝良县| 临夏县| 临夏市| 小金县| 鹤庆县| 同德县| 蒲城县| 昂仁县| 青岛市| 夏邑县| 大庆市| 抚远县| 江孜县| 青田县| 桐柏县| 涞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称多县| 宜黄县| 静安区|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