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讀含多音字的詞語;了解漢字一詞多意的現象。描學四季的詞語;背名言;讀一讀描寫雪景的美文。
過程與方法:
在讀一讀的過程中,積累詞語,培養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含多音字的詞語。
1.自由讀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讀好帶點字的音。
2.同位交流讀。
3.說說,你還能用這些字組成別的詞嗎?
4.復習一些以前學過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認一認描寫四季的詞。
1.自由讀詞語,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讀詞語。調動學生已有的對四季風的'感受,理解詞語。
3.多種形式讀詞語,注意讀出四季“風”的不同特點。
4.比一比,誰先記住這些詞語?
三、積累名言。
1.自由讀,把句子讀通讀順。
2.小組交流,對這兩句話的體會。
3.比一比,看誰背得快?
4.寫一寫,鼓勵同學們選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第二課時
一、閱讀短文。
1.自由朗讀,讀通短文,勾畫寫的美的詞句。
2.同桌合作讀,結合生活體驗交流自己讀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讀課文,指導讀出感情。
4.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寫雪景的文章,進一步體驗雪景。
二、探究與發現。
1.自由讀,看你發現了什么?
2.聯系小伙伴的提示語,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發現。
3.全班交流自己的發現。
4.師:你還能說出哪些與季節有關的詞語。看誰說的多?說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畫,把剛才的這些詞語寫到恰當的話下面。
6.選擇一個季節,向大家介紹以下,用上同學們剛才說的詞語或詞組。
口語交際
一、創設交際情景,
師: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許多關于“風”的詞語,看誰說得多。
二、今天,我們就來給風圖上顏色好么?
指導學生讀一讀,題目中人物的對話,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三、請學生說一說,你希望風是什么顏色的?
四、小組交流:假如風有顏色,世界會是怎樣的呢?
看誰的想法最奇妙。最能體現出自己的個性。
五、小組推薦或自薦2名學生上臺說給全班同學聽一聽,教師引導評議。
(重點評議:話語是否清楚、具體。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現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風有顏色,世界將更加多姿多彩,讓我們那出畫筆,畫出這奇妙的世界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設計思想】:
傳統的演示性課件從根本上講并沒有打破以教師為主的老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從教育的發展性上來講,限制和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能力的培養。要打破這種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就必須引入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術,真正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在計算機技術高度發展和日趨完善的今天,我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如何利用和開發這一技術,并把它和我們的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擺在我們所有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現今提倡的信息化教育、模糊學科界限等教育新思路,都需要學生從眾多的信息中獲得教育,得到提高,培養能力。互聯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資料庫,我們所有人(包括學生)都可以從中獲得各方面的提高,而且網絡具有任何媒體所不能替代的交互優勢,它可以讓學生在獲取大量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能力,發展個性,完善人格。
本節《識字2》一課的教學,本著以上原則和思想,利用網絡瀏覽器和教師一部分演示性課件結合的方法進行授課,在教學實際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結果。
【基礎目標】:
1.學會生字“峽、宮、運”的音、形,并正確書寫。“漓”只識不寫。
2.知道我國的一些重要旅游景點。
3.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無限崇敬。
【發展目標】:
1.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2.讓低年級學生了解精彩的網絡世界,培養他們網上瀏覽、搜集信息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將隨著識字2的課文(揭示課題)進行一次愉快的假想旅行,你們高興嗎?瞧,它正等待著我們呢!(點擊:柔和的音樂聲中,一架銀白色的飛機正停在飛機場上。)讓我們一起乘上這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出發吧!(飛機徐徐上升)
二、學文
(一)學習:西湖
1.(飛機緩緩下降)我們的第一站目的地到了。咦,這是到了哪兒啦?(點擊:顯示西湖風景畫面)
2.根據學生回答,貼詞語卡片“西湖”。
3.指名讀、齊讀。
4.從哪兒看出這就是西湖的呢?
根據學生回答,點擊詞語:三潭印月。
5.“三潭印月”是西湖的一個景點,西湖美麗的地方可多啦!快讓我們去親眼看一看吧!請同學們點擊主頁中“西湖美景”一項,自己瀏覽。
6.指名簡要說說瀏覽后的感受。
過渡:讓我們繼續乘上飛機奔向第二站。(點擊:飛機起飛、下落)
(二)學習:漓江
1.出示詞語卡片:漓江。
指名讀、齊讀。
2.(點擊:顯示漓江美景,并畫外配音)美麗的漓江位于廣西省桂林市,有一句話說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屏幕顯示這句話)這里的水說的就是漓江的水。
3.誰讀懂了這句話?
4.是呀,有一段文字是這么介紹她的。請你們邊聽邊看。
(點擊:畫外配音。)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快無暇的翡翠。
5.讓我們一起再來美美地讀這個詞:漓江。
6.在主頁上還有介紹漓江各個景點的網頁,課后同學們可以細細瀏覽。
(三)學習:三峽
1.(點擊:三峽美景圖)看,我們現在又來到了哪兒?
2.出示詞語卡片:三峽。
3.指名讀、齊讀詞語。
4.課前,同學們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搜集,“三峽”是什么樣的?“三峽”又是指的哪三峽呢?讓我們好好去看一看。請同學們點擊主頁中“三峽”一項,自主瀏覽。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5.提問:“三峽”指的是哪三峽?
6.根據學生回答,屏幕定格三個畫面,分別是標有詞語的`巫峽、瞿塘峽、西陵峽。
7.學生跟讀三個詞語。
8.齊讀詞語:西湖、漓江、三峽。
過渡:游覽了迷人的自然景觀,讓我們再次登上飛機飛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在那兒更有許多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不朽工程。讓我們乘上飛機繼續出發。
(四)學習:故宮、運河、長城
1.今天我們要去的有這幾個地方。 (點擊:顯示故宮、運河、長城的定格畫面)
2.貼詞語卡片:故宮、運河、長城
3.同桌一起讀詞語,記住字音。
4.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詞語。
5.游覽開始,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最想去的地方,點擊主頁上的地方名,盡情領略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待會兒請你當小導游,向大家介紹。
6.學生自主選擇,網上游覽。
7.指名學生當小導游,邊點擊網頁上的畫面,邊口頭介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教師相機補充:
故宮:清、明兩朝的皇宮,又名“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運河:又稱“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長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造運河。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全長6700公里。宇航員登上月球只能看到地球上的兩大建筑,其中一個就是長城。
(五)小結
1.今天的這次假想旅行,不僅讓我們大大地飽了一次眼福,更讓我們增長了許多見識。我們游覽了三處自然景觀,三個偉大的工程,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2.學生齊讀六個詞語。
3.在它們當中,你最喜歡那里呢?說說你的理由。(小組交流)
三、寫字
1.我們還要學會書寫三個生字。(多媒體顯示:宮 峽 運)
2.小組學習,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幾個生字的。
3.指名說,教師相機范寫。
4.學生描紅、臨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把第二句改為不用問號的句子。
(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就觀賞不到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
3、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二、總結課文
1、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們就觀賞不到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我們先看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再看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
(1)背誦第二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
(3)林場工人辛勤勞動,造了哪些林?
2、為什么說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1)再讀樹林的環境描寫,體現適合鳥類生存。
(2)我們要熱愛鳥類,熱愛大自然。
三、朗讀課文
板書:
15、灰椋鳥
辛勤勞動,植樹造林
一開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鳥 歸林幾分鐘 排空而至 場面壯觀
不愿過早安眠 喧鬧
愛護鳥類,愛護自然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被譽為“北方的西湖”。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泊(pō)字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學生可能會有這樣幾種說法:
(1)傳說鏡泊湖是寶鏡從天上掉下來變成的。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指導讀準“消災弭(mǐ)禍(hu)”“天庭(tíng)”;理解詞語“消災弭禍”。
(2)鏡泊湖湖面水平如鏡。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讀準字音“倒(dào)”理解詞語“聳峙”。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一般學生會有這樣幾種觀點:
(1)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
(2)奇在吊水樓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組織學習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的神奇之處。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么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么?教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
學生按小組匯報研讀討論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發揮主導作用。估計學生的匯報會這樣進行:
(1)認為“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的學生會認為峰巒綺麗多變,“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課文描寫的奇觀,畫一畫鏡泊湖的風光圖,同時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認為“奇在吊水樓瀑布”的學生會認為吊水樓瀑布“濺起千朵銀花”“勢如千軍萬馬”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話:“本來清澈的湖水……形成鮮明的對照。”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萬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響聲,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樣子和氣勢;配上瀑布錄像,音畫合成,指導感情朗讀。
(3)認為“奇在地下森林”的學生會認為“火山口似乎要吞沒一切”和“林木卻欣欣向榮”很神奇。同時會選擇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朗讀。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上文“深約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榮;指導感情朗讀。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l)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2)比較這三處奇觀有什么不同之處。(湖邊峰巒和地下森林的靜態與吊水樓瀑布的動態)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里,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關于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l)在火山口,怎么會有地下森林?
(2)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會結冰?
(3)鏡泊湖和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4)關于鏡泊湖,怎么會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3.教師引導: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仔細地讀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推想解決的。讓學生給所提的問題分類:可以通過讀書解決的,學生自己仔細讀書;需要通過推想才能解決的,先自己推想,后進行討論。
六、總結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這篇課文先寫了鏡泊湖的傳說和形成原因,然后重點描寫了“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的鏡泊湖景色、吊水樓瀑布、地下森林,表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搜集、查閱有關鏡泊湖的材料,可閱讀書刊,也可網上瀏覽。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交流等形式學習課文。教師從課題引入新課,圍繞鏡泊湖奇觀“奇”在何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國山河的壯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 了解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 繼續學習讀懂自然段的方法。
3、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學練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把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海底布景、課外知識展示.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情境導入:
1、大海,對每個久居都市的孩子是神秘的。同學們,你們去過大海嗎?或是從電視上、圖片上見到過大海吧!
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印象中的大海是怎樣的?
2、那你們知道,海底又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這節課,就讓老師帶著你們潛入海底,做一次海底旅行。
教學流程:
一、1、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試著用文中的`詞句來說說海底是怎樣的世界?(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2、指名讀二、三自然段,理解“奇異”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海底的景色奇異在哪里?
波濤澎湃 寧靜 竊竊私語
陽光燦爛 黑暗 光點閃爍
4、 試著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1、海底真的寧靜的一點聲音都沒有了嗎?
(觀看課件:海底動畫)
2、你們都聽到什么聲音?
3、朗讀大屏幕上的句子,想想省略號里還包含著哪些聲音?
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像……(板書:竊竊私語)
4、 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三、1、這些聲音都是誰發出來的呢?
對,是動物。海里的動物種類繁多,光現在知道的就有三萬多種,真可以說得上動物資源豐富。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稱得上豐富?(課件:誰和豐富來搭配?)
2、同座位互相學習,討論第四自然段。
思考:a、第四段描寫了幾種動物,用▲劃出。
每種動物是怎樣寫具體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
b、這一段是圍繞那一句話來寫的?用———劃出。
3、你還知道大海里其它動物有趣的活動方法嗎?請展示。(肢體語言表演、資料演示、語言介紹等)
5、 海底除了有豐富的動物資源,還有許多植物、礦物質。自由朗讀5、6自然段,簡單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6、 海底神秘有趣,用你喜歡的方法設計一個海底世界。也可以通過電腦,了解一些海洋的課外知識。
(走下座位,自己組織小組活動去了解相關課外知識。)
7、 一節課的旅行就要結束了,你認為海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這個大世界,正等著我們去開發、探究。
評價自省:
這節課,你們對老師的教課滿意嗎?說一說,你在課堂上有哪些收獲?提一提,老師哪些方面需要改進?你有什么好建議嗎?
作業布置:
完成小組合作的海底世界圖景,貼在你們教室里,互相學習交流。
(第三課時:略)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學會11個生字詞,會用“應該,本領,真正”三個詞練習說話。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不應該依賴父母生活,而應從小就鍛煉獨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3、能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教學重難點:
抓住懶獅子說的話,了解其不練功的原因,理解獅子媽媽說的話中所講的道理。
三、教具準備:
拼音卡片,幻燈片,小黑板寫獅子媽媽的話。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教學內容:讀準生字讀音,理解字詞的意思和課文內容,
五、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獅子嗎?你知道獅子有哪些特點?(兇猛,食肉,林中之王)
2、今天我們學習14課《兩只小獅子》,看看這是兩只怎樣的小獅子。
(二)初讀課文。
1、讀準課文生字字音,讀通全文,標了然段。
2、開火車讀生字卡片。(例:kē棵),齊讀詞語卡片。
3、逐段朗讀課文。
4、再齊讀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課文主要寫了誰?寫他們的什么事?
(三)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一自然段,這一段主要講什么?
2、這兩只小獅子的表現有哪點有同?
3、讀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1)第一句話講什么?板書:一只刻苦練功從哪兒看出刻苦練功?"整天"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練的時間長,從早到晚,不怕苦,不怕累)它整天都練些什么本領?誰能用手勢做一做滾,撲,撕,咬的`動作?(滾可以練得身體靈活:撲能使動作迅速而兇猛,撕,咬能置獵物于死地)
(2)另一只小獅子整天在干什么?板書:另一只什么也不干。懶洋洋地曬太陽是什么樣子?(沒精打彩)
(3)看圖①誰是獅子媽媽?誰是刻苦的獅子?誰是懶獅子?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喜歡哪一只小獅子,為什么?
(4)帶著感情讀2自然段。
4、這只獅子為什么會這么懶?讀3——6自然段。
(1)小樹向懶獅子提出了哪兩個問題?“練功”是什么意思?(鍛煉本領)讀出奇怪的語氣。
(2)懶獅子是怎樣回答的?"那苦頭"指的什么?說明什么?(怕苦)它認為什么是吃苦頭?它說這話時什么語氣?慢吞吞說明什么?誰來試讀?
(3)懶獅子不練功,以后怎樣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樣想的?(讀懶獅子的第二句話)“憑著”是什么意思?靠誰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領?它父母有什么地位?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板書:yikao父母
(4)懶獅子說這話時是什么樣子?(得意)看插圖②為什么會這樣?(炫耀……)
(5)它會生活得好嗎?為什么?
5、獅子媽媽是怎樣教育懶獅子的?讀第七段,把媽媽說的話勾下來。
(1)媽媽一共講了幾句話?
(2)抽讀第一句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沒有誰可靠,只有靠自己)
(3)要靠自己該怎么做?讀第二句。“也”是什么意思?跟誰一樣該苦練功?“應該”是什么意思?媽媽為什么這樣說?(讓他向勤獅子學習克服怕苦的)
(4)媽媽還告訴懶獅子什么?真正的獅子是怎樣的獅子(有獨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樣做林中之王)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獅子?(只有刻苦……學會生活的本領,才……)板書:中心句這句話用子什么標點符號?表達了媽媽什么感情?
(5)聽了媽媽的話,小獅子是什么表情?看插圖③這時他會怎樣想,怎樣做?
6、這刻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從小應該刻苦鍛煉生活能力,不應該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7、小學生長大了要建設祖國,保衛祖國應該學會哪些本領?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