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7篇(必備)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的科學態(tài)度,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zhì),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zhì)。
教學重點
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的科學態(tài)度,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zhì),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
教學方法
依綱自學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你認為什么樣的老師是的老師?
2.這節(jié)課讓我們?nèi)フJ識一位的老師。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請你根據(jù)閱讀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
三、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1.學生圍繞閱讀提示中的思考題“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師?’”來自主學習。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
四、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學習體會,教師組織學生就重點內(nèi)容進行全班交流與研討。
1.關(guān)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變化。抓住了“這算什么老師──我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
2.關(guān)注對懷特森先生的認識。感受先生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及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是他“的老師?”
3.關(guān)注文章給學生其他方面的的啟示。
五、總結(jié)收獲,拓展延伸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自由暢談。
2.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
《我看懷特森先生》 《由<我的老師>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怎樣看待書本和》
板書設(shè)計
29 我的老師
科學需要懷疑,需要“冒險”,需要挑戰(zhàn),只有這樣我
們才會擁有善于發(fā)現(xiàn)、探求真知的能力
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盡信書不如無書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繼續(xù)寫作文。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議論紛紛、和尚、船艙、沉沒、繩子”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撈鐵!,板書課題。
“撈”:東西掉到哪里用“撈”這個詞呢?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誰撈的鐵牛?為什么撈鐵牛?怎么撈的?結(jié)果怎樣?)
二、自學生字新詞
1、音形難點:潛、陷、尚、論(多音字)
2、組詞語
宋()拴()陷()論()
送()栓()滔()輪()
繩()綁()鏟()拖()
蠅()梆()產(chǎn)()施()
3、理解詞義
宋朝:朝代名。由趙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這個地方位于黃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積的泥沙。
浮橋:在并排的船上鋪上木板造成的橋。本課浮橋的不同點是兩頭各拴在四只大鐵牛上。
議論紛紛:許多人在議論,各說各的看法。議論,對人和事物發(fā)表看法。紛紛,言論多而雜亂。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領(lǐng)。本課指了解這段河的深淺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領(lǐng)又很高。
潛水:隱藏在水面以下活動。
水手:在船上負責艙面工作的普通船員。
浮力:物體在流體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動的力量。
工程家: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設(shè)計以及指導施工的專門人才。本課指懷丙和尚是機械和水利工程的專家。
和尚:出家到寺廟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層次,整體感知課文
1、小聲自讀課文。
2、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內(nèi)容?
第一自然段:鐵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個和尚主動提出要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準備工作。
第四自然段:請水手鏟泥沙到河里拔起鐵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們劃船把鐵牛拖上岸邊。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樣方法撈起其余的鐵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懷丙。
四、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思考課后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2、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撈鐵牛經(jīng)過,包括準備工作,打撈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思考:
1、是誰提出要撈鐵牛?(板書:懷丙)
2、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一下懷丙嗎?誰能用一個準確的詞概括一下懷丙的特點?(板書:出色)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要撈鐵牛,誰能讀一讀有關(guān)內(nèi)容?
2、指名讀一讀有關(guān)內(nèi)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被水沖走)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人們議論紛紛,可以看出人們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是在大家感到撈鐵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2、追問:從什么地方看出撈鐵牛十分困難?(從“笨重”一詞可以看出鐵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撈。從人們對此事“議論紛紛”可以看出大家對撈鐵牛沒什么好辦法。)
3、介紹:據(jù)資料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當時又沒有起重機這樣的現(xiàn)代化設(shè)備,打撈技術(shù)又比較落后。
4、懷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撈鐵牛呢?反復讀懷丙所說的話。(板書:叫水送回)
過渡:怎么叫水把鐵牛送回來呢?從這個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懷丙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呢?我們先來看準備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誰知道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摸清地點,兩只船并排裝滿泥沙。并排栓緊搭架,兩頭拴牢。)
3、齊讀這一段,進一步體會出色的準備。
五、學習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看打撈過程,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再看懷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答:分幾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繛槭裁词峭匣囟皇沁\回?(板書:打撈)
4、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呢?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打撈第二只鐵牛的過程。
小結(jié):和尚叫水把鐵牛送回來了,其實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結(jié)
1、和尚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是因為他在哪個字上動了腦筋?(水)
2、是水沖走了鐵牛,又是水把鐵牛送了回來,懷丙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才智變害為利,像懷丙這樣的工程家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作一個有用的、聰明的人才。
七、總結(jié)全文
1、懷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ㄕf明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我們的前人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貢獻。我們這一代更應該愛科學,用科學。)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書設(shè)計
探究活動
一、動手實驗,體會水的浮力的應用
1、實驗準備工作
。1)在玻璃缸里裝上水,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鐵塊表示鐵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兩個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裝滿沙子。
。4)用一根細繩,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鐵塊上,讓繩子繃緊。
2、學生演示怎樣撈鐵牛
。1)要求:一個學生一邊動手演示,一邊敘述怎樣撈鐵牛,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評議演示和講解的情況。
二、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水的浮力
習題精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書寫本課6個生字,會認本課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點和蟋蟀建造住宅的方式,理解作者為什么稱蟋蟀的住宅是“一件偉大的工程”,感受蟋蟀熱愛生活、不辭勞苦的品質(zhì)。
3. 體會蟋蟀建造住宅一部分描寫的條理性和細致性。
4.體會抓住說明對象的特點,形象生動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5.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1. 緊扣文本,通過品味詞句、想象畫面,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感受蟋蟀的耐心和勤勞。
2. 通過補充資料了解與課文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感受法布爾對蟋蟀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課下閱讀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法布爾對蟋蟀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昆蟲、熱愛科學的精神。
重難點分析:
文章條理清楚,文字明白易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住宅的過程。
文章中處處流露出作者對蟋蟀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學生可以通過感情朗讀和大膽想象,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在這種情感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也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昆蟲,喜歡探索自然。
課前準備:
1. 學生了解法布爾的資料,預習課文。
2.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會晤作者,了解法布爾。
(一)從“蟋蟀”兩個字的字形與字音出發(fā),了解這種昆蟲的特點等情況。課件展示資料、播放視頻資料
(二)由“住宅”一詞引入認真觀察昆蟲的法布爾,互相交流法布爾的資料。課件出示法布爾資料
(三)介紹法布爾的昆蟲園和法布爾關(guān)于昆蟲的論述,學生讀文字后談感受。課件出示法布爾的言論
二、初讀課文,走進蟋蟀。
(一)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二)指名分段讀課文,互相正音。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蟋蟀的住宅的?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預設(shè):蟋蟀住宅的特點、蟋蟀建造住宅兩方面。
三、細讀課文,了解蟋蟀的住宅。
(一)小組合作,閱讀第二、第三自然段,勾畫具體的語句總結(jié)概括蟋蟀住宅的特點。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二)交流,既要說出蟋蟀住宅的特點,又要對課文中具體的內(nèi)容加以說明。課件出示重點詞句
注意點:
1. 理解“暴雨”的意思,從中體會蟋蟀住宅位置的優(yōu)勢。
2. 引導學生有層次地體會蟋蟀住宅的特點,如第二自然段側(cè)重描寫外部特點: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第三自然段側(cè)重描寫內(nèi)部特點:簡樸、清潔、干燥、衛(wèi)生。
3. 抓住“二十七厘米深”、“一尺寬”領(lǐng)會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并通過和蟋蟀二三厘米的身長的比較,理解住宅的舒適。
4. 結(jié)合蟋蟀彈琴的句子想象蟋蟀彈奏怎樣的樂曲。
(三)體會蟋蟀居住在這樣的住宅中的心情,指導感情朗讀。
(四)角色變化,化身蟋蟀,帶著自豪和愉快的感覺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住宅,理解法布爾把蟋蟀的窩稱為“住宅”的原因。
四、布置作業(yè),積累精妙語句。
摘抄把蟋蟀當做人來寫、把蟋蟀的巢穴當做住宅來寫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進入學習情境。
(一)聽寫詞語:向陽、傾斜、隱蔽、簡樸、清潔、干燥、隧道、光滑、暴雨、精細、蟋蟀、奢華。
(二)說說蟋蟀的住宅位于何處,有什么特點。
二、品讀修建住宅部分,了解這項“偉大的工程”。
(一)自讀課文,思考: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造的?勾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二)交流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
本環(huán)節(jié)注意點:
1. 引導學生注意第四、第五自然段的過渡效果,這兩個段落起到了銜接前后文的作用。
2. 在交流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的有序性,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的,學生的敘述過程也應該遵循這樣的順序。
3. 在解決“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造的”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在適當?shù)臅r機提出對于蟋蟀的住宅是“一件偉大的工程”的認識和思考,把兩個相關(guān)的問題在同一種情境下進行理解。
4. 教學中要關(guān)注重點句子的理解。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子
(1)我看到這位“礦工”用前足扒土,用大顎的鉗子撥掉地面上較大的小石礫,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前腿將土推到后面,后腿將土斜傾地鋪開。抓住動詞體會蟋蟀的工作方法。
(2)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還比較暖和,太陽曬在住宅的門口時,也還可以看見蟋蟀從洞穴拋出泥土來,說明它的施工還沒有停止。從本句中體會蟋蟀的勤勞。
(三)面對用柔軟的工具建造偉大工程的蟋蟀,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它的贊美和敬佩。
三、了解寫法,拓展閱讀,親近自然。
(一)回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表達手法,抓住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說說作者為什么能夠?qū)Ⅲ暗淖≌淮萌绱饲宄,為什么作者寫的文章受到了那么多讀者的喜歡。
(二)體會作者情感,找出文中體現(xiàn)作者對蟋蟀喜愛之情的句子,并反復朗讀。課件出示句子
(三)出示法布爾在《昆蟲記》中關(guān)于蟋蟀的論述,學生朗讀、談感受。課件出示語句
(四)推薦閱讀《昆蟲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并能書寫運用。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3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4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感情。
重難點:
1找出描寫草塘和小河景色的部分,體會其景色優(yōu)美。
2弄懂諺語的意思,從而體會其物產(chǎn)豐富。
3抓住作者的感情線索。
教學準備:充分預習課文,查找有關(guān)北大荒的資料。
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錄音帶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學習內(nèi)容:從課題入手,弄懂草塘的可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體會其景色優(yōu)美和物產(chǎn)豐富,誦讀有關(guān)的優(yōu)美語句。
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全文。
1.學生談對北大荒的了解情況。
2.激發(fā)興趣,學生輕聲快速讀課文。
3.談談草塘給你留下的'印象。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1.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要求。
2.學生采用各自喜歡的方法開始自學。
三.匯報自讀情況,領(lǐng)悟“草塘”的可愛
本次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探討學生自讀自悟?qū)W習方法的嘗試,因此,
不能和以往教學一樣,學生按部就班的跟老師走,而是以學生為主,教師恰當點撥引導。學生匯報中,教師根據(jù)需要采取的引導作用如下::
1.在匯報中指導朗讀,以文章的第5、18自然段為朗讀重點,體會出草塘的景美。
2.在適當?shù)臅r候出示掛圖,幫助理解內(nèi)容,把形象的語言轉(zhuǎn)化為直觀的畫面。
3.在匯報中可要求背一兩句優(yōu)美語句。
4.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草塘可愛的兩個方面:景色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及作者的心情。
四.整體回顧,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1.置身于大海般的綠色草塘中,享受著風兒的輕搖,傾聽著小麗的介紹,欣賞著清凌凌的小河,此時此刻的你想干什么?
2.小結(jié):是啊,美麗的景色人人愛,但我們更要注意保護身邊的美好環(huán)境。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靈活機動的處理)。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錄音,找生字。
2、交流:
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
探
昌
篇
章
突
讀
3、讀。
4、自己選12個記一記。
5、交流。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滕王閣在哪兒?王勃怎么會被邀請參加宴會的`?
2、指名讀。
3、交流問題。
板書:才氣
4、質(zhì)疑
四、寫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制訂學習目標。
1、質(zhì)疑。
2、板書:有才氣
出示:
wu
落霞與孤鶩齊飛,
gong
秋水共長天一色。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重點突破。
1、自讀,找出落色的意思。
2、(圖、文出示)遠處,天連著水輕輕地飄蕩。
gong
3、指導朗讀,學習生字:共
4、這幅圖上表現(xiàn)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美嗎?(出示:秋景、迷人)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詩句。(讀)
2、王勃怎么寫出的?自讀第2段,指讀第4段。
[出示詞語:胸有成筆、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動作)]
學習生字:絕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傳誦
三、寫生字。
共、絕
第三課時
一、背誦三、四段。
二、練習。
1、抄寫詞語。
2、完成《練習冊》P50頁。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與太陽的有關(guān)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結(jié)構(gòu)特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有關(guān)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謎語: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準是下雨或刮風。
提問:“它是誰呀?”——太陽公公
大晴天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太陽。可是你知道關(guān)于太陽的知識嗎?這節(jié)課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學生齊讀課文。
2、學習生字生詞:
(1)齊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2)教師指導正確書寫易錯字:殖蔬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交流收獲
1、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請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總結(jié),匯報
課文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太陽遠、大、熱三方面的特點
第二部分(4—8):講太陽和人類的關(guān)系。
2、我們來讀第一部分。思考,這部分介紹了太陽哪些特點?
生總結(jié)、匯報
板書:特點:遠大熱
3、作者先給我們講了一個傳說。你知道介紹傳說的作用嗎?
生總結(jié)、匯報
師:介紹神話傳說,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閱讀興趣。
4、找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句,說說過渡句的作用
生總結(jié),匯報
生:“雖然……但是……”用這個關(guān)聯(lián)詞結(jié)束上文,引起下文“關(guān)系密切”的介紹。所以,這是過渡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板書:關(guān)系密切
5、第二部分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特點?
生總結(jié)、匯報
第二部分是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文章先說“太陽和我們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緊接著就分段告訴我們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雨雪的形成、風的形成、太陽的殺菌能力和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最后用“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來結(jié)束。前后呼應。
四、作業(yè)超市
1、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兩遍。
2、熟讀課文,進一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上網(wǎng)查找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以及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shè)計: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二、學習1---3自然段,品味說明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呢?在前三個自然段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
生交流、匯報
師出示句子
(太陽離我們……也要飛二十幾年。)
思考: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句子,讀出“遠”,讀出感情。
師總結(jié):這段話采用了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容易理解,突出了“遠”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寫太陽“大”的特點呢?生找句子,并匯報
出示句子
。ㄎ覀兛吹教枴晕覀兛瓷先ブ挥幸粋盤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B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作比較。
3、體會描寫“熱”的句子:
A找出描寫“熱”的句子,說說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好處是什么。
生總結(jié),匯報
出示句子
(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
板書:列數(shù)字。
B讀一讀,讀出“熱”的特點
4、小結(jié)說明方法。
師:在介紹太陽的特點的時候,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學習4---8自然段,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1、體會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讀5---7自然段,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guān)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相關(guān)資料圖片。
B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讀,并做出評價。
板書: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形成雨雪形成風殺菌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復朗讀,體會太陽作用之大。標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四、布置作業(yè)。
上網(wǎng)查找關(guān)于太陽的其他知識。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倭私馑⒆永钪妫惺芩⒆永顐性魅力。
、诎盐毡疚牡闹饕楣(jié),感受鮮明的語言特色。
、鄢醪脚囵B(yǎng)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鮮明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shè)計】
一、認識作者,導入課文。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口技》吧?想必你們也和我一樣,對那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暗暗稱奇吧?想不想再認識一位奇人呢?讓我們跟著著名作家馮驥才走進他的《俗世奇人》吧。
二、聽課文朗讀,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請同學們認真聽一遍課文錄音,認識一下這位奇人。
1.聽課文錄音。
2. 讀準下列加點字:擅長 吃葷 綽號 難堪 褒貶 發(fā)蔫
3. 回答下面問題,理清故事情節(jié)。
( )碼頭有個手藝高超的.( )師傅,人稱( )。一年的一天,他收了個徒弟( ),徒弟( )次跟師傅去干活,便由對師傅的( )變成佩服得( )。
三、 細讀課文,把握刷子李形象特征。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思考問題:
1.刷子李被稱為奇人,他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2. 請用第二人稱的方式說一句評價刷子李的話。
四、品味語言。
請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來讀一讀,并說說喜歡的理由。仿照句式:我喜歡_______因為__________
五、體驗與反思。
讀了《刷子李》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六、拓展練習。
請用你那生花妙筆,為你身邊有一技之長的人寫一段話,并介紹給同學。要求:
、僮プ∪宋飫幼、神態(tài)等方面的特征,寫出他們的奇處、絕處。
、谡Z言形象、生動。
、鄄怀^二百字。
七、教師結(jié)語。
刷子李刷墻的高超手藝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敘事的高超技藝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幽默傳神的語言、生動細膩的描寫讓人回味無窮,讀這樣的作品,就如夏日飲冰荼,爽口又爽心。
值得深思的是,我們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呢?從馮驥才先生充滿睿智的文章中,想必你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讓我們勇敢地承擔起這一責任,為文化大廈添磚加瓦,為文化巨輪保駕護航!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冬冬讀課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04-0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4-27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04-27
小學語文試講教案10-14
小學語文教案09-13
小學語文《亡羊補牢》教案05-14
孔子教案-小學語文04-25
小學語文《琥珀》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