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學第四單元《簡易方程》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第四單元《簡易方程》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以及簡易方程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的運用。
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用○、△或□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單元的內容分為兩節,第一節的主要內容是用字母表示數、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第二節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簡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般地說,在小學教學簡易方程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一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二是有助于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算術知識。三是有利于加強中小學數學的銜接。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用字母表示學過的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學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算法
關鍵:
讓學生通過現實情境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啟動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找到解決新問題的辦法的途徑,從而主動地掌握新知識;其間,突出對方程算理的探究,引導學生切實掌握解方程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建議
1.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本單元的知識大多比較抽象。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相關認識基礎,關注由具體實例到一般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無論是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還是學習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質,既要發揮具體實例對于抽象概括的支撐作用,又要及時引導學生超脫實例的具體性,實現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資源,適當擴展聯系實際的范圍。
在本單元中,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都是便于理論(數學知識)聯系實際(現實生活)的學習內容。教材從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共性著眼,精心篩選、設計了不少生動的富有意義的現實題材,如第1節中人在地球上與月球上的舉重質量的關系,標準體重與身高的關系。又如第2節中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積與陸地面積的構成等等。教學時,應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資源,進而從本地、本校的特色出發,適當補充一些學生身邊的題材,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3.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簡易方程學習內容的特點,決定了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特別需要也比較適合培養學生規范書寫和自覺檢驗的習慣。
就書寫習慣來說,無論是含有字母式子的書寫,還是解方程的書寫,都有必要從一開始就強化必要的書寫規范。以發揮首次感知先入為主的強勢效應,促進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形成。
從解數學題的檢驗來看,解方程的檢驗,方法易學,操作簡便,而且最容易顯示檢驗的成效,因而是培養學生檢驗習慣的一個重要契機。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并加以把握。
五、課時安排:
簡易方程(16課時)
(1)用字母表示數(3課時)
(2)解簡易方程(12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量一量找規律(1課時)
【五年級數學第四單元《簡易方程》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簡易方程01-19
解簡易方程數學教案02-08
數學教案:簡易方程(精選19篇)11-24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五年級數學簡易方程知識點12-19
五年級數學教案:解簡易方程03-07
簡易方程教學反思04-07
《解簡易方程》教案12-08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測試卷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