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三角形,圖形的運動(二),觀察物體(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和綜合與實踐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在本學期里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重點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系統學習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等;運算定律則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對有關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加以概括和總結,并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或幾何體的形狀圖;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認識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1、努力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聽課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2、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控制訓練量,把握訓練密度,以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重視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講求精講多練,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解決所存在的問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3、加強解決問題的教學。本冊教材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問題都是由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增加一個條件或改變問題而成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找等量關系的能力,通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5、抓好培優補差工作。
四、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數 時間
。ㄒ唬┧膭t運算(6課時)
。ǘ┯^察物體(二)(2課時)
。ㄈ┻\算定律(7課時)
1、加法運算定律
2、乘法運算定律
。ㄋ模┬档囊饬x和性質(15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3、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4、小數與單位換算
5、小數的近似數
整理與復習
(五)三角形 (7課時)
。┬档募臃ê蜏p法(7課時)
。ㄆ撸﹫D形的運動(二) (4課時)
。ò耍┢骄鶖蹬c條形統計圖(4課時)
1、平均數
2、復式條形統計圖
營養午餐
(九)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2課時)
。ㄊ┛倧土 (4課時)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3)班,共有學生58人。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并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少數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上課發言不積極。我本學期需要較多地關注同學們業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2)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認識多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計算;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算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確定位置;整理與復習等。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本冊教材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與生活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學習觀念,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本教材既注意體現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的數學教育內涵,使我們的實驗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系,并探索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有關的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發現并初步理解一些簡單的運算規律;初步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基本方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一些常見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系的'簡單變換。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探索計算方法、發現運算規律的過程中,開展類比、猜想、歸納、驗證等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數的一些特征,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3)在探索平面圖形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應用意識。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理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初步學會用畫圖的策略整理和表達信息,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逐步增強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意識。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系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數學內容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4)能主動、認真地閱讀一些數學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混合運算,找規律,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難點: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用字母表示數。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習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課時教學單元
第1周3月2日--3月6日5一、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第2、3周3月9日---3月20日10二、認識多位數
第4、5周3月23日--4月3日10三、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6周4月6日--4月11日5四、用計算器計算
第7周4月13日--4月17日5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8--10周4月20日--5月8日15六、運算律
第11--13周5月11日--5月29日15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第14周6月1日--6月5日5八、確定位置
第15--17周6月8日--6月26日15九、整理與復習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34名學生,大部分學生學習常規好,喜歡學習數學,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因此成績不理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學內容及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小數的認識,小數的加減法和乘除法,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觀察物體,游戲公平,認識方程等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領域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包括小數的意義,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小數加減法解決問題。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包括小數乘法的意義,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小數除法”。包括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積商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算意識,循環小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等內容。
4、第七單元“認識方程”。包括用字母可以表示數,認識方程,等式的性質,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領域
1、第二單元“認識圖形”。梳理已學過的一些圖形;三角形分類,各類三角形的特點;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設計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包括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圖片及其先后順序;體會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
(三)“統計與概率”領域:第六單元“游戲公平”。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設計公平、簡單的游戲規則。
(四)“綜合應用”領域: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中,都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數圖形中的學問”“激情奧運”,“圖形中的規律”三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整理與復習:包括整理與復習(一)、整理與復習(二)、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1、擴展對小數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系起來,進一步了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除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
和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和的計算方法,了解在生活中有時只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算意識;初步了解循環小數;運用小數乘法和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使學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初步了解方程、等式性質,并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4、通過分類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了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5、結合具體情景,經歷探索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時只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算意識。初步了解循環小數,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6、通過實際觀察,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相應照片和先后順序;能辨認從觀察點高低、遠近拍攝到的相應照片和先后順序。
7、通過游戲,使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設計公平的簡單游戲規則。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小數的認識加減乘除計算;圖形的分類。 教學難點:小數四則運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多創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4.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5.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6.加強個別輔導,特別是學困生的輔導,對他們要付出更多的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努力提高他們的成績。
六、教學課時安排
1.“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11課時; 2.“認識圖形”:9課時; 3.“小數乘法”:10課時; 4.“觀察物體:4課時 5.“小數除法”:12課時; 6.“游戲公平”:2課時 7.“認識方程”:10課時; 8.總復習:5課時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的工作計劃12-22
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12-30
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05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數學下冊教學個人計劃09-23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14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8-31
四年級下冊數學的教學工作計劃03-02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6-14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