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8年四川大學生就業調查出爐:冷門專業成熱點(下)
關鍵詞3就業排名
電子科大西南財大 川內就業最牛高校
【《報告》顯示,四川2007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能力在全國排名第14位,其中211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在全國同類院校的分省排名中列第6位,半年后僅7%沒找到工作,其平均月薪2947元也與全國211本科2949元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電子科大與西南財大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指數最高,超出川內211院校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以上。四川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中,民航飛行學院、西南石油學院成為今年的兩匹黑馬,排名前兩位。】
就業能力
民航能源類工作好找薪資高
與其他就業調查不同,麥可思調查側重從就業能力來考察大學生的就業狀態。而就業能力指數則由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平均月收入、離校時掌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滿意度等4個指標加權計算而成。
去年,以就業好聞名的電子科大獨摘川內就業能力最高高校殊榮。今年,這川內就業"最牛"的頭把交椅,由電子科大和西南財經大學分坐———兩校按就業能力指數并列為全國211院校的34名;學生畢業半年后的月薪平均值分別為3452元、3216元。
而在全國其他本科院校中,按就業能力指數前三甲分別是民航飛行學院、西南石油學院、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學生畢業半年后的月薪平均值分別為3166元、2613元、2581元。
就業時機
畢業前半年找工作最合適
就業越早,就業率越高,月收入也比就業晚的要高出幾十到500元不等。《報告》顯示,求職的時機與就業率、薪資存在一定聯系。另外,考慮到目前大學的課程設置情況,報告建議,畢業生為求職準備半年以上能大大提高求職的成功率和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有50.8%四川本科院校畢業生在畢業時找到工作,而半年后87.1%的人找到工作,多數四川畢業生就業過程被推遲到畢業以后還在繼續進行。
"一是畢業生有了更多的時間找工作,二是在遭遇到求職挫折后,會調低就業期待。"麥可思專家王伯慶認為,面對今年嚴峻的經濟形勢,大學畢業生應提早準備,看準機會就及時簽約。
就業流向
川內重點產業人才引進不夠
《報告》依據四川省的產業規劃,確定了全省重點發展的產業對應的專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釩鈦鋼鐵、航空航天及汽車制造、能源電力、生物工程、油氣化工和裝備制造等7個專業。
然而,對這些專業的畢業生的流向進行觀察后卻發現,在四川的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重點產業就業的大學畢業生離校時掌握的工作能力略高于他省同類專業畢業生的平均水平,但其余專業的工作能力則大大低于他省。
總體而言,四川省沒有吸引能力較高的大學畢業生在本省重點產業就業。而且在重點產業中就業的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水平都顯著低于全國水平。且有80%~90%是本省高校自主培養的,這些產業沒有吸引較多的省外大學畢業生就業,智力引進不夠。
關鍵詞4
自主創業
"百里挑一" 想去創業不容易
【根據麥可思對2007屆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跟蹤調查,只有1.2%的學生在畢業后選擇了自主創業。另據國內某網站教育頻道進行的一項針對即將畢業的2009屆大學生的調查中(1641人參加),傾向于"自主創業"的學生占21.6%,排名第一,而走俏多年的外企此時的選擇人數僅占到了18%。此外,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對月收入的期望值比其他就業者要高。事實上,經過自主創業,這部分學生在半年后也基本實現了他們最初的創業目的———收入達每月3412元,遠遠高過其他就業者2332元的水平。】
資金仍是最大"攔路虎"
"如果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那不如自己創業。"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上周在西南財大參加一個經濟年會時對成都大學生的建議。如今,想創業的人很多,但實際創業的卻很少。究竟是什么原因攔住了大學生們創業的步伐呢?
"錢吧?"白勇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做出結論。他是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專業的博一學生,目前和朋友組建了一個工作室,主要為手機平臺開發服務軟件。他舉了最近的一個例子。"我們現在正在給蘋果手機研發小游戲,前期投入大概要15000元———你得買部蘋果手機和蘋果電腦來測試這個游戲。"至于人工,他說,暫時都沒算了。這15000元錢是他和另一位工作室的負責人出的。他說,這一年陸續接了一些項目,所以攢了些錢。要是換成剛起步的時候,"連租房子的錢都沒有",是接不下這活的。而前期之所以能渡過資金的難關,就要感謝學校對他們的支持———免費的辦公室、免費的電。
白勇這個回答和麥可思的調查數據是相吻合的———2007屆大學生自主創業時,有31%的人認為最大的風險就在于缺少資金。有62%的人會向父母或親友求助,只有5%的人會去找銀行貸款。
高校應助大學生創業
"現在大學生對創業已日漸理性,大多數大學生希望先就業再創業,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后,再開始打拼,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但過于謹慎也容易錯過一些機會。"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胡光偉認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是解決當前就業危機的一個好辦法。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創業,但1.2%的比例還是太低。他建議,高校不妨在學校內開展一些創業大賽,開設創業課程,建立起助推大學生創業的機制,開發他們的潛力。幫助那些有能力且適合創業的大學生創業。與此同時,國家有關方面仍需加大政策力度,打通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渠道。
【四川大學生就業調查出爐:冷門專業成熱點下】相關文章:
冷門的工程造價專業就業前景08-23
大學生專業就業調查報告(精選6篇)06-03
大學生就業專業對口調查報告11-17
四川師范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就業前景06-27
四川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就業前景11-10
大學生就業調查:七成畢業生五年兩跳槽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