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通過科研項目高校科技園吸納畢業生創業就業
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通過科研項目、高校科技園吸納畢業生創業就業。
記者李鵬翔武漢報道:常學立是武漢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由于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從畢業至今,他就在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做科研助理,協助導師繼續從事畢業前的課題研究。
像常學立這樣在武漢大學科研流動崗位上工作的畢業生還有300多人。武漢大學以科技部等五部委下發的《關于鼓勵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若干意見》文件為契機,將科研流動崗位聘用工作納入學校整體工作體系,由一把手親自負責,層層落實。
在流動崗位聘用工作中,武漢大學不局限于國家重點、重大項目,還擴展到一般科研項目和人文社科項目,鼓勵各單位通過產學研合作項目聘用流動崗位人員,進一步拓展選聘畢業生的崗位范圍和畢業生的就業空間。
武漢大學今年科研流動崗位實際聘用畢業生3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人,碩士研究生112人,本科生193人,專科畢業生6人。
受聘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流動崗位聘用合同,實施規范的合同管理。學校明確規定,科研流動崗位人員享受與同期畢業的正式工作人員一樣的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由用人單位根據實際完成工作任務情況計發。除社會保險外,他們還享受學校一定額度的住房補貼。
武漢大學認為,利用科研經費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有利于促進畢業生轉變擇業觀念,適應新的就業模式,有利于推進高校加強專職和流動相結合的科研隊伍建設,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推動科研預算與投入體制的改革。
記者董春蕾濟南報道:為應對金融危機給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山東大學鼓勵各研究團隊利用各種方式吸納本科生、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和科研輔助工作。
山東大學充分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的特點和需求,采取雙向選擇方式,選聘高層次畢業生,重點選聘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在重大科研項目和橫向項目方面,山東大學鼓勵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實施需求選聘不同學歷層次的畢業生,包括科學研究人員、科研助理人員、實驗操作人員等。
山東大學科技處傅茂筍說,吸納高校畢業生進科研團隊,增強了固定科研人員的競爭意識;同時,通過選聘非事業編制畢業生參與科學研究,為選留優秀事業編制科研人員拓寬了渠道。
據介紹,山東大學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通過科研項目吸納畢業生加入,為畢業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擴展就業的路徑。山東大學新藥評價中心成立于2003年,由于年輕人員缺乏,有限的編制無法適應工作需求。從2003年起,中心以合同制的形式,拿出一定比例的橫向或縱向科研經費,選聘不同層次的畢業生參與到工作中來。第一年,中心選聘了10名畢業生,2004-2008年每年選聘6-7名,2009年選聘了4名碩士研究生和4名本科畢業生。目前,中心已經形成了一支40多人的團隊。
中心負責人劉兆平說,這樣的用人方法達到了“兩全其美”的效果,對于中心來說,既解決了事業編制緊缺的問題,又保證了中心飼養動物和供藥等工作的不間斷性;對畢業生來說,既實現了就業,解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時在高校的研究中心工作又能讓學生產生認同感。
記者李江濤北京報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園“實習、實踐、創業、就業”綜合基地今年4月初成立,基地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就業和創業服務,搭建企業與學生間的人才交流實踐平臺,促進大學生多元化實習就業,并開辟創業專用場地,受到大學畢業生和企業的歡迎。
北航科技園具有豐富的企業資源,共有企業210家,年產值約43億元,就業人數達8000人。基地依托北航科技園,每年可容納50支創業團隊,提供200個實習崗位、1000個實踐機會及500個就業崗位。學校和基地每年還拿出百萬元種子基金,用于開展相關活動和給予學生補貼,鼓勵學生創業。
北航每年通過創業計劃大賽發掘優秀項目,在創業基地提供相應的場地和資金支持,促進和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業基地為學生提供 490平方米的創業場地,內設90余個工位,可容納40個創業團隊。基地為創業學生免去第一年的場地租金,并為企業提供創業全程孵化服務,包括工商、稅務等注冊手續及資質認定;還邀請知名專家和企業家為創業園做顧問和創業導師,提供咨詢服務。目前,已有多所大學生創業公司入駐北航科技園。
記者王駿勇南京報道: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于2000年10月,科技園建立伊始,就把大學生創業就業實踐工作視作園區的重點項目積極建設推進,園區設有“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由專職人員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配套服務。2007年5月,科技園與中國礦業大學校團委聯合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搭建創業實踐平臺。
據中國礦業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馮震介紹,科技園與礦大及地區知名企業聯合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業導師服務團,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咨詢、指導服務。目前,經專家創業導師團組委會確認的專家已達52名,涉及金融、市場營銷、企業策劃、法律法規、職業技能五大類70余項,創業導師團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咨詢服務達1600多人次,其中已成功創業200多人。
科技園與中國礦業大學共同創建了“大學生職業技能測試和訓練中心”,開展個性化的技能測評和訓練,有針對性地開展個體輔導和咨詢。建立了商業模擬實驗室、ERP沙盤推演室、WKB團隊訓練室和機器人實驗室,鼓勵有志創業的大學生有計劃地開展創業實踐技能訓練活動。
科技園通過落實資金扶持政策,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園區目前已出臺“大學生創業者申領提供小額貸款”等相關優惠政策,并設立了小額貸款擔保基金。科技園還籌集200萬元創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創業學生提供資金支持。
科技園現有大學生創辦企業25家,占所有入駐企業總數的14%,涉及行業主要有軟件研發與設計、網絡技術與服務、管理咨詢、培訓等領域。大學生參與創業及實現就業人數213人,占園區就業人數總數的11%。2008年園區大學生創辦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近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