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招聘:外企offer基本發完 大型國企招聘火爆
外企offer基本發完 大型國企招聘火爆 本土名企搶跑
歷年的校園招聘都呈現明顯的批次,跨國企業處于第一批次,房地產企業、金融企業、大型國企處于第二批次。在第二批次,工科生的就業基本解決,理科生和文科生就業解決三分之一。從目前情勢看,跨國企業的招聘已經基本完成,大型國企的招聘正從筆試進入面試。今年的一個特殊行情是,本土名企“搶跑”,在跨國企業之前發出offer。
到農歷年后,國家公務員和各地公務員招考是第三批次,又可以解決一大批就業;最后,民營企業在第四批次掃尾。
外企offer集中在11月中下旬發出
大型跨國企業發offer歷來先發制人,在各大名校中采取“掐尖”策略。像寶潔、“四大”、英特爾、埃克森美孚等都在11月中下旬發出了offer。其中,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由于招聘數量巨大,每年動輒六七百人的招聘數量遠遠大于普通外企的招聘數量。由于能夠大量安置優秀學生的就業,被學生戲稱為“外企offer雨”。尤其是對于名校畢業生不限專業,更解決了一批難于對口就業的優秀學生的就業問題。
今年“四大”的“offer雨”落在 11月12日,招聘數大于宣講會所披露的數字。“四大”宣稱2010年招聘計劃是:普華永道560人、德勤360人、畢馬威370人、安永400人。而實際上,普華永道發了近700個offer,德勤發了近500個,其他兩家也多于計劃。
“勝者全得”趨勢明顯
由于外企的選人眼光比較統一,對于優秀應屆畢業生的看法比較一致,這導致了畢業生獲取外企offer呈現明顯的“二八定律”。20%的優秀學生手上握有80%的高薪酬工作,一個學生手上握有多家跨國企業的offer,而剩下的80%的普通學生可能尚未獲得一個offer。
跨國企業在招聘時挑選畢業生,但是發出offer時,又難免會遇到被優秀畢業生“雙向選擇”,甚至被拒絕。就是這些原因導致跨國企業會發出超過預期計劃的offer。此外,通常跨國企業發offer歷時長達半個月,這是為了拉開批次,當求職者拒絕了offer后,才將被退回的offer發給在waiting list(等待列表)上的候選求職者。
知名本土企業“搶跑”
今年一個有趣的新現象是知名本土企業“搶跑”,在外企之前發出offer。像迅雷、淘寶網、格蘭仕、華為、網易等早在10月中下旬就發出offer。
知名本土企業的“搶跑”標志著與跨國企業爭奪第一流人才,從目前的回饋來看,很多畢業生收到本土名企offer也非常興奮,認為在本土名企效力也是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是,知名本土企業的“搶跑”是否成功還要看春節過后三方協議的悔約率。
大型國企招聘正紅火
目前,大型國企招聘大多數已完成筆試進入面試。像工商銀行廣東分行已經進入第二輪面試;建設銀行廣東分行進度較快,即將進入最終輪面試;農業銀行廣東分行的筆試于26日舉行;中國銀行進度較慢,已經發出筆試通知,陸續在全國進行筆試,現在成為論壇里關注度最高的國企。
在通信行業,廣東移動、廣東電信、廣東聯通都已經發出offer;在房地產行業,中信地產和保利地產等都已經進入面試第二輪;在電力和能源行業,廣東電網已經發出offer,南方電網剛結束筆試;中石化最終面試已經完成,尚未發出offer,中石油則是尚未啟動今年的招聘。
專家答疑:三方協議未生效能否掛失
本科生小王和某公司在三方就業協議上簽了字,協議上要求違約要交違約金。現在,小王想悔約。不過,目前協議書尚未交到學校,還在小王手里。小王問:“像這種情況,悔約不付違約金行嗎?”
專家答疑:就業協議書是要三方都簽字才算生效。學校沒有簽字就還沒算生效。小王想拿新的就業協議,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悔約,但學校會卡著不放,會比較難;另一個是掛失,學校這一關比較好過,但前提是必須求得原單位諒解。若沒有求得諒解,原單位到學校告狀,那小王的誠信會受影響,掛失還不如直接悔約。
簽offer約定的違約金對于原單位和學生雙方有約束力,學生最好賠付。若學生實在有經濟困難,可以請求減免。
三方協議解約流程
1.與原單位協商,提出解除三方就業協議,按規定交納違約金,從原單位開出退函。
2.從新單位獲取接收函。
3.從學校就業網站下載并填寫《解除就業協議審核表》,由分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領導簽署意見。
4.拿著原單位退函(原件)、新單位接收函(原件)、原簽約的協議書、《解除就業協議審核表》及要求違約的書面申請到就業指導中心遞交申請,等候審批。
大多數學校不鼓勵悔約
對于應屆畢業生要求解除就業協議,大多數學校都是持反對態度。前些年,學校甚至威脅畢業生,若畢業生悔約,就不發新的三方協議書或將戶口打回原籍。近年來,學校態度較以前開明,但是辦理起來仍然比較棘手。而今年,廣州有名校明確表態不準悔約。
對此,中大有輔導員認為,在雙向選擇中,學校既應尊重畢業生的個人意愿,同時更應維護全體學生的整體利益。“過高的違約率,將會影響企業對學校未來畢業生的聘用意向。有的學校學生悔約太多,企業來年就不來招人了。”
也有輔導員對學生悔約表示同情,他們認為,校園招聘是存在“批次”規律的,一般來說到校園開招聘會的企業給出的待遇是由高到低。企業應該認真評估自己的平臺和待遇,如果實力一般的企業招聘檔期過早,悔約率高是必然的。
此外,學校對三方就業協議悔約一直實行“雙重標準”,對于普通就業悔約的學生嚴格限制,而對于升學以及錄取為國家公務員的畢業生悔約則是大開綠燈。讀研和當公務員的畢業生,在征得原單位書面同意的前提下,不受解約受理時間的限制。
揾工太易
工科生忙著悔約
與去年就業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今年工科研究生就業形勢非常喜人。據廣東工業大學消息,該校工科研究生就業率已經高達96%,其他學校的工科研究生就業率大致也是如此。工科本科生就業率要低一些,但是也超過了50%。
工科生就業率高,照理說相關院系的輔導員應該比較輕松;可是,最近輔導員們又遇到了新的麻煩,大量學生草率簽約,現在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又希望悔約,令他們非常頭痛。
畢業生悔約需要考慮的三個問題
三方就業協議的解除要很高的成本,應屆生若考慮悔約,一定要考慮清楚一些問題,不然可能最后落得新舊兩邊用人單位都“雞飛蛋打”。
問題一:平臺還是工資
畢業生在決定悔約前一定要計算悔約成本,新單位是否比原單位有更好的發展平臺?更高的待遇?即新東家開出的薪酬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如果兩家單位差不多,建議最好不要悔約。如果原單位薪酬增長較快,存在很大的加薪空間,也沒有必要為幾千元錢與原單位悔約。
問題二:最晚期限
畢業生要考慮新單位給的最晚簽約期限是什么時候?如果跟原單位提出悔約,能否在新單位的簽約期限前跟原單位辦完悔約,拿到新三方協議?如果沒有把握,建議不要悔約。否則,畢業生極有可能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危險。
畢業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高估從原單位拿到退函的進度,像某知名IT企業同意悔約,但是來年3月才發出退件。此外,學校對受理悔約也有一些規矩,像“原則上不受理簽約后一個月內遞交的悔約申請”。
問題三:過往成功率
不同用人單位的HR對于畢業生的態度有很大差異,畢業生需要考察原單位以前是否有過成功悔約的案例?影響如何?若以前的悔約案例大多不順利,建議不要悔約。HR的態度決定了畢業生能否順利悔約、悔約需要的時間,以及能否及時與新單位簽約。
【校園招聘:外企offer基本發完 大型國企招聘火爆】相關文章:
校園招聘方案09-18
武漢高校畢業研究生招聘火爆04-27
外企招聘有性別歧視嗎04-27
校園招聘策劃方案11-28
外企招聘人員談如何準備英文RESUME05-04
校園招聘策劃書05-17
綠盟校園招聘流程04-27
校園招聘邀請函07-26
校園招聘邀請函01-27
第一次大型招聘心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