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HR眼中的90后職場群像
個性化的90后進入職場究竟什么樣,在HR眼中,他們與職場前輩有哪些不同?前程無憂哈爾濱市市場經理、黑龍江省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肖丹對此頗有發言權。因為她每天的工作內容不是聽求職者吐槽,然后安慰勸導,最后引導他們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就是在聽企業HR們的抱怨,說90后職場新人的舉動常把他們雷倒。就在記者采訪她的前幾天,肖丹還走進大學校園,給哈工大的90后學子們做了一場求職講座。22日下午,記者來到肖丹的辦公地點,她向記者講述了一些90后職場人的典型案例,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也許能窺見90后的職場狀態……
典型案例一
不適應環境 我要跳槽
90后小偉畢業后從沒實實在在地做過一份工作。“換過3次工作,卻總覺得沒意思。”小偉說,這三份工作都是父親幫他聯系的。“第一份工作是銷售,我性格內向不愿意應酬,覺得那一套不適合自己。”后來,他又從事了網絡維護工作,純技術類的活兒,不用去應酬。一個月后,他又提出辭職,理由是:“太累人了!整天要加班,我活著到底是為了生活還是為了加班?干脆炒了老板的魷魚。”第三次辭職的理由更離譜:“新公司的企業氛圍不行,同事都沒生活情趣,主管又死板,我覺得這種環境太差。”
診斷
膽大心活是90后的新特點,他們沒有70后那種在一個工作單位待一輩子的想法,對就業的期待就是“薪酬高”、“心情愉悅”,只要發現更中意的工作,或是在工作單位里不開心,就會“愛憎分明”地立即離開原有崗位,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認為跳槽、換工作是天經地義的事,企業無法用“忠誠度”一類的道德教條來約束他們。這些差異一方面和時代變化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遷有關,通常90后的家長是60后,他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更強調“自我”意識。
支招
向左走:若想成長為職場的中流砥柱,90后要有意識地克服自身心態浮躁、對事物缺乏足夠耐心與興趣的缺點。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不要好高騖遠。如果每個職位都淺嘗輒止,那樣不僅永遠學不到東西,也無法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把心先靜下來,從基礎工作做起,再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更遠的職場目標。
向右走:去年有一家招聘企業對90后做了職業規劃調查,結果顯示,他們追求的是“快樂工作”,企業與員工之間形成的“工作契約”正逐漸演變為“心理契約”。他們注重自我感受,行事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所以企業應該注重對其“情緒”的調動,讓其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HR眼中的90后職場群像】相關文章:
HR眼中的“3Q”人才05-11
-《人物群像》習作講評教案04-25
90后全面進軍職場 不愛加班愛輕松05-05
雷人,90后MM眼中的時尚,你落伍了么?04-28
90后獨立宣言:我是90后!04-30
90后的說說05-30
我是90后05-05
90后說說03-23
90后的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