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國牛津大學錄取搞種族偏見嗎
學校名稱:英國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所在位置:英國,Oxford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096年學歷:語言 預科 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9486人院校地址: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University of OxfordWellington SquareOxfordOX1 2JD,United Kingdom8327
(衛報-Kurien Parel和James Ball報道)牛津大學被指控對黑人及其他少數族裔的學生存在“制度性偏見”。數據顯示,在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一些最有競爭力的專業里,白人申請者成功的幾率比其他學生高出兩倍,即使他們的成績相同。
根據《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衛報》獲得了該大學2010及2011年的入學申請資料,數據顯示有25.7%的白人申請者獲得了錄取通知,而少數族裔的成功率只有17.2%。
醫學是牛津聲譽最高的專業之一,這個專業的白人申請者,其成功的幾率是少數族裔的兩倍,即使兩類學生在高級水平測試(譯注: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Test,簡稱A-Level Test,相當于英國的高考)中同樣取得了3個A*的成績。
而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更早期一些的數據也呈現出同樣的情況。
英國托特納姆區工黨議員戴維拉米(David Lammy)長期以來都在直言不諱地批評英國大學的入學申請機制。他認為,這樣的數據說明大學存在“制度上的偏見”,也證實了該制度的失敗。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作為英國最享盛譽的兩所學校,都面臨著這樣的質疑:不同族群的申請者間錄取成功率存在差異。對這種差距經常有以下的解釋:少數族裔學生更傾向于申請競爭最激烈的專業,比如醫學。
然而,這組最新的數據首次針對牛津大學競爭最激烈的專業,從族群和成績兩方面進行了分解統計,并對以上長期使用的解釋提出了嚴重質疑。
數據顯示,白人學生獲得醫學專業錄取通知的成功率是少數族裔學生的兩倍。這種懸殊在最優秀的學生群體中同樣存在:在高級水平測試中獲得3個甚至更多A*的白人學生中,有43%的人拿到醫學專業錄取通知,而少數族裔學生的這一比率只有22.1%。
而在牛津大學競爭最為激烈的經濟和管理專業,有19.1%的白人學生被錄用,少數族裔錄取率只有9.3%。在最優秀一檔里,白人與少數族裔學生的錄取率分別為44.4%和29.5%。
但在申請就讀法律專業時,白人和非白人學生的成功率并無顯著差異。
牛津和劍橋的種族問題經常成為新聞頭條,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拉米在2010年獲得的數據顯示,2009年僅有一名加勒比黑人裔的英國本科生被牛津錄取。這個數字也在隨后被首相卡梅倫在發言中引用。
“當我在2010年提出這些質疑時,牛津大學解釋說,形成這些數據是因為黑人和少數族裔(black and minority ethnic,簡稱BME)申請者普遍傾向于申請競爭最激烈的專業。”拉姆說,“新證據把他們的解釋刮到了九霄云外。現在我們了解到,即使有著一樣的成績,BME學生獲得錄取的幾率還是更低。當然牛津劍橋有面試,在申請處理階段也有很高的門檻,但校方需要證明他們沒有機制性的偏見。這些數據實際上反映出了制度上的偏見,也顯示出制度上的,持續的失敗。”
拉米承認,在過去的兩年里,牛津和劍橋已經為招錄BME學生作出了新的努力:“新做法當然值得歡迎,但我們需要的是上一個臺階,而這一點還沒做到。”
一位發言人證實說,招生導師并不一定知道知道申請者的種族,但可以看到他們的全名和受教育詳情。根據招生數據,少數族裔學生申請高競爭度專業的比例確實偏高。但這并不能解釋專業內部錄取率的懸殊。
劍橋大學拒絕了一份依據《信息自由法案》要求其提供同樣內容的要求,即按照不同專業和成績分解的數據。該大學表示,依據該法案來處理的成本太高。不過,劍橋提供了2007-2009年的歷史數據,當時高級水平測試還沒有引入A*這一檔。劍橋的數據顯示了和牛津相似的情況。
根據這組數據,在A級考試中獲得至少3個A的申請者當中,劍橋大學醫藥專業對白人學生的錄取比例是35%,而對少數族裔學生則是24%。法律專業對兩類學生的錄取率則分別為38%和32%。
但兩所大學都不認可這樣的一個觀點,即不同族群申請成功率的差異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牛津表示他們正在密切考察這種現象。“牛津大學致力于挑選最優秀的學生,并不考慮種族或其他任何因素。” 一位發言人這樣說,“這不僅僅是正確的,也是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對不同種族人群申請成功率的差異,我們正在繼續仔細考察并尋求可能的解釋。我們清楚地知道,特定族裔學生集中申請最具競爭力的科目,從整體上降低了該族裔學生的申請成功率。但我們從未說過這是造成考試成績相近的學生之間申請成功率差異的唯一因素。”
這位發言人還表示:“我們挑選學生時,并不知道他們的高級水平測試成績,因為那時他們還沒有參加考試。我們在選拔過程中使用的是能力傾向測驗(Aptitude test)、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考試和面試成績。它們是做出可靠結論的重要依據,但并沒有在這份數據分析中得到體現。”
劍橋大學的一位發言人則稱這份分析是膚淺的,認為它“忽略了許多相關變量”,例如科目組合及入學筆試和面試表現。她說:“招生決定是基于學生能力、投入程度和成就潛力。我們改善本校入學渠道的決心是長久和堅定的。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所有懷有能力、激情和投入決心的人,在申請劍橋大學時獲得所有必要的支持,最大程度展現自己的潛力。”
英國全國學生聯合會(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高等教育副主席瑞切爾溫斯通(Rachel Wenstone)表示:“我看見這些數據的第一反應是震驚,這非常令人害怕。很明顯,牛津大學的一些院系看起來存在結構性的歧視,牛津需要立刻處理這個問題。”
03月01日訊 據BBC英倫網報道,英國政府向國外表明,海外學生到英國留學(微博)沒有人數上限,但是在凈移民(微博)的定義上政府仍然堅持己見。
政府堅持海外學生必須納入凈移民人數之內計算,但是大學校長和老師擔心國際學生可能認為英國不歡迎他們。
上月底,英國多位重量級議員聯名呼吁首相將國際學生排除在凈移民統計數字之外。
簽署聯名公開信的議員包括下議院的商業革新技術委員會、內政事務委員會、公共帳戶委員會,以及兩名上議院議員。
但是政府拒絕他們的呼吁,堅決要將海外學生計算在凈移民數字之內。政府對下議院商業革新技術委員會做出回應表示,“內政部和商務部仔細考慮過議員的建議,但最后政府采納內政部的意見。英國所有主要的競爭國家都將海外學生人數計算在凈移民數字之內。英國也將維持凈移民的國際定義,將海外學生計算在凈移民數字之內。”
越洋電話突然中斷,家住成都的外婆外公怎么也聯系不上,難道是出了啥事情?前日下午3時許,天涯論壇的一條求助帖引發了全國網友關注。這位遠在美國的留學(微博)生可能沒料到,她的求助帖一呼百應,有的網友幫忙轉帖,有的向其支招,更有成都網友打車奔赴其外公外婆家中察看!
發帖求尋外公外婆 網友300余條回帖支招
前日下午3時18分,網友“大明湖畔的李秀娟”在天涯論壇發帖稱,中國時間當天下午3時許,身在美國的她正和外婆通電話,不料說到一半時電話突然沒聲了,之后無論怎么撥打,電話那頭就是沒人接聽,而通話顯示并未占線。使用QQ也無法和老人聯系上!“現在真的有點害怕,特別怕他們出什么事情了。”樓主在帖子中稱,因父母不在成都,也不能趕回家察看外公外婆是否出事……
帖子發出后,立即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頂帖子、支招、查詢物業電話……網友們一呼百應,紛紛行動起來。
下午4時05分,網友“@yeshuiql”“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前往其外公、外婆住處察看情況。半個小時后,發帖人收到了yeshuiql的QQ回復:“你的外公外婆沒事,請放心!”
感悟愛心》》》
成都老夫婦:三撥網友先后趕過來
心情變化:莫名其妙-感動-吃驚-持續激動中
“有一個女娃娃突然出現在了我的家門口,自稱是網友,來看我和老伴的,當時我簡直摸不著頭腦。”說起前日發生的事情,求助帖發帖人的外婆張婆婆仍非常激動。張婆婆說,前日下午,那位女網友解釋了好一陣,她才明白是電話出問題,“沒想到這個帖子引來那么多網友的關心,先后竟有三撥人趕到家里來!”
張婆婆告訴記者,她今年68歲,老伴75歲,他們的身體都不太好。“感謝外孫女果兒的孝心和網友們的愛心,我和老伴真的很感動!”說到這里,張婆婆的眼睛有些濕潤。
發帖人:第一次感受到“陌生的溫暖”
心情變化:著急-感動-只想不停說謝謝
由于記者只有果兒的QQ號,加之時差問題,直到昨日發稿前也未能與她聯系上。但此前果兒得知外公外婆平安后,已在第一時間通過帖子表達了她對網友們的感謝。
學校名稱:美國西部大學 H?gskolan V?st 所在位置:瑞典,Trollh?ttan and V?nersborg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90年學歷:研究生學校性質:學生人數:9000人院校地址:http://ruidian./school/7622
“發帖的時候腦子特別亂,也根本沒想過會有好心人親自跑一趟。”“第一次感受到網上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也會有如此溫暖的感情……今天是樓主混天涯這么久最難忘最感動的一天。”末了,她還對各位關心事情進展、給她提供各種方案的網友不停地說“謝謝”。
成都熱心網友: 幸好這只是一場虛驚
心情變化:著急-放心-淡定-吃驚
昨日下午1時許,成都晚報記者聯系上網友“yeshuiql”劉陽。劉陽稱,她在成都一所大學讀研三。
“樓主發帖后,雖然有很多人頂帖、安慰、支招,卻沒有人能真正幫助樓主聯系到外公、外婆。”劉陽說,她當時正在寢室上網,看到樓主十萬火急的樣子,于是決定幫這個忙,并打車前往老人家中,“幸好這只是一場虛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劉陽的語氣很淡定,稱這只是其應該做的,聽說要報道還有些吃驚。
成都晚報記者 涂文全 李惠 攝影 王紅強(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全系化名)
快評》》》愛心需要“一呼百應” 更需要實際行動
自從有了微博,網絡上一呼百應的事兒層出不窮。在如今“全民公益、全民慈善”的時代,無論是“助學”“尋人”,還是“捐款”“幫扶”,我們樂意看到任何一項關于愛心的舉動都能得到一呼百應,哪怕只是口頭上的關心,一條“轉發”、一個“擴散”,無形之中也擴大了愛心的影響力。但實際幫助才是求助者真正需要的。就像“尋找外公外婆”的求助,說得再多,也比不過成都網友直去到外婆家后一句“二老沒事”來得踏實。
多一些付出,多一些行動,讓我們真正成為愛心求助的參與者、行動者。
【英國牛津大學錄取搞種族偏見嗎】相關文章:
英國名校留學 牛津大學錄取要求05-04
英國牛津大學的留學優勢05-02
英國留學牛津大學的具體學費05-02
這些英國大學的錄取偏好你了解嗎?05-06
英國留學 牛津大學MBA專業詳解05-02
英國留學 盤點英國錄取速度最快的大學04-30
英國留學雙錄取的優勢05-02
英國留學選擇雙錄取的優勢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