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擴張中的抑制因素分析
近幾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陜西省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本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成為推動陜西經濟發展的特色和支柱產業之一。一般說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生命周期要經過研究開發期—創業期—早期成長期—加速成長期—穩定成長期—成熟期六個階段。陜西省的高新技術企業上規模、上檔次的還不多,截至2001年底,全省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38家,其中技工貿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11家,占1.06%;技工貿收入在億元以上的(不含10億元以上的)企業98家,占9.44%;技工貿收入在千萬元以上的企業402家,占38.88%。因此,從總體上來看,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大多屬于中小型企業、處于早期成長和加速成長期階段,有待進一步擴張壯大。本課題組通過實地走訪西安高新區、寶雞高新區、咸陽高新區的近三十家高新技術企業,將影響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擴張的抑制因素總結如下,以便政府在制定下一步的相關扶持政策引導企業向大型和集團公司發展時能夠有的放矢。
1.資金方面
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擴張中的資金問題主要體現在資金的籌集渠道和籌集方式上。
處于孵化期的企業,一般都有相關基金扶持,而且此階段,企業的資金需求量較小,資金問題表現并不十分明顯;當企業從孵化基地畢業,進入成長期時,資金缺口不斷加大,同時處于此階段的企業產品和市場都不夠成熟,經營風險較大,銀行出于規避風險考慮,不愿提供貸款,企業通過信貸融通資金的機會很少。這樣,企業只能依賴自身內部積累和投資人的再投入,但我省的高新技術企業多是民營企業(約占80%),自身的積累和再投入有限,狹隘的融資渠道導致有限的資金投入難以支撐企業的高速發展和不斷擴張。
資金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籌集方式。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擴張過程中就資金的籌集問題常常會步入兩個極端:一個是典型的激進型融資方式,在有限的權益資本投資的基礎上,拼命借貸,甚至不惜偽造各種報表來達到相關的規定標準,以高比例貸款維持企業的擴張和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企業猶如一個吹足了的氣球,稍有不慎,便會一觸即破;二是典型的保守型融資方式,企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僅僅依靠內源性融資,零負債,滾動式發展,發展空間被牢牢地限定在企業自身的獲利能力和資金積累空間范圍內,不但喪失良好投資機會,也不能享受負債的稅收庇護效應,財務
[1] [2] [3] [4] [5]
【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擴張中的抑制因素分析】相關文章:
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特性分析04-27
現代企業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04-28
企業家創新行為制約因素分析04-30
基于WSR的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安全分析模型04-25
對因素分析法中因素分析順序的思考04-30
企業人才資源供給外部影響因素分析05-03
影響企業消防安全投入的因素與對策分析04-26
影響企業財務分析質量的因素分析04-28
中國抑制消費的成本分析04-30
農地流轉的因素分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