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展財務論綱
發展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才逐漸提出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經濟學科,它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必將成為新世紀發展經濟學研究的重點。筆者受發展經濟學的啟發,在1997年出版的《財務通論》中將財務理論按其在理論體系中的地位不同劃分為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發展理論,并對財務發展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初步概括①,隨后在1998年出版的《財務專論》中作了進一步探索,緊接著又在2001年出版的《經濟體制改革中的財務問題》和《經濟發展中的財務問題》兩部著作中作了具體闡述。但上述研究成果都只是初步嘗識,尚未構建起發展財務的理論體系,顯得零碎而又松散。本文將嘗試從總體上探討發展財務理論的基本輪廓。
一、發展經濟學與發展財務學
發展經濟學是以發展中國家經濟問題為研究對象,分析和研究在不發達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的理論、戰略、政策和措施。它從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基本經濟特征入手,闡明經濟發展的含義和衡量標準,揭示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變這些影響因素,求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從國際上看,發展經濟學自20世紀40年代誕生以來,大體經過了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惟資本化、計劃化和工業化問題研究階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中期農業問題和社會公平分配問題的研究階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私有化、非計劃化和減少政府干預問題的研究階段,以及80年代中期至今的制度更新、人力資本積累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階段等四個發展階段。這四個發展階段是與發展中國家的總體經濟發展過程和政策演變的歷史進程相一致的,體現了經濟理論研究的與時俱進品質和理論與實踐的互動關系。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由于1949年新中國才誕生,中國發展經濟學經歷的發展階段與國際范圍內的發展經濟學所經歷的發展階段既相聯系又相區別,至今也大約經歷了四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惟計劃化、工業化改造問題研究階段,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的農業體制改革問題與分配效率問題研究階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國有企業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資本市場化、私有經濟發展問題研究階段,21世紀初期至今開始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制度更新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第四階段初步規劃到2020年。從中國展經濟學的發展階段看,工業化、農業問題、私有經濟發展、制度更新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進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大體相似、但中國關于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的若干經濟發展問題研究又與世界上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有所不同,這是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
中國與國際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廣泛涉及到農業、工業、服務業各個方面的問題,涉及到財政、金融、財務等各個領域的問題,本文僅對發展經濟學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財務問題加以簡要說明。
發展經濟學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財務問題有:
[1] [2] [3]
【發展財務論綱】相關文章:
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全面發展論綱04-28
哲學價值論論綱04-29
江海文化論綱04-26
網絡哲學論綱04-30
文化進步論綱04-27
行為美論綱04-26
哲學方法論論綱04-30
秦漢易學思想論綱04-27
《教學思維學》論綱04-29
道德國情論綱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