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資源共享能力已掣肘電子政務決策和服務水平
經歷數十年電子政務建設,我國電子政務網絡基礎設施已經相當完備,但面向公共服務的應用系統建設以及信息資源共享能力還比較薄弱。這種重硬輕軟的電子政務應用現狀嚴重影響了我國政務電子化以及服務水平。規劃整合面臨4大誤區
目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在信息資源的組織與開發利用方面較為滯后,信息采集環節薄弱,缺乏對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不足、封鎖嚴重,信息資源社會化利用有限。相關專家指出,在電子政務規劃、資源共享以及整合方面,我國電子政務主要面臨4個誤區。
首先是對電子政務本質及全局性、創新性、風險性認識不足。如一些政府部門把全局性的電子政務項目視為本部門信息系統的延伸,仍停留在建設辦公自動化和政務專網水平,對跨行業、跨部門信息共享缺乏足夠考慮,缺少對業務資源的共享與整合。
其次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強化了部門利益。對于跨部門共建的大型電子政務項目,由于共建單位的協作關系和工作模式不確定,資源共享和互連缺乏硬性規定,導致許多部門在建設方法上自覺或不自覺的強化了部門利益。
第三,基礎建設落后。電子政務公共網絡平臺、公共數據中心等關系全局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后于各部門網絡系統建設,造成各部門信息化缺乏統一電子政務平臺,進一步強化了縱強橫弱管理格局,弱化了國家對電子政務的總體布局和整合能力。
最后,投融資渠道單一。目前,電子政務建設多依靠政府投資、建設,單一運作模式,一方面造成電子政務建設資金緊張。另一方面造成項目建設、管理效率低下。
正是電子政務規劃、整合方面的不足造成了我國電子政務信息的重復輸入和多口采集,影響了數據的實時性、一致性和正確性,不能實現信息的及時共享和反饋,并最終造成了政府決策支持和公共服務能力落后現狀。
標準問題加速信息孤島形成
業內部分人士認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目前存在大量信息孤島多是因為政府信息化工作缺乏總體規劃,前期系統咨詢論證不夠充分,實踐中更關注某一單一管理功能的實現,注重單元技術和短期效益,“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造成的。但也有人指出,電子政務標準的滯后,即統一標準的出臺速度跟不上電子政務建設步伐以及標準過多,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信息孤島的形成和泛濫。
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相關標準可謂非常豐富。僅我國已經頒布的國家級標準就達800多個,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行業標準。標準過多、過泛給政府部門和相關廠商帶來了很多困惑。對眾多標準加以統一和規范,是解決標準滯后與過多、過泛的唯一途徑。
但由于我國不同政府部門之間、各級政府部門之間、不同區域之間,對電子政務的需求差別又較大,在國家標準指導下,又不得不制定地方標準和部門標準。地方和部門標準的產生又擴大了標準范圍,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很難調和的矛盾。
[1] [2]
【資源共享能力已掣肘電子政務決策和服務水平】相關文章:
淺議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05-01
群體決策能力的再思考04-30
強化調研意識提高決策能力04-27
把握市場經濟特點提高決策研究水平04-28
培養審美能力提高習作水平04-29
電子政務空間輔助決策系統數據庫的安全策略04-29
試論提高輪機長決策能力的措施04-28
培養觀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04-30
跨文化能力提高英語閱讀水平05-02
緊扣中心突出重點有效促進科學決策上水平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