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美數字鴻溝探源
眾所周知,中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數字鴻溝。有人認為,在數字化生存中我們弄不好會到被淘汰邊緣。在網絡經濟中,中國的起步并不算晚,在不到10年的時期內,中美之間為何會產生如此驚人的數字鴻溝?對此,學術界和IT業界眾說紛紜。本文作者認為,中美目前的最大差距,其實還是觀念上的差距。數字觀念、時間觀念、創新觀念、風險觀念、動態觀念、人才觀念等6個方面的觀念革命,應是消除中美數字鴻溝的邏輯起點.如果中國從政府到民眾都對網絡經濟在觀念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由政府牽頭,從制度創新開始,對發展網絡經濟的各種限制條件予以堅決、徹底的消除,中國的網絡經濟就能更快、更健康地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目標就能在更短時間內實現。巨大的中美數字鴻溝
眾所周知,中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數字鴻溝。美國《僑報》發表文章,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當今惟一超級大國”美國的“數字化”程度作了對比。文章說,截至2000年年中,中國的電腦擁有量為1590萬臺,平均每萬人88臺。美國的電腦擁有量為1.6億臺,平均每萬人擁有近5000臺,是中國每萬人擁有量的57倍。1995年底,美國網民數量為600多萬人。2000年7月,美國上網人數已經達到1.37億人,占全美總人口的一半。1995年底中國網民數量為8萬人,2000年7月中國CNNIC發布的數據稱,中國網民數量為1690萬,略高于全國人口的八十分之一。
一些學者嘗試建立信息化指數模型來對信息化進行社會測度。據相關計算,1985年中國的信息化指數為37.88,預計2000年達到145.3,而美國1977年的指數已經是1006.9。
數字鴻溝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著名IT評論家胡泳認為,數字化經濟本身造成一些輸家也造就一些贏家,這種輸贏的差距表現在一個國家之外,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技術進步與發展方面的鴻溝。如果新技術造就贏家和輸家,發展中國家可能會在新的秩序中輸掉所有的東西。還有論者認為,數字化生存我們已到被淘汰邊緣。數字鴻溝的問題非常嚴重,嚴重到90%多比1%多的差距,甚至可以說存在一個“溝籍”的問題,不是球籍,是溝籍。事實表明,中美之間由于對信息、網絡技術應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識分隔”和“貧富分化”現象日趨嚴重。如果我們對此重視不夠,將會使中美之間已經存在的科技、工業、農業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中國在21世紀中葉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宏偉戰略目標有可能成為水中之月、鏡中之花。
在網絡經濟中,中國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7年前,當美國政府大力倡導“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的時候,我們就已迅速跟進。那么,在不到10年的時期內,中美之間為何會產生如此驚人的數字鴻溝?對此,學術界和IT業界眾說紛壇。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由國家、社會之間整體實力的差距所形成。
天極網總裁李志高認為,數字鴻溝和數字方面的差距,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或者是信息技術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它牽扯到包括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信息資源不足和資金、文化,還有就業、生活質量等與整體社會水平相關的問題。
第二、企業層次的信息化水平太低。
方正公司副總經理宋建東認為,利用網絡技術不是取決于企業的意愿,而是取決于企業的內功,尤其是企業的組織架構、崗位分析和業務流程。在這些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不太可能跨越數字鴻溝。
第三、資本市場對于消除或者擴張鴻溝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互聯網實驗室方興東認為,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對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支持還遠遠不夠。互聯網最需要的是風險投資的支持。美國風險資金投入互聯網的有400多億美元,中國投入互聯網的所有資本加起來估計還不到40億人民幣。中國目前沒有真正的風險投資公司。美國1999
[1] [2] [3] [4] [5]
【中美數字鴻溝探源】相關文章:
觀念革命--消除中美數字鴻溝的突破口04-27
考研英語真題解析 數字鴻溝04-27
論縮小數字鴻溝的數字化戰略05-02
論網絡社會的代際數字鴻溝及其倫理表現05-01
優化高校師生信息素養消弭社會性數字鴻溝-論高校圖書館在消弭數字鴻溝中的作用04-29
鴻溝04-30
消除數字鴻溝,構建和諧信息社會04-30
淺談數字鴻溝對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04-27
淺議圖書館縮小數字鴻溝的作用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