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應付職工薪酬的闡析及其會計核算工作的完善
【摘要】在根據2007年實行的新會計準則中,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關于應付職工薪酬的內容。這一新內容的提出不僅在廣義上把應付職工薪酬的定義劃分到“報酬”上,而狹義上企業全面核算的費用,應當按照其收益對象的支出去攤入成本。這一規定不僅全面的反映出了一個企業關于成本的全部信息,也使得企業需要更完善的會計核算工作。本文就以上兩個關鍵點,以會計、應付職工薪酬兩個概念及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哪些教學方面的改革,在下面進行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應付職工薪酬;企業;會計核算
一、應付職工薪酬的定義及變化
應付職工薪酬,在此指給職工提供、給予的相關報酬及其他支出,為職工能夠提供相關服務。在新會計準則中也規定:應付職工薪酬不單單包括例如各種工資、獎金、福利經費、社會保險等職工提供服務的“在崗金”,而且在新規定中,規定職工可以享受帶薪休假以及被辭退時企業所給予的福利金。這樣的支付方式使企業的實際人工費更加透明,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變化。
二、新會計準則的重新定義對企業的影響
(一)全面的反映了人工成本
上文也說過,新的應付職工薪酬的定義使得實際人工費更加透明。因為和以往的職工所得工資定義相比,它對有關內容和范圍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在規定中可以看出,新增的相關項目,不僅指在定義中表明的直接性的薪酬形式,而且還有很多間接性的薪酬形式。除了貨幣性的還有非貨幣性的,這樣不僅包括了所有職工服務所要支付的相關費用,而且在顯性的同時還有隱形的。
(二)影響企業財政狀況和經營成果
新會計準則中,會計處理各類薪酬的方法是在職工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企業將在支付的職工薪酬視為負債,根據受益對象把其計入成本資產之中,而辭退金應計入當期費用。而舊的制度除了津貼、福利費和五險一金計入當期費用外,其他的經費等費用也都一起計入了當期費用。這對企業成本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三)有利于中國走出去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也越來越多,在經濟交流中,世界對中國的制約也越來越多。人工成本計量這一中國特色性的會計核算,在我國原來的國際合作中成為了很大的阻礙,在國際反傾銷的案件中這一特色也是一道難關。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加大了我國在國際經貿體系中前進的腳步,逐漸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同步,相應的改革也把企業對員工所支付的人工成本費透明化了。改變了除應付工資與福利一切歸于當期費用當中的做法,新會計準則把所有工資薪酬按受益對象處理,這樣員工能夠得到更好的福利,有助于更好的核算當期成本、資產以及當期費用,以及有效的成本信息。
三、會計工作與應付職工薪酬的聯系
會計工作作為企業資金樞紐的核心,核算工作更是促進企業總值增長的關鍵。然對于新會計準則關于有關應付職工薪酬的規定可以看出,會計工作是對企業面臨新改革的一個關鍵,企業中的會計核算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就使得會計工作在這場變動中會陷入困境,所以建立健全會計制度是企業面臨應付職工薪酬的關鍵。
四、會計工作的不足
(一)核算主體不明確,違規現象多發
在新會計準則到達中小企業時,在中小企業中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由于多數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的高度集中促使產權不明,投資方與管理方同時是一個人,也使得會計核算工作的困難。逃稅是中小企業擁有的弊病,在中小企業中,企業在已記賬方式左右賬目的同時有些所謂正當操作也沒相關準則的規定。這樣不僅使企業賬目混亂,更使得國家蒙受損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性的來引導學生對會計職業操守的注重,對現在關于職業會計師操守案例,對學生敲響警鐘。
(二)會計檔案的重視
在多數企業中沒有一個良好的會計檔案管理的習慣,使得企業在面臨上市需要披露會計信息時,沒有相應的會計檔案。其實會計人員不是一個“檔案管理員”,但企業也在這方面沒給會計人員一個機會。在沒有專人管理的條件下,會計資料的丟失、損毀現象比比皆是,這也使得會計工作難以展開,和企業工作難以進行。學校教育應該把會計方向進行細化,會計檔案管理應該歸納到會計教學中,在學校、企業雙向合作中,讓學生進入企業進行管理性實習,來提升學生對流程的熟悉程度。
五、會計核算工作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相關機構、提高從業人員水平
上面提到的,人工成本的透明化也對企業的影響較大,這樣對于會計人員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企業管理者要重視會計管理工作。要求建立相關機構,在會計人員的配置上,在素質與知識層面的要求具有相應的資格與資歷,學校也應為培養優秀會計人員作為教育的重點,輸出優秀會計人員,由學校“特設課堂”讓學習者與社會相關企業以及企業聯合建立的相關機構,對社會會計核算工作進行相應的監督;在對優秀會計人員提供的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外,還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以期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的要求和新會計準則對應付職工薪酬的定義。學校在教學中也應在新規定的大前提下,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其職業道德。
2.規范會計日常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
在經濟市場大發展的前提下,企業和經濟市場更需要加強會計核算主體的管理。根據市場的相關需要,會計工作要考慮到各個方面。之所以加強會計專業實習、見習和課堂教師監督,減少會計核算失誤率。是因為失誤的會計工作不但使職工工資出現問題導致社會穩定問題,甚至還會使的國家利益分配產生不均。所以提升會計工作能力,不僅能為決策者的決策提供參考,而且良好的會計工作也會促使企業朝著一個良好有益的方向發展。
3.加強企業外部監管、完善企業制度
隨著經濟大潮的走向不斷發展,企業營業者的水平卻不能隨之提高。在企業政策管理的中間,會計人員是一個樞紐,在其中起著協調的作用。在這個重要位置,會計如果做不好影響的往往是很大的一方面,特別是職工待遇問題的提出,需要會計師有很強的業務手腕,才能帶領企業在這個關卡中走出難關。加強企業財政管理不僅在內部需要相應的監管機制,在外部更需要相應的社會公信的監督。政府部門的外部監督,與專業會計教學課題小組聯合提出若干對會計制度的條例,也使得企業在會計管理制度的方面得以完善。財務部門和稅務部門的統一指導,對于幫助中小企業完善項目會計審核制度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結語
會計審核制度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內部機制的完善,而應付職工薪酬確是相較于這個機制的表現。職工的福利待遇是這個機制的結果,而企業決策者卻是這個機制的輔助者,相對于整個機制來說,會計人員反而是這個機制的中心。只有會計人員的良好素質的運用,才使得整個企業的良好運轉。
而在應付職工薪酬的人工成本的透明化,使得在運作中的會計工作更加的透明化,所以更要求會計在抗壓能力以及道德標準上加強會計人員的自身修養。會計師也屬于勞動服務者,在考慮企業利益的同時,會計也應在自身屬性上考慮其他職工付出勞動的報酬問題。這樣的會計在企業與職工之間才會做好協調工作,才會在經濟生活中與各方面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所以在一個企業中每一個奉獻者的都是企業的核心,對于企業來說應付職工薪酬不光是新會計準則定義的一個名詞,更是在以后企業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 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 戴德明,毛新述.新企業會計準則闡釋、應用與難點透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 陸明.對職工薪酬準則會計核算的幾點認識[J].商業會計,2007(2):10-11.
[6] 孫瑜.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解析[J].財會月刊,2006(6):31
【試論應付職工薪酬的闡析及其會計核算工作的完善】相關文章:
析人格的完善04-29
現代性與現代話語闡析04-27
析字謎法及其類型04-27
試論導師制的規范與完善04-30
試論我國環境稅制的完善04-29
試論大學精神及其培育04-27
試論超前思維及其價值05-02
試論新聞的性質及其作用04-30
試論老子的共處觀及其啟示04-29
試論現代成本控制及其應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