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林業整地造林研究論文
摘 要:本文基于我國林業資源發展,探討了科學有效的整地造林實踐方式、策略,對提升林業發展水平,優化整地造林效果,創設顯著效益,有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林業 整地 造林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192—01
我國林業資源發展具有較大范圍空間,其總體面積呈現連年增加趨勢,產量則較實踐消耗大,體現了面積與蓄積的雙重提升。其資源的持續累積為林業生存建設夯實了基礎,進一步提升了發展潛能。林業資源分布中以竹資源最為顯著,在我國對竹類植物的栽種生產經歷了長期時間,可謂歷史悠久。其產品總體生產量則位于世界首位,成為我國天然保健的綠色食品,并在出口創匯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另外,松香在我國的產量也較為龐大,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還是大宗出口的產品之一。我國生產的脂松香享有國際市場的較高聲譽,體現了核心重要地位。伴隨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對林業產品則體現出了廣闊需求。建筑市場、裝飾行業、家具市場、造紙行業、人造板生產的提升擴充令林業生產發展前景日益廣闊,并發揮了優勢應用價值。當然,我國現實國情決定,擁有的森林資源相對匱乏,并呈現出分布差異化、存量較小、質量水平不斷下降、體系結構不完善等現狀。加之管理經營水平有限、森林資源生長總量較低,較難令森林資源持續供應木材生產,優質環保生態環境;谖覈仲Y源總量、水平的有限,將引發木材供應無法滿足現實需求,欠缺優質木材資源,令相應產品費用持續提升等不良問題,會對林業生產發展、產品質量優化、行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形成制約作用。為此,如何通過科學的整地造林方式、優質實踐策略彌補林業資源分布不均、總量較低情況,則成為當前我們應主力探討的重要問題。
1 整地、造林科學策略方式
1。1 整地處置方式
林業整地可在實施大范圍造林前期優化客觀環境條件,改善立地環境,將灌木去除,并清掉雜草以及采伐剩余的物質。實施造林的前期以及后期時間段中,可提升陽光直接投射至地面的總量,并優化小地形,調節其透光度。整地環節通過將地表植被的有效去除,令其透光性能顯著提升,進而令白天林地表層的溫度水平快速上升,摒棄植被覆蓋阻礙。還可令土壤屬性、物理狀況得到全面改善,令土壤溫度形成變化,進而令造林成活水平顯著提升,并為幼林生長創設優質環境,提升整體造林生產水平。整地階段中,應將林地中的雜草、生長灌木、竹類物質、采伐留有的稍枝、倒木、根部全面清除。對于平坦區域可引入整體清理模式,而對于部分整地區域則可引入塊狀、帶狀整理等實踐模式,并應用割除、火燒與化學試劑等手段進行有效清除,優化處置效果。針對林地具體狀況,可通過人工整地或機械設備,例如割灌設備、推土機械、切碎工具等進行清理,完成該環節后則應進行平鋪及歸堆處理,并引入火煤進行去除。還可利用化學除草試劑進行噴灑,消除灌木及草類生長植物。
1。2 造林科學策略方式
造林階段中可引入分殖方式,基于樹木營養部位,例如根枝或主干以及地下莖等,將其作為造林材料進行快速直接的造林生產。該類方式特征在于可有效節約育苗生產時間,并降低投入成本,應用的造林技術手段也較為簡便,實踐操作相對容易,令造林生產具備較高的成活率。該類方式還可令幼樹在初期快速的生長,并基于遺傳性能確保木本屬性良好。當然該方式需要具備立地條件優質的造林地資源,且分殖用料受到母樹總量以及具體分布的影響,該類方式主體適用于栽培營養繁殖種類,例如柳樹、松樹與竹類種植。植樹造林生產階段中,常用方式包括插種、植苗等。插種造林也稱作直播造林,主體將林木樹種直接位于林地插種,該方式可省略育苗環節,施工便利,可滿足大范圍林地造林生產需求。同時該方式需要具備良好的林地條件,栽種造林后還應進行幼林良好管理撫育。其主體適用于栽培種粒較大,易發芽且種材充裕的物種,例如核桃、山杏等。栽種階段中,土質應富含充足水分,且不應包含過多災害影響,在偏遠地域,人們生活影響較小的方位進行造林較為合理。植苗造林方式主體采用完整根系苗木實施造林生產,該階段特征為可有效應對不良生長環境,并實現穩定發展。也就是說,該種植方式無需嚴格立地環境要求,同時物種根系較易形成擠壓作用變形并被不良損傷,因此需要高水平栽種處理。應先實施育苗,節約種子應用,進而提升造林生產水平,優化處置效果。
2 人工插種實踐方式應用
人工插種方式主體包括撒插、條插以及快播等。撒插應將種子勻稱撒插至造林土地,可省略整地環節,且完成后無需覆土,在裸露狀態下完成發芽。該栽種方式實施效率較高,且投入成本不高,然而由于處置粗放,令種子容易形成截留,或在風力、水力影響下被破壞,且幼苗較難令根系透過地被層。基于該類特征因素,撒插種植可應用在勞動力相對欠缺,交通能力水平不高的區域,滿足其綠化種植需求。條插種植,主要基于一定間距進行插種,可實施單行栽種,也可雙行處置,并可呈間斷或連續分布狀態。完成條插后需要繼續覆土鎮壓,可引入機械化設備輔助作業。由于耗費種子材料量大的特征,該方式主體適用于跡地更新造林以及對次生林的優化改造,栽種樹種一般為灌木與喬木等。對種子的要求較為寬泛,可用于較多立地條件造林,且各類粒徑種子均可。塊播造林是一種位于大塊林地上實施散布或集中的播種種子方式?蓸嫵芍采M,該項作業需要施工操作技術相對復雜。另外類似于插條造林的方式還有插根造林,生產,其需要在氣候溫度適中的春季與秋季進行,應依據相應株行距離,位于前期處理的林地上挖設深度30 cm、直徑20 cm的坑洞,并以45°角將樹種傾斜埋入。該環節中應確保插穗方向為大頭在上,且不外露,應被埋置土下方2~3 cm深度。我們還可利用分苗實施直接造林生產,通過分造林方式將雌雄苗木予以區分,該方式一般在春秋季節較多應用,可位于沙林中將苗連根挖出,并運輸至林地實施栽種造林。操作階段中應確保根系舒展,且覆土應可靠踏實,進而提升造林生產效益水平。
3 結語
總之,林業生產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提升尤為重要,我們只有依據國情特征、林業發展狀況實施科學的整地造林,把握良好的操作原則,規范栽種開發,才能提升林業生產水平,完善造林質量,優化整地造林效果,進而創設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促進林業生產的持續、健康與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狄桂英。國有林區林業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
[2] 高愛芳。我國主要林產品的出口貿易變化[J]。中國市場,2010(19)。
[3] 陳鴻婷,謝善高。松香企業垂直一體化成本與收益分析[J]。綠色財會,2006(9)。
[4] 陳立生,張保東。小議林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商情,2011(11)。
【基于林業整地造林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談山區造林地清理與整地及植樹造林技術論文04-29
造林地整地的功能與營林建設的方法論文04-29
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措施研討論文05-02
桉樹整地造林協議書04-30
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研究論文04-29
林業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研究論文05-02
研究林業病蟲害的特點和防治論文04-29
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的聽力策略培訓研究論文05-02
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