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基于紐曼的自由教育思想解讀我國高校專業設置新論文
摘要:約翰·亨利·紐曼的《大學的理想》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本論述高等教育的專著。他所提倡的自由教育思想應引起我們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深思,尤其是在專業設置方面。
關鍵詞:自由教育;解讀;專業設置;新走向
約翰·亨利·紐曼(JohnHenryNewman)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神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和語言學家。《大學的理想》是由紐曼于1851年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學校長時所發表的一系列演講組成的,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書中主要闡述了他理想中的大學。他所處的時代,工業革命正在興起,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大學運動剛剛開始,洪堡提倡的專業教育思想等都給傳統大學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新大學以功利主義為導向,力圖培養實用人才,這與當時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古典大學的大學精神相異,打破了古典大學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以紐曼為代表的學者們仍然堅守陣地,提倡并宣揚自由教育等思想,構建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大學是一個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這意味著,一方面,大學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大學以傳播和推廣知識而非以增加知識為目的。
一、自由教育
在古希臘時代,智者的出現及此后所進行的“七藝”(即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教育,是自由教育的雛形。中世紀的騎士教育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教育,是自由教育的進一步延伸。紐曼在《大學的理想》中對自由教育進行了重新定義,“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紳士”。紳士教育是面向公眾的,同時主要培養人們的教養和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他還指出,自由教育盡管并非專業教育,但它卻具有真實的和充分的實用性。他認為:“事實上,‘好’是一回事,‘實用’是另一回事;但我想把它歸結為一條,那就是,實用的并不總見得是好的,但好的必定是實用的。”也就是說,紐曼提倡自由教育,但并不完全排斥專業教育,他承認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內在聯系,但反對在教育中帶有功利性和過分強調實用性。
紐曼的自由教育旨在培養紳士,通過大學傳授普遍的知識,開化人們的心智,提升人們的品位,訓練人們高貴而有教養的舉止,并使他們具有和諧的心靈。這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和學科知識結構等具有很大啟示,但他所提出的自由教育隨著時代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不僅注重廣博的知識,更注重實踐能力。紐曼所提出的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第一次形成了對壘,對于高校的專業設置有很大啟示。
專業設置是高校學科建設和學校發展的核心元素,決定著一所大學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規格。重溫紐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反思我國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和滯后性,專業設置在高校發展中的重要角色及其所存在的問題和未來趨勢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我國高校專業設置的缺陷
我國高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專業設置,但專業設置的特點主要是自上而下:政府的宏觀調控功能過大,高校的專業設置自主權受到限制,市場的導向功能未能起作用。因此,我國高校專業設置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盲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我國高等教育幾經改革,高校目前已擁有了一定的專業設置自主權,但政府仍保留著對“目錄”外專業與控制性專業的審批權,我國高校專業設置自主權并沒有真正下放到高校手中,因而不能調動學校專業建設的積極性,高校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也缺乏洞察專業設置新趨勢的主動動機。另外,高校對于熱門專業重復建設,缺乏長期規劃和科學預測,市場導向功能受到忽視,專業設置表現出明顯的盲目性,致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過大。
2.滯后
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知識的更新和拓展速度加快,而我國專業設置主要是政府集權式,市場對專業設置的導向功能被弱化,微觀調控功能不能有效發揮,所以高校設置了很多“滯后性”專業。學生在就業之后就會發現知識和技術相對過時,以致出現了“回爐”現象。專業設置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高校學生的供給和市場人才需求錯位,使得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本浪費,造成高校發展的惡性循環。
3.單一
紐曼提倡的自由教育可謂博雅教育,不僅注重智力的培養,還注視思維的訓練。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過于狹窄,人才培養質量不容樂觀,專業性過強,專業口徑過窄,畢業生基礎薄弱。此外,過分重視專業課程,忽視通識課程,這些對于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紐曼的自由教育雖然在當時看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畢竟工業革命的興起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的專業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出現功利性日益明顯、忽視人文學科、人才培養畸形等現象,這不得不使我們重新反思自由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
三、我國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的新走向
專業設置對于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專業設置所存在的問題,汲取紐曼自由教育思想的精華,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專業設置具有新的發展走向。
1.高校應準確定位,明確專業設置方向
高校分為教學型、研究型和教學研究型三類,其各有不同的發展重點和學科建設特點,也決定了學校人才培養的規格和發展前景。明確高校類型是高校專業設置的先決條件,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專業設置重復化,還能夠突出各個學校的辦學特色,最終能夠避免專業設置的盲目性。此外,政府下放專業設置權力給學校,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和學校辦學特色來設置專業,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專業,使學校能夠靈活、迅速地進行專業調整,由此學校更能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從而突出辦學特色。
2.發揮市場調控功能,調節專業設置
紐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承認“好”的知識,但沒有極力推崇“實用”的知識。然而處于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的人才培養需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專業設置不能忽視市場的導向功能。市場是專業設置和調整的主要參考依據和價值導向,新時代的高校發展應重視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對人才培養的導向功能,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體系。另外,專業設置自主權的增大,使高校能夠最直接地了解本校就業率及相關市場信息,迅速調整專業設置,避免專業設置的滯后性,做到專業設置具有前瞻性。
3.實現專業交叉與專業融合,促進跨專業發展
當前,高校學生專業知識狹窄、學科知識單一、社會適應能力下降,這些限定了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后的后發之勢。因此,高校要促使不同專業及相關專業知識的交叉與融合,發展跨專業的專業設置,這樣才能形成多樣化和獨特化的專業,培養創造型人才。同時,高校推動跨專業的發展,既有利于激發教師學科知識更新與創新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
21世紀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這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而專業設置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應該處理好政府、市場和大學三者之間的關系,加強政府對專業設置的宏觀調控功能,突出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導向功能,發揮高校對專業設置和調整的主導功能,這樣就能促使我國高校專業設置實現多樣性和獨特性。
參考文獻:
[1](英)約翰·亨利·紐曼.大學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何玲,伍思云.略探中國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的發展[J].廣西大學學報,2002,24(增).
[4]汪曉村,鮑鍵強,池仁勇等.我國大學本科專業設置與調整的歷史演變和現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5]盧小東.中美大學本科專業設置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1,(2).
【淺析基于紐曼的自由教育思想解讀我國高校專業設置新論文】相關文章:
紐曼的水果沙拉05-02
淺析高校社區管理專業的發展論文05-02
淺析我國醫藥信息管理專業教育的現狀論文05-02
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論文05-02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特點與思想教育論文05-02
后現代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芻議教育論文05-02
我國對王爾德戲劇英譯的淺析論文04-30
淺析成人教育的課程設置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