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等級公路邊坡綠化設計論文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大量高等級公路的興建已成為各個地區相互聯結的重要紐帶,這些建設工程在為人類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因此,設計建設集生態、環保為一體的高等級公路對改善和保護公路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玉銅高等級公路邊坡綠化實例,對現行高等級公路綠化中的一些常規邊坡綠化設計作一簡單闡述。
關鍵詞:高等級公路;邊坡;綠化
玉銅高等級公路位于貴州省黔東地區,二級路段全長53KM,路基寬12M,雙向兩車道,于1999年興建,2001年12月通車,是玉屏至銅仁的重要通道。該路段邊坡土質為黃粘土,土層厚3-10米,土壤缺乏養份。黃粘土的物理性質表現為疏松、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黃土顆粒之間結合不緊,孔隙度一般在40%~50%。極易滲水,且有許多可溶性物質,容易被流水侵蝕形成溝谷,易造成沉陷和崩塌。在營運5年來多次發生邊坡崩塌,造成臨時中斷交通現象屢屢發生,給高等級公路環境和駕乘人員的旅途帶來嚴重影響。
一、設計指導思想
今天的高等級公路綠化效果不但是為了減少因道路施工給沿線自然地形、地貌造成的各種破壞,車輛的噪音和尾氣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更是在不違背地形和生態景觀的前提下,全盤考慮、統一規劃、協調一致 ,貫徹“四季常綠、三季有花、錯落有制、色彩豐富、簡潔明快大氣”的設計原則,達到邊坡穩定、誘導視線、改善環境,且要充分利用當地植物,實現區域植被快速、立體化恢復。通過大量的植物群落的分隔變化來襯托道路的植被輪廓線,從而形成一條豐富的綠色風景線,為駕乘人員提供優美、舒適、安全的外部環境。使旅客有“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的良好感覺。
二、設計原則
(一)生態原則
按照“融入自然”的設計理念,在保護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下,多采用喬灌植物進行自然式種植,以使其達到修飾點綴自然環境的作用;在地形的處理上,我們做到恢復自然為標準,把高等級公路變成大自然中的一條綠色風景線。
(二)導向性原則
高等級公路的植被綠化,應有一定的導向功能,給司機傳遞路面信息,減緩緊張的情緒,減輕壓力,延緩發生疲勞的時間等等。
(三)協調性原則
通過沿路的植物種植,對敏感點的噪聲防護。
三、邊坡治理設計方案
經過現場邊坡結構情況分析,玉銅公路邊坡治理主要采取“土工網固土植草間植灌木”進行生物防護。
四、植物品種選擇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邊坡綠化以草本地被為主,選擇抗性強、耐干旱、耐瘠薄的植物,分別采用從植、列植等綠化模式,配置喬、灌植物,形成不同景致的植物群落。
(一)土工網固土(間植喬灌木)植草護坡
施工地點:K132+106-168.5右側,K132+543-624左側,K139+300-420左側K144+300-400右側等10處邊坡,面積合計6760M2
1、土工網特點
土工網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加抗紫外線助劑加工而成,具有抗老化、耐腐蝕等特性。
2、土工網固土(間植喬灌木)植草護坡特點
在公路邊坡上鋪設土工網,由于其形狀呈網狀結構,可以對覆蓋于其網上的
客土、草種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且隨著植草、喬灌木根系的不斷生長發達,根系與網格相互纏繞,可使置于土工網和植草、喬灌木之間的客土更加穩固,增強了邊坡的抗沖蝕能力,從而起到可防止滑坡,保護水土的作用。
3、施工方法
施工工藝流程:邊坡清刷—測量放樣—鋪設錨固坡面土工網—人工鋪設坡面種植土—喬灌木栽植—噴播草種—養護管理。
(1)邊坡清刷
首先清除坡面垮塌的水泥塊、石頭、雜草雜物,然后對邊坡上部進行清刷降緩,坡面凹陷處用土填平拍實,清刷后坡度控制在1:1.2左右,坡頂做圓弧倒角處理作到安全美觀。
(2)測量放樣
坡面整平后用白石灰放線取點,用鋼卷尺定出土工網鋪設范圍和錨桿位置。
(3)鋪設錨固土工網
鋪網時由上至下鋪設,上至坡頂圓弧倒角1M,下至坡腳,網要與坡面貼附緊密,不得懸空,網面保持平整,不得產生波皺。網與網之間重疊搭接,搭接寬度15CM,采用L型 14錨桿按橫向間距1M,縱向間距1M呈梅花狀布置,錨桿長度最淺不少于80CM。
(4)人工鋪設坡面種植土
在當地選用種植土拌合有機肥、泥碳(用量為200KG/M3),機械拌合均勻后向固定好的網面覆上,平整拍實,覆土厚度為5CM,覆土后坡面平整。
(5)喬、灌木栽植
在鋪設種植土的坡面上按2—3株/M2間隔種植當地刺槐、女貞、夾竹桃等。
五、植物種植與養護管理
草種選抗寒力強、分蘗力及再生力較強、耐寒、綠期長,具有根瘤菌可改良土壤的白三葉草、高羊茅、狗芽根,草種用量為30g/m2。
施工完成后及時用無紡布把整個坡面覆蓋,保溫、防曬、避免草種被雨水沖矢。保證草種和樹樁的成活率。
灑水養護:用高壓噴霧器使養護水成霧狀均勻地濕潤坡面,注意控制好噴頭與坡面的距離和移動速度,保證無高壓射流水沖擊坡面形成徑流。
病蟲害防治:定期噴廣譜藥劑,及時預防各種病蟲害的發生。
追肥:應根據植物生長需要及時追肥。
及時補播:草種發芽后,應及時對稀疏無草區進行補播。
六、工程防護與綠化效果
(一)綠化效果
施工完畢后6天,混合植物草種陸續發芽,由于采用了混合植物種子的合理搭配,植物在抗旱和抗病蟲方面表現出良好的性能,30天后綠草成坪,完全覆蓋巖石坡面,此后基本不必人工養護,可以自然生長。
(二)防護效果
邊坡前期養護完畢后,植物根系已經將基材和巖面緊緊相連,能抵抗暴雨沖刷,通車半年多來,經歷了幾場特大暴雨,至今護坡無一處坍塌,坡面未出現任何沖蝕溝,植被生長茂盛。該段邊坡未發現任何病害。
為了不斷了解植被的生長情況,施工后8月下旬、9月上旬、中旬、下旬、10月上旬、中旬六次觀測。初步統計,高羊茅高由3cm長到50cm,根系長由3cm長到30cm,坡面植被覆蓋率達80%~90%;狗牙根高由4cm長到30cm,根系長由5cm長到20cm,坡面植被覆蓋率達80%~85%;白三葉草由3cm長到30cm,坡面植被覆蓋率已達80%~85%。
七、結束語
今天高等級公路設計的出發點并不只是構建一個綠色走廊,而意在將高等級公路融于當地的環境中;公路綠化設計不僅以改善環境和保護環境為主要功能,同時整體風上追求自然, 處處考慮駕乘人員和高等級公路周圍居民的視覺、心理感受。讓駕乘人員體會在大自然中愜意旅行的樂趣。通過綠化帶、植草邊坡等的設計,降低了高等級公路的噪聲、尾氣和水污染。其設計重點不再只是追求安全性、經濟性。生態、環保功能等方面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關注。由于我國人多地少, 高等級公路的建設又永久性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在設計時,須以生態、環保為宗旨,兼顧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周衛生,干友民.我國高速公路綠化[J].四川草原.2002(2):41~45.
[2]邱巧玲.城市干道綠化的幾個問題[J].中國園林.2002(3):26 - 28.
【淺談高等級公路邊坡綠化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高速公路邊坡的綠化設計研究05-02
高等級公路邊坡綜合防護系統探討04-30
淺談公路邊坡生態護坡技術04-26
淺析高等級公路邊坡的穩定性及防護05-02
新長鐵路邊坡穩定與綠化探討05-03
淺談高速公路邊坡防護技術05-03
陽明山景區公路邊坡綠化方案04-30
淺談漁四公路邊坡錨固支護04-27
淺談錨固技術在公路邊坡加固工程中的應用05-03
淺談公路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