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城市濱水景觀的生態規劃論文
論文關鍵詞:濱水區 景觀 生態規劃 金雞湖
論文摘要:景觀學在我國是新引入的一個設計學科。它使我們在規劃、設計時,能更好地樹立這樣一個概念:規劃、設計與自然、人文、地理、交通、水文等學科之間是緊密聯系的,不可孤立地進行“線性設計”。本文以蘇州金雞湖景觀為例,從生態學的角度來探討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濱水地區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是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生態與景觀地區,具有豐富的城市景觀和歷史文脈價值。城市濱水區是指現代城市范圍內水域與陸地相接的一定范圍內的區域,它既是陸地的邊緣,也是水的邊緣,由于有自然景觀的優勢,濱水區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觀空間,成為城市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區,倍受人們歡迎。近年來,城市濱水區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觀,日益受到重視。國內許多濱水城市,利用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對濱水地區進行規劃整治,使濱水區景觀與周圍環境協調起來建設成城市標志性的景觀,開發了旅游資源,成為人們度假休閑的好去處。生態規劃,是在自然環境不遭受破壞和一個部門的經濟活動不給另一個部門造成損害的情況下,應用生態學原理,計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資源的利用及組織地域的利用。生態規劃強調運用生態整體優化的觀點,研究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途徑,進而提出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規劃對策。生態規劃能充分體現人為調控生態的能動性,具有明確的整體性、協調性、區域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等特點并有明確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建設目標
一、濱水景觀設計實例分析——蘇州金雞湖景觀
蘇州古稱“煙水吳都”,歷有“小橋流水人家之美譽,因而水鄉風光成為“吳風景”的重要特色古蘇州以園林、曲水見長,均在“尺寸之地”內做文章。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向東西兩翼發展,均是以現代規劃理念設計、發展的新城鎮格局;建筑、市政道路、城市景觀設計各方面均有別于蘇州原有的古典特質。金雞湖位于蘇州工業園區中部,西距蘇州古城約4km,水域面積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還大1.88k㎡,是構成蘇州工業園區新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蘇州市總體規劃中最大的市內景觀區其規劃目標是使金雞湖成為以游憩活動為主的大型城市湖泊公園,并作為蘇州市未來現代化城市景觀的重要體現,規劃總面積11.38km。蘇州金雞湖景觀生態設計的特點在于:
1.景觀的二元性
金雞湖區的景觀空間分布和設定有別于傳統的蘇州古典園林風景,而成為表現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的縮景,同時通過引進西方園林景觀的精髓開發一個全
新的新蘇州形象。金雞湖景觀設計的核心在于其內含的二元概念:一方面表現蘇州古城的歷史文化內涵,另外一方面幫助其實現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際都市的目標。景觀設計在尊重蘇州傳統歷史文脈的基礎上將舊城與新城、商業與休閑、生活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這正符合了景觀生態規劃的基本原則。
2.景觀設計中注重對功能空間與生態的協調
城市外環境空間與建筑內空間、建筑與建筑相鄰空間是不同的。它是在更大的一個范圍內調合各種空間使用要求(如建筑、樹木、廣場等),對空間進行劃分、支配與使用。在金雞湖景觀規劃工程中,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典型空間的處理來實現景觀與生態的協調發展與共存。
(1)開放與圍合空間
水巷鄰里、金姬墩、玲瓏灣,因為主要為居住區的居民服務,相對要求寧靜、休閑的氛圍,因而考慮定性為圍合空間,在沿湖岸處與周圍岸邊有一定的低障阻隔;城市廣場、文化水廊、湖濱大道、望湖角、波心島為開放空間,以滿足市民集會、演出、散步、娛樂的不同使用功能。
(2)沿湖邊緣線空間
金雞湖沿湖湖岸線曲折漫長,在設計中分為輕質、硬質駁岸體系,大部分將保留原自然堤岸,在游人密集區域考慮建筑、綠地與湖面的組合關系,設計了一些硬駁岸。
(3)車流與人流空間
金雞湖景觀規劃中充分考慮了車流、人流系統與景觀本身的關系。金雞湖外圍為寬闊的42.5m的城市干道,進入沿湖100~250m范圍內則轉入城市支路與步行道系統,這樣能保證湖區的休閑、寧靜。
(4)景觀空間
處理上注意步移景異,防止為追求某種幾何圖案而出現生硬的、不人性化的空間,比如:所有道路均有意識地進行曲線化,空間之間的轉化通過坡池、材質、高差的變化,沿湖散步道系統分上、下二層等。
3.設計哲理
金雞湖的景觀設計通過采用最為精巧的景觀設計元素來提升人們對于大自然景觀元素的感受,使用當地建筑風格來與蘇州舊城相呼應。但同時以一種國際化的現代手法進行詮釋金雞湖設計中所采用的技術要求。在金雞湖的景觀設計中細部設計都非常簡潔而且易于維護保養與建設。植栽設計也盡可能采用本土品種并考慮了全年候不同季節的植栽設計。
4.世紀廣場的生態設計手法
金雞湖世紀廣場位于老城區附近的蘇州工業園的未來中央商務中心的心臟地帶,該處不僅作為主要林蔭大道的終端焦點也為周邊的未來寫字樓區提供了一個休憩放松的城市綠洲。世紀廣場的設計概念意在加強與蘇州老城內古典園林的對話但是同時提供一個強有力的空間框架來體現一種現代生態的氣息。充分利用基地突出的地理位置,設計方案在與林蔭大道呼應的位于草丘頂上的同心中央廣場,與水平的規整設計的喬木植栽帶之間創造了許多小型的空間作為人們的休憩座椅區。作為特色地景的草丘,周圍環繞著兩條步道。一條步道臨著帶狀彎曲而平靜的水池,在周邊開放性的空間當中提供了一處獨到的靜謐之地,而另一條步道則采用純樸自然的鋪地以及非規整的喬木叢來加以強調以在樹木成長之后創造一種圍合感。這兩條步道的設計旨在人工與自然的空間之間建立更為合理的過渡與聯系。在世紀廣場的總體框架中通過四季植栽的配置以及利用銀杏樹的多變紋理色彩創造四季的不同意趣,這些運用生態手法塑造的景觀元素強調了不同時間段空間景觀變化的重要性。
二、濱水區景觀生態規劃原則
通過金雞湖的規劃理念可以看出濱水區生態規劃原則應至少滿足如下幾點內容:
1.以生態性為規劃理念,結合藝術性和多元性規劃設計以開放性、經營性、功能性、生態性、多元性、藝術性規劃的理念為原則,其中以生態性、多元性、藝術性為要點。在“生態性”理念指導下,以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理念作為宗旨,充分利用本區的自然資源條件,保證一定比例的植物用地面積,營造以自然環境與人工建筑環境相輔相成的氣氛,最大限度地創造出人與自然溝通的綠色空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考慮生態保護的切實效益,控制游客數量。在充分尊重現有場地肌理的基礎上,以生態恢復手段為主,結合各種必要的人工生態措施完善區域內的自然生態體系,使這一區域的自然環境呈現典型原生態的特征。蘇州金雞湖在景觀生態規劃“多元性”理念指導下,合理開發建設的基礎上,盡量創造多樣的用地功能,完善、豐富生態保護區的用地結構。以建立觀光濕地、休閑綠地、賞鳥濕地保護區域、觀光水域、會議展覽五大類主題功能進行景區規劃,創造一個生態優美,功能完善,具有現代氣息的旅游、休閑、會展、居住綜合性開發區。在“藝術性”理念指導下,綜合本區自然資源、現狀用地的特點,藝術地確定整體空間景觀形態。在具體的設計主題、形象立意、結構布局、空間組織、交通方式、建筑設計、綠化景觀等技術環節中應用藝術的設計手法,創造一個高品質、高品位的生活、娛樂休閑空間,為未來城市建設提供一個生態人文空間的典范。
2.生態設計理念下的規劃控制設計指引規劃控制指引,指為了對用地的開發建設進行控制,對用地進行了地塊劃分并按地塊進行設計指引。在尊重場地特征的基礎上,按場地特征的不同分區恢復生態環境,以使生態的恢復適合于這一地區。同時根據生態系統的分區特征,分別恢復生物多樣性系統,形成多樣性的生物環境。另外,從容積率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風格和色彩上對開發強度和景觀環境進行整體上的控制和指引,從保護整治與開發利用的角度進行從規劃設計到開發建設與使用的空間管制。從金雞湖的景觀生態規劃來看,以觀光為主要功能的觀光濕地是公益性用地,以人工濕地為主。保護現有的水杉林,設置木棧道穿插其中供游人游賞散步。在現有水塘的基礎上,在尊重原有場地肌理的前提下,結合人工濕地,營造水生植物園以及水生植物生態污水凈化系統試驗園,達到觀賞與生態科學教育的目的。休閑綠地則以植被的生態恢復為主要目標進行原場地的生態環境整治,適當建設設施并引導游人合理利用。賞鳥濕地保護區域,以保護為主,維持保護現有的鳥類棲息地,同時人工堆島制造灘涂,以便吸引更多的鳥類,但游人只可以在遠處觀賞。公園內原有的水塘與金銀湖相通形成觀光水域,保留其原貌并建設觀光設施。從以上可以得出在生態設計理念下的規劃控制指引將為城市濱水區景觀規劃提供明確而有力的幫助。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濱水景觀設計理念的更新及人們對于水資源更深層次認識的提高,濱水空間將不再以防洪、排洪為主,其景觀效能與生態效能將被更多人所重視、研究。
參考文獻:
[1]郭紅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研究[J].華中建筑,1998,(3):75~77.
[2]黃光宇,陳勇.城市生態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6
【淺談城市濱水景觀的生態規劃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城市綠地規劃中景觀生態的應用04-30
開封城市景觀生態規劃04-28
城市濱水區域景觀生態建設探索04-26
淺談城市生態綠地的系統規劃05-02
淺談城市生態環境規劃05-01
城市生態敏感區的景觀生態規劃探索04-27
淺析城市生態景觀規劃04-26
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論文04-27
城市規劃中景觀生態學的融合研究的論文04-27
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的特點及應用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