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未來造林與園林綠化苗木轉型初步探討農科論文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房地產、交通、旅游、綠化產業興起,塞罕壩林場及周邊地區園林苗木業異軍突起,發展強勁,成為林區職工和農民發家致富奔小康的新亮點。為使這支年輕的產業大軍始終沿著健康道路發展壯大,我們有必要對當地苗木市場進行分析,發揚優勢,糾正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推動苗木產業獲取更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塞罕壩 造林 園林 轉型
一、塞罕壩現有樹種分布現狀
為改變當地的自然面貌,保持水土,同時為改變京津地區風沙危害,研究積累大型機械化國營林場經營管理及高寒地區造林和育苗經驗,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產中、小徑級用材,經國家計委批準,國家林業部于1962年組建了直屬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塞罕壩創業者半個世紀發揚“勤儉建場、艱苦創業、科學求實、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塞罕壩精神,將昔日荒蕪的壩上高原,建成了浩瀚的人工林海,成為我國林業戰線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但由于建場之初的四項基本任務決定了塞罕壩的造林方向,致使目前人工林主要以落葉松樹種為主,輔之以云杉、樟子松、油松等少量綠化樹種,由于初植密度過大,自然整枝明顯,而且大部分進行了人工修枝等經營作業,其綠化苗木價值在遞減或基本不存在,后續綠化苗木培育力度明顯不足,存在斷檔現象。
二、對木材市場需求的簡要分析
塞罕壩機械林場作為差額事業單位,多年來銷售落葉松木材作為經濟來源渠道之一,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主要作為礦柱使用,加之少量民用建材,腳手架子及支架。通過市場調研,礦柱占我場生產木材的70%左右。隨著煤礦采掘方式的改進,科技含量的提高,大型國有礦區均采用液壓生產線,木材用量極少。中小煤礦也在關、停、整改、重組,科技含量逐年提高,木材用量日益減少。房屋建筑門窗均已采用鋁合金、塑鋼、斷橋鋁,甚至木制柁、檁材也逐漸被鋼制品取代,木腳手架也被鋼架所取代,所以木材用量會穩中有降,保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建設,生態文化的迫切需求,城市綠化,特別是中小城鎮的綠化力度的加大,綠化苗木的需求量將逐年提高,且穩中有升。
三、綠化苗木市場及需求現狀
一是大規格苗木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由于近年來城市綠化和道旁植樹迅速發展,大規格、成品苗木需求劇增,隨著城市綠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云杉、樟子松、油松常綠喬木是北方地區城市綠化的首選,當前的成品苗木生產量與市場需求相比還存在很大缺口。二是綠化種苗呈多品種發展趨勢,新品種受到市場青睞。隨著城市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的要求提高,綠化市場越來越要求樹木品種的多樣化,目前新品種種苗的推出速度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三是彩葉喬灌木保持旺銷勢頭。城市綠地中以各色灌木組成的綠化色帶是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五角楓、紅瑞木、白樺、蒙古櫟等闊葉樹樹種市場前景廣闊。四是容器苗木將成為今后綠化苗木培育的發展方向之一。容器苗木具有栽植成活率高、緩苗期短、栽植不受季節限制、綠化施工方便、綠化效果好和適合工廠化育苗等優點,是各地造林綠化的首要選擇。
四、用材林與綠化苗木之間的效益分析
綠化樹種市場需求高度在1米以上,栽育周期在8年左右,其中以1.5米—3米之間高度最為暢銷。除苗木高生長期時,其他時期均可銷售。如果采用容器桶培養方式,可以提高科技含量,縮短培育周期,同時克服了裸根培育苗木給銷售帶來的諸多不利因素,經濟效益將明顯提高。用材樹種培育周期長,見效慢。相對比,一株胸徑18cm、高14m的落葉松產木材約為0.15立方米,木材單價按1100元/立方米,其經濟價值為165元,其培育周期約為30年。而10年生綠化苗木高2—3米,其經濟價值為250元,30年生綠化苗木是同等培育周期用材林的8—10倍,甚至還高,其培育費用基本持平。
五、對塞罕壩綠化苗木培育的建議
近幾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及各大中小城市綠化速度及質量的提高,各種規格的園林綠化苗木將繼續走俏,價格會繼續攀升,園林綠化苗木正面臨發展良機。而我場作為河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林場,在強化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嚴格貫徹落實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經營方針,以森林市場成熟理論為指導,依托市場,積極發展綠化苗木產業,把塞罕壩打造成華北地區綠化苗木基地。
一是適當調整綠化苗木培育比例。針對每年的工程造林面積,在保證用材林建設比例的同時,以用材、用苗雙向培育為目標,調整區域布局和種植結構,適當加大綠化苗木培育力度,實現塞罕壩林木資源培育方式的多元化。
二是發揮林下空間,提高林地使用效率。依據現有的《商品林經營技術規程》,在畝保留低于30株的林地內栽植云杉等耐陰樹種,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在有限的林地內一方面培育綠化苗木、一方面培育大徑級商品用材,即可避免林地資源的浪費,也可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加強苗木基地建設,以現有苗木資源為基礎,加大針、闊葉綠化樹種的培育力度,建立針、闊混交苗木培育基地,在圃地、基地重點培養新、奇、特綠化苗木品種,適應市場需求做到品種多樣化,質量優良化,不斷加強后備資源儲備。
四是要多渠道、多種方式大力開拓苗木市場。在轉變觀念的同時,先找目標市場,再投入種植;創立品牌、培養核心競爭力,引導其引進、試驗、開發科技含量高的苗木繁育新技術和綠化苗木新品種,注重降低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使其逐步成為產、供、銷一條龍的經濟效益好、知名度高、有發展后勁、輻射能力強、能夠帶動苗木產業發展的苗木培育產業,使苗木產業走上規;⒓s化、產業化道路,著力挖掘綠化苗木產業的經濟潛力,不斷開拓林業增效、林場增收的興林強場富民的新途徑。
【未來造林與園林綠化苗木轉型初步探討農科論文】相關文章:
石漠化工程造林對苗木的要求04-28
園林綠化大苗木培育技術05-02
園林綠化養護技術探討04-30
探討粗鹽的初步提純實驗04-30
陜北地區抗旱造林技術探討04-26
維持黑河生命健康的初步探討04-28
林業經濟轉型與發展前景探討04-28
紅皮云杉苗造林地除草技術探討04-28
對中國成礦體系的初步探討04-27
GPS高程擬合模型初步探討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