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學科論文
對3-6歲的幼兒實施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一個人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將會是受益終生的,怎樣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一日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因為對幼兒實施德育活動是貫穿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和日常生活的整各過程之中的,貫穿于他們與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關系之中的。簡而言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以及其各個環節都可以用來對幼兒實施德育教育。 那么,怎樣才能有機的和諧的將德育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及其各個環節中去呢?
首先,要有強烈的滲透意識。
幼兒園中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例如在游戲活動中,老師有了德育的意識,就會不但注重對幼兒團結意識的培養,更要注重培養幼兒與其他小朋友團結協作的品德和良好習慣,如果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習慣,就不會有好的與人相處方式。
其次,要結合每個活動的特點進行滲透。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怎樣才能將德育有機地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去呢?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應當結合每個活動的特點。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瑣碎的。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例如,我們班上有幾位小朋友不講衛生,隨便扔垃圾,我就讓他們值日,清掃衛生,體驗勞動辛苦,讓他們要學會珍惜他人勞動成果。養成講文明講衛生的好習慣。
另外,要重視教育環境的滲透作用。
利用區域活動及時教育。《幼兒園規程》指出:幼兒園要創設與教育相應的良好的區域環境。這里的“環境”有兩方面:一是指物質環境。二是指精神環境。我們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在活動時中創設了一個以愛祖國,愛家鄉,為內容的活動角,并隨著活動的變化,更換不同的內容,是幼兒一進活動室就感受到了五愛教育的氣息。我們的環境不能作為一個擺設而是應該與教育教學的內容息息相關。另外,我們還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有一次,我在上廁所時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腳,我連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趕緊跟他賠禮道歉,或許,這種無聲的行動要比你在課堂上講十次、二十次要奏效得多。
幼兒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難度,所以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對幼兒充滿愛心,用愛的紐帶聯結師生關系、同伴之間和諧的環境氣氛,使幼兒情感得到和諧完美的發展,同時,我們要針對幼兒年齡特點,探索幼兒德育滲透規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幼兒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武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4-28
學科德育滲透總結11-22
談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4-29
德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05-01
體育學科德育滲透總結11-22
德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4-28
淺談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5-01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4-29
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總結11-22